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箱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翻蓋式注油裝置。
背景技術:
通常地,加油裝置的裝置本體和蓋體為分體式結構,蓋體通過螺紋連接于裝置本體上;旋擰開后,需一手持握蓋體,而影響后續操作;或者脫離裝置本體的蓋體采用鏈子進行連接。且裝置本體沒有過濾網,加油時外來異物容易進入,污染油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蓋體打開或閉合過程的操作方便、可靠性好的翻蓋式注油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翻蓋式注油裝置,包括具有容納空間的安裝座體和蓋體,所述蓋體鉸接于安裝座體上,所述安裝座體和蓋體上分別設有一用于掛設彈性件的定位銷,兩定位銷中心點的連線在蓋體蓋合時位于銷接點的上方,兩定位銷中心點的連線在蓋體打開時位于銷接點的下方。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安裝座體和蓋體的貼合面之間設有密封墊,所述密封墊粘合于蓋體內。
所述安裝座體的上方設置若干貫通的通氣孔,所述通氣孔的開口朝向蓋體的內側壁。
多個所述通氣孔沿徑向設置并在同一圓周上均勻陣列布置。
所述安裝座體內設有擱置過濾件的擱置部,所述擱置部為設于安裝座體內的環形臺階。
所述安裝座體上設有凸部,所述蓋體上設有凹部,所述凹部和凸部通過銷軸鉸接,所述銷軸的端部通過開口銷軸向限位。
所述安裝座體的底部設有用于與其他部件固定連接的安裝法蘭,所述安裝法蘭上設有多個緊固件安裝孔,所述安裝法蘭與其他部件之間設有O型密封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翻蓋式注油裝置,蓋體鉸接于安裝座體上,通過彈性件控制打開或閉合,方便操作;蓋體在翻轉過程中,通過控制兩定位銷中心點的連線與銷接點的位置關系來實現蓋體打開程度以及快速閉合,可靠性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翻蓋式注油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安裝座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蓋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翻蓋在安裝座體上閉合狀態時的三維軸側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翻蓋在安裝座體上打開狀態時的三維軸側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帶安裝法蘭的翻蓋式注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表示:
1、安裝座體;12、密封墊;2、蓋體;3、彈性件;4、定位銷;5、通氣孔;6、過濾件;7、擱置部;81、凸部;82、凹部;83、銷軸;84、開口銷;9、安裝法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至圖7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翻蓋式注油裝置的一種實施例,其包括具有容納空間的安裝座體1和蓋體2,蓋體2鉸接于安裝座體1上,安裝座體1和蓋體2上分別設有一用于掛設彈性件3的定位銷4,兩定位銷4中心點的連線在蓋體2蓋合時位于銷接點的上方,兩定位銷4中心點的連線在蓋體2打開時位于銷接點的下方。本實施例中,彈性件3為拉簧,蓋體2蓋合于安裝座體1時,拉簧設有預拉緊力,提高安裝座體1內的密封性能,兩定位銷4采用沖鉚防松,結構可靠。本實用新型的翻蓋式注油裝置,蓋體2鉸接于安裝座體1上,通過兩定位銷4和彈性件3控制打開或閉合,蓋體2在翻轉過程中,控制兩定位銷4中心點的連線與銷接點的位置關系來實現蓋體2打開程度以及快速閉合,方便操作、可靠性好。
本實施例中,安裝座體1和蓋體2的貼合面之間設有密封墊12,密封墊12粘合于蓋體2內,進一步實現安裝座體1和蓋體2的可靠密封。
本實施例中,安裝座體1的上方設置若干貫通的通氣孔5,通氣孔5的開口朝向蓋體2的內側壁。通氣孔5使內外氣體能夠自由進出,保持氣壓平衡。本實施例中,通氣孔5位于安裝座體1的頂部,使得安裝座體1盡可能多的盛裝油液。
本實施例中,多個通氣孔5沿徑向設置并在同一圓周上均勻陣列布置。本實施例中,3個通氣孔7均勻陣列布置。
本實施例中,安裝座體1內設有擱置過濾件6的擱置部7,此過濾件6起著過濾油液、防止外物進入的作用,過濾后可取出清理污物。擱置部7為設于安裝座體1內的環形臺階。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擱置部7可以為其他結構,如至少二個相對的凸塊共同形成的擱置部。
本實施例中,安裝座體1上設有凸部81,蓋體2上設有凹部82,凹部82和凸部81通過銷軸83鉸接,銷軸83的端部通過開口銷84軸向限位。凸部81和凹部82上均設有通孔,安裝時,凸部81和凹部82的通孔對齊,銷軸83貫穿通孔內,銷軸83兩端部通過開口銷84軸向限位。本實施例中,凸部81與安裝座體1一體成型,凹部82與蓋體2一體成型。
本實施例中,安裝座體1的底部設有用于其他部件固定連接的安裝法蘭9,安裝法蘭9上設有多個緊固件安裝孔,安裝法蘭9與其他部件之間設有O型密封圈,實現安裝座體1的可靠密封,緊固件可采用常用的螺栓或螺釘等。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的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