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泄漏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工業廢氣的防泄漏裝置。
背景技術:
工業廢氣指企業廠區內燃料燃燒和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排入空氣的含有污染物氣體的總稱。這些廢氣有: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氫、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氫、一氧化碳、硫酸(霧)、鉛、汞、鈹化物、煙塵及生產性粉塵,排入大氣,會污染空氣。這些物質通過不同的途徑進入人的體內,有的直接產生危害,有的還有蓄積作用,會更加嚴重的危害人的健康,且不同物質會有不同影響。
由于排放、輸送工業廢氣的管道都是由若干管道連接而成,這些管道通常是焊接在一起,由于工業廢氣通常都具有腐蝕性,而焊接接口較為薄弱,且極易被腐蝕,因此焊接接口處要經常進行檢修,而且有時由于檢修不及時常致工業廢氣從接口處泄漏。
技術實現要素:
由于工廠內很多工業都需要采用氣體保護,因此惰性氣體輸送管道一般是工廠的常備設備,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當廢氣管道的連接處出現孔洞時惰性氣體能滲入到廢氣管道中的工業廢氣的防泄漏裝置,以防止工業廢氣的泄漏。
本實用新型的基礎方案工業廢氣的防泄漏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外套在廢氣管道的連接處,且殼體與廢氣管道之間設置有密封機構;所述殼體內側與廢氣管道外壁之間形成壓力腔,殼體上設置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進氣口連接在惰性氣體輸送管道上,且進氣口與惰性氣體輸送管道之間設置有增壓裝置,所述出氣口處設置有壓力控制閥,所述壓力控制閥的預設壓力在10Mpa~30Mpa之間。
本方案的工業廢氣的防泄漏裝置的工作原理為,增壓裝置將惰性氣體輸送管道中的惰性氣體壓入到壓力腔中,且由于壓力控制閥的作用,會將壓力腔中的壓力控制至壓力控制閥的預設壓力;當廢氣管道的連接處被腐蝕出現漏氣時,由于廢氣管道內的壓力一般在1.5Mpa~5Mpa,因此壓力腔中的氣壓大于廢氣管道內的氣壓,所以壓力腔中的惰性氣體將進入到廢氣管道內,而廢氣管道內的廢氣將難以進入到壓力腔中,從而達到防止泄漏的目的;另外由于往壓力腔中通入的是惰性氣體,因此廢氣管道中的廢氣并不會因為有別的氣體進入而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無法預料的危險。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為:由于工廠內很多工藝都需要采用氣體保護,因此惰性氣體輸送管道一般是工廠的常備設備,而增壓裝置與性氣體輸送管道連接,可以充分利用工廠的現有資源。通過本裝置可以長期的防止工業廢氣的泄漏,而無需經常對廢氣管道進行維護,從而降低人力成本;另外由于工業廢氣并不會與惰性氣體發生化學反應,因此即使惰性氣體進入到工業廢氣中,工業廢氣的化學性能也不會改變,所以也不會影響其他設備對工業廢氣成分的監測;且在工廠中很多工藝都需要惰性氣體進行保護,例如氣體保護焊,所以本裝置可直接利用現有設備,使得本裝置的結構相對簡單。
優選方案一,作為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密封機構包括卡緊套和防漏膠管,所述殼體的兩端設置套管,防漏膠管的一端套接在套管上,而防漏膠管的另一端被卡緊套壓緊在所述廢氣管道上;本優化中的密封機構可有效的防止惰性氣體從殼體和廢氣管道的連接處泄漏,使壓力腔中的氣壓無法達到預設壓力,從而降低本裝置的防泄漏效果,且本優化中的密封機構的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優選方案二,作為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密封機構為Y形密封圈,所述殼體的兩端設置有套管,套管的內壁上設置有密封圈安裝槽,Y形密封圈設置在密封圈安裝槽中;本優化中的密封機構同樣可以防止惰性氣體從殼體和廢氣管道的連接處泄漏,由于Y形密封圈能夠承受較大的壓力,因此較為可靠。
