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壓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靜壓裝置,包括:靜壓力傳遞機構,用于連接動力源并傳遞靜壓方向上的推力;靜壓機構,包括第一靜壓桿和第二靜壓桿,第一靜壓桿和第二靜壓桿用于抵接待測試平面,并在靜壓力傳遞機構的推動下持續對待測試平面施加靜壓力;所述第一靜壓桿上設有第一對齊通道,所述第二靜壓桿上設有第二對齊通道,所述第一對齊通道和第二對齊通道在所述第一靜壓桿和第二靜壓桿平行時相互對齊連通;平行度調節單元,連接所述靜壓力傳遞機構和靜壓機構,用于調節所述靜壓機構的平行度;平行度檢測單元,通過檢測所述第一對齊通道和第二對齊通道是否對齊連通檢測所述第一靜壓桿和第二靜壓桿的平行度。上述靜壓裝置能夠保證具有足夠高的平行度。
【專利說明】靜壓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靜壓測試【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靜壓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許多測試過程中都需要使用靜壓裝置,靜壓裝置和待測產品之間需要保持較高的平行度,因此如何對靜壓裝置的平行度進行精準調節是我們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例如,在手機生產中,需要對手機屏進行抗跌落性能測試,以通過測試中出現的LCD破裂現象找出相應破裂規律,分析LCD破裂的原因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對結構設計至關重要。但是,如果測試過程中測試裝置的平行度未達到要求,很容易使得靜壓力集中到一點,此時LCD與靜壓裝置接觸點受力最大,最容易出現崩裂,這樣一來,就會影響實驗的真實性,誤導實驗員認為此崩裂點最脆,不利于實驗分析解決問題。在其他對平行度有要求的設備中也同樣存在類似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提供具有高平行度的靜壓裝置。
[0004]一種靜壓裝置,包括:
[0005]靜壓力傳遞機構,用于連接動力源并傳遞靜壓方向上的推力;
[0006]靜壓機構,包括第一靜壓桿和第二靜壓桿,所述第一靜壓桿和第二靜壓桿用于抵接待測試平面,并在所述靜壓力傳遞機構的推動下持續對所述待測試平面施加靜壓力;所述第一靜壓桿上設有第一對齊通道,所述第二靜壓桿上設有第二對齊通道,所述第一對齊通道和第二對齊通道在所述第一靜壓桿和第二靜壓桿平行時相互對齊連通;
[0007]平行度調節單元,連接所述靜壓力傳遞機構和靜壓機構,用于調節所述靜壓機構的平行度;
[0008]平行度檢測單元,通過檢測所述第一對齊通道和第二對齊通道是否對齊連通檢測所述第一靜壓桿和第二靜壓桿的平行度。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平行度檢測單元包括光能發射器和光能接收器,所述光能發射器和光能接收器分設于所述靜壓機構的兩側,且所述光能發射器和光能接收器被配置為可通過對齊連通的第一對齊通道和第二對齊通發射和接收光能。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對齊通道和第二對齊通道為開設于所述第一靜壓桿和第二靜壓桿上的凹槽。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光能發射器為一紅色波激光器。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光能接收器包括接收單元、轉換單元以及響應單元,所述接收單元用于接收來自光能發射器的光能,所述轉換單元用于將所述接收單元接收的光能轉換為電信號,所述響應單元用于接收來自轉換單元的電信號并根據所述電信號作出相應的響應。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響應單元根據所述電信號作出相應的響應為發出蜂鳴聲或將所述電信號轉化為數字信息進行顯示。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平行度調節單元包括:
[0015]平衡支架,所述平衡支架通過連接于所述平衡支架兩端的第一調節桿和第二調節桿進行平行度的調節;所述平衡支架與所述靜壓力傳遞機構連接;
[0016]連接圓盤,所述連接圓盤固定連接所述平衡支架,所述連接圓盤上設有用于對所述靜壓裝置平行度進行顯示的水平儀。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調節桿、所述第二調節桿與所述平衡支架為螺紋連接,所述連接圓盤通過固定螺栓與所述平衡支架過渡配合連接。
