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連接兩個家具部件的裝置,該裝置包括能布置于第一家具部件上的殼體以及以能轉動的方式安裝于殼體中的偏心元件,其中,殼體的一個壁側面被修平,其中,殼體的被修平的壁側面具有連續的/貫通的開口,其中,偏心元件被設計為與連接元件協同作用,其中,連接元件能布置于第二家具部件上,其中,連接元件能夠與殼體和偏心元件聯接以使得第一家具部件和第二家具部件彼此固定地連接。本實用新型還涉及用于連接兩個家具部件的裝置的連接元件、具有所述裝置的配件以及抽屜和家具用品。
背景技術:
用于連接兩個家具部件的已知裝置例如設計為張緊偏心件,其中,所述張緊偏心件具有相對于轉動軸線偏心延伸的張緊彎曲部,并且具有用于將張緊頭引入至張緊彎曲部的區域內的徑向延伸的導入開口。例如將張緊偏心件插入至家具部件的盲孔型孔口內。此外,家具部件具有延伸至盲孔型孔口的橫向孔。張緊偏心件的面向盲孔型孔口的下部區域具有相對于張緊偏心件的圓形曲面突出的殼面。當張緊偏心件沿著橫向孔的方向從預裝配位置轉出時,該殼面到達盲孔型孔口中的張緊位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標在于提供一種相對便宜的用于連接兩個家具部件的裝置。
該目標借助如下特征來實現。
本實用新型從一種用于連接兩個家具部件的裝置出發。所述裝置包括可布置于第一家具部件上的殼體以及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于殼體中的偏心元件。殼體的一個壁側面被修平,并且殼體的被修平的壁側面具有連續開口。偏心元件被設計為與連接元件協同作用,所述連接元件可布置于第二家具部件上。此外,連接元件可以與殼體和偏心元件聯接成,使得第一家具部件和第二家具部件彼此固定地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重要方面在于:殼體的被修平的壁側面上的連續開口在邊緣處被多個壁部部段完全包圍。
第一家具部件可以是家具用品的底部元件,具體而言可以是抽屜的底部元件。第二家具部件可以是家具用品的壁元件,例如抽屜的前面板或后壁元件。
殼體可以尤其從下方插入至第一家具部件的較大的平的側面中,具體而言為抽屜底部。因此,對于在正常使用中僅從側方或從上方觀看家具部件的家具部件使用者而言,所述裝置是不可見的。
有利地,殼體插入至預備的孔口中而進入第一家具部件。這使得第一家具部件的生產相對便宜。該孔口有利地在第一家具部件的較大的平的側面上形成,例如在抽屜底部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形成。在這種情況下,所述孔口可以實現為盲孔型孔口。
此外,孔口軸線的中心有利地布置在到第一家具部件的外緣的距離比孔口半徑更短的位置處。從而使得第一家具部件的窄的側面在盲孔型孔口的區域內具有缺口。從而可以低價地省略曾經可能必要的額外的橫向孔。
殼體可以這樣插入至例如盲孔型孔口中,使得帶開口的被修平的壁側面封鎖缺口,并且使得從窄側的側視圖觀看第一家具部件可見。
有利地,殼體這樣插入第一家具部件,使得殼體的被修平的壁側面與第一家具部件的窄側齊平地拼合在一起。
殼體優選具有多個側壁,其中在一個側壁和/或側壁的一個區域上設置有具有連續開口的被修平的壁側面,尤其是,被修平的壁側面為殼體的外 側面和/或殼體外側面的組成部分。殼體還包括頂壁,所述頂壁例如與各個側壁保持垂直。
優選地,殼體的側壁為具有圓柱軸線的圓柱形,所述圓柱軸線落到殼體的中央軸線上。例如,相比于第一家具部件的孔口而言,圓柱形殼體具有相對較小的外徑。因此,殼體設計成例如罐子的形狀。由此能夠有利地(尤其是以無工具裝配的方式)將殼體插入至第一家具部件的孔口中,例如作為標準孔口具有大概32mm的直徑。
