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力設備監測領域。
背景技術:
電力的傳輸大都需要利用架空線路,因此架空線路的工況直接影響到電力傳輸的質量,目前對于架空線路的監測大都是遠程進行,通過采集單元將線纜的電力參數輸送至遠端服務器,但在現場難以發現具體哪條線纜存在問題,給高空線纜維護工作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實現一種在白天和夜晚能夠的給予工作有人提示報警的架空線路纜警示故障報警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架空線路帶電警示故障報警器,報警器設有采集線纜工況參數的電流互感器感,所述電流互感器感輸出信號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輸送報警信號至報警裝置,所述的報警裝置包括光源和報警機構,所述報警機構包括圓柱形護罩、固定在護罩內的圓形轉筒、以及驅動旋轉的電機,所述控制器輸出驅動信號至電機,所述護罩上等夾角的間隔設有透光和不透光的區域,所述圓筒上等夾角的間隔設有報警填充色和非報警填充色,所述護罩上的間隔區域的夾角與圓筒上間隔區域的夾角相同。
所述報警器設有元器件殼體,所述元器件殼體上方設有用于夾持線纜的夾子、下方設有報警機構,所述元器件殼體的周邊設有傘狀托架,所述托架上方設有太陽能充電板、下方設有光源,所述太陽能充電板為元器件殼體內的電池充電,所述電池為電流互感器、控制器、光源、電機供電。
所述電流互感器、控制器和電機固定在元器件殼體內。
所述夾子包括固定在元器件殼體頂部的兩個支柱、設置在支柱上的轉軸、固定在轉軸上的夾片、以及連接轉軸和支柱的扭簧,所述夾片端部相接觸,所述支柱和夾片為金屬材質構成交流互感器的感應端。
所述元器件殼體頂部與夾片之間設有V形線槽,所述線槽上表面設有防滑紋。
基于所述的架空線路帶電警示故障報警器的控制方法,電流互感器實時采集線纜工況參數并輸送至控制器,若線纜帶電正常運行時,則光源低頻閃爍,且報警機構的非報警填充色旋轉至護罩透光區域;若線纜帶電異常運行時,則光源高頻閃爍,且報警機構的報警填充色旋轉至護罩透光區域。
所述低頻閃爍為3秒/次,所述高頻閃爍為0.5秒/次。
所述線纜帶電異常運行為It≥180A或△I≥0.5I0或I=0或0.02s≤△T≤3s,其中It為突變量電流啟動值,△I為電流變化率,I0為短路前線路電流,I為線路故障后電流,△T為電流突變時間。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不管在白天還是夜晚,都能給予工作人員可靠的警示,能夠提示是否帶電,也能提示是否存在故障,提高線纜巡檢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發明說明書中每幅附圖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2為報警器結構示意圖;
圖1為報警機構的護罩結構示意圖;
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托架;2、夾子;3、太陽能發電板;4、元器件殼體;5、報警機構;6、光源。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架空線路帶電警示故障報警器外殼由元器件殼體4、夾子2、托架1和報警機構5組合構成,夾子2位于元器件殼體4的上方,用于夾持線纜,將報警器固定在架空線路上,托架1為開口向下的傘狀結構,其上表面固定有太陽能發電板3,因此太陽能發電板3為傾斜固定,能夠更好的吸收太陽能,提高發電效率,太陽能充電板為元器件殼體4內的電池充電,太陽能充電板優選由4塊1.5V太陽能板串聯組成,最大充電功率可達0.5W/H,電池采用的鋰電,由于報警器的電子元器件耗電量低,且太陽能發電板3布置結構合理,其能夠通過太陽能發電板3實現報警器用電的自給自足,保證用電量,不必外接電源或更換電池。
