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龍頭,尤其是一種帶卡位結構的抽拉式水龍頭。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供應的抽拉式龍頭的品種繁多,造型多變,但基本上結構大同小異。通常是利用出水軟管的下部設置一個鉛球的結構,利用鉛球重力的原理來保證抽拉式龍頭花灑的復位及固定,這種結構在抽出噴槍使用的時候,需要一直要用力拉著噴槍,避免鉛球重力的影響自動復位,給用戶使用帶來諸多的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帶卡位結構的抽拉式水龍頭,避免在使用噴槍時需一直要用力拉著噴槍。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帶卡位結構的抽拉式水龍頭,包括龍頭主體,所述龍頭主體上設有閥芯、噴槍、出水軟管和手柄,所述出水軟管的一端與閥芯連接,另一端與噴槍連接,所述出水軟管的管體向下延伸并連接有配重塊,所述出水軟管上還連接有卡位裝置,所述卡位裝置通過安裝座連接在龍頭主體底部設置的鎖緊螺母上,所述卡位裝置包括殼體、置于殼體內用于夾緊出水軟管的轉輪機構和用于定位轉輪機構轉動行程的卡位機構。
優選的,所述殼體包括上座、下座和安裝蓋,所述上座和下座上均設有斜槽,所述轉輪機構包括第一轉輪和第二轉輪,所述第一轉輪通過轉輪座連接在下座上,所述第二轉輪通過轉軸連接在上座與下座的斜槽之間,所述出水軟管置于第一轉輪與第二轉輪之間,所述卡位機構與第一轉輪連接,所述安裝蓋可轉動地連接在上座與下座之間并設有與第二轉輪對應的凸臺。
優選的,所述卡位機構包括鋼珠座和鋼珠,所述鋼珠座的一端面設有凸銷,另一端面設有卡槽和用于導向鋼珠的軌道,所述第一轉輪的中軸線上設有與凸銷匹配銷孔,所述轉輪座與鋼珠座分別連接在第一轉輪的兩端,所述上座上設有用于限位鋼珠的限位槽,所述鋼珠座、第一轉輪與轉輪座通過銷軸連接在上座與下座之間。
優選的,所述轉輪座上設有第一定位凸塊,所述鋼珠座上設有第二定位凸塊,所述第一轉輪上設有與第一定位凸塊對應的第一定位槽以及與第二定位凸塊對應的第二定位槽。
優選的,所述第一轉輪與第二轉輪的輪體側壁上分別設有弧形凹槽。
優選的,所述上座上設有與安裝座連接的連接臺。
優選的,所述鎖緊螺母上設有第三定位凸塊,所述安裝座上設有用于與第三定位凸塊對應扣接的卡座。
優選的,所述龍頭主體上設有彎管,所述噴槍設置在彎管的出口處,所述出水軟管穿過彎管與噴槍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抽拉式水龍頭在拉出噴槍使用時,通過卡位裝置內的轉輪機構夾緊出水軟管,這樣無需一直要用力拉著噴槍,避免噴槍因配重塊的重力作用而自動復位,并能夠通過卡位機構定位出水軟管不同的拉出長度,在使用完噴槍的時候,噴槍往前拉一小段就可松開轉輪機構使噴槍自動復位,使用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拆解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卡位裝置的縱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卡位裝置的橫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鋼珠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上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帶卡位結構的抽拉式水龍頭,包括龍頭主體1,該龍頭主體1上設有閥芯、噴槍2、出水軟管3、卡位裝置4和手柄7,將出水軟管3的一端與閥芯連接,另一端與噴槍2連接,實施例的龍頭主體1上設有彎管8,噴槍2設置在彎管8的出口處,出水軟管3穿過彎管8與噴槍2連接。該出水軟管3的管體向下延伸并連接有配重塊9,該配重塊9為套在出水軟管3上的鉛球。卡位裝置4包括殼體、置于殼體內用于夾緊出水軟管3的轉輪機構和用于定位轉輪機構轉動行程的卡位機構,卡位裝置4通過安裝座5連接在龍頭主體1底部設置的鎖緊螺母6上。
