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金具磨損試驗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包括機架、夾持組件,所述夾持組件下方的機架上設有控制夾持組件活動的測試裝置,所述測試裝置與夾持組件之間連有調節測試裝置豎直中心線與夾持組件豎直中心線重合的調節裝置,所述夾持組件上設有控制夾持組件運動的導向裝置,所述導向裝置上連接有被測電力金屬載荷的載荷組件,所述機架上設有驅動測試裝置工作的驅動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將電力金具通過機架上設有的夾持組件固定安裝,并通過驅動裝置驅動電力金具在測試裝置上進行磨損試驗,并調節載荷組件進行調節電力金具承受的負荷,有效的檢測了電力金具的磨損性,避免了電力金具發生滑動而產生磨損使電力金具失效,保證了線路的正常使用。
【專利說明】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
【背景技術】
[0002]電力金具是連接和組合電力系統中的各類裝置,起到傳遞機械負荷、電氣負荷及某種防護作用的金屬附件,現有電力金具在安裝后,在線路實際運行中,不僅要承受導線的重力,在大風環境下,還需承受由于導線晃動而疊加的分力,使電力金具發生滑動而產生摩擦力,電力金具磨損后對線路的安全產生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電力金具在線路實際運行中易磨損,對線路安全產生影響,從而提供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用于安裝被測電力金具的夾持組件,所述夾持組件下方的機架上設有控制夾持組件活動的測試裝置,所述測試裝置與夾持組件之間連有調節測試裝置豎直中心線與夾持組件豎直中心線重合的調節裝置,所述夾持組件上設有控制夾持組件運動的導向裝置,所述導向裝置上連接有被測電力金屬載荷的載荷組件,所述機架上設有驅動測試裝置工作的驅動裝置。
[0005]優選的,所述夾持組件包括上夾頭、下夾頭,所述上夾頭的底端和下夾頭的頂端均固定連接有一個與被測電力金具連接的連接件,所述上夾頭的頂端與導向裝置連接,所述下夾頭的底端與調節裝置連接,上夾頭、下夾頭連接可靠,便于電力金具固定,結構簡單,安裝拆卸方便。
[0006]優選的,所述連接件的橫截面為U形,所述上夾頭的底端設有與連接件配合的第一卡接部,所述下夾頭的頂端設有與連接件配合的第二卡接部,U形連接件連接可靠,安裝方便,實用性能好。
[0007]優選的,所述上夾頭的底端兩側壁上均設有一個第一凹槽,兩個所述第一凹槽關于上夾頭的豎直中心線對稱設置,兩個所述第一凹槽之間的上夾頭形成第一卡接部,所述下夾頭的頂端兩側部上均設有一個第二凹槽,兩個所述第二凹槽關于下夾頭的豎直中心線對稱設置,兩個所述第二凹槽之間的下夾頭形成第二卡接部,保證了連接件是試驗時不受外力影響,可靠性好。
[0008]優選的,各個所述連接件豎直部的上部分別通過第一螺栓固定連接在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上,所述上夾頭的側壁上設有將與之對應的連接件豎直部鎖緊在第一卡接部上的第一螺釘,所述下夾頭的側壁上設有將與之對應的連接件豎直部鎖緊在第二卡接部上的第二螺釘,避免了連接件在搖擺時不發生偏移,造成誤差,可靠性好。
[0009]優選的,所述測試裝置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導軌、活動連接在導軌上的擺桿座,所述擺桿座上固定有與導軌配合的滾輪組,所述機架上設有導軌安裝的導軌座,所述擺桿座的上端與調節裝置連接,所述驅動裝置與擺桿座連接,通過擺桿座上設有的滾輪組在導軌上做往復運動,實用性能好。
[0010]優選的,所述導軌為圓弧形,所述圓弧形所對應的圓心角為70?100°,所述滾輪組包括至少一個與導軌上表面配合的第一滾輪、至少一個與導軌下表面配合的第二滾輪,保證了測試的平穩性,便于檢測金具的磨損性。
[0011]優選的,所述調節裝置包括與擺桿座相連的導向桿、與下夾頭連接的調節桿、調節套,所述調節桿的底端與調節套的頂端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導向桿的底端設有便于調節套固定的第一擋塊,所述調節套上設有驅動調節桿上下移動的手柄,通過手柄調節調節桿的位置,從而使導軌回轉中心線與夾持組件回轉中心重合,結構簡單,調節效果好。
