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龍頭本體組與供水管道的配合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分體式龍頭本體水路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為克服如美國專利US2010/0170577A1公開的分離式水龍頭中的龍頭本體組存在的部件結構復雜、體積較大的問題,本申請人于2011年3月25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一份關于分離式水龍頭中的龍頭本體組水路固定結構的申請。
該申請公告日號為CN202048270U,公告日為2011年11月23日,該申請公開了一種龍頭本體組水路固定結構,特別是一種分離式水龍頭中的龍頭本體組與供水管道之間的固定結構,包括法蘭、金屬套筒、閥芯、塑料閥座、進水管腳、出水管腳與截止片,并通過將所述金屬套筒和所述截止片之間進行有機配合,用來固定截止片的徑向和軸向位移,進而固定由截止片卡住的供水管道。
該申請公布的龍頭本體組水路固定結構制造體積小、結構簡單、組裝方便且能確保管路結合效果。該申請龍頭本體組固定結構首先通過截止片將進水管腳和出水管腳固定在塑料閥座上,然后通過法蘭將金屬套筒固定在塑料閥座上,從而實現分離式水龍頭中的龍頭本體組與供水管道之間的固定結構。該固定結構仍然存在結構復雜的問題,而且各個部件之間的裝配比較繁瑣,裝配步驟多且可控性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裝配更加簡單、性能更安全可靠的分體式龍頭本體水路固定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分體式龍頭本體水路固定結構,包括本體座以及通過截止片固定在本體座上的進水管腳和出水管腳,其結構特點是,所述本體座包括套筒和設置在套筒內的閥座,閥座和套筒為一體式二次注塑結構;閥座上設有兩連接進水管腳和出水管腳的接合孔,套筒與閥座結合孔對應的一端內側周緣上設有兩相對限位臺階;而所述截止片上設有兩個分別固定進水管腳和出水管腳的缺口,該缺口的開口處對應限位臺階使得截止片落入限位臺階內端,截止片的邊緣經旋轉后卡入限位臺階內端。
進一步地,所述套筒設有限位臺階一端內側周緣還設有一固定臺階,該固定臺階設置在限位臺階內端,固定臺階和限位臺階之間形成固定溝槽,閥座的接合孔外端面與固定臺階外端面對齊。在進水管腳、出水管腳和本體座處于固定狀態時,截止片的邊緣式卡入固定調節和限位臺階形成的固定溝槽內的。
進一步地,所述套筒外側周緣設有螺紋,套筒上與限位臺階位置相反的一端設有一縮徑部,該縮徑部內側周緣或外側周緣設有螺紋。
進一步地,所述缺口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第一缺口設有第一圓弧部和第二圓弧部,第二缺口設有第三圓弧部和第四圓弧部,第一圓弧部和第三圓弧部關于截止片圓心對稱,第二圓弧部和第四圓弧部關于截止片圓心對稱。
進一步地,所述截止片上鄰靠第一弧形部和第四弧形部以及鄰靠第二弧形部和第三弧形部的位置處分別設有一固定孔,在閥座的接合孔兩側均設有一與固定孔對應的螺孔,固定孔和螺孔對應并配合螺釘鎖緊截止片和閥座。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本體座中的閥座和套筒設置為一體式二次注塑結構,節省了龍頭本體組的裝配程序。截止片與進水管腳和出水管腳配合,截止片的兩個缺口對應到本體座的套筒上的限位臺階,使得截止片落入到限位臺階內端,然后旋轉截止片,使截止片的邊緣卡入限位臺階內端,卡在固定溝槽內,從而實現了分體式龍頭中的龍頭本體組與供水管道之間的固定結構。為進一步保證龍頭本體組與供水管道之間固定結構的穩定性,采用螺絲將截止片和閥座進行鎖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裝配更加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截止片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裝配步驟一;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裝配步驟二;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裝配步驟三;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裝配步驟四;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裝配步驟五;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裝配步驟一;
