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溫高壓電站閘閥。
背景技術:
電站閘閥也稱電站專用閥門,主要適用于火力電站各種系統的管路上,切斷或接通管路介質。適用介質:水、蒸汽等非腐蝕性介質,電站閥門與其他閥門產品相比的特點是高溫高壓,獨特的自密封設計,壓力越高,密封越可靠,由于性能技術特性、工況的特殊使產品也形成了其他產品所替代不了的特點。
安全是各個行業生產的基礎,在現有的技術中,當閥門出現故障時,運行人員不能及時的得到準確消息,對運行安全帶來隱患,再者出現故障時運行狀態不能進行維修,造成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溫高壓電站閘閥,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閥門出現故障時,運行人員不能及時的得到準確消息和運行狀態不能進行維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溫高壓電站閘閥,包括閥體、密封圈、閥桿、電機、切換開關、手動輪、紅外線遙感裝置、電動裝置、觀察窗、滾珠軸承、閥桿螺母、支撐架、連接口、閘板和密封墊,所述閥體的內腔鑲嵌有密封圈,且閥桿縱向貫穿于密封圈的中心,所述閥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閘板,且閘板的底部設置有密封墊,所述電機安裝在電動裝置的一側,且電機與電動裝置之間為電性連接,所述切換開關安裝在電動裝置的外側,所述手動輪固定設在電動裝置的頂部,且手動輪與閥桿之間為傳動連接,所述紅外線遙感裝置鑲嵌在電動裝置的內腔,所述觀察窗設置在電動裝置的外側,所述滾珠軸承鑲嵌在閥桿螺母的外側,所述連接口設置在閥體的兩端,且閥體與電動裝置之間通過支撐架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閘板為楔式彈性結構。
優選的,所述閥體為倒密封結構。
優選的,所述閥桿螺母采用內涵式結構。
優選的,所述電動裝置的內腔設有自動報警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高溫高壓電站閘閥設有自動報警裝置,閥體故障時自動傳回信息,加快維修速度,節約時間,閘板為楔式彈性結構,密封性能好,閥體為倒密封結構,能在運行狀態下進行維修,有效的避免損失,閥桿螺母外側設有滾珠軸承,轉動力矩小、啟閉輕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閥體,2、密封圈,3、閥桿,4、電機,5、切換開關,6、手動輪,7、紅外線遙感裝置,8、電動裝置,9、觀察窗,10、滾珠軸承,11、閥桿螺母,12、支撐架,13、連接口,14、閘板,15、密封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高溫高壓電站閘閥,包括閥體1、密封圈2、閥桿3、電機4、切換開關5、手動輪6、紅外線遙感裝置7、電動裝置8、觀察窗9、滾珠軸承10、閥桿螺母11、支撐架12、連接口13、閘板14和密封墊15,閥體1的內腔鑲嵌有密封圈2,且閥桿3縱向貫穿于密封圈2的中心,閥體1為倒密封結構,閥桿3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閘板14,且閘板14的底部設置有密封墊15,閘板14為楔式彈性結構,電機4安裝在電動裝置8的一側,且電機4與電動裝置8之間為電性連接,切換開關5安裝在電動裝置8的外側,手動輪6固定設在電動裝置8的頂部,且手動輪6與閥桿3之間為傳動連接,紅外線遙感裝置7鑲嵌在電動裝置8的內腔,觀察窗9設置在電動裝置8的外側,電動裝置8的內腔設有自動報警裝置,滾珠軸承10鑲嵌在閥桿螺母11的外側,閥桿螺母11采用內涵式結構,連接口13設置在閥體1的兩端,且閥體1與電動裝置8之間通過支撐架12相連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該高溫高壓電站閘閥時,首先需對整個高溫高壓電站閘閥有一個結構上的了解,能夠更加便捷的進行使用,其次把切換開關5打到手動上,利用手動輪6將閘閥開啟1/4,避免在連接閘閥時閘板14與閥體1之間抱死導致開啟困難,之后再將閥體1通過連接口13焊接在管道上,然后把切換開關5切換到電動位置,利用紅外線遙感裝置7將閘閥全部開啟,發生故障時,自動報警裝置會自動傳回故障信息,便于快速進行維修,從而使閘閥完成一系列的工作。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