[0012]優選的,所述導向桿的頂端設有通過第二螺栓固定連接的第二擋塊,用于防止調節桿旋出和保證調節桿與調節套嚙合的最小長度。
[0013]優選的,所述導向桿的上端外側壁上設有防止調節桿旋轉的第一鍵槽,所述擺桿座與導向桿通過鎖緊螺母固定連接,所述導向桿的底端外側壁上設有鎖緊螺母接觸的第二鍵槽,第一鍵槽防止調節桿旋轉,連接更可靠,安全性能好。
[0014]優選的,所述調節桿與下夾頭通過第一銷軸連接,所述調節桿的上端設有緊固螺母I,保證了調節桿與下夾頭可靠的連接在一起,安全性能好。
[0015]優選的,所述緊固螺母I下方的調節桿上固定有收集盤,所述收集盤的頂端設有便于磨損后的金屬粉粒收集的凹腔,減少了金屬粉粒的收集工序,減少了工作量。
[0016]優選的,所述收集盤的橫截面為圓形或正多邊形,也可以為其他便于加工的形狀,加工方便,使用效果好。
[0017]優選的,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與擺桿座相連的連接部、與連接部相連的曲柄板、驅動曲柄板轉動的電機I,所述電機I通過電機支座固定在機架上,所述電機I上設有與曲柄板相連的傳動法蘭,通過電機I驅動曲柄板轉動,曲柄板帶動連接部往復運動,結構簡單,操作簡單,使用效果好。
[0018]優選的,所述連接部包括與曲柄板相連的內連板、與內連扳平行設置的外連板,所述外連板通過連塊與內連板相連,所述外連板和內連板均與擺桿座相連,連接可靠,安裝方便,可靠性好。
[0019]優選的,所述導向裝置包括導向軸、設在導向軸上的導向套,所述導向套通過固定板固定在機架上,所述導向軸的底端與上夾頭連接,所述導向軸的頂端設有通過吊環固定的限位板,所述載荷組件與吊環連接,保證了導向軸只能上下滑動,通過限位板對導向軸位置信息進行標記。
[0020]優選的,所述導向套的上部設有驅動導向套扭轉的扭轉組件,所述扭轉組件包括套設在導向套上的滾動軸承、固定在固定板上的驅動電機、張緊帶,所述張緊帶套設在滾動軸承與驅動電機之間,保證了導向裝置在運動時,不受外力影響,提高了安全性能,檢測效果好。
[0021]優選的,所述導向套的上下兩端均設有與導向軸配合的軸套,所述軸套均通過定位擋片固定在導向套內,更好的保證了導向軸在導向套內做上下滑動,使用效果好。
[0022]優選的,所述導向軸與上夾頭通過第二銷軸連接,所述導向軸上設有緊固螺母II,保證了導向軸與上夾頭可靠的連接在一起,安全性能好。[0023]優選的,所述載荷組件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底板、活動在底板上的升降塊、若干塊活動在升降塊上的砝碼盤,所述砝碼盤的頂端與吊環連接,所述底板上設有控制升降塊活動的控制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至少兩根控制升降塊活動導向柱,相鄰兩塊所述砝碼盤之間均設有至少兩根控制桿,便于調節載荷組件的重量,適應不同的磨損,實用性能好。
[0024]優選的,所述砝碼盤的頂端與吊環通過鋼絲繩連接,所述鋼絲繩的一端設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底端設有稱重傳感器,所述稱重傳感器固定在砝碼盤上,所述機架上固定有鋼絲繩活動的滾輪,通過稱重傳感器對砝碼盤進行稱重顯示,能有效的保證試驗的準確進行,可靠性好。
[0025]優選的,所述控制裝置包括升降機、與升降機相連的電機II,所述升降機的絲桿部與升降塊相連,通過電機II驅動升降機工作,從而控制升降塊在導向柱上滑動,穩定性能好,操作簡單,使用效果好。
[0026]優選的,所述機架的前側壁上設有便于試驗觀察的玻璃門,所述機架的后側壁上設有便于載荷組件檢修的檢修門,玻璃門的設置保證了磨損試驗的安全性,便于工作人員觀察試驗運行情況,檢修門的設置便于對載荷組件進行檢修處理,保證磨損試驗的安全性。
[002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將電力金具通過機架上設有的夾持組件固定安裝,并通過驅動裝置驅動電力金具在測試裝置上進行磨損試驗,并調節載荷組件進行調節電力金具承受的負荷,有效的檢測了電力金具的磨損性,避免了電力金具發生滑動而產生磨損使電力金具失效,保證了線路的正常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9]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2為本實用新型夾持