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紡織整經機制動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紡織行業發展的也是也來也快,整經機在紡織過程中是一件十分重要的設備,整經機是將一定根數的經紗按規定的長度和寬度平行卷繞在經軸或織軸上的設備,經過整經的經紗供漿紗和穿經之用,然而整經機的制動裝置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整經機的生產效率,整經機在整經過程中,經線經常斷線,這就需要制動裝置在經線斷線瞬間將整經機的整經滾筒快速制動,以免經線斷頭被卷入滾筒,給人工接線帶來麻煩,影響工作效率,因此針對以上問題設計一種紡織整經機制動裝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紡織整經機制動裝置,本實用新型采用氣液增壓剎車,有效地利用了氣、液傳動的優點,使得結構和控制合理;并且速度快、制動力大,因此制動時間極短;另外采用推進彈簧與止推彈簧結構,可以有效的保護制動活塞,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紡織整經機制動裝置,包括制動盤、第一制動缸、第二制動缸與加壓缸,所述制動盤位于第一制動缸與第二制動缸之間,所述第一制動缸與第二制動缸均與加壓缸相連接,所述第一制動缸包括外缸體,所述外缸體連接有制動活塞,所述制動活塞連接有推進彈簧,所述推進彈簧內設有止推彈簧,所述制動活塞上設有橡膠片,所述第二制動缸與第一制動缸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制動缸與第二制動缸之間設有隔離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止推彈簧的長度小于推進彈簧。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隔離板上設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膠材料制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制動活塞上設有第二密封圈。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推進彈簧采用蝶型彈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由加壓缸驅動兩個液壓缸,兩個液壓缸對稱安裝在整經滾筒上的制動盤兩側,當經線斷線時,由斷線檢測裝置發出信號控制加壓缸,加壓缸將氣源氣壓能轉換成液壓能,同時將增壓后的高壓油輸出給液壓缸缸。液壓缸的活塞在高壓油的作用下推出橡膠片,橡膠片雙向對稱夾緊滾筒的剎車盤進行摩擦制動,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推進彈簧與止推彈簧,當氣壓過大,把制動活塞推進的距離大于推進彈簧與止推彈簧之間的距離差時,止推彈簧就會提供一個反作用力,防止制動活塞進一步推進,起到保護作用,本實用新型采用氣液增壓剎車,有效地利用了氣、液傳動的優點,使得結構和控制合理;并且速度快、制動力大,因此制動時間極短;另外采用推進彈簧與止推彈簧結構,可以有效的保護制動活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制動缸與第二制動缸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制動盤;2-第一制動缸;3-第二制動缸;4-加壓缸;5-外缸體;6-制動活塞;7-推進彈簧;8-止推彈簧;9-橡膠片;10-隔離板;11-第一密封圈;12-第二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請參閱圖1與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紡織整經機制動裝置,包括制動盤1、第一制動缸2、第二制動缸3與加壓缸4,所述制動盤1位于第一制動缸2與第二制動缸3之間,所述第一制動缸2與第二制動缸3均與加壓缸4相連接,所述第一制動缸2包括外缸體5,所述外缸體5連接有制動活塞6,所述制動活塞6連接有推進彈簧7,所述推進彈簧7內設有止推彈簧8,所述制動活塞6上設有橡膠片9,所述第二制動缸3與第一制動缸2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制動缸2與第二制動缸3之間設有隔離板10;所述止推彈簧8的長度小于推進彈簧7;所述隔離板10上設有第一密封圈11,所述第一密封圈11采用橡膠材料制成;所述制動活塞6上設有第二密封圈12;所述推進彈簧7采用蝶型彈簧。
本實用新型由加壓缸驅動兩個液壓缸,兩個液壓缸對稱安裝在整經滾筒上的制動盤兩側,當經線斷線時,由斷線檢測裝置發出信號控制加壓缸,加壓缸將氣源氣壓能轉換成液壓能,同時將增壓后的高壓油輸出給液壓缸缸。液壓缸的活塞在高壓油的作用下推出橡膠片,橡膠片雙向對稱夾緊滾筒的剎車盤進行摩擦制動,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推進彈簧與止推彈簧,當氣壓過大,把制動活塞推進的距離大于推進彈簧與止推彈簧之間的距離差時,止推彈簧就會提供一個反作用力,防止制動活塞進一步推進,起到保護作用。
基于上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采用氣液增壓剎車,有效地利用了氣、液傳動的優點,使得結構和控制合理;并且速度快、制動力大,因此制動時間極短;另外采用推進彈簧與止推彈簧結構,可以有效的保護制動活塞。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