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泄漏信號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壓力管道泄漏信號檢測實驗系統。
背景技術:
管道廣泛應用于石油、天然氣以及水資源等的運輸中。由于管道距離較長,時常經過無人地區,或者管道本身被地埋等因素,如何對管道泄漏的情況進行排查以及定位泄漏位置,往往是個復雜的課題。
管道泄漏檢測方法主要有:人工檢測法;以水聽器為代表的點式傳感方法;以負壓波為代表的管道末端檢測方法;以及以聲光纖法為代表的分布式連續檢測法。
1、人工檢測法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已被其他檢測方式取代。
2、以水聽器為代表的點式傳感方法,具有單點檢測性能好,定位準確的特點,但其不適合長距離,大范圍的布設,并且由于傳感器眾多,系統集成復雜。
3、以負壓波為代表的管道末端檢測方法,具有檢測范圍大、可靠性高以及靈敏度高的特點,但其定位能力受信號質量影響,定位準確度較差。
4、以聲光纖法為代表的分布式連續檢測法,是近幾十年在激光技術發展下新興的檢測手段。該方法可以對數十公里長的管線同時進行檢測,通過檢測帶壓管道泄漏產生的介質在管道上產生的振動,來對管道泄漏進行檢測和定位,且檢測靈敏度高、定位精度高,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是由于周圍環境也存在振動,為了識別管道泄漏引起的振動,需在事前對泄漏信號進行采集,需要有專業的系統工具進行特征分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壓力管道泄漏信號檢測實驗系統,該實驗系統可以在多種不同材質的管道下,檢測出多種泄漏孔徑、多種壓力條件下的泄漏信號,實現了對管道泄漏定位,詳見下文描述:
一種壓力管道泄漏信號檢測實驗系統,所述實驗系統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上設置有壓力泵,所述壓力泵和輸水管道連接,所述輸水管道上設置有壓力閥;所述蓄水箱連接回收槽;
待測管道上設置有壓力計、且待測管道上通過膠粘或土埋固定設置有傳感光纖;所述傳感光纖通過分布式光纖傳感主機模塊連接計算機;所述輸水管道和所述待測管道分別連接閥門;所述待測管道上開設有泄漏孔;
所述分布式光纖傳感主機模塊用于提供探測輸入光、并檢測返回的光信號,將所述光信號轉化為模擬電信號,并將所述模擬電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傳給所述計算機;所述計算機接收所述數字信號,給出泄漏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輸水管道的端面為軟管。
進一步地,所述壓力計用于測量所述待測管道內的液體壓力。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驗系統可以工作在多種不同材質的待測管道下,檢測出多種泄漏孔徑、壓力條件下的泄漏信號,完成了信號采集和特征分析,實現了對管道泄漏的定位;該實驗系統具有結構設計合理、檢測靈敏度高、定位精度高、使用方便、適用性廣泛等優點,可以為研究管道泄漏信號特征提供實驗支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力管道泄漏信號檢測實驗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泄漏定位結果圖;
圖3為所檢測到的泄漏點時域信號和背景信號的對比圖;
圖4為所檢測到的泄漏點頻域信號和背景信號的對比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蓄水箱; 2:壓力泵;
3:壓力閥; 4:輸水管道;
5:待測管道; 6:壓力計;
7:回收槽; 8:傳感光纖;
9:分布式光纖傳感主機模塊; 10:計算機;
