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二力桿件試驗臺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208766閱讀:195來源:國知局
二力桿件試驗臺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二力桿件試驗臺架,用于對待測二力桿件進行試驗,待測二力桿件具有第一端及具有銷孔的第二端,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包括反力架、第一加載作動器、導向機構及擺動機構,第一加載作動器的一端與所述反力架連接,另一端與導向機構的一端連接,導向機構的另一端與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鉸接,擺動機構與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鉸接,擺動機構用于在第一加載作動器對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軸向加載時提供一反向載荷作用在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以使得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受載的同時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繞第一端擺動。本實用新型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模擬了二力桿件實際工作中一端加載、一端擺動的工況,試驗結果可信度較高。
【專利說明】二力桿件試驗臺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桿件類零部件試驗【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二力桿件試驗臺架。
【背景技術】
[0002]二力桿件是指在重力不計情況下,只受兩個力而處于平衡的桿。二力桿件在汽車懸架中,尤其是在多連桿式懸架中廣泛使用,其可靠性直接影響到整車安全性,有效模擬實際工況來驗證其可靠性十分必要。這些二力桿件實際的受力和運動方式一般為一端擺動,一端受載。圖1所示為多連桿式懸架中一種典型的二力桿件結構。其包括桿體Ia及設置在桿體Ia兩端的兩個球頭2a,每一個球頭2a包括與桿體焊接一體的金屬套管3a以及壓裝在金屬套管3a中的襯套4a,襯套4a包括外層金屬管5a、內層金屬管6a及位于外層金屬管5a與內層金屬管6a之間的硫化橡膠層7a,外層金屬管5a及內層金屬管通過硫化橡膠層7a連為一體形成襯套4a,內層金屬管6a的內孔為銷孔8a,通過在兩個銷孔8a中插入適配的銷軸將二力桿件的兩端分別與其它部件(例如車身、副車架)鉸接。
[0003]現有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液壓作動器一般僅能實現軸向加載耐久試驗,;但是,這些二力桿件實際工作中的受力和運動方式一般為一端擺動,一端受載。可見,當前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并未考慮其擺動工況,試驗得到的二力桿件的耐久性能可能與這些二力桿件的實際裝車后的耐久性能不符,試驗結果的可信度不高。另外現有的試驗臺架,由于未進行擺動工況試驗,因此,也不能將襯套的耐久性能一同驗證。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未考慮二力桿件擺動工況導致試驗得到的耐久性能可能與這些二力桿件的實際裝車后的耐久性能不符的缺陷,提供一種二力桿件試驗臺架。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6]提供一種二力桿件試驗臺架,用于對待測二力桿件進行試驗,所述待測二力桿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具有銷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包括反力架、第一加載作動器、導向機構及擺動機構,所述第一加載作動器的一端與所述反力架連接,所述第一加載作動器的另一端與所述導向機構的一端連接,所述導向機構的另一端與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鉸接,所述擺動機構與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鉸接,所述擺動機構用于在所述第一加載作動器對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軸向加載時提供一反向載荷作用在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以使得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受載的同時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繞第一端擺動。
[0007]進一步地,所述擺動機構包括龍門架、第二加載作動器、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擺桿、第一擺桿連接塊、第二擺桿、第二擺桿連接塊及中間連接塊,所述龍門架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立柱及連接在所述兩個立柱之間的橫梁,所述橫梁上設置有夾板裝置,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的一端與所述夾板裝置球頭鉸接,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的另一端與所述中間連接塊球頭鉸接,所述第一擺桿的一端與所述中間連接塊連接,所述第一擺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擺桿連接塊鉸接,所述第二擺桿的一端與所述中間連接塊連接,所述第二擺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擺桿連接塊鉸接,所述第一擺桿連接塊與所述第一固定架連接,所述第二擺桿連接塊與所述第二固定架連接。
