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閥門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介質傳輸的球閥,特別是一種防止閥門被誤操作或非法操作,保證管道中物質安全的密碼防盜一體式全焊接球閥。
背景技術:
傳統的通過手柄直接轉動閥門的管道關閉和開啟方式,往往會便于開關操作,但是管道中有一些閥門是不能夠隨意進行操作的,防止盜取管道中的油、氣、水等物質,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目前在供暖管道、供水管道或其他工業、民用的各類管道中,一般的作法是在閥門外焊接防盜箱并加裝鎖具,但是這種結構方式不但增加生產成本,而且占用空間大,防盜效果差;還有一些閥門鎖閉裝置,其結構設計過于簡單,大多缺少必要的保護措施,閥門容易遭受人為破壞而被強行開啟,制造和維護成本高。
現有技術的閥門鎖具結構不夠可靠,缺少必要保護,對防止誤操作和非法操作的閥門鎖閉性能以及安全高效作業等要求缺乏適應性,故有必要對現有技術的閥門鎖閉裝置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防止閥門被誤操作或非法操作,保證管道中物質安全的密碼防盜一體式全焊接球閥。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密碼防盜一體式全焊接球閥包括閥體,設置在閥體兩側的袖管,布置在閥體中部、通過密封件與兩側袖管端部相連的球體,設置在閥體上部的閥套,穿過閥套、并且下端與球體上部相連的閥桿,其技術要點是:所述閥套外部設置有防護套管,防護套管的下端與閥體上部相連,防護套管頂部管壁內側設置有凹槽,凹槽下部管壁內側設置有卡槽;密碼鎖的鎖體上部邊緣設置有凸臺,密碼鎖通過凸臺卡在防護套管頂部的凹槽內,鎖體上部沿圓周方向等間距的設置有若干個轉軸孔,轉軸孔內設置有密碼轉軸,密碼轉軸下部與卡槽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凸輪片,凸輪片下部設置調整螺母,調整螺母和凸輪片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凸輪片中部設置有圓孔,兩端為圓弧,圓弧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兩條斜邊;所述轉軸孔在鎖體上部的圓周上設置有密碼指示盤,所述密碼轉軸的頂部設置有溝槽。
所述密碼鎖的上部設置有拉環結構。以方便密碼鎖的放入和取出。
所述防護套管上端的外側設置有防護罩。以罩住密碼鎖,避免灰塵或雜物進入,并達到防水防潮,延長使用壽命的目的。
所述沿圓周方向等間距設置在鎖體上的轉軸孔,可以是4個,6個或8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閥套外部設置的下端與閥體上部相連的防護套管,防護套管上端設置的上部邊緣有凸臺的密碼鎖,密碼鎖的鎖體上沿軸向方向設置轉軸孔,轉軸孔內設置密碼轉軸,密碼轉軸貫穿鎖體的下端設置凸輪片的結構形式,所以其結構設計合理、加工方便、防盜性能可靠,維護方便,可廣泛地應用于有防盜需求的管路中,避免造成管路中的介質丟失,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密碼鎖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密碼鎖的俯視圖。
