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利閘門技術,更具體地說,涉及水利水電閘門提升裝置。
背景技術:
針對設備閘門的起吊裝置結構,現階段國內采用較多的是將起吊裝置布置在設備閘門的正上方,采用鋼絲繩或螺桿直接起吊,由于沒有充分限制設備閘門的自由度,因而在提升過程中容易導致閘門晃動,增加危險系數。另外,現有的閘門一般采用螺桿來進行提升,在提升過程中由于鋼絲繩或螺桿是直上直下的,因此在提升過程中費力,降低了閘門的提升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利水電閘門提升裝置,該提升裝置能夠提高閘門的提升效率,節省力氣。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水利水電閘門提升裝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下方為閘門,閘門懸掛在基座的下方,所述基座上設有支架,支架內安裝有齒盤,所述齒盤上設有一圈收緊柱,齒盤的邊緣設有鋸齒,支架的上方設有齒軸,所述齒軸轉動連接在支架上,所述齒軸的中部與齒盤的邊緣嚙合,齒軸的一端向支架的外側延伸,并固定安裝一個手柄,所述支架在遠離收緊柱的一側設有一個承重臺,所述承重臺內設有配重塊,所述收緊柱上設有提升鋼索,提升鋼索的一端固定在收緊柱上,另一端穿過基座,與閘門的頂部固定,所述齒盤在與支架的連接處設有一圈齒鎖,齒鎖與齒盤同心,并位于齒盤遠離收緊柱的一側,支架上設有與齒鎖匹配的副齒鎖。
優選的,配重塊的底部設有滑輪。
優選的,基座上設有與滑輪配合的滑軌,滑軌的一端通向承重臺,另一端位于基座的平面上,所述承重臺的頂面與基座的表面齊平。
優選的,基座底部的兩端處對稱設有一對吊桿,吊桿的一端位于基座內,并穿過基座延伸至基座的上方,另一端與閘門固定。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在提升閘門時,通過轉動手柄,使齒軸驅動齒盤轉動,由于提升鋼索一端固定在收緊柱上,因此,收緊柱在隨著齒盤轉動時絞著提升鋼索,使其纏繞在收緊柱上,從而實現閘門的提升。配重塊的使用,保證了齒盤兩端的平衡性,降低了危險系數,而且由于設置了齒鎖,因此在提升時,能夠避免齒盤回轉的現象,從而提高了提升效率,節省了力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圖1的后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齒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到3所示,本實用新型水利水電閘門提升裝置,包括基座1,基座1下方為閘門2,閘門2懸掛在基座1的下方,基座1上設有支架3,支架3內安裝有齒盤4,齒盤4上設有一圈收緊柱5,齒盤4的邊緣設有鋸齒,支架3的上方設有齒軸6,齒軸6轉動連接在支架3上,齒軸6的中部與齒盤4的邊緣嚙合,齒軸6的一端向支架3的外側延伸,并固定安裝一個手柄7,支架3在遠離收緊柱5的一側設有一個承重臺8,承重臺8內設有配重塊9,配重塊9的底部設有滑輪,便于在不需要提升閘門2時移出配重塊9,收緊柱5上設有提升鋼索,提升鋼索的一端固定在收緊柱5上,另一端穿過基座1,與閘門2的頂部固定,所述齒盤4在與支架3的連接處設有一圈齒鎖12,齒鎖12與齒盤4同心,并位于齒盤4遠離收緊柱5的一側,支架3上設有與齒鎖12匹配的副齒鎖。
本實用新型可以在基座1上設有與滑輪配合的滑軌,滑軌的一端通向承重臺8,另一端位于基座1的平面上,承重臺8的頂面與基座1的表面齊平,這樣能夠限定配重塊9的活動范圍,避免配重塊9在需要時找不到的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基座1設有一對支撐豎梁10,用以支撐齒盤4。
本實用新型的基座1底部的兩端處對稱設有一對吊桿11,吊桿11的一端位于基座1內,并穿過基座1延伸至基座1的上方,另一端與閘門2固定,這樣能夠避免在提升閘門2時出現閘門2晃動的現象,保證安全。
本實用新型在提升閘門2時,通過轉動手柄7,使齒軸6驅動齒盤4轉動,由于提升鋼索一端固定在收緊柱5上,因此,收緊柱5在隨著齒盤4轉動時絞著提升鋼索,使其纏繞在收緊柱5上,從而實現閘門2的提升。配重塊9的使用,保證了齒盤4兩端的平衡性,降低了危險系數,而且由于設置了齒鎖12,因此在提升時,能夠避免齒盤4回轉的現象,從而提高了提升效率,節省了力氣。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