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常壓設備的自凝液封裝置,屬于丁苯橡膠生產后異味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丁苯橡膠,簡稱SBR,是Polymerized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的縮寫。丁苯橡膠是橡膠工業的骨干產品,是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膠品種,也是最早實現工業化生產的合成橡膠品種之一。按聚合工藝,丁苯橡膠分為乳聚丁苯橡膠(ESBR)和溶聚丁苯橡膠(SSBR)。與溶聚丁苯橡膠工藝相比,乳聚丁苯橡膠工藝在節約成本方面更占優勢,全球丁苯橡膠裝置約有75%的產能是以乳聚丁苯橡膠工藝為基礎的。乳聚丁苯橡膠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工藝成熟,應用廣泛,產能、產量和消費量在丁苯橡膠中均占首位。充油丁苯橡膠具有加工性能好、生熱低、低溫屈撓性好等優點,用于胎面橡膠時具有優異的牽引性能和耐磨性,充油后橡膠可塑性增強,易于混煉,同時可降低成本,提高產量。目前,世界上充油丁苯橡膠約占丁苯橡膠總產量的50-60%。
丁苯橡膠后工序的工藝特點是現場設備均為常壓非密閉設備,從而導致現場異味較為明顯,為消除異味,部分設備采用噴聚氨酯泡沫的方式進行密封,然而仍有部分設備因經常打開檢查無法密封,只能靠設備與設備之間的硬接觸密封,間隙大散發異味強烈,與當前日益提高的環保標準不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有效隔絕異味、密封性能好的常壓設備的自凝液封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常壓設備的自凝液封裝置,包括常壓設備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壓設備本體的開口處設有集液槽,集液槽的內沿和外沿具有高度差,常壓設備本體開口處上端設有蓋板,蓋板的下端插入集液槽內。
優選的,所述的外沿的高度大于內沿的高度,內沿的高度即為預設的液封高度,一般控制在5mm。
優選的,所述的蓋板帶有折邊,折邊的高度大于內沿的高度,小于外沿的高度,折邊與蓋板的水平面相垂直,折邊的下端插入集液槽內,折邊處設有支撐點,支撐點均勻設置在折邊下端,使得折邊下端與集液槽底端留有間隙,使整個密封裝置具備隔氣、單向通液的效果,從而保證了液體的流通性,形成液封起到密封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集液槽內沿的高度即為預設的液封高度,在物料狀態穩定下不斷產生新的凝液,通過液體密封異味,密封效果好,且一般不需要維護;
2、由于內沿的高度低于外沿的高度,過量的凝液返回常壓設備本體內即物料槽處,避免污染現場或影響物料組分;
3、蓋板帶有折邊,折邊處設有支撐點,支撐點均勻設置在折邊下端,使得折邊下端與集液槽底端留有間隙,使整個密封裝置具備隔氣、單向通液的效果,保證了凝液在集液槽內的流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圖。
其中:1、常壓設備本體;2、集液槽;3、蓋板;4、內沿;5、外沿;6、折邊;7、支撐點。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是該常壓設備的自凝液封裝置的最佳實施例,下面結合附圖1~圖2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該常壓設備的自凝液封裝置,包括常壓設備本體1,所述的常壓設備本體1的開口處設有集液槽2,集液槽2的內沿4和外沿5具有高度差,常壓設備本體1開口處上端設有蓋板3,蓋板3的下端插入集液槽2內。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然而熟悉本領域的人們應當了解,在這里結合附圖給出的詳細說明是為了更好的解釋,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必然超出了有限的這些實施例,而對于一些等同替換方案或常見手段,本文不再做詳細敘述,但仍屬于本申請的保護范圍。
如圖1-2所示,以丁苯橡膠裝置后工序漿清系統為例:丁苯膠乳是苯乙烯與丁二烯形成共聚物后在乳化劑作用下形成的乳液,其異味源主要是未反應、后期未脫除干凈殘余的苯乙烯與丁二烯,兩者均不溶于水,所以水可以作為良好的密封隔絕液體,膠乳溫度在50-60℃,在漿清中凝聚成橡膠顆粒,漿清溫度在55-60℃,膠乳及漿清中的水溫較高,不斷蒸發。因環境溫度遠低于沸點,因此水蒸氣接觸到蓋板3上端極易凝結,凝液匯入集液槽2形成液封可隔絕異味,由于整個工藝系統為常壓,因此液封的高度即內沿的高度控制在5mm即可。
實施例一:
所示集液槽2從俯視角度看是在嵌套的矩形槽上放置帶折邊6的蓋板3,其中內沿4的高度為10mm,外沿5高度為15mm,由于內沿4的高度低于外沿5的高度,過量的凝液返回常壓設備本體1內即物料槽處,避免污染現場或影響物料組分,密封液面的高度始終在0至10mm之間,密封效果好。
實施例二:
所示集液槽2從俯視角度看是在嵌套的矩形槽上放置帶折邊6的蓋板3,其中內沿4的高度為5mm,外沿5高度為10mm,由于內沿4的高度低于外沿5的高度,過量的凝液返回常壓設備本體1內即物料槽處,避免污染現場或影響物料組分,密封液面的高度始終在0至5mm之間,密封效果與實施例一基本一致,而密封液面高度低于實施例一,在節省凝液的同時起到同樣的密封效果。
實施例三:
所示集液槽2從俯視角度看是在嵌套的矩形槽上放置帶折邊6的蓋板3,其中內沿4的高度為3mm,外沿5高度為10mm,由于內沿4的高度低于外沿5的高度,過量的凝液返回常壓設備本體1內即物料槽處,避免污染現場或影響物料組分,密封液面的高度始終在0至3mm之間,密封效果不佳,仍有部分異味溢出。
因此,液封的高度即內沿4的高度控制在5mm即可,而外沿5的高度高于折邊6的高度。
蓋板3帶有折邊6,折邊6與蓋板3的水平面相垂直,折邊6處設有支撐點7,支撐點7均勻設置在折邊6下端,使得折邊6下端與集液槽2底端留有間隙,使整個密封裝置具備隔氣、單向通液的效果,從而保證了凝液的流通性,形成液封起到液封效果。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