優選方案三,作為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壓力腔內設置有若干固定在所述殼體上的隔板,隔板上開設有氣體流通孔,且氣體流通孔靠近所述殼體的內壁。
由于惰性氣體被增壓裝置壓入到殼體內后,當殼體內的壓力達到壓力控制閥的預設壓力后,惰性氣體會從出氣口溢出,所以殼體內惰性氣體具有流動性,而當殼體內靠近廢氣管道外壁處的惰性氣體的流動過快時會形成負壓,因此在此負壓的影響下會有少量廢氣管道內的工業廢氣會進入到殼體內,并隨惰性氣體從出氣口中排出;做本優化的改進后,當惰性氣體從進氣口經過殼體內部向出氣口流動時,隔板會阻礙氣體的流動,從而減緩流速,且惰性氣體可通過氣體流通孔進行流動,由于氣體流通孔設置在靠近殼體內壁的地方,所以在廢氣管道周圍的惰性氣體的流速可降低,從而避免負壓。
優選方案四,作為對優選方案三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壓力控制閥的出氣口也與惰性氣體輸送管道連接;由于當壓力腔中的壓力達到預設壓力后,壓力控制閥的出氣口會一直出氣,以對壓力腔進行泄壓,所以為了避免惰性氣體的浪費,將壓力控制閥的出氣口與惰性氣體輸送管道連接。
附圖說明
圖1為工業廢氣的防泄漏裝置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工業廢氣的防泄漏裝置實施例一的剖面圖;
圖3為工業廢氣的防泄漏裝置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殼體1、廢氣管道2、氮氣輸送管道3、套管11、隔板12、氣體流通孔13、卡緊套14、Y形密封圈15、進氣口16、出氣口17、鼓風機41、壓力控制閥42。
實施例一:
如附圖1、圖2所示:工業廢氣的防泄漏裝置包括殼體1和卡緊套14;其中殼體1外套在廢氣管道2的連接處,并通過卡緊套14卡緊在廢氣管道2上,且殼體1的內側與廢氣管道2的外壁之間為壓力腔;殼體1上固定連接有進氣口16和出氣口17,進氣口16連接在氮氣輸送管道3上;在進氣口16和氮氣輸送管道3之間設置有增壓裝置,本實施例的增壓裝置為鼓風機41;出氣口17上設置有壓力控制閥42,壓力控制閥42的預設壓力為25Mpa。氮氣在鼓風機41的作用下被壓入到殼體1內,在壓力控制閥42的作用下殼體1內的氣壓被控制為預設壓力的大小,且殼體1內的氣壓大于廢氣管道2內的氣壓。
為了防止壓力腔中的氮氣從殼體1與廢氣管道2的連接處泄漏,從而導致壓力腔中的壓力無法達到預設壓力,本實施例中殼體1的兩端設置了套管11,套管11上套設有防漏膠管,本實施例中的防漏膠管為高壓鋼絲編織膠管,卡緊套14為彈簧卡箍,卡緊套14壓緊在防漏膠管外,以保證殼體1內部的氣密性。由于氮氣被鼓風機41壓入到殼體1內后,當殼體1內的壓力達到壓力控制閥42的預設壓力后,氮氣會從出氣口17溢出,所以殼體1內氮氣具有流動性,而當殼體1內靠近廢氣管道2外壁處的氮氣的流動過快時會形成負壓,因此在此負壓的影響下會有少量廢氣管道2內的工業廢氣會進入到殼體1內,并隨氮氣從出氣口17中排出;為了防止氮氣的流動相對于廢氣管道2內的工業廢氣形成負壓,在殼體1的內部設置有隔板12將殼體1的內部空間進行分隔,且隔板12上靠近殼體1內壁處設置有氣體流通孔13,當氮氣從進氣口16經過殼體1內部向出氣口17流動時,隔板12會阻礙氣體的流動,從而減緩流速,且氮氣可通過氣體流通孔13進行流動,由于氣體流通孔13設置在靠近殼體1內壁的地方,所以在廢氣管道2周圍的氮氣的流速可降低,從而避免負壓。
實施例二:
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僅在于,在實施例二中,壓力控制閥的出氣口也連接在氮氣輸送管道上。
實施例三:
如圖3所示,實施例三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僅在于,在實施例三中,殼體1的兩端同樣設置有套管11,套管11的內壁上開設有密封圈安裝槽,在密封圈安裝槽內設置有Y形密封圈15,以防止或減少氮氣從殼體1與廢氣管道2連接處泄漏,從而保證殼體1內部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