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裝置設計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旋轉式粘度計。
背景技術:
在工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中,常通過測量粘度來監控物質的成分或品質。旋轉式粘度計則是測量流體粘度的物性分析儀器。目前常用旋轉式粘度計有毛細管式、旋轉式和振動式3種,結構均比較簡單,包括旋轉式粘度計本體、底座、支撐桿和連接桿,易于掌握,傳統的旋轉式粘度計結構設計不合理,造成料筒在立桿上固定時容易發生掉落等危險,支腳支承不夠穩定等,容易造成粘度測量誤差,而且在進行試液的粘度測量時操作十分繁瑣,由于是手動操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設計了一種旋轉式粘度計。
本發明所要求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旋轉式粘度計,包括支腳、立桿,所述支腳中心部分為盤形結構,周邊由水平桿支撐,所述立桿在所述支腳的頂面中心位置與所述支腳固定為一個整體,還包括夾頭、鎖緊螺栓、電機、夾持環、轉軸、攪拌頭、料筒,所述夾持環固定在所述立桿的上部,所述夾持環的有端部設計有所述夾頭,所述鎖緊螺栓即旋合在所述夾頭上,擰緊所述鎖緊螺栓,所述夾持環即被鎖緊在所述立桿上,所述電機固定在所述夾持環上,所述料筒被夾持在所述夾持環內,所述電機的主軸與所述轉軸固連在一起。
所述支腳周邊的水平桿設置三根,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所述支腳周邊的水平桿的底面靠近端部設置有墊片。
所述轉軸靠近底端設置有所述攪拌頭。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采用支腳、立桿、夾頭、鎖緊螺栓、夾持環、轉軸、攪拌頭、料筒相結合所設計的旋轉式粘度計,支腳周邊的水平桿設置三根,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整個裝置支承穩定,支腳周邊的水平桿的底面靠近端部設置有墊片,支腳在地面支承平穩,轉軸靠近底端設置有攪拌頭,電機轉動,攪拌頭在料筒內攪動料液,即可通過攪拌頭轉動的速度方便地得出料液的粘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組件和附圖標記分別為:1、支腳;2、立桿;3、夾頭;4、鎖緊螺栓;5、電機;6、夾持環;7、轉軸;8、攪拌頭;9、料筒。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一種旋轉式粘度計,包括支腳1、立桿2、夾頭3、鎖緊螺栓4、電機5、夾持環6、轉軸7、攪拌頭8、料筒9,支腳1中心部分為盤形結構,周邊由水平桿支撐,立桿2在支腳1的頂面中心位置與支腳1固定為一個整體,夾持環6固定在立桿2的上部,夾持環6的有端部設計有夾頭3,鎖緊螺栓4即旋合在夾頭3上,鎖緊螺栓4擰緊,夾持環6即被鎖緊在立桿2上,電機5固定在夾持環6上,料筒9被夾持在夾持環6內,電機5的主軸與轉軸7固連在一起。
支腳1周邊的水平桿設置三根,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整個裝置支承穩定。
支腳1周邊的水平桿的底面靠近端部設置有墊片(圖中未畫出),支腳1在地面支承平穩。
轉軸7靠近底端設置有攪拌頭8,電機5轉動,攪拌頭8在料筒9內攪動料液,即可通過攪拌頭8轉動的速度方便地得出料液的粘度。
本發明所公開的旋轉式粘度計,支腳1周邊的水平桿設置三根,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整個裝置支承穩定,支腳1周邊的水平桿的底面靠近端部設置有墊片(圖中未畫出),支腳1在地面支承平穩,轉軸7靠近底端設置有攪拌頭8,電機5轉動,攪拌頭8在料筒9內攪動料液,即可通過攪拌頭8轉動的速度方便地得出料液的粘度。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