[0008]進一步地,所述中間連接塊包括擺桿連接塊及連接在所述擺桿連接塊一側表面的桿件連接塊,所述擺桿連接塊包括第一擺桿連接部及第二擺桿連接部,所述第一擺桿連接部設置有貫穿的第一斜螺紋孔,所述第二擺桿連接部設置有貫穿的第二斜螺紋孔,所述桿件連接塊包括豎直板及水平板,所述豎直板設置有第一銷孔,所述第一銷孔與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的銷孔中穿插有銷軸以使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與所述中間連接塊鉸接,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的下端球頭鉸接有上連接板,所述水平板與所述上連接板螺栓連接。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斜螺紋孔、第二斜螺紋孔、第一銷孔及第二加載作動器的中軸線相交于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的銷孔中心。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擺桿與所述中間連接塊連接的一端設置有第一螺紋孔,一螺柱依次穿過第一螺紋斜孔及第一螺紋孔以將所述第一擺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間連接塊的第一擺桿連接部上,所述第二擺桿與所述中間連接塊連接的一端設置有第二螺紋孔,一螺柱依次穿過第二螺紋斜孔及第二螺紋孔以將所述第二擺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間連接塊的第二擺桿連接部上。
[0011]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擺桿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一桿端關節軸承,所述第一擺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一桿端關節軸承與所述第一擺桿連接塊鉸接,所述第二擺桿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桿端關節軸承,所述第二擺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二桿端關節軸承與所述第二擺桿連接塊鉸接。
[0012]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擺桿連接塊包括與所述第一桿端關節軸承鉸接的第一鉸接板及與所述第一固定架螺栓連接的第一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兩側設置有螺紋孔,所述第一固定架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連接板兩側的螺紋孔匹配且從上至下的兩排螺紋孔;所述第二擺桿連接塊包括與所述第二桿端關節軸承鉸接的第二鉸接板及與所述第二固定架螺栓連接的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連接板兩側設置有螺紋孔,所述第二固定架設置有與所述第二連接板兩側的螺紋孔匹配且從上至下的兩排螺紋孔。
[0013]進一步地,所述擺動機構包括第二加載作動器、龍門架、支撐架及滑塊,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設置在所述龍門架上,所述龍門架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立柱及連接在所述兩個立柱之間的橫梁,所述橫梁上設置有夾板裝置,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的一端與所述夾板裝置球頭鉸接,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的另一端與所述滑塊球頭鉸接,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滑軌,所述滑塊上設置有與所述滑軌配合的滑槽,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與所述滑塊鉸接。
[0014]進一步地,所述導向機構包括導向機構本體和導向機構固定架,所述導向機構本體固定在所述導向機構固定架上。
[0015]進一步地,所述導向機構本體包括底板及設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直線軸承,所述直線軸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加載作動器球頭鉸接,所述直線軸承的另一端與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球頭鉸接,所述底板與所述導向機構固定架螺栓連接。
[001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額外設置有用于在所述第一加載作動器對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軸向加載時提供一反向載荷作用在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的擺動機構,以使得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受載的同時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繞第一端擺動,這樣在試驗時模擬了二力桿件實際工作中一端加載、一端擺動的工況,試驗得到的耐久性能與這些二力桿件的實際裝車后的耐久性能相符,試驗結果的可信度較高,驗證更合理有效。另外,本實用新型在驗證二力桿件的耐久性能的同時,還同時了驗證二力桿件兩端的襯套或球鉸的耐久性能。本實用新型主要應用于汽車底盤懸架受拉壓載荷的擺動桿件(二力桿件)的耐久性能試驗,當然,對于其它類似受拉壓載荷且需要擺動的桿件,本實用新型也同樣適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現有的多連桿式懸架中一種典型的二力桿件結構;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的結構圖;
[0019]圖3是圖2所示實施例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約束原理圖;
[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中間連接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5是圖4的局部剖視圖;
[0022]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第一擺桿連接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導向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8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約束原理圖。
[0025]說明書中的附圖標記如下:
[0026]10、待測二力桿件;10a、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10b、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1、反力架;2、第一加載作動器;3、導向機構本體;31、底板;32、直線軸承;4、導向機構固定架;5、擺動機構;51、龍門架;511、立柱;512、橫梁;52、第二加載作動器;53、第一固定架;531、兩排螺紋孔;54、第二固定架;55、第一擺桿;56、第一擺桿連接塊;561、第一鉸接板;562、第一連接板;563、螺紋孔;57、第二擺桿;58、第二擺桿連接塊;59、中間連接塊;591、擺桿連接塊;5911、第一擺桿連接部;5912、第二擺桿連接部;592、桿件連接塊;5921、豎直板;5922、水平板;593、第一斜螺紋孔;594、第二斜螺紋孔;6、夾板裝置;61、上夾板;62、下夾板;63、螺桿;7、上連接板;20、第二加載作動器;30、支撐架;40、滑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8]如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用于對待測二力桿件進行試驗,所述待測二力桿件10具有第一端IOa及第二端10b,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IOb具有銷孔(如圖1中的7a),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包括反力架1、第一加載作動器2、導向機構及擺動機構5,所述第一加載作動器2的一端與所述反力架I連接,所述第一加載作動器2的另一端與所述導向機構的一端連接,所述導向機構的另一端與所述待測二力桿件10的第一端IOa鉸接,所述擺動機構5與所述待測二力桿件10的第二端IOb鉸接,所述擺動機構5用于在所述第一加載作動器對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IOa軸向加載時提供一反向載荷作用在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10a,以使得所述待測二力桿件10受載的同時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IOb繞第一端IOa擺動。
[0029]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擺動機構5包括龍門架51、第二加載作動器52、第一固定架53、第二固定架54、第一擺桿55、第一擺桿連接塊56、第二擺桿57、第二擺桿連接塊58及中間連接塊59,所述龍門架51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立柱511及連接在所述兩個立柱511之間的橫梁512,所述橫梁512上設置有夾板裝置6,所述夾板裝置6包括上夾板61、下夾板62以及多根螺桿63,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2的一端與所述夾板裝置的下夾板62球頭鉸接,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2的另一端與所述中間連接塊59球頭鉸接,通過擰緊螺桿63可以使得上夾板61與下夾板62緊固在橫梁512上,以實現第二加載作動器52的定位;所述第一擺桿55的一端與所述中間連接塊59連接,所述第一擺桿55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擺桿連接塊56鉸接,所述第二擺桿57的一端與所述中間連接塊59連接,所述第二擺桿57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擺桿連接塊58鉸接,所述第一擺桿連接塊56與所述第一固定架53連接,所述第二擺桿連接塊58與所述第二固定架54連接。
[0030]本實施例中,立柱及橫梁由鋼板焊接而成;在保證強度、剛度的前提下,立柱上開矩形孔以減輕重量;橫梁為“工”字梁,兩立柱相對的兩側面設有限位塊,防止橫梁安裝過程中突然跌落而對人員造成傷害。橫梁相對兩立柱高度可調。在一具體實施例中,龍門架51其高度為2.7m,跨度為2.2m,橫梁可調高度范圍為1.2m?2.5m。
[0031]本實施例中,如圖4及圖5所示,所述中間連接塊59包括擺桿連接塊591及連接在所述擺桿連接塊591 —側表面的桿件連接塊592,所述擺桿連接塊591包括第一擺桿連接部5911及第二擺桿連接部5912,所述第一擺桿連接部5911設置有貫穿的第一斜螺紋孔593,所述第二擺桿連接部5912設置有貫穿的第二斜螺紋孔594,所述桿件連接塊592包括豎直板5921及水平板5922,所述豎直板5921設置有第一銷孔595,所述第一銷孔595與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IOb的銷孔(如圖1中的7a)中穿插有銷軸(圖中未標示)以使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IOb與所述中間連接塊59鉸接,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2的下端球頭鉸接有上連接板7,所述水平板5922與所述上連接板7螺栓連接。
[0032]本實施例中,優選地,如圖1所示,第一加載作動器2和反力架I之間設置有T型板(圖中未標示),第一加載作動器2的一端與T型板球頭鉸接,與反力架I上設置有T型槽(圖中未標示),第一加載作動器2通過T型板與T型槽的配合實現了在反力架I上的高度可調(通過螺栓鎖定高度),以更好地適應待測桿件;反力架I背面焊接加強板以提高其強度。在一具體實施例中,反力架I的長、寬及高分別為450mm、380mm及1000mm。
[0033]這樣,第一加載作動器2的兩端通過球頭鉸接的方式分別與反力架I及導向機構連接,而第二加載作動器52的兩端通過球頭鉸接的方式分別與夾板裝置6及上連接板7連接,使得第一加載作動器2及第二加載作動器52均構成為二力桿件,有效避免了第一加載作動器2及第二加載作動器52上彎矩及徑向力的產生,實現了對第一加載作動器2及第二加載作動器52的密封圈的保護。[0034]本實施例中,如圖2、圖4及圖5所示,所述第一斜螺紋孔593、第二斜螺紋孔594、第一銷孔595及第二加載作動器52的中軸線相交于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IOb的銷孔(如圖1中的7a)中心,其交點為圖5所示的O點。這樣,待測二力桿件10只能在其中軸線所在的豎直平面內擺動,避免了待測二力桿件10的偏擺。