此外,殼體可以具有內部殼體部段,插入至殼體中的偏心元件利用該內部殼體部段可轉動地被引導和定位。
此外,偏心元件可以沿著殼體的中央軸線、尤其是平行于中央軸線被插入和/或推入殼體中。優選地,在偏心元件已插入殼體中的狀態下,偏心元件的轉動軸線位于殼體的中央軸線上。然而也可以,當偏心元件已插入殼體時,偏心元件的轉動軸線被定向為尤其是垂直于殼體的中央軸線。
偏心元件可以由金屬、木料和/或塑料或者這些材料的組合生產而得。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有利變型中,偏心元件被設計為桿狀,其中,張緊元件布置于偏心元件的第一端部,而偏心元件的第二端部包括裝配元件。
桿狀的偏心元件可以有利地設計為使其利用在前面的第二端部(例如該第二端部的裝配元件),平行于和/或差不多平行于中央軸線(例如在±30°之間的角度范圍或者圓錐角范圍內)、和/或沿著中央軸線、和/或平行于和/或差不多平行于殼體的側壁而被引入殼體中,并且以其裝配元件例如插穿和/或滑過殼體。
殼體的中央軸線優選地垂直于頂壁而平行于殼體的側壁,并且尤其在到側壁的垂直距離方面距離均勻地遠離各側壁。
例如,殼體可以由金屬構成,有利地由壓鑄件構成,尤其可以由塑料或者由所述材料的組合構成。可以在注塑成型和/或壓鑄工藝中相對便宜地生產殼體。
第一家具部件和第二家具部件可以按照已知的方式裝配在一起,以使 得在裝置的安裝狀態下第一家具部件的窄側齊平地緊靠第二家具部件的較大側面。
在所述裝置的有利實施例中,殼體的開口被設計為使得連接元件可以在朝向偏心元件而垂直于被修平的壁側面的運動中穿過開口插入殼體中。
連接元件例如利用其第一端部緊固至第二家具部件,并且連接元件被布置為以其第二端部從第二家具部件突出。
在裝配時,連接元件以第二端部朝著已安裝的殼體和偏心元件的方向、垂直于或者大體垂直于窄側面或者在必要時與窄側面成預定傾斜角地、穿過殼體中的開口插入殼體和偏心元件中。因此,在兩個家具部件和裝置的已安裝狀態下,連接元件利用其第二端部穿過開口伸入殼體和偏心元件中。
傾斜角優選地位于0°與45°之間的范圍內,尤其位于0°與30°之間的范圍內。
偏心元件還可以按照已知的方式來進行設計,以使得在裝配過程中借助偏心元件的轉動操作,在利用第二端部插入偏心元件中的連接元件上施加力,其中力方向平行于殼體的頂壁并且垂直于第一家具部件的窄側面。所述力可以利用偏心元件上的已知裝置、例如偏心作用裝置來產生,該偏心作用裝置作用于連接元件的第二端部上。
還有利的是,在偏心元件的端面上形成有裝配元件。
例如,裝配工具(例如螺絲刀和/或內六角扳手)可以接合于偏心元件的裝配元件中。從而可以利用裝配工具相對容易地使偏心元件繞其轉動軸線轉動。尤其是,可在偏心元件的每個端面上都形成有用于裝配工具的裝配元件。偏心元件有利地利用端面中的一個插入至殼體,并且第二端面與第一端面例如平行相對地布置于偏心元件上。
此外有利的是,在偏心元件插入殼體中的狀態下,偏心元件的轉動軸線被定向為垂直于被修平的壁側面。
使用者也可以例如利用他的手和/或手指來直接操作例如布置于桿狀的偏心元件上的裝配元件。例如,使用者可以通過向裝配元件施加力來使偏心元件繞轉動軸線擺動和/或轉動。
還有利的是,被修平的壁側面的支撐部段被設計為在正常的裝配中可變形的區域。
例如,被修平的壁側面的支撐部段被設計為彈性元件和/或彈簧元件。然而,支撐部段也可以設計為使其在正常的裝配中塑性變形。
有利地,在裝置和家具部件的已安裝狀態下,支撐部段朝著與偏心元件施加到連接元件上的力方向相反的方向進行作用。由此產生與偏心元件的力方向相反的施力支撐部,并且尤其以預定的方式張緊連接元件。
此外有利的是,在殼體的被修平的壁側面的外側面上、尤其是在殼體的外側面上,具有表面結構。