[001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定位單元,所述定位單元包括調節導軌,所述調節導軌連接所述連接圓盤與所述靜壓機構,所述調節導軌與所述連接圓盤固定連接,所述調節導軌與所述靜壓機構為可移動連接。
[001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定位單元還包括連接于所述調節導軌兩側的支撐側板,所述支撐側板的高度不超過所述靜壓機構中的第一對齊通道和第二對齊通道的下部平面;所述支撐側板上設有供第一定位桿和第二定位桿穿過的通孔,所述第一定位桿與所述第二定位桿通過螺紋作為傳動導軌帶動所述靜壓機構左右移動。
[0020]上述靜壓裝置,靜壓機構中的第一靜壓桿、第二靜壓桿上分別設有第一對齊通道、第二對齊通道,所述第一對齊通道和所述第二對齊通道在所述第一靜壓桿和所述第二靜壓桿平行時相互對齊連通。通過平行度調節單元對靜壓機構進行調節,平行度檢測單元通過檢測所述第一對齊通道和第二對齊通是否對齊連通檢測所述第一靜壓桿和第二靜壓桿的平行,能夠實現對靜壓機構平行度的精準判斷,保證靜壓裝置具有足夠高的平行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一實施例中調整平行度的裝置的結構模塊圖;
[0022]圖2為一實施例中調整平行度的裝置的結構分解圖;
[0023]圖3為一實施例中調整平行度的裝置中的光能接收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4為一實施例中調整平行度的裝置的裝配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6]參見圖1,一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靜壓裝置的結構模塊圖,該靜壓裝置包括靜壓力傳遞機構10、平行度調節單元20、定位單元30、靜壓機構40以及平行度檢測單元50。
[0027]下面結合圖2對本靜壓裝置做一個更詳細的說明。
[0028]靜壓力傳遞機構10連接于平行度調節單元20,用于連接動力源并傳遞靜壓力方向上的推力,由于該部分并不是本實用新型的改進點,且靜壓力傳遞機構10采用本領域的現有技術既可以獲得,故不對該部分進行贅述。
[0029]平行度調節單元20包括平衡支架202、第一調節桿204以及第二調節桿206。平衡支架202連接靜壓力傳遞機構10。在平衡支架202的兩端分別設有一通孔,第一調節桿204以及第二調節桿206可以穿過所述通孔與平衡支架202連接。通過對第一調節桿204以及第二調節桿206的調節,可以對平衡支架202的平行度進行調節,從而實現對靜壓機構40的平行度的調節。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調節桿204、第二調節桿206對稱分布在平衡支架202上,第一調節桿204和第二調節桿206均為螺栓結構,與平衡支架為螺紋連接。
[0030]平行度調節單元20還包括連接圓盤208。連接圓盤208與平衡支架202連接。通過連接圓盤208可以將第一調節桿204和第二調節桿206的作用力均勻的作用在靜壓機構40上,提高調節的精度。在本實施例中,連接圓盤208的中心連接軸上設有一通孔,固定螺栓210穿過平衡支架202和連接圓盤208上的通孔,并采用過渡配合方式將平衡支架202和連接圓盤208可轉動連接。在其他的實施例中,連接圓盤208與平衡支架202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活動連接方式。連接圓盤208的中間位置處設有水平儀212。水平儀212用于對裝置的平行度進行顯示。水平儀212對裝置的平行度進行粗調。
[0031]在本實施例中,靜壓裝置還包括定位單元30。定位單元30包括調節導軌302。調節導軌302與連接圓盤208以及靜壓機構40連接。調節導軌302具有槽型導軌,靜壓機構40可以通過槽型導軌與調節導軌302卡合連接,實現靜壓機構40的左右移動。調節導軌302的兩端分別設有一支撐側板304,為避免支撐側板304先于靜壓機構40切割由光能發射器發射出來的光線,支撐側板304的高度不能超過靜壓機構40中第一對齊通道和第二對齊通道的下部平面。支撐側板304上設有通孔,供第一定位桿306以及第二定位桿308穿過。第一定位桿306和第二定位桿308穿過支撐側板304與靜壓機構40連接。第一定位桿306和第二定位桿308能進行相對旋轉,并以螺紋作為傳動導軌帶動靜壓機構40左右移動,進而對靜壓機構40進行定位。在本實施例中,調節導軌302與連接圓盤208、支撐側板304均采用焊接方式的固定連接方式,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也可以采用螺栓等固定連接方式進行連接。
