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其包括框架、小砧、測微螺桿、固定套筒、微分筒和測力裝置。框架包括第一臂桿、與第一臂桿平行設置的第二臂桿以及連接第一臂桿和第二臂桿的連接桿,其中第一臂桿一端與固定套筒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連接桿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臂桿一端與小砧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連接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并且第一臂桿和第二臂桿的長度均不小于待測SMT鋼網的寬度的二分之一。當該螺旋測微工裝為非數顯螺旋測微工裝時,固定套筒和微分筒上應該設置有刻度,以便于讀數確定SMT鋼網的鋼片的厚度。使用該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的結構設計既可以測量SMT鋼網的中間鋼片的厚度又不影響其強度。
【專利說明】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表面貼裝【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
【背景技術】
[0002]SMT (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是表面貼裝技術,是目前電子組裝行業里最流行的一種技術和工藝。其中,SMT鋼網是SMT技術的專用模具,其主要功能是幫助錫膏沉積,以達到將準確數量的錫膏轉移到空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電路板)上的準確位置。SMT鋼網的鋼片的厚度對表面貼裝技術中的上錫效果起著重要作用,若鋼片的厚度存在偏差,則容易出現上錫不良等情況,進而影響加工部件的質量,例如空調控制器的質量,因此在使用SMT鋼網之前要先對其厚度進行檢測,看是否存在偏差。
[0003]現有技術中,一般使用螺旋測微器對SMT鋼網的鋼片進行測量,其中螺旋測微器的結構包括框架、小砧、測微螺桿、固定套筒、微分筒、測力裝置、鎖緊裝置等。其中固定套筒和微分筒上均設有刻度,框架一端與小砧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固定套筒固定連接。測量時將鋼片置于小砧與測微螺桿之間,然而螺旋測微器的框架距測微螺桿的最大距離較短,其只能測量SMT鋼網的邊緣的鋼片厚度,中間的鋼片只能取下小片進行測量,如此取下小片則會影響鋼片整體的強度。
[0004]綜上所述,如何既可以測量SMT鋼網的中間鋼片的厚度又不影響其強度,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使用該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的結構設計既可以測量SMT鋼網的中間鋼片的厚度又不影響其強度。
[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包括框架、小砧、測量端與所述小砧的測量端相對的測微螺桿、固定套筒、微分筒和測力裝置,
[0008]所述框架包括第一臂桿、與所述第一臂桿平行設置的第二臂桿以及連接所述第一臂桿和第二臂桿的連接桿;
[0009]其中第一臂桿一端與固定套筒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連接桿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臂桿一端與小砧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連接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臂桿和第二臂桿的長度均不小于待測SMT鋼網的寬度的二分之一。
[0010]優選地,上述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中,所述連接桿與所述第一臂桿和第
二臂桿均垂直設置。
[0011]優選地,上述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中,所述連接桿、第一臂桿和第二臂桿為一體式結構。[0012]優選地,上述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中,所述第一臂桿和第二臂桿與連接桿均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
[0013]優選地,上述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中,還包括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具體為穿過所述固定套筒并與其螺紋配合的螺桿,且所述螺桿的一端能夠與測微螺桿抵接。
[0014]優選地,上述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中,所述螺旋測微工裝具體為數顯螺旋測微工裝。
[0015]優選地,上述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中,所述連接桿、第一臂桿和第二臂桿均由不銹鋼材質制作形成。
[0016]優選地,上述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中,所述第一臂桿和第二臂桿的長度均大于待測SMT鋼網的寬度的二分之一。
[0017]優選地,上述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中,所述螺旋測微工裝的精度為0.001mm。
[0018]優選地,上述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中,所述螺旋測微工裝的精度為0.0lmm0