例如,外側面具有形式為橫向槽紋和/或縱向槽紋的表面結構。槽紋也可以傾斜地形成于外側面上,例如與殼體的中央軸線成45°角。外側面的表面具有相對于第一槽紋轉動了90°的額外槽紋也是可能的。從而,外側面的表面實現為所謂的滾花表面。這種槽紋結構或者溝槽結構使得兩個家具部件能夠在裝配過程中相對于彼此進行高度調節和/或縱向調節。
此外,連接元件可以有利地通過表面結構在已安裝狀態下支撐于殼體的被修平的壁側面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有利修改中,在偏心元件的端面區域上布置有張緊元件,其中,可以將偏心元件的與張緊元件相對的側首先插入殼體中。
有利地,張緊元件還可以布置于偏心元件的端面上。
例如,張緊元件按照如下方式布置于偏心元件上:在裝置的已安裝狀態下,張緊元件優選位于面向第一家具部件的側上。
有利地,張緊元件布置為從偏心元件的側面突出,例如徑向地突出,尤其是,所述張緊元件布置為垂直于偏心元件的兩個端面的連接軸線和/或桿狀偏心元件的兩個端部的連接軸線。
例如,張緊元件被設計為扁平的盤狀物,并且利用平的側面固定地布置或者夾緊在偏心元件的端面上。在本文中,盤狀物的半徑可以比從偏心元件的側面到端面連接軸線的距離更大。尤其是,盤狀物居中地布置于偏心元件的端面上。
此外,有利的是,張緊元件被設計為具有凹部的扁平盤狀物。
優選地,張緊元件為盤狀物并且在窄側面處被修平。尤其是,在被修平的窄側面上形成有開口,例如朝向盤狀物中心方向的槽縫或缺口。從而可以將連接元件從偏心元件的端面經由張緊元件的開口插入偏心元件中。
在有利的實施例中,張緊元件具有凹部。從而可以利用裝配工具經由凹部接合在偏心元件的裝配元件中,并因此使偏心元件轉動和例如使裝置與連接元件張緊。
然而,張緊元件還可以設計為楔形的并且/或者朝著一個方向、有利地朝著偏心元件的轉動和/或運動方向逐漸變細的元件,該元件在偏心元件上突出。
此外,有利的是,殼體的頂壁被設置為突出于殼體的側壁。
殼體的頂壁例如設計為扁平板狀元件,所述扁平板狀元件具有比界定殼體的側壁的輪廓更大的底面積。從而使得頂壁有利地突出于殼體的至少一個側壁部段。特別地,頂壁被形成為和在殼體上布置為使得頂壁不突出于被修平的壁側面的壁部部段。優選地,頂壁布置為與被修平的壁側面齊平。尤其是,頂壁的一個區域可以是被修平的壁側面的組成部分。
在殼體已布置于第一家具部件上的狀態下,頂壁有利地布置于殼體的背對第一家具部件的側上,并且美觀地覆蓋第一家具部件的不好看的孔口邊緣。
此外,有利的是,如果頂壁具有凹部,則由此可以利用裝配工具操作插入殼體中的偏心元件,并且相對容易地使偏心元件轉動。頂壁的凹部還可以使得例如桿狀的偏心元件利用其第二端部(例如裝配元件)插入和/或滑動穿過頂壁。
還證明有利的是,殼體包括鎖定部件。
鎖定部件例如起阻止轉動的作用,并且可以在殼體開口的相對側上朝著與殼體的側壁相同的方向突出于頂壁。優選地,鎖定部件相比于側壁而言突出較短的距離。
有利地,鎖定部件可以夾緊和/或粘接和/或焊接和/或螺紋連接和/或 鉚接在頂壁上,尤其是,殼體和頂壁以及鎖定部件例如通過注塑成型工藝制造為一個單元。
例如,鎖定部件被設計成圓柱形的銷,并且借助頂壁有利地以剛性且機械穩定的方式與殼體聯接。
進一步提出了,在頂壁的與側壁相對的側上布置有聯接構件。
聯接元件(例如同步連桿)可以可動地布置于聯接構件上。本文中的同步連桿可以對兩個單獨/分開布置的噴射單元進行作用,并且用來使這些噴射單元的作業同步。
然而,聯接構件也可以設計為與噴射單元直接協同作用。
還有利的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在用于上述裝置的連接元件中,連接元件被設計成多件式的,尤其是,連接元件被設計成兩件式的,并且連接元件包括定位銷部件/膨脹螺釘部件(Dübelorgan)和聯接部件。
有利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在用于上述裝置的連接元件中,連接元件包括定位銷部件、聯接部件以及調節部件。