圖4是圖2中的凸輪片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說明:1袖管、2密封件、3球體、4閥體、5閥桿、6閥套、7防護套管、8密碼鎖、9防護罩、10卡槽、11凸臺、12轉軸孔、13鎖體、14密碼轉軸、15凸輪片、16彈簧、17調整螺母、18密碼指示盤。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圖1~4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該密碼防盜一體式全焊接球閥包括閥體4,焊接在閥體4兩側的用于與管路相連的袖管1,布置在閥體4中部、通過密封件2與閥體4兩側的袖管1端部相連的球體3,垂直焊接在閥體4上部的閥套6,下端與設置在閥體4中部的球體3上部相連、并穿過閥套6的閥桿5,其中閥體4上部垂直焊接的閥套6的外部設置有防護套管7,防護套管7的下端與閥體4上部相焊接,防護套管7頂部管壁內側設置有凹槽,凹槽下部管壁內側設置有卡槽10;密碼鎖8通過鎖體13上部邊緣設置的凸臺11卡接在防護套管7上端管壁內側的凹槽內;密碼鎖8的鎖體13上沿圓周方向等間距的設置有用于放置密碼轉軸14的若干個轉軸孔12,貫穿鎖體13上的轉軸孔12的密碼轉軸14的下端,與防護套管7管壁內側卡槽10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凸輪片15,凸輪片15利用設置在凸輪片15下部、密碼轉軸14上的調整螺母17以及調整螺母17和凸輪片15之間的彈簧16設置在密碼轉軸14貫穿鎖體13的下部;凸輪片15的中部設置有用來與密碼轉軸14下部相連的圓孔,兩端分別為兩段圓弧,圓弧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兩條斜邊,對稱設置的兩條斜邊與兩段圓弧構成凸輪片15的外輪廓;鎖體13下部與密碼轉軸14相連的凸輪片15卡接在防護套管7管壁內側的卡槽10內,以將密碼鎖8固定在防護套管7上端。
為了在輸入密碼的過程中指示密碼數值,轉軸孔12在鎖體13上部的圓周上設置有密碼指示盤18。
為了方便密碼轉軸14的調節,快速地輸入密碼,密碼轉軸14的頂部設置有溝槽。
出于方便密碼鎖8的放入和取出的目的,密碼鎖8的上部設置有拉環結構。
為了避免灰塵或雜物進入,達到防水防潮,延長使用壽命的目的,防護套管7上端的外側設置有防護罩9,以罩住密碼鎖8。
沿軸向方向設置在密碼鎖8的鎖體13上的轉軸孔12,可以是4個,6個或8個。
使用時,將焊接在球閥的閥體4兩側的袖管1通過連接件與兩段管路的端部相連,以控制管路內介質的流動。當管路處于穩定運行狀態,需要鎖閉閥門時,在將密碼鎖8放入到防護套管7上端之前,要先預設密碼鎖8的密碼:調整密碼鎖8的鎖體13下部、密碼轉軸14下端的調整螺母17和彈簧16,松開彈簧16上部的凸輪片15,轉動凸輪片15,使凸輪片15的開啟端方向與密碼轉軸14上部指針的方向相同,然后再鎖緊調整螺母17和彈簧16,將凸輪片15固定,并記住密碼轉軸14上部指針在鎖體13上部密碼指示盤18上的讀數,作為該密碼轉軸14相應的密碼。重復上述松開、調整、鎖緊凸輪片15的步驟,設置鎖體13上所有密碼轉軸14相應的密碼;各個密碼轉軸14的密碼組成了整個密碼鎖8的密碼。密碼預設完成后,將密碼鎖8放入到下端與閥體4上部相焊接的防護套管7上部,并通過密碼鎖8的鎖體13上部邊緣的凸臺11卡接在防護套管7上端管壁內側的凹槽內,然后轉動鎖體13上的各個密碼轉軸14,帶動各密碼轉軸14下部的凸輪片15卡接在防護套管7管壁內側的卡槽10內,以達到鎖閉閥門的目的。在防護套管7上端的外側安設帶有防護O型圈的防護罩9,以罩住密碼鎖8,避免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灰塵或雜物的進入,從而延長使用壽命。
當需要對閥門進行操作時,首先取下防護套管7上端外側的防護罩9,然后按照鎖體13上的各個密碼轉軸14之前預設的密碼,轉動密碼轉軸14,使密碼轉軸14上部指針指向鎖體13上部各密碼指示盤18的相應數字,從帶動各個密碼轉軸14下部的凸輪片15脫離防護套管7管壁內側的卡槽10,然后通過密碼鎖8上部設置的拉環取出密碼鎖8,使用專用的L型扳手對閥門進行關閉或開啟的操作。操作完成后,重復上述預設密碼,放入密碼鎖8,轉動密碼轉軸14使凸輪片15卡接在卡槽10內,以及在防護套管7上端的外側安設防護罩9等步驟,實現閥門的鎖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