[0032]靜壓機構40包括第一靜壓桿402和第二靜壓桿404。第一靜壓桿402和第二靜壓桿404用于抵接待測試平面,并在靜壓力傳遞機構10的推力下持續對待測平面施加靜壓力。第一靜壓桿402上設有第一對齊通道406,第二靜壓桿上404設有第二對齊通道408。第一對齊通道406和第二對齊通道408在第一靜壓桿402和第二靜壓桿404平行時相互對齊連通。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對齊通道406、第二對齊通道408為分別開設于于第一靜壓桿402、第二靜壓桿404 —側的凹槽。凹槽為微觀上的狹縫,其槽深較小。
[0033]平行度檢測單元50包括光能發射器502和光能接收器504。光能發射器502和光能接收器504分別設置于靜壓機構40的兩側,且位于同一平面上。光能發射器502可以通對齊連通的第一對齊通道406和第二對齊通道408向光能接收器504發射光能,光能接收器504則能夠接收由對齊連通的第一對齊通道406和第二對齊通道408傳遞的光能。在本實施例中,光能發射器502和光能接收器504設置在支架602上。光能接收器504和光能發射器502與支架602為可移動連接,因此可以對二者的位置根據需要進行調節。光能發射器502用于發射光信號。具體地,光能發射器502是一種簡易的紅色波激光器。紅色波激光器發射出來的紅色波具有單色性好、方向性好、高亮度的特性,即具備高能量,在傳遞過程中不易發生散光。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該光能發射器502也可以為其他具有高能量、方向性好的波長激光器,并不限于本實施例中的紅色波激光器。
[0034]光能接收器504用于接收由光能發射器502發射出來的光能,并將根據該光能的強度作出相應的響應。在本實施例中,光能接收器504包括接收單元、轉換單元以及響應單元,如圖3所示。接收單元用于接收來自光能發射器的光能,并將該光能傳遞給轉換單元。轉換單元根據接收單元接收傳遞過來的光能進行轉換,將該光能轉化為相應的電信號,并傳遞給響應單元。其中,電信號的強度隨接收單元接收到的光能的強度的增強而增強。響應單元根據轉換單元轉換獲得的電信號作出相應的響應。在本實施例中,當接收單元中接收到的光能達到一定強度時(第一對齊通道406和第二對齊通道408對齊連通),即電信號強度達到一定值時響應單元發出蜂鳴聲。在其他的實施例中,響應單元也可以通過將接收到的電信號轉化為數字信息進行展示,并根據顯示數字的大小對平衡桿的平行度進行準確的判斷。
[0035]在本實施例中,可以根據水平儀212的顯示,通過第一調節桿204和第二調節桿206對靜壓機構40進行粗調。在平行度調節單元20對靜壓機構40進行調節過程中,開啟平行度檢測單元50對靜壓機構40的平行度進行檢測。平行度檢測單元50中的光能發射器502通過第一靜壓桿402和第二靜壓桿404中開設的第一對齊通道406和第二對齊通道408向光能接收器發射光能,當第一靜壓桿402與第二靜壓桿404未平行時,第一對齊通道406和第二對齊通道408沒有對齊連通,光能發射器502發射的光能不能夠通過或者只有少部分能夠通過。此時光能接收器504不能接收到光能或者只能接受少量的光能,此時光強度不足以引起光能接收器504的響應單元產生蜂鳴,光能接收器504不產生反應。通過第一調節桿204和第二調節桿206進行微調,使得第一對齊通道406和第二對齊通道408對齊連通,此時,光能接收器504接收到的光能足夠引起響應單元產生蜂鳴,響應單元發出蜂鳴聲,此時表明第一靜壓桿402和第二靜壓桿404已經平行或者達到要求的平行度,關閉光能發射器502和光能接收器504即可。在本實施例中,光能接收器504中產生蜂鳴需要的光能強度值與光能接收器的靈敏度、光電信號轉換的信噪比有關,可以通過光能接收器504中的器件參數來實現數據化控制。在其他實施例中,光能接收器504中的響應單元將接收到的光能轉化為數字信息進行顯示。響應單元中的數字隨接收到的光能強度的增強而增大。因此,通過光能接收器504中響應單元顯示的數字的大小對靜壓機構40的平行度進行一個精準的判斷。
[0036]在本實施例中,支架602為U型結構,包括兩個對立的側板以及連接于兩側板的底板。支架602的底板上設有靜壓平臺604,靜壓平臺604用于放置待測產品。靜壓平臺604可以根據待測產品需求設計成不同的形狀及構造。
[0037]上述靜壓裝置,靜壓機構40中的第一靜壓桿402、第二靜壓桿404上分別設有第一對齊通道406、第二對齊通道408,所述第一對齊通道406和所述第二對齊通道408在所述第一靜壓桿402和所述第二靜壓桿404平行時相互對齊連通。通過平行度調節單元20對靜壓機構40進行調節,平行度檢測單元50通過檢測所述第一對齊通道406和第二對齊通408是否對齊連通檢測所述第一靜壓桿402和第二靜壓桿404的平行,能夠實現對靜壓機構40平行度的精準判斷,保證靜壓裝置具有足夠高的平行度。