在連接元件的外輪廓中,連接元件有利地近似設計為具有極好的縱向軸線的連接螺栓。
有利地,連接元件由定位銷部件和聯接部件組裝而成,所述定位銷部件例如由塑料制成,所述聯接部件優選由壓鑄件制成,特別由塑料制成。
定位銷部件的塑料和聯接部件的塑料的物理性能有利地不同。
定位銷部件形成連接元件的第一端部,并且在被組裝的狀態下平行于連接元件的縱向軸線而插入至第二家具部件。聯接部件形成連接元件的第二端部,并且在被組裝的狀態下沿著連接元件的縱向軸線方向經由開口被推入殼體中和偏心元件中。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用于連接兩個家具部件的配件包括上述裝置以及連接元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抽屜具有上述配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家具用品具有上述配件并且/或者具有上述抽屜。
附圖說明
基于以下示意圖在說明了更多細節和優點的情況下非常詳細地講解了兩個示例性實施例,其中:
圖1示出了從側上方觀看的偏心元件的第一變型的透視圖,
圖2示出了圖1的偏心元件的側視圖,
圖3示出了連接元件的側視圖,
圖4示出了從側上方觀看的殼體的第一變型的透視圖,
圖5示出了圖4的偏心元件的側視圖,
圖6示出了從圖4的殼體的上方觀看的俯視圖,
圖7示出了圖4的殼體中的連續開口的透視局部視圖,
圖8示出了從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裝置的側前方底部觀看的透視側視圖,所述裝置包括殼體、偏心元件以及布置于其上的連接元件,
圖9示出了從根據圖8的裝置的側后方底部觀看的另一透視側視圖,
圖10示出了穿過根據圖8的裝置的橫截面以及抽屜前部和抽屜底部(由虛線表示)的側視圖,
圖11示出了從根據圖10的布置結構的上方觀看的俯視圖,
圖12示出了從側下方觀看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殼體的另一變型的透視圖,
圖13示出了從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桿狀偏心元件的側面觀看的透視圖,
圖14示出了處于打開位置的來自圖12的殼體的被修平的壁側面以及已插入該殼體中的來自圖13的偏心元件的側視圖,
圖15示出了處于閉合位置的根據圖14的側視圖,
圖16示出了從側下方觀看的根據圖15的布置結構的透視圖,
圖17示出了從側下方觀看的、連接元件被推入的、根據圖14的布置結構的透視圖,
圖18示出了穿過根據圖17的布置結構的殼體和連接元件的、垂直于 被修平的壁側面所剖開的截面圖,
圖19示出了垂直于被修平的壁側面所剖開的、穿過處于閉合位置的殼體的截面圖,以及
圖20示出了從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家具用品的側前方觀看的透視圖,其中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抽屜處于打開狀態下。
附圖標記列表:
1,52 偏心元件
2 主體
3 端面
4,83 裝配元件
5,71 張緊元件
6 凹部
7,72 開口
8,58 連接元件
9,70 聯接部件
10,80 定位銷部件
11 銷
12 頭部
13,51 殼體
14 側壁
15,76 壁側面
16 鎖定部件
17 頂壁
18 聯接構件
19-21 外輪廓
22,55 支撐部段
23,56 外側面
24,57 表面結構
25,59 開口
26-29 壁部部段
30 內側面
31 抽屜前部
32-33 壁部側
34 接觸表面
35 抽屜底部
