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抱閘拉繩組件,尤其是涉及一種空中摩擦輸送線手動電機抱閘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帶抱閘的驅動電機通常使用的是電氣編程自動化控制,需要急停的位置安裝自動控制的帶抱閘驅動不僅會增加設備成本,而且對設備進行編程也需要花費不少人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產品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空中摩擦輸送線手動電機抱閘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空中摩擦輸送線手動電機抱閘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第一拉桿、第二拉桿、一號壓板、二號壓板、第三拉桿、第四拉桿,所述第一拉桿的前端安裝有拉繩輪,所述拉繩輪通過拉繩和拉手手柄連接,所述第一拉桿尾端和第二拉桿的前端連接,所述第二拉桿的尾端通過轉動軸和第三拉桿鉸接,所述第三拉桿通過連接座和第四拉桿連接,所述第四拉桿的前端設置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上安裝有摩擦輪,所述摩擦輪和空中摩擦輸送線接觸連接。
進一步,所述第二拉桿中間段設置有復位裝置,所述復位裝置包括一號壓板、復位軸、彈簧、二號壓板;所述復位軸一端和電機安裝架固定連接,所述復位軸穿過第二拉桿且外面套裝有彈簧,所述復位軸上安裝有一號壓板和二號壓板,所述彈簧安裝在一號壓板和二號壓板之間。
進一步,所述一號壓板和二號壓板兩外側均設置有調整螺母組件,所述調整螺母組件安裝在復位軸上。
進一步,所述調整螺母組件包括兩個旋轉方向不同螺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合理,易于制造,成本低;2、實用性強,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抱閘效果好,安全性能高;3、通過拉動拉繩控制驅動電機的抱閘,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拉繩輪1、第一拉桿2、第二拉桿3、一號壓板4、復位軸5、彈簧6、二號壓板7、轉動軸8、第三拉桿9、第四拉桿10、安裝座11、摩擦輪1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空中摩擦輸這線手動電機抱閘裝置主要由拉繩輪1、第一拉桿2、第二拉桿3、一號壓板4、復位軸5、彈簧6、二號壓板7、轉動軸8、第三拉桿9、第四拉桿10、安裝座11、摩擦輪12組成。
所述裝置包括第一拉桿2、第二拉桿3、一號壓板4、二號壓板7、第三拉桿9、第四拉桿10,所述第一拉桿2的前端安裝有拉繩輪1,所述拉繩輪1通過拉繩和拉手手柄連接,所述第一拉桿2尾端和第二拉桿3的前端連接,所述第二拉桿3的尾端通過轉動軸8和第三拉桿9鉸接,所述第三拉桿9通過連接座和第四拉桿10連接,所述第四拉桿10的前端設置有安裝座11,所述安裝座11上安裝有摩擦輪12,所述摩擦輪12和空中摩擦輸送線接觸連接。摩擦輪12內安裝有單向軸承,通過拉動拉繩控制驅動電機的抱閘,抱閘效果好,安全性能高且有效的節約成本。
所述第二拉桿3中間段設置有復位裝置,所述復位裝置包括一號壓板4、復位軸5、彈簧6、二號壓板7;所述復位軸5一端和電機安裝架固定連接,所述復位軸5穿過第二拉桿3且外面套裝有彈簧6,所述復位軸5上安裝有一號壓板4和二號壓板7,所述彈簧6安裝在一號壓板4和二號壓板7之間。復位裝置可使本裝置在使用后無需人為的進行復位,自動實現復位功能,使用方便。
所述一號壓板4和二號壓板7兩外側均設置有調整螺母組件,所述調整螺母組件安裝在復位軸5上。
所述調整螺母組件包括兩個旋轉方向不同螺母。旋轉方向不同螺母組合使得一號壓板4和二號壓板7可以在任意位置進行調整,且具有自鎖功能,防止復位裝置的彈簧6松動。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