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3為本實用新型驅動裝置與測試裝置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4為本實用新型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5為本實用新型扭轉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6為本實用新型導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7為本實用新型載荷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驅動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7]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所示,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包括機架I,所述機架I上設有用于安裝被測電力金具的夾持組件2,所述夾持組件2下方的機架I上設有控制夾持組件2活動的測試裝置3,所述測試裝置3與夾持組件2之間連有調節測試裝置3豎直中心線與夾持組件2豎直中心線重合的調節裝置4,所述夾持組件2上設有控制夾持組件2運動的導向裝置7,所述導向裝置7上連接有被測電力金屬載荷的載荷組件6,所述機架I上設有驅動測試裝置3工作的驅動裝置5,所述夾持組件2包括上夾頭21、下夾頭22,所述上夾頭21的底端和下夾頭22的頂端均固定連接有一個與被測電力金具連接的連接件23,所述上夾頭21的頂端與導向裝置7連接,所述下夾頭22的底端與調節裝置4連接,上夾頭21、下夾頭22連接可靠,便于電力金具固定,結構簡單,安裝拆卸方便,所述連接件23的橫截面為U形,所述上夾頭21的底端設有與連接件23配合的第一卡接部211,所述下夾頭22的頂端設有與連接件23配合的第二卡接部221,U形連接件23連接可靠,安裝方便,實用性能好,所述上夾頭21的底端兩側壁上均設有一個第一凹槽,兩個所述第一凹槽關于上夾頭21的豎直中心線對稱設置,兩個所述第一凹槽之間的上夾頭21形成第一卡接部211,所述下夾頭22的頂端兩側部上均設有一個第二凹槽,兩個所述第二凹槽關于下夾頭22的豎直中心線對稱設置,兩個所述第二凹槽之間的下夾頭22形成第二卡接部221,保證了連接件23是試驗時不受外力影響,可靠性好,各個所述連接件23豎直部的上部分別通過第一螺栓24固定連接在第一卡接部211和第二卡接部221上,所述上夾頭21的側壁上設有將與之對應的連接件23豎直部鎖緊在第一卡接部211上的第一螺釘25,所述下夾頭22的側壁上設有將與之對應的連接件23豎直部鎖緊在第二卡接部221上的第二螺釘26,避免了連接件23在搖擺時不發生偏移,造成誤差,可靠性好,所述測試裝置3包括固定在機架I上的導軌31、活動連接在導軌31上的擺桿座32,所述擺桿座32上固定有與導軌31配合的滾輪組,所述機架I上設有導軌31安裝的導軌座11,所述擺桿座32的上端與調節裝置4連接,所述驅動裝置5與擺桿座32連接,通過擺桿座32上設有的滾輪組在導軌31上做往復運動,實用性能好,所述導軌31為圓弧形,所述圓弧形所對應的圓心角為70?100°,所述滾輪組包括至少一個與導軌31上表面配合的第一滾輪33、至少一個與導軌31下表面配合的第二滾輪34,保證了測試的平穩性,便于檢測金具的磨損性,所述調節裝置4包括與擺桿座32相連的導向桿41、與下夾頭22連接的調節桿42、調節套43,所述調節桿42的底端與調節套43的頂端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導向桿41的底端設有便于調節套43固定的第一擋塊44,所述調節套43上設有驅動調節桿42上下移動的手柄45,通過手柄45調節調節桿42的位置,從而使導軌回轉中心與夾持組件2回轉中心重合,結構簡單,調節效果好,所述導向桿41的頂端設有通過第二螺栓471固定連接的第二擋塊47,用于防止調節桿42旋出和保證調節桿42與調節套43嚙合的最小長度,所述導向桿41的上端外側壁上設有防止調節桿42旋轉的第一鍵槽411,所述擺桿座32與導向桿41通過鎖緊螺母固定連接,所述導向桿41的底端外側壁上設有鎖緊螺母接觸的第二鍵槽412,第一鍵槽411防止調節桿42旋轉,連接更可靠,安全性能好,所述調節桿42與下夾頭22通過第一銷軸48連接,所述調節桿42的上端設有緊固螺母I 