[0035]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擺桿55與所述中間連接塊59連接的一端設置有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螺紋孔(圖中未標示),一螺柱依次穿過第一螺紋斜孔593及第一螺紋孔以將所述第一擺桿5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間連接塊59的第一擺桿連接部5911上,所述第二擺桿57與所述中間連接塊59連接的一端設置有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螺紋孔(圖中未標示),一螺柱依次穿過第二螺紋斜孔594及第二螺紋孔以將所述第二擺桿5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間連接塊59的第二擺桿連接部5912上。
[0036]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擺桿55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一桿端關節軸承(圖中未標不),所述第一擺桿55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一桿端關節軸承與所述第一擺桿連接塊56鉸接,所述第二擺桿57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桿端關節軸承(圖中未標示),所述第二擺桿57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二桿端關節軸承與所述第二擺桿連接塊58鉸接。優選地,所述第一擺桿55與第二擺桿57結構相同,所述第一擺桿連接塊56與第二擺桿連接塊58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架53與第二固定架54結構相同。
[0037]本實施例中,如I及圖6所示,所述第一擺桿連接塊56包括與所述第一桿端關節軸承鉸接的第一鉸接板561及與所述第一固定架53螺栓連接的第一連接板562,所述第一連接板561兩側設置有螺紋孔563,所述第一固定架53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連接板兩側的螺紋孔563匹配且從上至下的兩排螺紋孔531。
[0038]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擺桿連接塊58與第二擺桿連接塊56結構相同,所述第二固定架54與第二固定架53結構相同。即,所述第二擺桿連接塊58包括與所述第二桿端關節軸承鉸接的第二鉸接板及與所述第二固定架螺栓連接的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連接板兩側設置有螺紋孔,所述第二固定架設置有與所述第二連接板兩側的螺紋孔匹配且從上至下的兩排螺紋孔。
[0039]通過第一擺桿連接塊56上的螺紋孔563與第一固定架53上的兩排螺紋孔531在不同高度的配合,可以實現第一擺桿連接塊56的安裝高度調節。同理,通過第二擺桿連接塊58上的螺紋孔與第二固定架54上的兩排螺紋孔在不同高度的配合,可以實現第二擺桿連接塊58的安裝高度調節。
[0040]本實施例中,第一擺桿55及第二擺桿57通過與所述中間連接塊59連接,形成一個剛性的三角架,該三角架的回轉軸線為第一桿端關節軸承與第二桿端關節軸承的中心連線。
[0041]調整第一桿端關節軸承與第二桿端關節軸承的中心連線的傾斜角度,即可調整第一擺桿55與第二擺桿57所構成的三角架的回轉軸線,進而適應待測桿件10兩端銷孔的空間角度。
[0042]本實施例中,如圖1及圖7所示,所述導向機構包括導向機構本體3和導向機構固定架4,所述導向機構本體3固定在所述導向機構固定架4上;所述導向機構本體3包括底板31及設置在所述底板31上的直線軸承32,所述直線軸承32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加載作動器2球頭鉸接,所述直線軸承32的另一端與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IOa球頭鉸接,所述底板31與所述導向機構固定架4螺栓連接。
[0043]本實施例中,導向機構固定架4、第一固定架53及第二固定架54結構類似,均為鑄鐵機加工件,中間布有加強筋,兩側面加工有走徑為18mm的螺栓孔。在一具體實施例中,導向機構固定架4、第一固定架53及第二固定架54的尺寸一致,其長、寬及高分別為200mm、200mm及900mm。由于導向機構固定架4、第一固定架53及第二固定架54結構類似,這樣共用一套模具,降低制造成本。
[0044]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加載作動器2及第二加載作動器52為液壓作動器或氣壓作動器。優選為液壓作動器。
[0045]本實施例的約束原理如圖3所示,對于第一加載作動器、導向機構、第一擺桿、第二擺桿、待測二力桿件、中間連接塊及第二加載作動器這7個部件共同組成的空間運動機構,其自由度的計算公式為
[0046]自由度P=所有活動構件自由度-所有運動副引入的約束數,SP:
[0047]P=6n-5P5-4P4-3P3-2P2-P1-K ;
[0048]η表示所有活動構件的數量,即η等于7, P5表示引入5個約束的運動副數量,P4表示引入4個約束的運動副數量,?3、匕及?1依此類推。K為局部自由度數。各種運動副所引入的約束數請參見現有的相關技術文獻。本實用新型中不再詳細描述。
[0049]由此,可得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自由度為:
[0050]Ρ=6χ7-5χ1-4χ3-3χ6-2χ0-0_6=1 ;
[0051]由以上計算可知,該運動機構(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僅需在一個原動件的帶動下運動就能確定,即在第一加載作動器2對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IOa施加一定載荷的工況下,第二加載作動器驅動擺桿繞第一桿端關節軸承與第二桿端關節軸承的中心連線所構成的回轉軸線Z旋轉,二力桿件的第一端IOa將受載,同時其第二端IOb隨第一擺桿55及第二擺桿57的擺動而擺動。
[0052]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53]第一加載作動器2通過導向機構本體3對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IOa軸向加載,同時第二加載作動器52對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IOb向下加載,從而提供一個反向載荷作用在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10a,二力桿件的第一端IOa在第一加載作動器2提供的軸向載荷及第二加載作動器52提供的反向載荷作用下受載,另外,在第二加載作動器52的作用力下,第一擺桿55及第二擺桿57所構成的三角架繞第一桿端關節軸承與第二桿端關節軸承的中心連線所構成的回轉軸線Z擺動,由于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IOb是與中間連接塊59鉸接的,而第一擺桿55及第二擺桿57是與中間連接塊59固定連接的,由此第一擺桿55及第二擺桿57的擺動必然帶著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IOb擺動,這樣便模擬了二力桿件實際工作中第一端IOa加載、第二端IOb擺動的工況。
