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石油勘探地震數據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與常規地震資料相比,寬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資料的方位角和炮檢距分布范圍較廣且更均勻。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寬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資料中富含的海量高品質寬方位地震信息,是地震數據處理面臨的現實課題。近年來出現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commonoffsetcommonazimuth,以下簡稱:coca)技術迅猛發展,coca技術工業界也稱為炮檢距向量片(offsetvectortile,簡稱ovt)技術或共炮檢距向量片技術(commonoffsetvector,簡稱cov)技術,coca技術為最大程度地利用疊前偏移距、方位角信息提供了基礎。該技術考慮了寬方位觀測帶來的方位各向異性問題,有利于提高地震成像精度;同時該技術在處理過程中可以保留炮檢距和方位角信息,有利于開展裂縫型儲層預測工作。隨著該技術研究和應用的深入,時至今日,coca技術已成為寬方位地震資料處理的核心技術,在復雜地震成像和儲層描述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是coca技術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F有的獲取方法是:1、將地震數據分選成n×m個交叉排列地震數據道集,n為在交叉排列觀測系統中炮線的數目,m為在交叉排列觀測系統中檢波線的數目。2、根據炮線距和檢波線距等距離,對交叉排列地震數據道集進行劃分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并對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進行編號。3、將每個交叉排列地震數據道集中同一象限相同編號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提取出來組合在一起,就得到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
按上述方法,獲取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偏移距范圍較大,通常是炮線距或檢波線距的2倍左右,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之間的偏移距 過渡存在跳變,尤其是圍繞炮線和檢波線交點處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偏移距范圍很大,會給最終成果數據體帶來很強的采集腳印,不利于淺層成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統,可減小共偏移距共方位角道集的偏移距范圍,降低偏移距分布的不連續性,使得道集之間的偏移距過渡更平滑。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包括:
將地震數據分選成n×m個十字排列域道集,n為觀測系統中炮線的數目,m為觀測系統中檢波線的數目;
對每一個十字排列域道集,根據減半后的炮線距和減半后的檢波線距進行劃分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
以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為中心,按照每四個相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的原則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并對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按順序依次進行編號;
收集所有十字排列域道集中相同編號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得到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
進一步地,所述以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為中心,按照每四個相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的原則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包括:
將最靠近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的四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以所述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為中心,分別沿著炮線和檢波線的方向,將每四個相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其中,位于十字排列域道集四個邊界點的四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為四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余下的位于十字排列域道集四條邊界上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包括兩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
進一步地,所述對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按順序依次進行編號,包括:
從邊界點處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開始按照順序依次進行編號。
進一步地,所述對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按順序依次進行編號,包括:
從邊界點處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開始沿著炮檢線按照順序依次進行編號。
進一步地,所述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的個數與所述地震數據的覆蓋次數相等。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系統,包括:
地震數據處理模塊,用于將地震數據分選成n×m個十字排列域道集,n為觀測系統中炮線的數目,m為觀測系統中檢波線的數目;
劃分模塊,用于對每一個十字排列域道集,根據減半后的炮線距和減半后的檢波線距進行劃分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
組合模塊,用于以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為中心,按照每四個相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的原則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并對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按順序依次進行編號;
獲取模塊,用于收集所有十字排列域道集中相同編號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得到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
進一步地,所述劃分模塊具體用于:
將最靠近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的四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以所述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為中心,分別沿著炮線和檢波線的方向,將每四個相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其中,位于十字排列域道集四個邊界點的四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為四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余下的位于十字排列域道集四條邊界上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包括兩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
進一步地,所述劃分模塊具體用于:
從邊界點處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開始按照順序依次進行編號。
進一步地,所述劃分模塊具體用于:
從邊界點處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開始沿著炮檢線按照順序依次進行編號。
進一步地,所述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的個數與所述地震數據的覆蓋次數相等。
本發明提供的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統,通過以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為中心,將炮線距和檢波線距減半后對每一十字排列域道集進行劃分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再以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為中心,按照每四個相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的原則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并對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進行編號,最后收集所有十字排列域道集中相同編號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得到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減小了各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偏移距,進而使得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偏移距范圍減小,因此降低了偏移距分布的不連續性,使得道集之間的偏移距過渡更平滑,且確保了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具有最小偏移距,壓制了采集腳印,更有利于淺層成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實施例一的流程圖;