[001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主要用于測量SMT鋼網的鋼片厚度,其包括框架、小砧、測微螺桿、固定套筒、微分筒和測力裝置。其中小砧的測量端與測微螺桿的測量端相對設置??蚣馨ǖ谝槐蹢U、與第一臂桿平行設置的第二臂桿以及連接第一臂桿和第二臂桿的連接桿,其中第一臂桿一端與固定套筒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連接桿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臂桿一端與小砧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連接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并且第一臂桿和第二臂桿的長度均不小于待測SMT鋼網的寬度的二分之一。需要說明的是,小砧、測微螺桿、固定套筒、微分筒和測力裝置之間的連接關系均與現有技術中的螺旋測微器中的各部件連接關系相同,并且與現有技術中的螺旋測微器相同,小砧的測量端與測微螺桿的測量端之間的距離應該大于待測鋼網的邊框厚度,以使邊框能夠穿過小砧的測量端與測微螺桿的測量端之間的空隙。當該螺旋測微工裝為非數顯螺旋測微工裝時,固定套筒和微分筒上應該設置有刻度,以便于讀數確定SMT鋼網的鋼片的厚度。
[0020]應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時,首先將待測SMT鋼網穿過小砧的測量端與測微螺桿的測量端之間的空隙,以使小砧的測量端與測微螺桿的測量端分別位于待測SMT鋼網的鋼片的上下側,并慢慢移動該螺旋測微工裝,最終使小砧的測量端與測微螺桿的測量端分別位于待測位置的鋼片的上下側,然后旋轉微分筒,使得小砧的測量端與測微螺桿的測量端分別緊密接觸待測位置的鋼片的上下側,然后按照螺旋測微器的方式進行讀數,即可得到待測SMT鋼網的鋼片的厚度。由于第一臂桿和第二臂桿的長度均不小于待測SMT鋼網的寬度的二分之一,因此只要在SMT鋼網兩側沿著SMT鋼網的長度移動該螺旋測微工裝即可對SMT鋼網的任意位置的鋼片進行測量。如此使用該螺旋測微工裝,既可以測量SMT鋼網的中間位置的鋼片的厚度又不必取出小片鋼片,影響其強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與SMT鋼網裝配的側視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與SMT鋼網裝配的結構示意圖。
[0024]附圖中標記如下:
[0025]1-待測鋼網、2-固定套筒、3-微分筒、4-微調旋鈕、5-顯示屏、6_第一臂桿、7_第二臂桿、8-連接桿、9-小站\10_測微螺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使用該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的結構設計既可以測量SMT鋼網的中間鋼片的厚度又不影響其強度。
[0027]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8]請參閱圖1-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主要用于測量SMT鋼網的鋼片厚度,其包括框架、小砧9、測微螺桿10、固定套筒2、微分筒3和測力裝置。其中小砧9的測量端與測微螺桿10的測量端相對設置。框架包括第一臂桿6、與第一臂桿6平行設置的第二臂桿7以及連接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的連接桿8,其中第一臂桿6 —端與固定套筒2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連接桿8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臂桿7 —端與小砧9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連接桿8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并且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的長度均不小于待測SMT鋼網的寬度的二分之一。需要說明的是,小砧9、測微螺桿10、固定套筒2、微分筒3和測力裝置之間的連接關系均與現有技術中的螺旋測微器中的各部件連接關系相同,并且與現有技術中的螺旋測微器相同,小砧9的測量端與測微螺桿10的測量端之間的距離應該大于待測鋼網I的邊框厚度,以使邊框能夠穿過小砧9的測量端與測微螺桿10的測量端之間的空隙。當該螺旋測微工裝為非數顯螺旋測微工裝時,固定套筒2和微分筒3上應該設置有刻度,以便于讀數確定SMT鋼網的鋼片的厚度。另外,該螺旋測微工裝還可以包括微調旋鈕4,當小砧9的測量端與測微螺桿10的測量端接觸鋼片時,可以利用微調旋鈕4進行微調,使得微分筒的轉動較緩慢。
[0029]應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時,如圖1所示,首先將待測SMT鋼網穿過小砧9的測量端與測微螺桿10的測量端之間的空隙,以使小砧9的測量端與測微螺桿10的測量端分別位于待測SMT鋼網的鋼片的上下側,并慢慢移動該螺旋測微工裝,最終使小砧9的測量端與測微螺桿10的測量端分別位于待測位置的鋼片的上下偵牝然后旋轉微分筒3,使得小砧9的測量端與測微螺桿10的測量端分別緊密接觸待測位置的鋼片的上下側,然后按照螺旋測微器的方式進行讀數,即可得到待測SMT鋼網的鋼片的厚度。由于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的長度均不小于待測SMT鋼網的寬度的二分之一,因此只要在SMT鋼網兩側沿著SMT鋼網的長度移動該螺旋測微工裝即可對SMT鋼網的任意位置的鋼片進行測量。如此使用該螺旋測微工裝,既可以測量SMT鋼網的中間位置的鋼片的厚度又不必取出小片鋼片,影響其強度。
[0030]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其中連接桿8與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可以均垂直設置,即連接桿8位于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之間,與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均垂直。如此設置,更加便于加工制作,而且也相應的提高了該螺旋測微工裝的框架的強度。當然,連接桿8也可以與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呈一定角度設置,比如,呈30°角設置,在此不作限定。
