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管接頭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螺紋連接式的平面快速接頭。
背景技術:
平面式快速接頭的優點是連接或者斷開過程中管路中的流體泄漏量小或者是沒有,缺點是:不能帶壓操作。在有些液壓管路上,有些殘存壓力是不可避勉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將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為流體管路提供一種螺紋連接式的平面快速接頭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一種螺紋連接式的平面快速接頭,它包殼體1、外圈2、插頭3、殼體接頭體4、插頭接頭體5、殼體閥芯6、插頭閥芯7、插頭閥芯桿8、插頭閥座9、殼體閥座10、殼體襯套11、殼體閥套座12、殼體閥套28、密封圈、四氟墊和彈簧;外圈2與插頭3螺紋連接,殼體1與插頭3滑動連接,插頭3與插頭閥芯7呈平面狀結構,殼體1與殼體襯套11及殼體閥芯6呈平面狀結構。
插頭3與插頭接頭體5通過螺紋連接,插頭閥座9與插頭接頭體5定位連接,插頭閥芯7與插頭3內部設有的插頭臺階呈平面狀結構,插頭閥芯7與插頭閥座5通過插頭閥芯桿8導向連接,插頭閥芯桿8通過閥芯彈簧24與插頭閥座9受力連接。
進一步地,殼體1與殼體接頭體4通過螺紋連接,殼體1內設有臺階與殼體閥套座12定位連接,殼體接頭體4內設有臺階與殼體閥座10定位連接,殼體閥芯6與殼體閥座10通過螺紋連接,殼體1內設有內臺階的尺寸與殼體襯套11設有外臺階的尺寸相等并與殼體閥芯6共同組成一個平面狀的結構。
進一步地,殼體閥套28連接于殼體閥套座12與殼體閥芯6之間,殼體襯套11通過殼體襯套彈簧19與殼體閥套座12連接,殼體閥套28通過殼體閥套彈簧18與殼體閥套座12連接。
進一步地,外圈2是由一個六角棒料加工而成的,在其一端設有六角,在其另一端外圓設有滾花紋,在外圈上設有的臺階與殼體上的臺階為限位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是通過外圈上的內螺紋與插頭上的外螺紋相互擰緊或松開來實現接頭的對接與斷開,同時,采用多處平面狀結構,對接穩定,當接頭內存在殘壓時,可通過外力作用于外圈擰緊螺紋實現接頭的對接或斷開,同時還保留了鋼球式連接平面接頭的連接或斷開時,接頭的泄漏量少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公插頭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母插座結構示意圖。
圖中:殼體1、外圈2、插頭3、殼體接頭體4、插頭接頭體5、殼體閥芯6、插頭閥芯7、插頭閥芯桿8、插頭閥座9、殼體閥座10、殼體襯套11、殼體閥套座12、密封圈13,14,15,17,21,22,23,25,26,27、四氟墊16,20、彈簧18,19,24、殼體閥套28。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并不限于下述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各材料及部件:45# 殼體1,45# 外圈2,45# 插頭3,45# 殼體接頭體4,45# 插頭接頭體5,45# 殼體閥芯6,45# 插頭閥芯7,45# 插頭閥芯桿8,HPb59-1 插頭閥座9,45# 殼體閥座10,45# 殼體襯套11,45# 殼體閥套座12,丁腈橡膠 密封圈13、14、15、17、21、22、23、25、26、27,聚四氟乙烯 四氟墊16、20,65Mn彈簧18、19、24,45# 殼體閥套28。
本實施例它包殼體1、外圈2、插頭3、殼體接頭體4、插頭接頭體5、殼體閥芯6、插頭閥芯7、插頭閥芯桿8、插頭閥座9、殼體閥座10、殼體襯套11、殼體閥套座12、密封圈13,14,15,17,21,22,23,25,26,27、四氟墊16,20、彈簧18,19,24和殼體閥套28,外圈2與插頭3螺紋連接,殼體1與插頭3滑動連接,插頭與插頭閥芯呈平面狀結構,殼體與殼體襯套與殼體閥芯呈平面狀結構;平面狀結構的插頭與母體是通過外圈的內螺紋與插頭外螺紋連接,在接頭內有殘存壓力時,可以用外力擰動外圈,通過螺紋傳導力使接頭連接或斷開。
所述插頭3與插頭接頭體5通過螺紋連接,插頭閥座9與插頭接頭體5定位連接,插頭閥芯7與插頭3內部設有臺階使其呈平面狀結構,插頭閥芯7與插頭閥座9通過插頭閥芯桿8連接,插頭閥芯桿8具有導向的作用,閥芯彈簧24受插頭閥座9支撐,作用于插頭閥芯桿8。
所述殼體1與殼體接頭體4通過螺紋連接,殼體1內設有臺階與殼體閥套座12定位連接,殼體接頭體4內設有臺階與殼體閥座10定位連接,殼體閥套座12和殼體閥座10在殼體1與殼體接頭體4的螺紋作用下固定于兩者之間,殼體閥芯6與殼體閥座10通過螺紋連接,殼體1內設有內臺階與殼體襯套11設有外臺階其尺寸相等與殼體閥芯6共同組成一個接近于平面的結構,殼體閥套28連接于殼體閥套座12與殼體閥芯6之間,殼體襯套彈簧19受殼體閥套座12支撐作用于殼體襯套11,殼體閥套彈簧18受殼體閥套座12支撐作用于殼體閥套28。
所述外圈2是由一個六角棒料加工而成的,在其一端留有六角以供外力作用,在其另一端外圓設有滾花起到防滑作用,外圈的內部設有內螺紋與插頭上的外螺紋是匹配的,在外圈上設有一臺階與殼體上的臺階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
本實施例連接:將外圈2內螺紋與插頭3上的外螺紋對齊,擰動外圈2,隨著螺紋的相互契合,固定殼體閥芯6推著插頭閥芯7向插頭內側移動,同時插頭3推著殼體襯套11向殼體內側移動,待殼體襯套11內側與殼體閥套28接觸時,插頭同時推著殼體襯套11與殼體閥套28同時向殼體內側移動,此時,殼體與插頭的閥門均打開。
本實施例連接后:使流體從殼體接頭體4一側流進,經過連接上接頭,由插頭接頭體一側流出。
本實施例斷開:松開外圈2與插頭3連接處的螺紋,插頭閥芯7在閥芯彈簧力的作用下回位,殼體閥套28在閥套彈簧力的作用下與閥芯閉合,至此,接頭斷開,管路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