49,保證了調節桿42與下夾頭22可靠的連接在一起,安全性能好,所述緊固螺母I 49下方的調節桿42上固定有收集盤46,所述收集盤46的頂端設有便于磨損后的金屬粉粒收集的凹腔461,減少了金屬粉粒的收集工序,減少了工作量,所述收集盤46的橫截面為圓形或正多邊形,也可以為其他便于加工的形狀,加工方便,使用效果好,所述驅動裝置5包括與擺桿座32相連的連接部51、與連接部51相連的曲柄板52、驅動曲柄板52轉動的電機I 53,所述電機I 53通過電機支座12固定在機架I上,所述電機I 53上設有與曲柄板52相連的傳動法蘭531,通過電機I 53驅動曲柄板52轉動,曲柄板52帶動連接部51往復運動,結構簡單,操作簡單,使用效果好,所述連接部51包括與曲柄板52相連的內連板511、與內連扳511平行設置的外連板512,所述外連板512通過連塊513與內連板511相連,所述外連板512和內連板511均與擺桿座32相連,連接可靠,安裝方便,可靠性好,所述導向裝置7包括導向軸71、設在導向軸71上的導向套72,所述導向套72通過固定板13固定在機架I上,所述導向軸71的底端與上夾頭21連接,所述導向軸71的頂端設有通過吊環73固定的限位板74,所述載荷組件6與吊環73連接,保證了導向軸71只能上下滑動,通過限位板74對導向軸71位置信息進行標記,所述導向套72的上部設有驅動導向套72扭轉的扭轉組件8,所述扭轉組件8包括套設在導向套72上的滾動軸承81、固定在固定板13上的驅動電機82、張緊帶83,所述張緊帶83套設在滾動軸承81與驅動電機82之間,保證了導向裝置7在運動時,不受外力影響,提高了安全性能,檢測效果好,所述導向套72的上下兩端均設有與導向軸71配合的軸套75,所述軸套75均通過定位擋片76固定在導向套72內,更好的保證了導向軸71在導向套72內做上下滑動,使用效果好,所述導向軸71與上夾頭21通過第二銷軸77連接,所述導向軸71上設有緊固螺母II 78,保證了導向軸71與上夾頭21可靠的連接在一起,安全性能好,所述載荷組件6包括固定在機架I上的底板61、活動在底板61上的升降塊62、若干塊活動在升降塊62上的砝碼盤63,所述載荷組件6的重量由十塊IOOKG的砝碼盤組成,所述砝碼盤63的頂端與吊環73連接,所述底板61上設有控制升降塊62活動的控制裝置,所述底板61上設有至少兩根控制升降塊62活動導向柱64,相鄰兩塊所述砝碼盤63之間均設有至少兩根控制桿65,便于調節載荷組件6的重量,適應不同的磨損,實用性能好,所述砝碼盤63的頂端與吊環73通過鋼絲繩66連接,所述鋼絲繩66的一端設有連接塊67,所述連接塊67的底端設有稱重傳感器68,所述稱重傳感器68固定在砝碼盤63上,所述機架I上固定有鋼絲繩66活動的滾輪14,通過稱重傳感器68對砝碼盤63進行稱重顯示,能有效的保證試驗的準確進行,可靠性好,所述控制裝置包括升降機692、與升降機692相連的電機II 691,所述升降機692的絲桿部與升降塊62相連,通過電機II 691驅動升降機692工作,從而控制升降塊63在導向柱64上滑動,穩定性能好,操作簡單,使用效果好,所述機架I上還設有PLC控制裝置,PLC控制裝置結構簡單,可靠性好,使用效果好,適應性好,所述機架I的前側壁上設有便于試驗觀察的玻璃門,所述機架I的后側壁上設有便于載荷組件6檢修的檢修門,玻璃門的設置保證了磨損試驗的安全性,便于工作人員觀察試驗運行情況,檢修門的設置便于對載荷組件6進行檢修處理,保證磨損試驗的安全性,所述機架I的底端設有移動裝置,所述機架I的頂端設有起吊螺釘,通過移動裝置移動或起吊螺釘起吊移動,便于機架I移動,適應不同的工作場合。
[0038]將電力金具的一端卡接在上夾頭21上設有的連接件23上,電力金具的另一端卡接在下夾頭22上設有的連接件23上,通過調節載荷組件6上砝碼盤63的塊數,并通過砝碼盤63上設有的稱重傳感器68對電力金具承受的力進行顯示,來調節電力金具承受的重量,通過調節裝置4將測試裝置3豎直中心線與夾持組件2豎直中心線重和,通過PLC控制裝置控制驅動裝置5的電機I 53轉動,帶動曲柄板52轉動,使連接部51帶動擺桿座52在導軌31來回往復運動,通過導向裝置6控制了夾持組件2只能上下運動,從而檢測了電力金具在搖擺及自身重力的影響時的磨損量。
[0039]將電力金具通過機架上設有的夾持組件固定安裝,并通過驅動裝置驅動電力金具在測試裝置上進行磨損試驗,并調節載荷組件進行調節電力金具承受的負荷,有效的檢測了電力金具的磨損性,避免了電力金具發生滑動而產生磨損使電力金具失效,保證了線路的正常使用。
【權利要求】
