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管線聽漏儀的防風探頭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管線聽漏儀的防風探頭,包括從上向下依次連接的手柄、連桿和防風罩,傳感器安裝于防風罩內,通過貫穿防風罩的導線連接管線聽漏儀主機,所述連桿中設有空腔,所述防風罩中設有上端連通空腔、下端延伸至防風罩底端的氣路,所述手柄上設有連通空腔的手動抽氣泵。本實用新型通過手動抽氣泵抽氣使連通空腔的氣路形成負壓狀態,防風罩吸在路面不易傾倒,不需要探測人員手扶,既降低勞動強度又避免分神出錯。
【專利說明】
一種管線聽漏儀的防風探頭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管線聽漏儀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管線聽漏儀的防風探頭。
【背景技術】
[0002]管線聽漏儀是用于探測埋設供水管線泄露點的設備,根據探測目標的不同以及探測環境的不同,配備有探針式探頭、磁鐵式探頭、三腳架式探頭、防風探頭等;其中防風探頭適用于公路及其它硬質地面,將壓電式傳感器安裝在鐘形的防風罩中,可以有效地降低環境噪音,防風罩上端還通過連桿連接有手柄,不需要彎腰操作,而且為減輕探測人員的工作強度,這種防風探頭采用輕質材料制成;但是防風罩只是擺放在地面,在強風天氣很容易被吹倒影響準確性,一次探測耗時幾分鐘至幾十分鐘不等,探測人員必須一邊按住手柄一邊專心監聽,勞動強度大而且容易分神出錯。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管線聽漏儀的防風探頭,可以解決現有防風探頭的防風罩只是擺放在地面,導致容易被吹倒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種管線聽漏儀的防風探頭,包括從上向下依次連接的手柄、連桿和防風罩,傳感器安裝于防風罩內,通過貫穿防風罩的導線連接管線聽漏儀主機,所述連桿中設有空腔,所述防風罩中設有上端連通空腔、下端延伸至防風罩底端的氣路,所述手柄上設有連通空腔的手動抽氣栗。
[0006]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是,所述防風罩底端連接有彈性密封墊,所述氣路下端延伸至彈性密封墊底面。
[0007]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是,所述連桿上安裝有單向閥。
[0008]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是,所述連桿上設有連通空腔的進氣孔,所述進氣孔通過密封堵頭封堵。
[0009]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
[0010]—、通過手動抽氣栗抽氣使連通空腔的氣路形成負壓狀態,防風罩吸在路面不易傾倒,不需要探測人員手扶,既降低勞動強度又避免分神出錯;
[0011]二、彈性密封墊在地面又不平整的情況可以有效可以提高密封效果,進一步提高防風罩連接的穩固性;
[0012]三、單向閥可以確保真空度,進一步提高穩定性;
[0013]四、進氣孔在探測結束時快速進氣解除連接狀態,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參見圖1,零部件名稱如下:連桿I,防風罩2,手柄3,空腔4,氣路5,單向閥6,手動抽氣栗7,彈性密封墊8,密封堵頭9。
[0016]如圖1所示的一種管線聽漏儀的防風探頭,包括從上向下依次連接的手柄3、連桿I和鐘形的防風罩2,所述防風罩2底端連接有彈性密封墊8,傳感器安裝于防風罩2內,通過貫穿防風罩2的導線連接管線聽漏儀主機,所述連桿I中設有空腔4,所述連桿I上安裝有單向閥6,所述連桿I上設有連通空腔4的進氣孔,所述進氣孔通過密封堵頭9封堵,所述防風罩2中設有上端連通空腔4、下端延伸至彈性密封墊8底面的氣路5,所述手柄3上設有連通空腔4的手動抽氣栗7。
[0017]探測時,將防風罩2放置在地面上,連續按動手動抽氣栗7進行抽氣,使防風罩2吸附在地面上;探測結束后,拔出密封堵頭9使空氣進入空腔4及氣路5接觸吸附狀態。
【主權項】
1.一種管線聽漏儀的防風探頭,包括從上向下依次連接的手柄(3)、連桿(I)和防風罩(2),傳感器安裝于防風罩(2)內,通過貫穿防風罩(2)的導線連接管線聽漏儀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I)中設有空腔(4),所述防風罩(2)中設有上端連通空腔(4)、下端延伸至防風罩(2)底端的氣路(5),所述手柄(3)上設有連通空腔(4)的手動抽氣栗(7)。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線聽漏儀的防風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風罩(2)底端連接有彈性密封墊(8),所述氣路(5)下端延伸至彈性密封墊(8)底面。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線聽漏儀的防風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I)上安裝有單向閥(6)。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線聽漏儀的防風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I)上設有連通空腔(4)的進氣孔,所述進氣孔通過密封堵頭(9)封堵。
【文檔編號】F17D5/02GK205690084SQ201620585439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6日 公開號201620585439.X, CN 201620585439, CN 205690084 U, CN 205690084U, CN-U-205690084, CN201620585439, CN201620585439.X, CN205690084 U, CN205690084U
【發明人】劉福佳, 劉貴仁, 王玉成, 張永會, 喬木, 王家澤, 欒春林, 鮑峰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國網新源水電有限公司, 白山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