[0054]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額外設置有用于在所述第一加載作動器對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軸向加載時提供一反向載荷作用在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的擺動機構,以使得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受載的同時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繞第一端擺動,這樣在試驗時模擬了二力桿件實際工作中一端加載、一端擺動的工況,試驗得到的耐久性能與這些二力桿件的實際裝車后的耐久性能相符,試驗結果的可信度較高,驗證更合理有效。另外,本實用新型在驗證二力桿件的耐久性能的同時,還同時了驗證二力桿件兩端的襯套或球鉸的耐久性能。本實用新型主要應用于汽車底盤懸架受拉壓載荷的擺動桿件(二力桿件)的耐久性能試驗,當然,對于其它類似受拉壓載荷且需要擺動的桿件,本實用新型也同樣適用。
[0055]另外,如圖8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約束原理圖。與圖2及圖3所示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提供了另一種形式的擺動機構,所述擺動機構包括第二加載作動器20、龍門架(與圖2所示實施例的龍門架結構相同)、支撐架30及滑塊40,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20設置在所述龍門架上,所述龍門架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立柱及連接在所述兩個立柱之間的橫梁,所述橫梁上設置有夾板裝置,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20的一端與所述夾板裝置球頭鉸接,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20的另一端與所述滑塊40球頭鉸接,所述支撐架30上設置有滑軌,所述滑塊上設置有與所述滑軌配合的滑槽,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IOb與所述滑塊40鉸接。
[0056]在圖8所示的結構中,運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可得該實施例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自由度仍然為1,該運動機構(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僅需在一個原動件的帶動下運動就能確定,可見,即在第一加載作動器2對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IOa施加一定載荷的工況下,第二加載作動器20驅動滑塊40移動,二力桿件的第一端IOa將受載,同時其第二端IOb隨著滑塊40的上下滑動而擺動。
[0057]本實用新型圖8所示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58]第一加載作動器2通過導向機構本體3對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IOa軸向加載,同時第二加載作動器20對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IOb向下加載,從而提供一個反向載荷作用在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10a,二力桿件的第一端IOa在第一加載作動器2提供的軸向載荷及第二加載作動器20提供的反向載荷作用下受載,另外,在第二加載作動器20的作用力下,滑塊40沿支撐架30上下滑動,由于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IOb是與滑塊40鉸接的,這樣滑塊40的上下滑動必然帶動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IOb繞其第一端IOa擺動,這樣便模擬了二力桿件實際工作中第一端IOa加載、第二端IOb擺動的工況。
[0059]相對于圖2所示的實施例,本實施例提供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結構更為簡單,零部件較少。
[006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二力桿件試驗臺架,用于對待測二力桿件進行試驗,所述待測二力桿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具有銷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包括反力架、第一加載作動器、導向機構及擺動機構,所述第一加載作動器的一端與所述反力架連接,所述第一加載作動器的另一端與所述導向機構的一端連接,所述導向機構的另一端與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鉸接,所述擺動機構與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鉸接,所述擺動機構用于在所述第一加載作動器對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軸向加載時提供一反向載荷作用在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以使得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受載的同時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繞第一端擺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機構包括龍門架、第二加載作動器、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擺桿、第一擺桿連接塊、第二擺桿、第二擺桿連接塊及中間連接塊,所述龍門架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立柱及連接在所述兩個立柱之間的橫梁,所述橫梁上設置有夾板裝置,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