36,81 裝置
37 孔口
38 內側面
39 家具用品
40 柜體
41 導軌
42 抽屜
43 側
44 后壁
45-46 側壁
47,64 殼體部段
48 裝配開口
49 底面
50 調節部件
53-54 端部
60-63 壁部部段
65-66 支承部件
67-68 支承元件
69 夾緊構件
73 夾緊元件
74 張緊部件
75 殼體壁
77 斜坡
78 止擋部件
79 區域
82 凹槽結構
84 外側面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和圖2中表示出了偏心元件1,該偏心元件1包括具有圓柱軸線A的圓柱形主體2。在圓柱形主體的端面3上設有裝配元件4。在主體2的與端面3相對的那個端面上布置有張緊元件5,該張緊元件5設計成半徑比偏心元件1的圓柱形主體2的半徑更大的圓形扁平盤狀物。例如,在張緊元件5的一側設置有凹部6(圖8、圖9)。凹部6設計為:一方面使盤狀張緊元件5的外部部段被修平,另一方面在該被修平的部位設置有突出部,連接元件8的聯接部件9可以從上方穿過所述突出部而平行于圓柱軸線A和/或與圓柱軸線A成確定角度地插入偏心元件1中。此外,在主體2的圓柱形周部上設置有槽狀開口7,連接元件8的聯接部件9可以垂直于圓柱軸線A和/或與圓柱軸線A成確定角度地插入所述槽狀開口7中,進而插入偏心元件1中。
銷狀連接元件8在其第一端部處包括聯接部件9,而在第二端部處包括定位銷部件10(圖3)。聯接部件9設計為圓柱形銷11和頭部12,所述頭部12布置于所述圓柱形銷11上并且設置于連接元件8的自由的第一端部處。頭部12設計為使得偏心元件1中的槽狀開口7可以在頭部12的背對自由第一端部的側43上從后方接合/從后方卡合頭部12。定位銷部件10被設計成圓柱形并且具有例如比頭部12和銷11更大的直徑。在定位銷部件10的外側上,從橫截面觀看,定位銷部件10就其輪廓而言具有主要呈鋸齒狀的設計。在背對連接元件8的自由的第二端部的那側,定位銷部件10還具有接觸表面34。
圖4中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裝置36的殼體13。殼體13具有圓柱形側壁14、被修平的壁側面15以及鎖定部件16,所述鎖定部件16通過頂壁17而固定地連接至側壁14。頂壁17定向為垂直于側壁14和被修平的壁側面15以及鎖定部件16,并且布置為固定至側壁14、被修平的壁側面15以及鎖定部件16。此外,側壁14、被修平的壁側面15以及鎖定部件16布置于頂壁17的壁部側33上,朝著相同的方向突出(圖8、圖9)。在頂壁17的壁部側32(該壁部側32位于壁部側33的相反側)上設有聯接構件18。此外,殼體13上設有殼體部段47,該殼體部段47可移動地引導插入殼體13中的偏心元件1,尤其是可繞圓柱軸線A轉動地引導插入殼體13中的偏心元件1。
從殼體13的俯視圖觀看,頂壁17的外輪廓19、20、21實現為與側壁14和被修平的壁側面15齊平(圖4、圖6)。此外,殼體部段47在頂壁17處終止于裝配開口48中。裝配開口48使得裝配工具能夠接合在偏心元件1的裝配元件4中。
在被修平的壁側面15上設置有例如以彈簧元件22的形式存在的支撐部段。在彈簧元件22的外側面23上具有表面結構24。此外,在彈簧元件22上設置有開口25。開口25的邊緣由壁部部段26至29完全包圍。此外,彈簧元件22可以設計為使其外側面23及其內側面30朝向殼體13的中央軸線B的方向彎曲成弓形。基于這種設計,彈簧元件22是預張緊的。
此外,開口25設計為使得連接元件8可以利用其聯接部件9朝向中央軸線B的方向而從外側面23穿過開口25滑入殼體13中。
彈簧元件22的外側面23具有凹槽形的表面結構24。該凹槽形結構例如定向為平行于頂壁17的表面32(圖7)。