1.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設有用于安裝被測電力金具的夾持組件(2),所述夾持組件(2)下方的機架(1)上設有控制夾持組件(2)活動的測試裝置(3),所述測試裝置(3)與夾持組件(2)之間連有調節測試裝置(3)豎直中心線與夾持組件(2)豎直中心線重合的調節裝置(4),所述夾持組件(2)上設有控制夾持組件(2)運動的導向裝置(7),所述導向裝置(7)上連接有被測電力金屬載荷的載荷組件(6),所述機架(1)上設有驅動測試裝置(3)工作的驅動裝置(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組件(2)包括上夾頭(21)、下夾頭(22),所述上夾頭(21)的底端和下夾頭(22)的頂端均固定連接有一個與被測電力金具連接的連接件(23),所述上夾頭(21)的頂端與導向裝置(7)連接,所述下夾頭(22 )的底端與調節裝置(4 )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23)的橫截面為U形,所述上夾頭(21)的底端設有與連接件(23)配合的第一卡接部(211),所述下夾頭(22 )的頂端設有與連 接件(23 )配合的第二卡接部(22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夾頭(21)的底端兩側壁上均設有一個第一凹槽,兩個所述第一凹槽關于上夾頭(21)的豎直中心線對稱設置,兩個所述第一凹槽之間的上夾頭(21)形成第一卡接部(211),所述下夾頭(22)的頂端兩側部上均設有一個第二凹槽,兩個所述第二凹槽關于下夾頭(22)的豎直中心線對稱設置,兩個所述第二凹槽之間的下夾頭(22)形成第二卡接部(221)。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各個所述連接件(23)豎直部的上部分別通過第一螺栓(24)固定連接在第一卡接部(211)和第二卡接部(221)上,所述上夾頭(21)的側壁上設有將與之對應的連接件(23)豎直部鎖緊在第一卡接部(211)上的第一螺釘(25),所述下夾頭(22)的側壁上設有將與之對應的連接件(23)豎直部鎖緊在第二卡接部(221)上的第二螺釘(26)。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裝置(3)包括固定在機架(1)上的導軌(31)、活動連接在導軌(31)上的擺桿座(32),所述擺桿座(32)上固定有與導軌(31)配合的滾輪組,所述機架(1)上設有導軌(31)安裝的導軌座(11),所述擺桿座(32 )的上端與調節裝置(4)連接,所述驅動裝置(5 )與擺桿座(32 )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31)為圓弧形,所述圓弧形所對應的圓心角為70~100° ,所述滾輪組包括至少一個與導軌上表面配合的第一滾輪(33)、至少一個與導軌下表面配合的第二滾輪(34)。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裝置(4)包括與擺桿座相連的導向桿(41)、與下夾頭(22)連接的調節桿(42)、調節套(43),所述調節桿(42)的底端與調節套(43)的頂端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導向桿(41)的底端設有便于調節套(43)固定的第一擋塊(44),所述調節套(43)上設有驅動調節桿(42)上下移動的手柄(45)。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桿(41)的頂端設有通過第二螺栓(471)固定連接的第二擋塊(47)。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桿(41)的上端外側壁上設有防止調節桿(42)旋轉的第一鍵槽(411),所述擺桿座(32)與導向桿(41)通過鎖緊螺母固定連接,所述導向桿(41)的底端外側壁上設有鎖緊螺母接觸的第二鍵槽(412)。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桿(42)與下夾頭(22)通過第一銷軸(48)連接,所述調節桿(42)的上端設有緊固螺母I (49)。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螺母I(49)下方的調節桿(42)上固定有收集盤(46),所述收集盤(46)的頂端設有便于磨損后的金屬粉粒收集的凹腔(461)。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盤(46)的橫截面為圓形或正多邊形。