的一端與所述夾板裝置球頭鉸接,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的另一端與所述中間連接塊球頭鉸接,所述第一擺桿的一端與所述中間連接塊連接,所述第一擺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擺桿連接塊鉸接,所述第二擺桿的一端與所述中間連接塊連接,所述第二擺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擺桿連接塊鉸接,所述第一擺桿連接塊與所述第一固定架連接,所述第二擺桿連接塊與所述第二固定架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連接塊包括擺桿連接塊及連接在所述擺桿連接塊一側表面的桿件連接塊,所述擺桿連接塊包括第一擺桿連接部及第二擺桿連接部,所述第一擺桿連接部設置有貫穿的第一斜螺紋孔,所述第二擺桿連接部設置有貫穿的第二斜螺紋孔,所述桿件連接塊包括豎直板及水平板,所述豎直板設置有第一銷孔,所述第一銷孔與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的銷孔中穿插有銷軸以使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與所述中間連接塊鉸接,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的下端球頭鉸接有上連接板,所述水平板與所述上連接板螺栓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螺紋孔、第二斜螺紋孔、第一銷孔及第二加載作動器的中軸線相交于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的銷孔中心。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擺桿與所述中間連接塊連接的一端設置有第一螺紋孔,一螺柱依次穿過第一螺紋斜孔及第一螺紋孔以將所述第一擺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間連接塊的第一擺桿連接部上,所述第二擺桿與所述中間連接塊連接的一端設置有第二螺紋孔,一螺柱依次穿過第二螺紋斜孔及第二螺紋孔以將所述第二擺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間連接塊的第二擺桿連接部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擺桿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一桿端關節軸承,所述第一擺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一桿端關節軸承與所述第一擺桿連接塊鉸接,所述第二擺桿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桿端關節軸承,所述第二擺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二桿端關節軸承與所述第二擺桿連接塊鉸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擺桿連接塊包括與所述第一桿端關節軸承鉸接的第一鉸接板及與所述第一固定架螺栓連接的第一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兩側設置有螺紋孔,所述第一固定架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連接板兩側的螺紋孔匹配且從上至下的兩排螺 紋孔;所述第二擺桿連接塊包括與所述第二桿端關節軸承鉸接的第二鉸接板及與所述第二固定架螺栓連接的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連接板兩側設置有螺紋孔,所述第二固定架設置有與所述第二連接板兩側的螺紋孔匹配且從上至下的兩排螺紋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機構包括第二加載作動器、龍門架、支撐架及滑塊,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設置在所述龍門架上,所述龍門架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立柱及連接在所述兩個立柱之間的橫梁,所述橫梁上設置有夾板裝置,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的一端與所述夾板裝置球頭鉸接,所述第二加載作動器的另一端與所述滑塊球頭鉸接,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滑軌,所述滑塊上設置有與所述滑軌配合的滑槽,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二端與所述滑塊鉸接。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任意一項所述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機構包括導向機構本體和導向機構固定架,所述導向機構本體固定在所述導向機構固定架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二力桿件試驗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機構本體包括底板及設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直線軸承,所述直線軸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加載作動器球頭鉸接,所述直線軸承的另一端與所述待測二力桿件的第一端球頭鉸接,所述底板與所述導向機構固定架螺 栓連接。
【文檔編號】G01M17/04GK203672600SQ201320793846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4日
【發明者】李濤, 盧海波, 羅文 , 梁天開 申請人: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游县| 兴业县| 和龙市| 崇文区| 乐山市| 肥西县| 重庆市| 瑞安市| 巴塘县| 武强县| 获嘉县| 清涧县| 敦化市| 江口县| 清徐县| 富阳市| 内乡县| 鹤庆县| 英吉沙县| 灵山县| 尉犁县| 阿拉善左旗| 勐海县| 天津市| 阿城市| 长岭县| 缙云县| 射洪县| 江油市| 曲靖市| 贡嘎县| 宁明县| 思茅市| 楚雄市| 古丈县| 双峰县| 栖霞市| 吉安市| 宁波市| 任丘市| 澎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