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人行道踏板鏈。
背景技術:
自動人行道踏板鏈是用于自動人行道中的,其作用是帶動自動扶梯轉動,自動人行道的活動路面在傾斜情況下也不形成階梯狀,適用于人流集中的地方,但是鏈條在長期運行后會出現松動現象,其出現的原因有兩種可能,一是兩個鏈輪的距離有移動,還有就是鏈條有被拉長,這不僅會影響自動人行道踏板鏈的正常運行,而且也會降低自動人行道中的安全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解決上述問題的自動人行道踏板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一種自動人行道踏板鏈,包括內鏈節、外鏈節、連接鏈節、外鏈板、擋圈、滾輪、銷軸,所述內鏈節、外鏈節、連接鏈節、外鏈板的兩側上開有通孔,所述內鏈節與所述外鏈節兩側的通孔依次安放在所述銷軸上,所述外鏈板兩側的通孔安放在所述銷軸上且與所述內鏈節及所述外鏈節貼合在一起,所述連接鏈節的兩側上開有通孔,所述連接鏈節的通孔安放在所述銷軸上,所述外鏈板兩側的通孔安放在所述銷軸上且與所述連接鏈節貼合在一起,所述擋圈卡接在所述銷軸的卡槽內。
所述滾輪的內部形成有空腔,所述滾輪的空腔中鑲接有滾珠軸承,所述滾珠軸承與所述滾輪固結成一體結構。
所述銷軸穿過所述滾珠軸承且呈過盈配合。
所述外鏈板的中部形成有連接鏈板,所述連接鏈板為左右對稱的兩個。
所述滾輪為若干個。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自動人行道踏板鏈通過添加外鏈板來增強整體強度及抗拉性能,可保證在長期運行中配對鏈條踏板軸間距同步偏差≤0.2mm,配對鏈條鏈長同步偏差≤0.2mm,提高了自動人行道踏板鏈的直線度及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自動人行道踏板鏈的主視圖。
圖2為自動人行道踏板鏈的俯視圖。
圖3為自動人行道踏板鏈的滾輪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至3,一種自動人行道踏板鏈,包括內鏈節1、外鏈節2、連接鏈節3、連接鏈板4、外鏈板5、擋圈6、滾輪7、銷軸8,滾輪7的內部形成有空腔,滾輪7的空腔中鑲接有滾珠軸承71,且滾珠軸承71與滾輪7固結成一體結構,滾珠軸承71在套入滾輪7時應充填二硫化鉬潤滑脂,這是為了滾珠軸承71轉動靈活,滾輪7轉動無卡阻,銷軸8穿過滾珠軸承71且呈過盈配合,具體地,滾輪7為若干個,內鏈節1、外鏈節2、連接鏈節3、外鏈板5的兩側上開有通孔,外鏈板5的中部形成有連接鏈板4,連接鏈板4為左右對稱的兩個,首先內鏈節1與外鏈節2兩側的通孔依次安放在銷軸8上,接著外鏈板5兩側的通孔安放在銷軸8上且與內鏈節1及外鏈節2貼合在一起,之后通過擋圈6卡接在銷軸8的卡槽內,這樣內鏈節1、外鏈節2與滾輪7連接成一體結構,進一步,連接鏈節3的兩側上開有通孔,連接鏈節3的通孔安放在銷軸8上,接著外鏈板5兩側的通孔安放在銷軸8上且與連接鏈節3貼合在一起,之后通過擋圈6卡接在銷軸8的卡槽內,這樣內鏈節1、外鏈節2、連接鏈節3通過外鏈板5依次搭配連接成鏈條整體,此時鏈條裝配完成并形成一條完整的自動人行道踏板鏈,裝配完畢后要保證滾輪7與檢測平臺的單邊間隙不大于0.3mm,鏈條兩端銷軸8的連線在4400mm長度上的直線度為2mm。
之后進一步測試鏈條的機械性能,在拉伸試驗中鏈條的最小破斷載荷不低于180KN,進一步,對35節長的鏈條先在60KN載荷下預拉1分鐘,然后在10KN載荷下測量,應達到鏈長精度:測量節數3節的銷軸8間距為400±0.2mm,腰圓孔間距為400±0.2mm,相鄰腰圓孔間距133.33±0.15mm,相鄰腰圓孔與銷軸8間距為66.67±0.05mm,對測量節數為36節的銷軸8間距為4800±2.4mm,通過連接鏈板4來固定配對鏈條,使配對鏈條踏板軸間距同步偏差≤0.2mm,配對鏈條鏈長同步偏差≤0.2mm,配對鏈條中較長一根的兩端要標有“+”標號,標在最末一節鏈節的鏈板外側,如兩鏈條長度相等則不必標記,測試完畢后自動人行道踏板鏈進行清洗并上油防銹處理,之后密封包裝,自動人行道踏板鏈通過添加外鏈板來增強整體強度及抗拉性能,可保證在長期運行中配對鏈條踏板軸間距同步偏差≤0.2mm,配對鏈條鏈長同步偏差≤0.2mm,提高了自動人行道踏板鏈的直線度及安全性,自動人行道踏板鏈免去人工加油的麻煩,大大提高了使用壽命,保證噪音低,經久耐用、維修方便,自動人行道踏板鏈和平行式扶手共同驅動自動人行道,大大降低了自動人行道運行時的摩擦損耗,與同規格的傳動自動扶梯相比,可節省30%的電耗,同時自動人行道踏板鏈的傾角為0~12°,這樣乘客站在自動人行道上下樓會有如履平地的感覺。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