圖2為現有方法獲得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實施例二的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實施例二中劃分十字排列域道集后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實施例二中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的劃分結果示意圖;
圖6為采用本發明的方法獲取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偏移距范圍 與采用現有方法獲取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偏移距范圍對比示意圖;
圖7是對采用上述二種劃分方法得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進行疊前時間偏移效果對比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提供的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系統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中的附圖,對本發明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圖1為本發明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實施例一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101、將地震數據分選成n×m個十字排列域道集,n為觀測系統中炮線的數目,m為觀測系統中檢波線的數目。
s102、對每一個十字排列域道集,根據減半后的炮線距和減半后的檢波線距進行劃分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
一般地,炮線距和檢波線距等距離,炮線距和檢波線距減半后也是等距離,根據減半后的炮線距和減半后的檢波線距進行劃分得到多個正方形小數據,每一正方形形小數據為一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
s103、以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為中心,按照每四個相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的原則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并對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按順序依次進行編號。
具體地,將最靠近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的四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以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為中心,分別沿著炮線和檢波線的方向,將每四個相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其中,位于十字排列域道集四個邊界點的四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為四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余下的位于十字排列域道集四條邊界上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 包括兩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
對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進行編號,可以是從邊界點處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開始按照順序依次進行編號。或者還可以是從邊界點處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開始沿著炮檢線按照順序依次進行編號。
s104、收集所有十字排列域道集中相同編號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得到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
具體地,按照上述方法得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以位于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為例,相比較現有技術獲得的位于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偏移距縮小了一倍。位于其他位置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相比較現有技術獲得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偏移距,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本實施例提供的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通過以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為中心,將炮線距和檢波線距減半后對每一十字排列域道集進行劃分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再以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為中心,按照每四個相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的原則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并對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進行編號,最后收集所有十字排列域道集中相同編號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得到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減小了各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偏移距,進而使得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偏移距范圍減小,因此降低了偏移距分布的不連續性,使得道集之間的偏移距過渡更平滑,且確保了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具有最小偏移距,壓制了采集腳印,更有利于淺層成像。
下面采用一個具體的實施例,對圖1所示方法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中利用某實際地震資料進行,其中炮線距300米,檢波線距300米,覆蓋次數196(14×14)次。
首先結合圖2說明現有的一種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圖2為現有方法獲得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現有方法按炮線距和檢波線距等距離對十字排列域道集進行劃分,圖2所示共有196個不同顏色的方塊-矩形單元,代表196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對該十字排列域道集的剖分,矩形單元的個數與覆蓋次數相同,矩形單元在縱橫 向的尺度分別等于炮線距和檢波線距。矩形單元的編號采用分象限處理的方式,每個象限內部各有49個,都從1~49順序編號,共計4×49=196=覆蓋次數。可以看出,偏移距最小的前4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編號為1)圍繞十字排列的中心(炮檢線的交點),最小偏移距道集被平均分配給這4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中,其他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圍繞這四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從小偏移距到大偏移距依次展開。這種劃分方法的缺點是對近偏移距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而言,偏移距范圍往往很大,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之間的偏移距過渡存在跳變,不利于偏移成像。下面結合圖3說明本發明提供的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的具體過程。
圖3為本發明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實施例二的流程圖,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201、首先進行地震數據準備。包括原始地震數據讀入、地震數據編輯、觀測系統加載和時間域處理等。
s202、將地震數據分選成n×m個十字排列域道集,n為觀測系統中炮線的數目,m為觀測系統中檢波線的數目。
s203、將炮線距、檢波線距縮小為原來的一半,即新的炮線距為300/2=150米,新的檢波線距為300/2=150米。用減半后的炮線距、檢波線距去劃分十字排列域道集。圖4為本發明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實施例二中劃分十字排列域道集后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由于炮線距、檢波線距各縮小一倍,得到的矩形單元的個數將是圖2所示方法的4倍,即196×4=784。
s204、以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為中心,按照每四個相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的原則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并對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進行編號。
