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冷卻器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機油冷卻器生產檢漏工藝及其系統。
背景技術:
:
機油冷卻器的作用是冷卻潤滑油,保持油溫在正常工作范圍之內。在大功率的強化發動機上,由于熱負荷大,必須裝用機油冷卻器。發動機運轉時,由于機油粘度隨溫度升高而變稀,降低了潤滑能力。因此,有些發動機裝用了機油冷卻器,其作用是降低機油溫度,保持潤滑油一定的粘度。機油冷卻器布置在潤滑系循環油路。由于機油冷卻器的輸送通道都是密封的通道,因此生產時需要對其進行檢漏,現有的對于機油冷卻器的輸送通道檢漏一般都是一個一個單獨進行,這樣速度慢,效率低,而且現有的檢漏都是在常溫的水中進行,與實際機油運作時的差異環境差距較大,機油冷卻器生產的過程中都是有密封膠、以及其他的密封物質,而這些物質是受到環境的影響,特別是溫度的影響,存在這在水法檢測不出泄露的情況下,因此容易導致檢測不出漏洞,而實際使用時會出現漏油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檢測速度快,效率高,準確性高的汽車機油冷卻器生產檢漏工藝及其系統。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汽車機油冷卻器生產檢漏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準備一個油槽,將機油充入到油槽內,然后給油槽加熱,使得油槽內的機油的溫度達到130~140℃,然后進行保溫:在本溫度內,高于普通汽車實際使用時冷卻器的正常溫度。
2)、將冷卻器的接口封堵并與充氣設備連接,
3)、將密封的冷卻器沉浸在油槽內的機油內部,然后向冷卻器內充入氣體,冷卻器的內部壓力為4.5~5.5bar之間;機油相對于水具有更高的粘稠度,增加壓力,防止泄漏點較小在冷卻器浸入到機油中無法發現。
4)、發現有氣泡跑出即為有漏氣點,并緩慢提升漏氣的冷卻器至表面,判斷冷卻器的漏氣位置。
一種汽車機油冷卻器生產檢漏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槽、支架、頂升氣缸、提升氣缸、卡板、充氣頭和加熱箱,所述的支架設置在油槽的內部,所述的頂升氣缸固定設置在油槽的兩端且輸出端與支架的兩端進行連接,所述的提升氣缸均勻且對稱的固定設置在支架的兩側,所述的卡板固定設置在提升氣缸下端的輸出端上,卡板上固定設置有卡槽,所述的充氣頭固定設置在卡板上,所述的加熱箱固定設置在油槽的下部位置。
所述的提升氣缸、卡板和充氣頭都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所述的充氣頭上固定設置有壓力表。
所述的支架的一側的提升氣缸至少設置有三個以上。
所述的卡槽的中間為圓槽,所述的圓槽的上側設置有開口。
本發明可以一次性檢測多個冷卻器,因此速度快,效率高,且,發明子多個冷卻器檢測同時還可以實現單個冷卻器的檢測控制,在多個冷卻器同時檢測時,一旦發現有泄露的冷卻器,可以通過頂升氣缸直接控制升降立即更換,因此使用方便,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使用方便,可以同時檢測多個冷卻器,檢測速度快,效率高,準確性和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系統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系統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新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一種汽車機油冷卻器生產檢漏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準備一個油槽,將機油充入到油槽內,然后給油槽加熱,使得油槽內的機油的溫度達到130~140℃,然后進行保溫:
2)、將冷卻器的接口封堵并與充氣設備連接,
3)、將密封的冷卻器沉浸在油槽內的機油內部,然后向冷卻器內充入氣體,冷卻器的內部壓力為4.5~5.5bar之間;
4)、發現有氣泡跑出即為有漏氣點,并緩慢提升漏氣的冷卻器至表面,判斷冷卻器的漏氣位置。
如圖1和2所示,一種汽車機油冷卻器生產檢漏系統,包括油槽1、支架2、頂升氣缸3、提升氣缸4、卡板5、充氣頭6和加熱箱7,支架2設置在油槽1的內部,頂升氣缸3固定設置在油槽1的兩端且輸出端與支架2的兩端進行連接,提升氣缸4均勻且對稱的固定設置在支架2的兩側,卡板5固定設置在提升氣缸4下端的輸出端上,卡板5上固定設置有卡槽8,充氣頭6固定設置在卡板5上,加熱箱7固定設置在油槽1的下部位置。提升氣缸4、卡板5和充氣頭6都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充氣頭6上固定設置有壓力表9。支架1的一側的提升氣缸4至少設置有三個。卡槽8的中間為圓槽,圓槽的上側設置有開口。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