11: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在使用分布式光纖測振法檢測管道泄漏時,需要事先獲得待測管道泄漏所產生振動的特征。在本實驗系統中,可以模擬和測試各種管材在壓力條件下的泄漏規律和振動信號特征,為分布式光纖測振法檢測管道泄漏提供數據支持。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壓力管道泄漏信號檢測實驗系統,參見圖1,壓力管道泄漏信號檢測實驗系統包括:蓄水箱1、壓力泵2、壓力閥3、輸水管道4、待測管道5、壓力計6、回收槽7、傳感光纖8、分布式光纖傳感主機模塊9、計算機10和閥門11。
其中,蓄水箱1上設置有壓力泵2,壓力泵2和輸水管道4連接,輸水管道4上設置有壓力閥3;待測管道5上設置有壓力計6;回收槽7與蓄水箱1相連接;傳感光纖8通過膠粘或土埋固定在待測管道5上;傳感光纖8通過分布式光纖傳感主機模塊9連接計算機10;閥門11分別連接輸水管道4和待測管道5。
其中,蓄水箱1為液體儲存裝置,為內循環的液體提供暫存空間。壓力泵2為動力裝置,為液體循環提供壓力。壓力閥3用于配合壓力泵2,以調節待測管道5內液體壓力至所需值。
輸水管道4端面為軟管,可以配合不同孔徑的待測管道5。
待測管道5上具有事先制造好的泄漏孔,其泄漏孔的孔徑、位置、數量均可事先加工。壓力計6測量待測管道5內的液體壓力,為測試提供參考數據。回收槽7用于回收待測管道5泄漏處的液體,并利用重力將液體送回蓄水箱1。
傳感光纖8通過膠粘或土埋固定在待測管道5上,用于檢測待測管道5上的泄漏信號。分布式光纖傳感主機模塊9為實驗系統提供探測輸入光并檢測返回的光信號,將光信號轉化為模擬電信號,再將模擬電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傳給計算機10。
計算機10負責處理從分布式光纖傳感主機模塊9接收到的數字信號,給出泄漏信息,如泄漏位置、泄漏特征、泄漏程度等。
閥門11用于在剛開始液體循環時排空輸水管道4和待測管道5內的空氣,在測試時處于關閉狀態。
具體實現時,該實驗系統工作時,首先,將壓力閥3和閥門11打開,啟動壓力泵2,將輸水管道4和待測管道5內的空氣排出。之后,關閉閥門11,調節壓力閥3,將壓力計6的示數調制實驗所需大小。待壓力計6的示數穩定后,啟動分布式光纖傳感主機模塊9和計算機10,采集和處理實驗信號。
當需要測量其他類型的管道時,關閉系統,替換待測管道5,重新開始工作測量。
其中,計算機10的處理過程,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計算機10的處理過程未做任何改進。
實施例2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力管道泄漏信號檢測實驗系統實驗結果:
參見圖2、圖3和圖4,實驗使用直徑為63mm的聚氯乙烯塑料管材作為待測管道5,在管材上人工制造直徑5mm的圓形泄漏孔,使用膠將傳感光纖8粘在待測管道5上,同時覆蓋沙土。在0.1Mpa的水壓下,測得其泄漏信號。
參見圖2,橫坐標為距離管道首端的距離,縱坐標為該位置振動的強度幅值,泄漏孔位于待測管道5的450m處,表明該實驗系統能準確找到待測管道5的泄漏位置。
參見圖3,所檢測到的泄漏點時域信號和背景信號對比,橫坐標為系統運行時間,縱坐標為振動波形的幅值,泄漏所產的振動波形(點狀線)和背景波形(線形線),表明該實驗系統能有效檢測到振動波形,其振動模式和背景噪聲有顯著區別。
參見圖4,所檢測到的泄漏點頻域信號和背景信號對比,橫坐標為振動頻率,縱坐標為振動聲強的幅值,泄漏信號的頻譜(線形線)和背景噪聲頻譜(點狀線),表明在63mm聚氯乙烯管材上,0.1MPa水壓下,直徑5mm的圓孔泄漏產生的振動信號主要集中在75Hz以下,其振動特征明顯。
通過上述實驗數據表明,該實驗系統具有結構設計合理、檢測靈敏度高、定位精度高、使用方便、適用性廣泛等優點,可以為研究管道泄漏信號特征提供實驗支持。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各器件的型號除做特殊說明的以外,其他器件的型號不做限制,只要能完成上述功能的器件均可。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附圖只是一個優選實施例的示意圖,上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序號僅僅為了描述,不代表實施例的優劣。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