圖10 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裝配步驟二;
圖11 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裝配步驟三;
圖12 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裝配步驟四;
圖1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裝配步驟五。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盡本實用新型之技術內容、結構特征、所達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將例舉實施例并配合說明書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參照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分體式龍頭本體水路固定結構包括一本體座1、一進水管腳2、一出水管腳3、一截止片4和兩螺絲5。
本體座1包括金屬制成的套筒11和設置在套筒11內的塑料材質制成的閥座12,套筒11和閥座12為一體式二次注塑結構。
套筒11為圓柱形結構,其外側周緣設有螺紋。在套筒11的一端設有一可連接閥芯的縮徑部111,該縮徑部111的外側周緣或內側周緣設有螺紋,在套筒11與縮徑部111相對的另一端設有一沿著套筒11內側周緣設置的環形固定臺階112。套筒11內側周緣固定臺階112的外端設有兩限位臺階113,兩限位臺階113在同一圓周上,且兩個限位臺階113關于其所在圓周的圓心相互對稱,限位臺階113和固定臺階112之間形成一固定溝槽。
閥座12固定在固定臺階112內端的套筒11內,閥座12與套筒11為一體式注塑結構。閥座12設置在固定臺階112一端設有兩接合孔121,閥座12的接合孔121外端面與固定臺階112的外端面對齊。兩個接合孔121與兩個限位臺階113對應,一個限位臺階113投影到一個接合孔121端面的圓弧與該接合孔121的相切,另一限位臺階113投影到另一個接合孔121端面的圓弧與該結合孔121相切。在兩接合孔121圓心連接線的兩側分別設有一螺孔122。
進水管腳2為金屬桿件或硬質桿件,其一端連接進水管,另一端則設有一接頭21。該接頭21對應閥座12的接合孔121具有一接合段211,該接合段211截面為圓形的,該接合段211截面也可以是由一圓形部與一非圓形部(如正六角形)組成, 在截面為圓形部的該接合段211外緣上形成至少一個環形凹槽用于套設密封件213,使該接合段211與接合孔121的圓形部之間保持密封,此處是設置有兩個環形凹槽分別配合兩個密封件213以實現更佳的密封配合,并且該接頭21鄰近該進水管腳桿身的一端設有一截止面212。
同樣該出水管腳3為一金屬桿件或是硬質桿件,其一端連接出水管,而另一端對應閥座12處具有一接頭31,該接頭31對應閥座12的接合孔121具有一接合段311,該接合段311截面為圓形的,該接合段311截面也可以是由一圓形部與一非圓形部(如正六角形)組成, 在截面為圓形部的該接合段311外緣上形成至少一個環形凹槽用于套設密封件313,使該接合段311與該接合孔121的圓形部之間保持密封,此處是設置有兩個環形凹槽分別配合兩個密封件313以實現更佳的密封配合,并且該接頭鄰近該出水管腳桿身的一端設有一截止面313。
截止片4直徑小于套筒11內徑,截止片4上設有兩缺口41、42,分別為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42。第一缺口41處設有第一圓弧部411和第二圓弧部412,第一圓弧部411的弧長大于第二圓弧部412的弧長;第二缺口42處設有第三圓弧部421和第四圓弧部422,第三圓弧部421的弧長大于第四圓弧部422的弧長。第一圓弧部411和第三圓弧部421關于截止片4的圓心對稱,第二圓弧部412和第四圓弧部422關于截止片4的圓心對稱。截止片4上鄰靠第一圓弧部411和第四圓弧部422的位置處設有一與閥座12上的螺孔122對應的固定孔43,截止片4上鄰靠第二圓弧部412和第三圓弧部421的位置處設有一與閥座12上的螺孔122對應的固定孔43。
