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壓減振器的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鐵路機車車輛等交通設備時速的提高,對其抗震元件要求也越來越高。油壓減振器是機車車輛懸掛系統中提供阻尼的元件,它能衰減各種因素引起的各種形式的振動,對機車車輛運行的安全性以及駕乘的舒適性有重要的影響。因機車車輛自身結構龐大且其輪軌之間的作用力復雜,故要求油壓減振器能夠提供合適的阻尼力且要求阻尼性能穩定可靠。而現有的減振器漏油現象普遍,因減振器是依靠油液在密封環境下的腔體內通過阻尼閥產生阻尼力,一旦油液發生泄漏,其阻尼特性會極大的改變,使得減振器性能變壞甚至失效,減振器一旦提供不了合適的阻尼力,整個懸掛系統以及輪軌之間等各種具有破壞性的作用力聚積在一起,使得機車車輛運行品質急劇惡化。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壓減振器的密封結構。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油壓減振器的密封結構,包括活塞桿、防塵圈、密封螺蓋、密封膠墊、桿油密封、導向蓋,所述密封螺蓋、密封墊片、密封膠墊、密封墊片、導向蓋依次連接設置于活塞桿上,所述活塞桿在密封螺蓋一側設有防塵圈,所述導向蓋外部設有密封O型圈固定,所述導向蓋內設置有閥孔、回油孔、桿油密封、斯特封,所述桿油密封和斯特封之間設置有小油腔,所述斯特封一側設置有環繞于活塞桿的導向環。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能夠長期穩定的保持好良好的密封性能,提高油壓減振器的穩定性、可靠性、可維修性, 提高產品的性價比。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敘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防塵圈;2、密封螺蓋;3、密封墊片;4、密封膠墊;5、桿油密封;6、密封O型圈;7、回油孔;8、斯特封;9、導向環;10、閥孔;11、導向蓋;12、活塞桿;13、小油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油壓減振器的密封結構,包括活塞桿12、防塵圈1、密封螺蓋2、密封膠墊3、桿油密封5、導向蓋11,密封螺蓋2、密封墊片2、密封膠墊3、密封墊片2、導向蓋11依次連接設置于活塞桿12上,密封螺蓋2、密封墊片3、密封膠墊4組成一套密封裝置,對密封螺蓋2施加一定的擰緊力后,兩片密封墊片3之間的密封膠墊4受力形變后徑向延伸,因為密封膠墊4為橡膠類材料,其受力延伸后能充分的填充儲油缸端部螺紋,從而防止經由密封O型圈6泄漏的油液從端部螺紋內泄漏,因導向蓋上有閥孔10,油液在高壓狀態下有時會從閥孔10內泄漏,密封螺蓋2、密封墊片3、密封膠墊4組成一套密封裝置對從閥孔泄漏出來的油液起密封作用,活塞桿12在密封螺蓋2一側設有防塵圈1,防塵圈1起刮去活塞桿上的油膜的作用,防止裸露在空氣中的油膜附著好灰塵后將灰塵帶入缸體內部油液中,導向蓋11外部設有密封O型圈6固定,密封O型圈6防止油液從導向蓋11側面與儲油缸壁面間泄漏,導向蓋11內設置有閥孔10、回油孔7、桿油密封5、斯特封8,桿油密封5和斯特封8之間設置有小油腔13,桿油密封5、斯特封8主要起密封作用,斯特封8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而桿油密封5可以保證完全的密封,對經由斯特封8泄漏的油液進一步密封,同時通向回油孔7使得桿油密封5和斯特封8之間的小油腔13內保持低壓狀態,從而進一步強化桿油密封5的密封性能并延長了其使用壽命,斯特封8一側設置有環繞于活塞桿12的導向環9,導向環9主要承受活塞桿12與導向蓋11間的徑向力,防止導向蓋11與活塞桿12金屬面直接接觸引起的偏磨或拉傷而導致的油液泄漏,對活塞桿12起導向作用。
本實用新型能夠長期穩定的保持好良好的密封性能,提高油壓減振器的穩定性、可靠性、可維修性, 提高產品的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