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配裝置,特別是一種用于將血液分離杯的杯蓋與密封圈進行裝配的裝置。
背景技術:
杯蓋與密封圈是血液分離杯的重要結構部件,杯蓋與密封圈的裝配效果直接決定血液分離杯的密封效果,如裝配效果不佳,在離心機高速運轉下容易導致血液撒漏,嚴重情況下導致分離杯爆炸,對分離機造成損害,同時危害采集對象安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血液分離杯的杯蓋與密封圈裝配效果的裝置,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血液分離杯蓋與密封圈裝配裝置,包括豎直設置的柜機,穿過柜機內部設置有第一傳送帶,柜機上方通過連接軸設置有箱體,箱體下方設置有施膠裝置。
進一步地,箱體為活動箱體,連接軸頂端設置有電機驅動的旋轉齒輪,箱體內設置有與旋轉齒輪相連接的活動鏈條。
進一步地,箱體下方設置有抓取裝置。
進一步地,抓取裝置為機械爪,機械爪上設置有感應探頭。
進一步地,裝配裝置一側設置有第二傳送帶。
在本方案中,杯蓋通過第一傳送帶傳送,箱體通過連接軸與齒輪及鏈條在柜機上方進行水平往復運動,通過設置在下方的機械爪將第二傳送帶傳送過來密封圈抓取并放置于至杯蓋上,并由施膠裝置進行注膠。機械抓上設置有感應探頭,能夠對密封圈及杯蓋位置進行精確定位,同時控制箱體運動軌跡,以保證精確抓取密封圈以及準確防止于杯蓋上,同時,由于密封圈體積較小,機械爪抓取時可能發生掉落,在整個抓取-放置過程中,感應探頭同時對密封圈的位置進行監控,當發生掉落時,感應探頭將信號反饋至裝置控制系統,跳過此次進程,箱體平移至第二傳送帶重新抓取下一個密封圈。
進一步地,柜機內部設置有施壓裝置。
施壓裝置為氣缸控制的伸縮桿及施壓頭,施壓頭的形狀與杯蓋大小相匹配,通過施壓頭對密封圈及杯蓋進行下壓,使密封圈與杯蓋緊密集合。在本裝置中,第一傳送帶與第二傳送帶上均設置有定位裝置,及密封圈與杯蓋在傳送帶上間隔放置的位置均被固定,在傳 送帶傳送速度被固定的情況下,施壓裝置能準確地對杯蓋進行施壓。
進一步地,裝配裝置沿第一傳送帶傳送方向設置有烘干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烘干裝置為紫外線燈。
通過設置烘干裝置,使粘合膠能迅速烘干,防止未干的粘合膠從密封處溢出,影響密封質量。
進一步地,箱體下部設置有伸縮氣缸,伸縮氣缸通過伸縮桿與抓取裝置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傳送帶的設置方向與第一傳送帶平行或垂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升了血液分離杯蓋與密封圈的裝配效率與裝配效果,實現了整個裝配流程的自動控制,節約了人力物力資源。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側面示意圖;
圖中,1為柜機,2為箱體,3為第一傳送帶,4為施膠裝置,5為第二傳送帶,6為伸縮氣缸,7為施膠探頭,8為機械爪,9為密封圈,10為感應探頭,11為杯蓋,12為定位裝置,13為施壓裝置,14為烘干裝置,15為連接軸,16為活動鏈條,17為旋轉齒輪,18為伸縮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參考圖1所示,一種血液分離杯蓋與密封圈裝配裝置,包括豎直設置的柜機1,穿過柜機內部設置有第一傳送帶3,柜機上方通過連接軸15設置有箱體2,箱體下方設置有施膠裝置4。
進一步地,箱體為活動箱體,連接軸頂端設置有電機驅動的旋轉齒輪17,箱體內設置有與旋轉齒輪相連接的活動鏈條16。
進一步地,箱體下方設置有抓取裝置。
進一步地,抓取裝置為機械爪8,機械爪上設置有感應探頭10。
進一步地,裝配裝置一側設置有第二傳送帶5。
進一步地,柜機內部設置有施壓裝置13。
進一步地,裝配裝置沿第一傳送帶傳送方向設置有烘干裝置14。
進一步地,所述烘干裝置為紫外線燈。
進一步地,箱體下部設置有伸縮氣缸,伸縮氣缸通過伸縮桿與抓取裝置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傳送帶的設置方向與第一傳送帶平行或垂直。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杯蓋11設置在定位裝置12上通過第一傳送帶傳送,箱體通過連接軸15與旋轉齒輪17及活動鏈條16在柜機上方進行水平往復運動,通過設置在下方的機械爪將第二傳送帶傳送過來密封圈9抓取并放置于至第一傳送帶上的杯蓋上,并由施膠裝置進行注膠。注膠后通過施壓裝置進行密封,隨后通過烘干裝置烘干。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