[0038]圖4為一實施例中,靜壓裝置的裝配圖。
[0039]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靜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靜壓力傳遞機構,用于連接動力源并傳遞靜壓方向上的推力; 靜壓機構,包括第一靜壓桿和第二靜壓桿,所述第一靜壓桿和第二靜壓桿用于抵接待測試平面,并在所述靜壓力傳遞機構的推動下持續對所述待測試平面施加靜壓力;所述第一靜壓桿上設有第一對齊通道,所述第二靜壓桿上設有第二對齊通道,所述第一對齊通道和第二對齊通道在所述第一靜壓桿和第二靜壓桿平行時相互對齊連通; 平行度調節單元,連接所述靜壓力傳遞機構和靜壓機構,用于調節所述靜壓機構的平行度; 平行度檢測單元,通過檢測所述第一對齊通道和第二對齊通道是否對齊連通檢測所述第一靜壓桿和第二靜壓桿的平行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度檢測單元包括光能發射器和光能接收器,所述光能發射器和光能接收器分設于所述靜壓機構的兩側,且所述光能發射器和光能接收器被配置為可通過對齊連通的第一對齊通道和第二對齊通發射和接收光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靜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對齊通道和第二對齊通道為開設于所述第一靜壓桿和第二靜壓桿上的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靜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能發射器為一紅色波激光器。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靜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能接收器包括接收單元、轉換單元以及響應單元,所述接收單元用于接收來自光能發射器的光能,所述轉換單元用于將所述接收單元接收的光能轉換為電信號,所述響應單元用于接收來自轉換單元的電信號并根據所述電信號作出相應的響應。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靜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響應單元根據所述電信號作出相應的響應為發出蜂鳴聲或將所述電信號轉化為數字信息進行顯示。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度調節單元包括: 平衡支架,所述平衡支架通過連接于所述平衡支架兩端的第一調節桿和第二調節桿進行平行度的調節;所述平衡支架與所述靜壓力傳遞機構連接; 連接圓盤,所述連接圓盤固定連接所述平衡支架,所述連接圓盤上設有用于對所述靜壓裝置平行度進行顯示的水平儀。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靜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調節桿、所述第二調節桿與所述平衡支架為螺紋連接,所述連接圓盤通過固定螺栓與所述平衡支架過渡配合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靜壓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定位單元,所述定位單元包括調節導軌,所述調節導軌連接所述連接圓盤與所述靜壓機構,所述調節導軌與所述連接圓盤固定連接,所述調節導軌與所述靜壓機構為可移動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靜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單元還包括連接于所述調節導軌兩側的支撐側板,所述支撐側板的高度不超過所述靜壓機構中的第一對齊通道和第二對齊通道的下部平面;所述支撐側板上設有供第一定位桿和第二定位桿穿過的通孔,所述第一定位桿與所述第二定位桿通過螺紋作為傳動導軌帶動所述靜壓機構左右移動。
【文檔編號】G01B11/26GK203615902SQ201320794015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4日
【發明者】劉華東, 黃軍 申請人:Tcl顯示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惠州泰科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