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螺栓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抗拉傷中間錐套的液壓螺栓。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生產的用于船舶、機械等行業,法蘭和法蘭之間的連接裝置,尤其是一種可拆液壓螺栓,因中間錐套在裝拆過程中受到很大應力故造成拉緊螺栓與中間錐套在受力相對移動中受損,造成拉傷、咬死等現象,因此無法實現多次裝拆。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抗拉傷中間錐套的液壓螺栓,在高壓力下不會出現拉傷咬死現象,提高了產品的抗腐蝕性能,保證多次裝拆使用,使用壽命長。
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抗拉傷中間錐套的液壓螺栓,其包括中間錐套和液壓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錐套表面有氮化層,所述氮化層包括外層和內層,所述外層為合金氮碳化合物層,所述內層為擴散層,所述中間錐套套裝于所述液壓螺栓上,所述中間錐套與所述液壓螺栓均嵌套于兩個連接法蘭的法蘭孔內,外露于所述法蘭孔的所述液壓螺栓兩端分別設置有鎖緊螺母實現兩個所述連接法蘭的鎖緊連接。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氮碳化合物層厚度為8-20um,所述合金氮碳化合物層包括?相Fe3(N.C),所述擴散層厚度為0.3-0.4um,所述擴散層包括?相Fe4N和N在α-Fe中固溶體;
所述拉緊螺栓與所述中間錐套的接觸面為具有相同錐度的圓錐面,所述圓錐面兩端間隔一定距離各設有一環形油槽。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后,由于中間錐套進行了氮化處理形成了氮化層,改變了中間錐套與液壓螺栓相對運動的摩擦阻力,降低摩擦系數從而在高壓下不會出現拉傷咬死現象,氮化層的存在還提高了產品的抗腐蝕性能,保證了多次裝拆使用,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狀態示意圖;
圖2為使拉緊螺栓在中間錐套內移動狀態示意圖;
圖3為收緊螺母將拉緊螺栓拉伸達到設計的預應力狀態示意圖;
圖4為中間錐套上氮化層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圖2,圖3.圖4所示一種抗拉傷中間錐套的液壓螺栓,其包括中間錐套和液壓螺栓,中間錐套表面有氮化層,氮化層包括外層和內層,外層為合金氮碳化合物層,合金氮碳化合物層厚度為8-20um,該層大部分為?相Fe3(N.C),它徹底改變了原材料表面組織狀態和成分,從而改變了液壓螺栓與中間錐套相對運動時的摩擦阻力,使摩擦系數降下來不會產生粘咬拉傷;內層為擴散層,擴散層厚度為0.3-0.4um,該層主要為?相Fe4N和N在α-Fe中固溶體,起到了過渡和支襯作用,氮化層由等離子氮化處理形成,其原理是中間錐套在低真空、低溫下,依靠輝光放電和離子轟擊的方法,將活性N.C原子快速滲入表面,使中間錐套表層生成ε相(Fe3N)和γ相(Fe4N)及合金N.C化合物,中間錐套套裝于液壓螺栓上,中間錐套與液壓螺栓均嵌套于兩個連接法蘭的法蘭孔內,外露于法蘭孔的液壓螺栓兩端分別設置有鎖緊螺母實現兩個連接法蘭的鎖緊連接。
工作原理:中間錐套1和拉緊螺栓3用于送入法蘭孔10、11內,到不動為止,即為零位,再上定位板6和裝拆油缸7,接油泵進油使拉緊螺栓3在中間錐套1內移動到設計位置后停泵。拆下裝拆油缸7和壓位板6裝上兩端螺母2并旋緊。再裝上拉環5和裝拆油缸7(應在拉緊螺栓進油口一端),進行泵油,同時利用拉環5,不斷收緊螺母2,將拉緊螺栓3拉伸達到設計的預應力,立刻停泵,由于中間錐套進行等離子氮化處理后,中間錐套和拉緊螺栓實際證明無拉傷和咬死現象,拆下裝拆油缸和拉環,這時兩法蘭端面的螺母便緊壓在法蘭表面,將拉緊螺栓與法蘭固定在一起,最后將螺塞4旋緊。
拉緊螺栓與中間錐套的接觸面為具有相同錐度的圓錐面,拉緊螺栓3外圓錐面上兩端間隔一定距離各設有一環形油槽8,并與外錐面上的孔9相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