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變壓器輔助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變壓器油加注裝置。
背景技術:
在對變壓器進行維護時,需要向變壓器內補充變壓器油。由于變壓器大多安裝在高處,使用傳統方法加油時需要將油桶提至高處。操作十分費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技術人員設計了采用電動油泵驅動的變壓器注油裝置,但這類注油裝置大多為車載式結構,只能固定安裝在汽車上進行工作,對于路面情況較差的工作現場,車輛難以進入,此時仍需要使用傳統方法加注變壓器油,操作比較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攜式變壓器油加注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便攜式變壓器油加注裝置,包括底座、油箱、油泵和注油管,油箱和油泵固定安裝在底座上,油泵的進油口通過管路與油箱連接,油泵的出油口與注油管連接,所述的油箱和油泵封裝在一個箱體內,油箱共有兩個,分別為加油油箱和廢油油箱,廢油油箱設置在加油油箱的上方,兩個油箱上分別設置有加油孔和廢油回收孔且二者均穿過箱體側壁伸出箱體外,加油油箱的上部和廢油油箱的下部之間通過管路連通,并且該管路上設置有連通閥,連通閥的閥桿穿過箱體側壁伸出箱體外,所述的油泵為手搖泵,手搖泵的驅動軸穿過箱體側壁伸出箱體外,驅動軸的端部設置有手輪,所述的注油管穿過箱體側壁伸出箱體外,注油管的伸出側設置有用于收納注油管的容納槽,容納槽設置于箱體內部。
所述的箱體的兩側各設置有一提手。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設置有支腳。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采用便攜式設計,容易搬運,可用于車輛難以進入的工作現場,大大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負擔。
2、將各部件封裝在箱體內,可對各零部件進行保護,防止磕碰、積塵、老化等狀況發生,同時使得設備的外觀更加整潔。
3、采用手搖泵代替了現有技術中的電控泵,使得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更簡單;另外,使用手搖泵,加油時的可控性也更強,可在油量注滿時及時停止注油,防止油料外溢污染環境。
4、設置了兩個油箱,使得本實用新型不但具有注油功能,還具有廢油回收功能,從而更便于變壓器的換油操作;兩個油箱之間設置有連通閥,通過打開連通閥可將兩個油箱合二為一,此時可將兩個油箱均作為加油油箱使用,從而增大了加油油箱的容量,以適用于只有補油沒有換油的工作情況。
5、將注油管收納在收納槽內,使得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更整潔。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2-加油油箱,3-連通閥,4-提手,5-廢油油箱,6-廢油回收孔,7-加油孔,8-手輪,9-手搖泵,10-注油管,11-收納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本實用新型包括底座、油箱、油泵和注油管10,油箱和油泵固定安裝在底座上,油泵的進油口通過管路與油箱連接,油泵的出油口與注油管10連接。
所述的油箱和油泵封裝在一個箱體1內,將各部件封裝在箱體1內,可對各零部件進行保護,防止磕碰、積塵、老化等狀況發生,同時使得設備的外觀更加整潔。
油箱共有兩個,分別為加油油箱2和廢油油箱5,廢油油箱5設置在加油油箱2的上方,兩個油箱上分別設置有加油孔7和廢油回收孔6且二者均穿過箱體1側壁伸出箱體1外,加油油箱2的上部和廢油油箱5的下部之間通過管路連通,并且該管路上設置有連通閥3,連通閥3的閥桿穿過箱體1側壁伸出箱體1外。設置了兩個油箱,使得本實用新型不但具有注油功能,還具有廢油回收功能,從而更便于變壓器的換油操作;兩個油箱之間設置有連通閥3,通過打開連通閥3可將兩個油箱合二為一,此時可將兩個油箱均作為加油油箱2使用,從而增大了加油油箱2的容量,以適用于只有補油沒有換油的工作情況。
所述的油泵為手搖泵9,手搖泵9的驅動軸穿過箱體1側壁伸出箱體1外,驅動軸的端部設置有手輪8。采用手搖泵9代替了現有技術中的電控泵,使得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更簡單;另外,使用手搖泵9,加油時的可控性也更強,可在油量注滿時及時停止注油,防止油料外溢污染環境。
所述的注油管10穿過箱體1側壁伸出箱體1外,注油管10的伸出側設置有用于收納注油管10的容納槽。將注油管10收納在收納槽11內,使得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更整潔。容納槽設置于箱體1內部,進一步改善了箱體1外觀的整潔性。
所述的箱體1的兩側各設置有一提手4,改善了便攜性。
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設置有支腳,使得支撐更穩定,這一點對于野外凹凸不平的地面尤為重要。
本實用新型采用便攜式設計,容易搬運,可用于車輛難以進入的工作現場,大大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