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基于內部氣室與外部環境監測綜合對比的gis監測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智能電網電氣設備在線監測領域。具體是基于內部氣室與外部環境監測綜合對比的Gis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世界各國普遍對GIS等電氣主設備開展了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工作。目前國內外比較典型的診斷系統有:I)英國 TDG 集團(Transmission&Distribution Group)旗下的 DMS 公司從事電力設備檢測技術的應用研究,其基于超高頻無線信號檢測的PDM (Partial DischargeMonitor)局部放電在線監測系統在國際上應用較多,但是該系統軟硬件的設定繁瑣,人機界面復雜,對探測器的要求較為苛刻。2)德國Bergische大學研制的放電診斷系統WinTED和德國LEMKE公司推出的便攜式診斷系統,可以用來確認各種不同類型的局部放電缺陷。系統診斷依據單一,應用局限性較大。3)國內具有代表性的有華北電力大學研制的GIS局放在線監測系統、重慶大學研制的GIS局放故障診斷專家系統、清華大學研制的GIS局放監測與診斷系統以及由西安交通大學開發研制的GIS局放監測系統等,這幾家的產品各有側重??傮w來講,目前國內仍然缺乏實用有效的基于內部氣室與外部環境監測綜合對比的GIS監測系統。雖然狀態監測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也應該清醒地看到現有系統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多數系統不成熟,功能單一。運行不夠穩定,現場抗干擾能力不高。2.需要操作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現場工程師未經專門培訓難以使用。3.專家系統診斷的準確性不高,知識庫不易更新,且缺乏測試,其診斷過程多數需要人工參與完成,即不是一個全自動的診斷過程。4.遠程診斷起步較晚,多數以數據傳輸為目的,通信時間長,遠端用戶無法快速獲得所需信息,遠程診斷有名無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基于內部氣室與外部環境監測綜合對比的GIS監測系統。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基于內部氣室與外部環境監測綜合對比的GIS監測系統由數據庫、工作站、網絡服務器、Web瀏覽服務器、通訊通道、兩個局放在線監測IED、十八個UHF特高頻傳感器和兩個環境傳感器構成。 其中:局放在線監測IED由第一個局放在線監測IED和第二個局放在線監測IED組成;十八個UHF特高頻傳感器由第一個UHF特高頻傳感器至第九個UHF特高頻傳感器,第i^一個UHF特高頻傳感器至第十九個UHF特高頻傳感器組成;兩個環境傳感器由第一個環境傳感器和第二個環境傳感器組成。各部件連接關系如下:數據庫、工作站、網絡服務器和Web瀏覽服務器并聯后連接在通訊通道的進口,通訊通道的出口分別與第一個局放在線監測IED和第二局放在線監測IED的進口連接;第一個局放在線監測IED的出口分別與第一個UHF特高頻傳感器至第九個UHF特高頻傳感器、第一個環境傳感器連接;第二個局放在線監測IED的出口分別與第大i^一個UHF特高頻傳感器至第十九個UHF特高頻傳感器、第二個環境傳感器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是發現GIS早期絕緣缺陷的重要手段,尤其環境傳感器的加入,可以抵消外界因素對系統的干擾。實現了遠程診斷,極大方便了運檢人員巡查,提高了 GIS運行維護水平,為保障GIS安全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基于內部氣室與外部環境監測綜合對比的GIS監測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數據庫1、工作站2、網絡服務器3、Web瀏覽服務器4、通訊通道5、第一個局放在線監測IED6-1、第二個局放在線監測IED6-2、第一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_1、第二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2、第三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_3、第四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_4、第五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5、第六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_6、第七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7、第八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8、第九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_9、第十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_11、第H^一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12、第 十二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_13、第十三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14、第十四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15、第十五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_16、第十六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17、第十七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_18、第十八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19、第一個環境傳感器7-10、第二個環境傳感器7-2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如圖1所示,基于內部氣室與外部環境監測綜合對比的GIS監測系統,由數據庫1、工作站2、網絡服務器3、Web瀏覽服務器4、通訊通道5、兩個局放在線監測IED6、十八個UHF特高頻傳感器和兩環境傳感器7構成;其中:兩個局放在線監測IED6由第一個局放在線監測IED6-1和第二個局放在線監測IED6-2組成;十八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由第一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1至第9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9和第十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11至第十八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19組成;兩個環境傳感器7由第一個環境傳感器7-10和第二個環境傳感器7-20組成。各部件連接關系如下:數據庫1、工作站2、網絡服務器3和Web瀏覽服務器4分別并連接在通訊通道5的進端口,通訊通道5的出端口分別與第一個局放在線監測IED6-1和第二個局放在線監測IED6-2的進端口連接;第一個局放在線監測IED6-1的出端口分別與第一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1至第九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9、第一個環境傳感器7-10連接;第二個局放在線監測IED6-2的出端口分別與第十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_11至第十八個UHF特高頻傳感器7-19、第二個環境傳感器7-20連接本實用新型具體應用將安裝一套基于內部氣室與外部環境監測綜合對比的GIS監測系統,該系統通過外置式超高頻UHF傳感器7,能夠在GIS設備正常運行和無需拆動GIS設備任何部件的條件下,對其內部的局部放電缺陷進行監測和定位,及早發現絕緣缺陷并了解缺陷的嚴重程度和發展趨勢,可以實現GIS設備絕緣的狀態維修,減少停電時間和節省維修費用,保障GIS設備的長期安全運行。該系統使用超高頻UHF傳感器7采集GIS設備局放信號,在經過環境傳感器將背景噪音抵消掉,經過處理后的信號經放在線監測IED6傳輸至安裝于變電站GIS室的主站系統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
權利要求1.基于內部氣室與外部環境監測綜合對比的GIS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由數據庫、工作站、網絡服務器、Web瀏覽服務器、通訊通道、兩個局放在線監測IED、十八個UHF特高頻傳感器和兩個環境傳感器構成;其中:兩個局放在線監測IED由第一個局放在線監測IED和第二個局放在線監測IED組成;十八個UHF特高頻傳感器由第一個UHF特高頻傳感器至第九個UHF特高頻傳感器和第i^一個UHF特高頻傳感器至第十九個UHF特高頻傳感器組成;兩個環境傳感器由第一個環境傳感器和第二個環境傳感器組成; 各部件連接關系如下: 數據庫、工作站、網絡服務器和Web瀏覽服務器并聯后連接在通訊通道的進口,通訊通道的出口分別與第一個局放在線監測IED和第二局放在線監測IED的進口連接;第一個局放在線監測IED的出口分別與第一個UHF特高頻傳感器至第九個UHF特高頻傳感器、第一個環境傳感器連接;第二個局放在線監測IED的出口分別與第大i^一個UHF特高頻傳感器至第十九個UHF特高頻傳感器、第 二個環境傳感器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基于內部氣室與外部環境監測綜合對比的GIS監測系統。GIS監測系統由數據庫、工作站、網絡服務器、Web瀏覽服務器、通訊通道、兩個局放在線監測IED、十八個UHF特高頻傳感器和兩個環境傳感器構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是發現GIS早期絕緣缺陷的重要手段,尤其環境傳感器的加入,可以抵消外界因素對系統的干擾。實現了遠程診斷,極大方便了運檢人員巡查,提高了GIS運行維護水平,為保障GIS安全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檔編號G01R31/12GK203037806SQ20132002125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5日
發明者張煒, 呂澤承, 鄧雨榮, 郭麗娟, 蘇永立, 劉超 申請人:廣西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北京領翼中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