14.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5)包括與擺桿座(32 )相連的連接部(51)、與連接部(51)相連的曲柄板(52 )、驅動曲柄板(52 )轉動的電機I (53),所述電機I (53)通過電機支座(12)固定在機架(1)上,所述電機I (53)上設有與曲柄板(5 2)相連的傳動法蘭(531)。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51)包括與曲柄板(52 )相連的內連板(511)、與內連扳(511)平行設置的外連板(512),所述外連板(512)通過連塊(513)與內連板(511)相連,所述外連板(512)和內連板(511)均與擺桿座(32)相連。
1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裝置(7)包括導向軸(71)、設在導向軸(71)上的導向套(72),所述導向套(72)通過固定板(13)固定在機架(1)上,所述導向軸(71)的底端與上夾頭(21)連接,所述導向軸(71)的頂端設有通過吊環(73)固定的限位板(74),所述載荷組件(6)與吊環(73)連接。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套(72)的上部設有驅動導向套(72)扭轉的扭轉組件(8),所述扭轉組件(8)包括套設在導向套(72)上的滾動軸承(81)、固定在固定板(13)上的驅動電機(82)、張緊帶(83),所述張緊帶(83)套設在滾動軸承(81)與驅動電機(82 )之間。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套(72)的上下兩端均設有與導向軸(71)配合的軸套(75),所述軸套(75)均通過定位擋片(76)固定在導向套(72)內。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軸(71)與上夾頭(21)通過第二銷軸(77 )連接,所述導向軸(71)上設有緊固螺母II (78 )。
20.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載荷組件(6)包括固定在機架(1)上的底板(61)、活動在底板(61)上的升降塊(62)、若干塊活動在升降塊(62)上的砝碼盤(63),所述砝碼盤(63)的頂端與吊環(73)連接,所述底板(61)上設有控制升降塊(62)活動的控制裝置,所述底板(61)上設有至少兩根控制升降塊(62)活動導向柱(64),相鄰兩塊所述砝碼盤(63 )之間均設有至少兩根控制桿(65 )。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砝碼盤(63)的頂端與吊環(73)通過鋼絲繩(66)連接,所述鋼絲繩(66)的一端設有連接塊(67),所述連接塊(67)的底端設有稱重傳感器(68),所述稱重傳感器(68)固定在砝碼盤(63)上,所述機架(I)上固定有鋼絲繩(66)活動的滾輪(14)。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包括升降機(692)、與升降機(692)相連的電機II (691 ),所述升降機(692)的絲桿部與升降塊(62)相連。
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金具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的前側壁上設有便于試驗觀察的玻璃門,所述機架(1)的后側壁上設有便于載荷組件(6)檢修的檢修門。
【文檔編號】G01N3/56GK203502315SQ201320512376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1日
【發明者】余虹云, 俞敏波, 朱志華, 王梁, 李周選, 錢苗, 錢科, 金燮飛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 浙江華電器材檢測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