報警器通過內置電流互感器感應到電流磁場,當高壓線路正常運行時電流互感器感能夠采集到線纜工況參數,電流互感器感輸出信號至控制器,控制器輸送報警信號至報警裝置,通過驅動報警裝置工作,從而實現實時在線監測提示。
報警裝置包括光源6和報警機構5,光源6優選LED,耗電低且使用壽命長,光源6設有多個,均勻的固定在托架1下方,一般設置3-6個,這樣既能保證可靠的發光度,也能讓工作人員在各個角度均能看到光源6閃爍報警,避免受到位于中央的元器件殼體4的干涉(擋住光線),此外傘狀托架1下方內壁可以設置反光材料涂層,配合托架1的凹陷的結構,能夠保證報警光線的照射方向向下,避免光線強度的浪費,傘狀托架1也能保護光源6受雨水侵蝕,提高產品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質量。
元器件殼體4采用圓柱形結構,電池、電流互感器、控制器和報警機構5的電機均固定在元器件殼體4內,電池為電流互感器、控制器、光源6、電機供電。
元器件殼體4下方設有報警機構5,報警機構5采用為圓柱形結構,大小與元器件殼體4差不多,報警機構5包括圓柱形護罩、固定在護罩內的圓形轉筒、以及驅動旋轉的電機,控制器輸出驅動信號至電機,從而能夠控制轉筒在護罩內旋轉,護罩上等夾角的間隔設有透光和不透光的區域,一般合計設置4、6或8個,需要采用雙數個數,從而才能保證透光和不透光區域間隔設置,例如設置6個,則透光和不透光區域均占護罩的60度區域,且間隔設置,如圖3所示。
圓筒上等夾角的間隔設有報警填充色和非報警填充色區域,報警填充色可以采用紅色、黃色等醒目的顏色,非報警填充色則采用白色、銀色、淺灰等與護罩不透光區顏色相近或相同的顏色,報警填充色和非報警填充色區域一般合計設置4、6或8個,需要采用雙數個數,從而才能保證報警填充色和非報警填充色區域間隔設置,例如設置6個,則報警填充色和非報警填充色區域均占護罩的60度區域,且間隔設置。
護罩上的間隔區域的夾角與圓筒上間隔區域的夾角相同,即報警填充色和非報警填充色的區域合計數量與透光和不透光區域的合計數量相同,這樣通電機旋轉轉筒,能夠使報警填充色和非報警填充色區域根據需要顯露出來,由于光源6一般為白色或淡黃,白天光線強烈難以識別,通過使報警器下部變色,能夠輕易的識別出來線纜工況,同時也能配合光源6對線纜不同工況進行報警。
元器件殼體4上方設有用于夾持線纜的夾子2,夾子2包括固定在元器件殼體4頂部的兩個支柱、設置在支柱上的轉軸、固定在轉軸上的夾片、以及連接轉軸和支柱的扭簧,兩個夾片的端部相接觸,支柱和夾片為金屬材質,則能夠構成交流互感器的感應端,為了提高夾持的可靠性,元器件殼體4頂部與夾片之間設有V形線槽,線槽上表面設有防滑紋。
基于上述架空線路帶電警示故障報警器的控制方法:
電流互感器實時采集線纜工況參數并輸送至控制器;
若線纜帶電正常運行時,則光源6低頻閃爍,且報警機構5的非報警填充色旋轉至護罩透光區域;
若線纜帶電異常運行時,則光源6高頻閃爍,且報警機構5的報警填充色旋轉至護罩透光區域。
其中線纜帶電異常運行為It≥180A或△I≥0.5I0或I=0或0.02s≤△T≤3s,其中It為突變量電流啟動值,△I為電流變化率,I0為短路前線路電流,I為線路故障后電流,△T為電流突變時間。
這樣,當線路發生短路或者接地故障時,產品報警機構5的報警填充色顯露出來,并伴有LED燈高頻閃爍報警顯示,平均0.5次/秒;通過故障指示器的報警顯示,尤其在夜間巡視人員遠距離地就可以迅速準確判定故障區段、分支及故障點。平時正常的閃燈可以在有線路同桿架設時或在有電線路的警示狀態下,起到防誤登桿,保護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帶電警示器上面的LED燈間歇性閃爍警示,平均3秒/次;巡線人員可根據帶電顯示器的LED燈判斷出當前線路的狀況,更加方便了一線線路檢修人員的夜間巡檢工作。產品的安裝使夜間架空線路上的巡檢工作更加簡單明了化,簡化了人為操作工序,同時為巡線人員提供了安全警示作用,對配電線路的故障排查提供了可靠的安全技術保障。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明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