如圖8、圖9中所表示的,偏心元件1首先以其端面3朝著頂壁17的內表面33的方向插入殼體13的殼體部段47中。在安裝好的狀態下,偏心元件1的張緊元件5可移動地靠在殼體部段47的窄側面上。此外,在第一裝配步驟中,偏心元件1定向為使連接元件8可以朝著殼體13的中央軸線B的方向經由開口25滑入殼體13中并滑入偏心元件1的槽狀開口7中。
為了在接下來的裝配步驟中使連接元件8相對于殼體13固定,從下方的視角觀看頂壁17的內表面33,使偏心元件1沿著順時針方向轉動(圖9、圖11)。作為轉動的結果,偏心元件1中的槽狀開口7從后方接合連接元件8的聯接部件9的頭部12,并且利用力F朝向偏心元件1的轉動軸線A的方向將連接元件8拉入殼體13或偏心元件1中(圖8)。
圖10中示出了設置在第一家具部件上的、處于已布置和已安裝狀態下的裝置36、抽屜前部31、第二家具部件即抽屜底部35(利用透明的表示方法示出,由虛線所表示的輪廓)的截面圖。
圖12以及圖14至圖19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變型的殼體51。殼體51具有支撐部段,所述支撐部段被設計為例如楔形的壁元件55。具體而言,壁元件55是獨立式的,并且例如連接至頂壁17。例如,楔形壁元件55在該楔形形狀的較粗端處布置于殼體51的被修平的壁側面76上,尤其在頂壁17上。
在壁元件55的外側面56的表面上形成有例如凹槽形的表面結構57,該表面結構57定向為例如平行于頂壁17的壁部側33。在壁元件55上還形成有連續的開口59,所述連續的開口59的邊緣由壁部部段60至63包圍。
殼體51還包括殼體部段64,在第一裝配步驟中,可以將偏心元件52插入所述殼體部段64中,并且在接下來的裝配步驟中,可以將連接元件58插入所述殼體部段64中。如同第一實施例中已描述的那樣,連接元件58經由開口59插入殼體51中。
殼體部段64上存在兩個支承部件65、66,并且偏心元件52的相配的支承元件67、68可以插入所述兩個支承部件65、66中。在此可以將支承部件65、66的支承軸線和/或轉動軸線C定向為垂直于殼體的中央軸線并且平行于連接元件58的安裝方向D和/或偏心元件52的力方向D。
殼體部段64上還可以形成有夾緊構件69,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裝置81以及家具部件31、35的已裝配狀態下,可以通過所述夾緊構件69夾緊地保持連接元件58的聯接部件70。
圖13示出了桿狀的偏心元件52。偏心元件52在第一端部53處包括支承元件67、68、張緊元件71、開口72、夾緊元件73以及張緊部件74。在桿狀的第二端部54形成有裝配元件83,使用者可以例如利用他的手指抓住所述裝配元件。
偏心元件52的第二端部54可以設計為細長的窄的條帶狀元件的形式,并且例如布置為與偏心元件52的第一端部53成一定角度。第一端部53就其外輪廓而言類似于例如一塊蛋糕,其中,支承元件67、68彼此相對地形成在第一端部53的漸細部段上。
首先,偏心元件52以其在前方的第二端部54、裝配元件83滑入至殼體51,并且使第二端部54穿過殼體51以及殼體51的頂壁17,直至偏心元件52的支承元件67、68緊靠和/或倚靠在支承部件65、66上。由此可以使得偏心元件52這樣插入至殼體51,即:使得偏心元件52的第一端部53布置于殼體51中而使第二端部54布置于殼體51的外部。
在殼體51的被修平的壁側面76連同被推進殼體51中的偏心元件52位于打開位置中的側視圖中,壁元件55的開口59中示出有夾緊構件69和殼體壁75。在偏心元件52在殼體51中的閉合位置下,還可以看見偏心元件52的夾緊元件73(圖14和圖15)。
夾緊元件73具有例如漏斗形的構型,其中,夾緊元件73的漏斗形狀可以朝著殼體內部的方向逐漸變細。這使得連接元件58能夠以相對簡單和/或被定向或導向的方式引入和/或移入和/或插入殼體51中和偏心元件52中。在閉合狀態下,夾緊元件73還可以連同殼體51的夾緊構件69一起例如夾緊地保持已被插入殼體51中的連接元件58。