截止片4的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42的開口寬度略大于限位臺階113的長度,即截止片4的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42對應到限位臺階113時,截止片4能落入到限位臺階113和固定臺階112之間。截止片4的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42的寬度也可以小于限位臺階113的長度,只要其開口大小能夠使進水管腳2和出水管腳3卡入即可,這種情況下,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42的外側邊緣處設有凹口44,凹口44到截止片4圓心的距離小于限位臺階113的內徑,即截止片4的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42與限位臺階113對應時,盡管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42的開口小于限位臺階113的長度,但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42的外側邊緣設有凹口44,從而使得截止片4能夠落到限位臺階113和固定臺階113之間。
實施例一
參照圖4至圖8所示,采用上述組件進行裝配時,先利用截止片4將進水管腳2和出水管腳裝3配在一起,將進水管腳2對應到截止片4的第一缺口41,進水管腳3經由第一缺口41后鄰靠在第二圓弧部412,然后經由第二圓弧部412卡入第一圓弧部411;出水管腳5經由第二缺口42后鄰靠在第四圓弧部422,然后經由第四圓弧部422卡入第三圓弧部421,將截止片4滑至進水管腳2和出水管腳3的接頭的截止面212、213上,從而實現進水管腳2和出水管腳3與截止片4的裝配工作。當然,進水管腳2也可以對應截止片4的第二缺口42,出水管腳3也可以對應截止片4的第一缺口。
將上述裝配好的進水管腳2和出水管腳3與本體座1對應,將進水管腳2和出水管腳3的接頭21、31上的接合段211、311插入閥座12的接合孔121內,此時,進水管腳2的接合段211和出水管腳3的接合段311部分插入到接合孔121內,截止片4被限制在限位臺階113外。將截止片4旋轉一定的角度,使截止片4的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42對應限位臺階112,截止片4就落入限位臺階113內端。旋轉截止片4使截止片4的邊緣卡在限位臺階113和固定臺階112形成的固定溝槽內;為了保證固定結構的穩定性,采用兩個自攻螺絲5通過截止片4上的固定孔43和閥座12上的螺孔122進行鎖緊,從而實現了分體式龍頭中的龍頭本體組與供水管道之間的固定結構。
上述進水管腳2和出水管腳3以及截止片4在進行裝配時,也可以是截止片4的第二圓弧部412和第四圓弧部422卡住進水管腳2和出水管腳3,這樣,將進水管腳2和出水管腳3的接合段211、311插入結合孔121時,截止片4就直接入到限位臺階113內端,旋轉截止片5使截止片4的邊緣卡在限位臺階113和固定臺階112形成的固定溝槽內;為了保證固定結構的穩定性,采用兩個自攻螺絲5通過截止片4上的固定孔43和閥座12上的螺孔122進行鎖緊,從而實現了分體式龍頭中的龍頭本體組與供水管道之間的固定結構。
實施例二
參照圖9至圖13所示,采用上述組件進行裝配時,可以將進水管腳2和出水管腳3先固定在本體座1上,然后再講截止片4的第二圓弧部412和第四圓弧部422對應卡到進水管腳2和出水管腳3上。此時,截止片4的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42與套筒11的限位臺階113相對,截止片4沿著進水管腳2和出水管腳3滑到進水管腳2和出水管腳3的截止面212、312上。接著轉截止片4使截止片4的邊緣卡在限位臺階113和固定臺階112形成的固定溝槽內;為了保證固定結構的穩定性,采用兩個自攻螺絲5通過截止片4上的固定孔43和閥座12上的螺孔122進行鎖緊,從而實現了分體式龍頭中的龍頭本體組與供水管道之間的固定結構。
本實用新型也可以先將進水管腳2固定在本體座1上,將截止片4與進水管腳2裝配,然后將出水管腳3與截止片4進行裝配并將出水管腳3固定在本體座4上,然后進行截止片4旋轉固定以及螺絲2的鎖緊工作。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本體座1中的閥座12和套筒11設置為一體式二次注塑結構,節省了龍頭本體組的裝配程序。截止片4與進水管腳2和出水管腳3配合,截止片4的兩個缺口41、42對應到本體座1的套筒11上的限位臺階113,使得截止片4落入到限位臺階113內端,然后旋轉截止片4,使截止片4的邊緣卡入限位臺階113內端,卡在固定溝槽內,從而實現了分體式龍頭中的龍頭本體組與供水管道之間的固定結構。為進一步保證龍頭本體組與供水管道之間固定結構的穩定性,采用螺絲5將截止片4和閥座12進行鎖緊。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