具體地,對s203生成的784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矩形單元進行合并重組處理,將最靠近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的四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以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為中心,分別沿著炮線和檢波線的方向,將每四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其中,位于十字排列域道集四個邊界點的四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為四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余 下的位于十字排列域道集四條邊界上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包括兩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由此得到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的劃分結果。圖5為本發明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實施例二中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的劃分結果示意圖,如圖5所示,得到225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接著對這225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進行編號,可以是從邊界點處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開始按照順序依次進行編號?;蛘哌€可以是從邊界點處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開始沿著炮檢線按照順序依次進行編號,如圖5所示例,從十字排列域道集左下角開始計數為1,沿炮檢線依次增加。之所以如此處理,是因為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穿過了炮檢線,而不是沿著炮檢線。這樣,共形成225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看似多于理論上的196個單元,但注意到邊界處只有半個單元,因此完整的單元還是196個,與理論相符。
從圖5可見,重新組合后,位于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具有最小偏移距,其他的單元以此為中心螺旋形展開,同時偏移距也逐漸增大。
s205、收集所有十字排列域道集中相同編號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得到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
圖6為采用本發明的方法獲取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偏移距范圍與采用現有方法獲取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偏移距范圍對比示意圖,圖6中(a)所示為采用本發明的方法獲取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偏移距范圍,圖6中(b)所示為采用現有方法獲取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偏移距范圍,這二個道集都來自各自劃分方案的最小偏移距,即前者位于十字排列的中心,而后者緊鄰十字排列中心。現有方法的偏移距范圍達到100~800米,而基于十字排列中心的方法偏移距范圍100~400米,縮小了一倍。
圖7是對采用上述二種劃分方法得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進行疊前時間偏移效果對比示意圖,圖7中(a)所示為對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得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進行疊前時間偏移效果圖,圖7中(b)所示為采用現有方法得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進行疊前時間偏移效果圖,本發明中基于十字排列中心的方法淺層同相軸的連續性得到明顯的改善,說明較小的偏移距范圍意味著偏移距分布的一致性更好,更有利 于淺層的成像和高保真處理。
本發明以十字排列域道集的交點為中心,應用炮檢線距減半的劃分方案和單元重組技術,減小了各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偏移距,進而使得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偏移距范圍減小,且確保了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具有最小偏移距,降低了偏移距分布的不連續性,道集之間的偏移距過渡更平滑,解決了傳統方法存在的偏移距范圍過大、過渡存在跳變等問題,對于淺層成像、壓制采集腳印、高保真處理都很有實用價值。
圖8為本發明提供的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系統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的系統可以包括:地震數據處理模塊11、劃分模塊12、組合模塊13和獲取模塊14,其中,地震數據處理模塊11用于將地震數據分選成n×m個十字排列域道集,n為觀測系統中炮線的數目,m為觀測系統中檢波線的數目。劃分模塊12用于對每一個十字排列域道集,根據減半后的炮線距和減半后的檢波線距進行劃分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組合模塊13用于以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為中心,按照每四個相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的原則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并對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按順序依次進行編號。獲取模塊14用于收集所有十字排列域道集中相同編號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得到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
進一步地,劃分模塊12具體用于:
將最靠近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的四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以所述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為中心,分別沿著炮線和檢波線的方向,將每四個相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其中,位于十字排列域道集四個邊界點的四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為四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余下的位于十字排列域道集四條邊界上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包括兩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
可選的,劃分模塊12具體用于:從邊界點處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開始按照順序依次進行編號??蛇x的,劃分模塊12具體用于:從邊界點處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開始沿著炮檢線按照順序依次進行編號。
本實施例的裝置,可以用于執行圖1所示方法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其實 現原理類似,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提供的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系統,通過以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為中心,劃分模塊將炮線距和檢波線距減半后對每一十字排列域道集進行劃分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組合模塊再以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為中心,按照每四個相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單元合并為一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的原則獲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并對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進行編號,最后獲取模塊收集所有十字排列域道集中相同編號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單元,得到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減小了各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偏移距,進而使得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偏移距范圍減小,因此降低了偏移距分布的不連續性,使得道集之間的偏移距過渡更平滑,且確保了十字排列域道集中心具有最小偏移距,壓制了采集腳印,更有利于淺層成像。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各方法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以通過程序指令相關的硬件來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儲于一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該程序在執行時,執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實施例的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