通過使用者在偏心元件52的第二端部54上使例如裝配元件83有利地簡單地以一力、例如通過手指壓力在轉動運動中朝著頂壁17的方向運動,偏心元件52可以有利地在殼體51上從打開位置(圖14)切換至閉合位置(圖15)。在此轉動運動的轉動軸線有利地為支承軸線C。在偏心元件52的閉合狀態下,裝配元件83與頂壁17鄰接,并且/或者平行于頂壁17。
此外,在偏心元件52在殼體51上處于閉合狀態的情況下,例如具有 斜坡77的張緊元件71擠壓在壁元件55的止擋部件78上。這有利地使得:由于張緊元件71的力作用以及有利地呈楔形的、朝著上部區域79的方向逐漸變細的壁元件55,壁元件55在上部區域79中朝著與偏心元件52的力方向D相反的方向被移動和/或擠壓(圖16)。
連接元件58可以包括板狀的調節部件50,所述調節部件50大約布置于連接元件58的中央,毗鄰著定位銷部件80,例如位于定位銷部件80上。在調節部件50的背對定位銷部件80的側上可以具有凹槽結構82。本文的凹槽結構82可以設計為使其可以與壁元件55的凹槽形表面結構57相互作用。
調節部件50以及壁元件55的有利設計,尤其是表面結構82的凹槽形狀的有利設計,使得在裝置81的已裝配狀態下,當偏心元件52打開時,由于凹槽結構,連接元件58可以相對于殼體51或壁元件55側向地移動或調節,而難以進行或者完全阻止平行于頂壁17法線的高度調節(圖17和圖18)。
在裝置81的偏心元件52從打開位置進入閉合位置的關閉運動過程中,并且在插入了連接元件58的情況下,偏心元件52通過張緊部件74的偏心設計而從后方接合例如連接元件80的聯接部件70的頭部,并且沿著力方向(D)將連接元件80推向和/或拉向殼體。在此,連接元件58的頭部按照例如如上所述的已知方式進行設計。張緊元件71的這種力作用以及反向的力作用使得壁元件55和調節部件50以力鎖合和/或形狀配合的方式彼此連接(圖19)。
尤其是,調節部件80在布置在殼體51上的狀態下和在偏心元件52的閉合位置中以外側面84與被修平的壁側面76的外緣和/或外側面56齊平或者差不多齊平,和/或與第二家具部件的外緣和/或外側面、例如抽屜前部31的內側面38齊平或者差不多齊平。
在下列內容中,描述了裝置36的裝配操作:
在第一裝配步驟中,連接元件8利用其定位銷部件10插入至抽屜前部31的內側面38上的孔口37中,并且將已安裝有偏心元件1的殼體13插 入至抽屜底部35的對應凹部中。本文中,殼體13利用在前面的側壁14和鎖定部件16朝著抽屜底部35中的凹部的方向這樣插入,使得殼體13的頂壁17的壁部側32定向為與抽屜底部35的底面49平行且有利地位于同一平面,并且使得殼體的被修平的壁側面15定向為與抽屜底部35的窄端面保持齊平、位于同一平面和平行。
在下一個裝配步驟中,連接元件8利用在前面的聯接部件9經由殼體13中的開口25插入至殼體13中,并且插入至偏心元件1的凹部6中,在下一個裝配步驟中,如上所述,偏心元件1借助裝配構件進行轉動。從而使得連接元件8的接觸表面34與彈簧元件22的表面結構24面接觸。此外,彈簧元件22還與連接元件8的牽拉方向相反地通過張緊元件5向外、與力方向F相反且朝著抽屜前部31的方向被擠壓,并且張緊在連接元件8的接觸表面34上(圖10、圖11)。該裝配操作將抽屜前部31與抽屜底部35固定。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家具用品39包括例如柜體40、裝配于柜體40中的抽屜導軌41以及抽屜42,所述抽屜42布置于所述導軌上并且包括抽屜前部31、抽屜底部35、抽屜后壁44以及抽屜側壁45、46。裝置36(不可見地)布置于抽屜42的抽屜底部35的底面上(圖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