如圖1所示,其中,殼體包括上座41、下座42和安裝蓋43,上座41和下座42上均設有斜槽,其中上座41上的斜槽為第一斜槽413,下座42上的斜槽為第二斜槽421,轉輪機構包括第一轉輪44和第二轉輪45,第一轉輪44通過轉輪座46連接在下座42上,轉輪座46上設有第一定位凸塊461,第一轉輪44上設有與第一定位凸塊461對應的第一定位槽,該實施例中,轉輪座46上設有三個第一定位凸塊461,對應第一轉輪44上設有三個第一定位槽。第二轉輪45通過轉軸451連接在上座41與下座42的斜槽之間,具體的,第二轉輪45上設有軸承452,將轉軸451穿過軸承452裝配在第二轉輪45上,然后將轉軸451安裝在下座42的第二斜槽421中,安裝蓋43上設有內孔431,下座42上設有與內孔431對應的凸軸422,安裝完第二轉輪45后,安裝蓋43通過內孔431與凸軸422配合定位,這樣安裝蓋43連接在下座42的凸軸422上,在安裝蓋43上設有與第二轉輪45對應的凸臺432,當蓋上安裝蓋43時凸臺432能夠推動第二轉輪45沿斜槽導向方向滑動,使第二轉輪45與第一轉輪44之間的距離變小以夾緊出水軟管3,這樣,拉動出水軟管3時,第一轉輪44與第二轉輪45會同步轉動,如圖2和3所示。
上述結構中,為了使第一轉輪44與第二轉輪45能夠更好地夾緊出水軟管3,在第一轉輪44與第二轉輪45的輪體側壁上分別設置弧形凹槽。
其中,卡位機構包括鋼珠座47和鋼珠48,鋼珠座47的一端面設有凸銷471,另一端面設有卡槽472和用于導向鋼珠48的軌道473,如圖4所示,第一轉輪44的中軸線上設有與凸銷471匹配銷孔441,轉輪座46與鋼珠座47分別連接在第一轉輪44的兩端,在上座41上設置有用于限位鋼珠48的限位槽412,另外,在鋼珠座47上設有第二定位凸塊,并在第一轉輪44上設置與第二定位凸塊對應的第二定位槽442,銷孔441設置在中心位置,第二定位槽442設置環繞銷孔441排布,鋼珠座47、第一轉輪44與轉輪座46通過銷軸49連接在上座41與下座42之間。上、下座鎖緊以后一定要確保鋼珠48安裝在上座41的限位槽412里面。實施例中,鋼珠座47上的軌道473為弧形軌道,鋼珠座47上設有兩個卡槽472,兩卡槽472置于弧形軌道473上使鋼珠48沿弧形軌道473單向滑動,即當鋼珠座47沿以一方向轉動時,鋼珠48能夠沿軌道473自由滑動而不落入卡槽472中,該方向為出水軟管3拉動第一轉輪44轉動的方向;當鋼珠座47反向轉動時,鋼珠48滑動沿軌道473移動一段距離后落入卡槽472中,這樣使鋼珠座47因鋼珠48卡死而不能轉動,達到出水軟管3卡位固定的效果。
如圖1和5所示,實施例中,在上座41上設有與安裝座5連接的連接臺411,卡位裝置4通過連接臺411連接在安裝座5上。在鎖緊螺母6上設置第三定位凸塊61,在安裝座5上設有用于與第三定位凸塊61對應扣接的卡座51,具體的,卡座51上設有齒形槽511和卡扣512,通過齒形槽511、卡扣512與第三定位凸塊61配合使卡座51連接在鎖緊螺母6上,另外,安裝座5上設有弧形導向槽52,通過螺栓53穿過弧形導向槽52連接在連接臺411上。
安裝時,打開安裝蓋43,使第二轉輪45沿著斜槽降低到最低位置,此時第一轉輪44與第二轉輪45之間的距離變大,將出水軟管3從兩轉輪之間穿過,然后在蓋上安裝蓋43,使得出水軟管3與兩轉輪產生摩擦。當噴槍2被拉出使用時,出水軟管3向上滑動帶動兩轉輪同步轉動,第一轉輪44的轉動帶動鋼珠座47轉動,使得鋼珠48沿著上座41的凹槽在鋼珠座47的軌道473內運動,由于逆時針方向鋼珠48不會落入卡槽472,出水軟管3可以一直往上拉,當出水軟管3停止并被松開后,由于鉛球的重力作用,出水軟管3緩慢往下運動,鋼珠48沿著上座41的凹槽在鋼珠座47的軌道473內運動,由于順時針方向有兩卡槽472,鋼珠座47在轉動半圈內鋼珠48就會在卡槽472內卡死,避免了因為鉛球的重力作用而自動復位,無需一直用力拉著噴槍2使用。在使用完噴槍2的時候,噴槍2往前拉一小段使鋼珠48跑出卡槽472,這樣鋼珠48又在軌道473里面滑動,此時噴槍2便實現自動復位。
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的結構,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