[0031 ] 優選地,為了更加便于加工制作,可以將連接桿8、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設置為一體式結構,如此便可以進行一體鑄造成型,使得加工制作更加方便,相應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0032]另外,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與連接桿8也可以均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如此設置,框架的組裝也較為方便快捷。當然,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與連接桿8也可以通過螺紋連接或者卡接的方式固定連接,在此不作限定。
[0033]在使用該螺旋測微工裝時,當小砧9的測量端與測微螺桿10的測量端分別緊密接觸待測位置的鋼片的上下側后,進行讀數之前,為防止微分筒3繼續旋轉,還可以包括鎖緊裝置,其中鎖緊裝置具體為穿過固定套筒2并與其螺紋配合的螺桿,且螺桿的一端能夠與測微螺桿10抵接。當需要防止微分筒3繼續旋轉時,可以轉動螺桿使其一端緊緊抵住測微螺桿10,如此則測微螺桿10不能再轉動,進而微分筒3也不能再繼續旋轉,然后可進行讀數。當然,該鎖緊裝置也可以卡設測微螺桿10以防止其轉動,在此不作限定。
[0034]優選地,該螺旋測微工裝可以具體為數顯螺旋測微工裝,其與數顯螺旋測微器的結構相同,內部設置有光柵測量器、芯片等部件,并且在第一臂桿6上設有顯示屏5,用于顯示所測得的距離。并且還具有歸零按鈕等。如此設置,使得測量鋼片的厚度更加方便快捷。
[0035]另外,連接桿8、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可以均由不銹鋼材質制作形成,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較好、強度較高,因此可以選擇不銹鋼材質制作。當然還可以選擇其它金屬進行制作,在此不作限定。
[0036]優選地,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的長度可以均大于待測SMT鋼網的寬度的二分之一,如此只需在SMT鋼網的一側沿著其長度方向移動進行測量即可對中間位置的鋼片進行測量,而不必再沿著SMT鋼網的兩側沿著其長度方向移動。當然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的長度也可以等于待測SMT鋼網的寬度的二分之一,在此不作限定。
[0037]另外,螺旋測微工裝的精度可以為0.0Olmm,即其與千分尺的刻度結構相同。螺旋測微工裝的精度也可以為0.0lmm,即其與百分尺的刻度結構相同。當然,螺旋測微工裝的精度還可以為0.0001mm,在此不作限定。
[0038]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0039]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包括框架、小砧(9)、測量端與所述小砧(9)的測量端相對的測微螺桿(10)、固定套筒(2)、微分筒(3)和測力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包括第一臂桿(6)、與所述第一臂桿(6)平行設置的第二臂桿(7)以及連接所述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的連接桿(8); 其中第一臂桿(6) —端與固定套筒(2)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連接桿(8)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臂桿(7)—端與小砧(9)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連接桿(8)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的長度均不小于待測SMT鋼網的寬度的二分之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8)與所述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均垂直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8)、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為一體式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桿(6 )和第二臂桿(7 )與連接桿(8 )均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具體為穿過所述固定套筒(2)并與其螺紋配合的螺桿,且所述螺桿的一端能夠與測微螺桿(10)抵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測微工裝具體為數顯螺旋測微工裝。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8)、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均由不銹鋼材質制作形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桿(6)和第二臂桿(7)的長度均大于待測SMT鋼網的寬度的二分之一。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測微工裝的精度為0.001mm。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MT鋼網厚度的螺旋測微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測微工裝的精度為0.01mm。
【文檔編號】G01B5/06GK203572395SQ201320796736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日
【發明者】蔡銳凱, 方祥建, 黃才筍, 顏小林, 董明景, 鄧衛勇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