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電子秤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脂肪秤的不同用戶匹配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系自身的身體健康情況。因此催生了脂肪秤應用市場,通過脂肪秤可以測量人體體重、體脂、身體水分、肌肉含量、身體年齡等諸多人體參數。通過監控人體各項參數,制定相應的飲食、運動、睡眠指引方案,協助人們管理自身監控。
然而,脂肪秤測量人體參數需要預先錄入測量人員的身高、年齡基本信息。由于一臺脂肪秤會有多個家庭成員進行使用,所以目前市面脂肪秤一般都帶有存儲多個用戶基本信息的功能。這就衍生出匹配用戶的問題,如何才能判斷正確識別出正常秤重人員,讀取相應的人體基本信息計算人體參數呢?市面上一般的做法是通過人體重量去匹配,選用存儲中體重接近的用戶信息,但是該方法對于重量接近的用戶無法區分開,導致測量不準確;也有的是通過用戶每次秤重先手動輸入,但該方法降低用戶體驗,增加操作難度。
如專利申請201510204137.3公開了一種帶減肥目標功能的脂肪秤,包含處理器、顯示屏、輸入模塊、電極板、傳感器、揚聲器、藍牙模塊、存儲模塊,處理器、顯示屏、輸入模塊、電極板、傳感器、揚聲器、藍牙模塊、存儲模塊均與處理器相連,電極板位于脂肪秤頂層,與人體雙腳直接接觸。處理器包括存儲器和運算器,存儲器存儲不同身高下體重標準和體脂標準,運算器,一方面可以根據輸入身高與測量體重計算BMI值,根據體脂率和體重計算體重的目標值,并得到每周的減肥計劃。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既可以測得目前體重及體脂含量,又可以設定減肥計劃,還可以提示用戶是否達到計劃目標值,有利于人們健康合理的控制體重。然而該申請是僅僅是對人體數據進行運算,無法實現重量接近的用戶區分開,導致測量不準確,增加操作難度。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因此本發明的首要目地是提供一種脂肪秤智能匹配用戶方法,該方法解決脂肪秤用戶信息匹配不正確導致測量參數誤差大問題。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地在于提供一種脂肪秤智能匹配用戶方法,該方法實現簡便,成本低廉,可廣泛應用于各種脂肪秤中。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脂肪秤智能匹配用戶方法,該方法通過利用人體重量和人體生物電阻抗信息作為用戶匹配的標識,其特征在于在錄入用戶基本信息時候,先對用戶人體重量和人體生物電阻抗信息進行采樣,最終以用戶人體重量和人體生物電阻抗信息作為匹配標識,再將匹配標識與用戶基本信息映射成用戶標識與用戶信息關系表格進行存儲;用戶測量脂肪時,先采集用戶人體重量和人體生物電阻抗信息做檢索標識,通過搜索匹配預先存儲的用戶標識與用戶信息關系表格的信息,獲取對應的用戶信息,最終利用獲取到的用戶信息進行人體參數計算。
進一步地,人體生物電阻抗包括人體軀干電阻、人體左手臂電阻、人體右手臂電阻、人體左腿電阻、人體右腿電阻,對應的頻率分三段:5kHz、50kHz、250kHz。
進一步,人體生物阻抗值采集電極片需要八個,分別命名為A、B、C、D、E、F、G、H,分別位于四肢,其中左手為A、B,右手為C、D,左腿為E、F,右腿為G、H,各兩個;當測量人體驅干阻抗時,需要以B、G點設為電流點,D、E點設為電壓測試點,通過流過驅干電流與驅干兩端電壓既可以計算出人體軀干阻抗。
更進一步,上述電極片需要測量高、中、低三種頻段的人體生物阻抗。
進一步地,存儲用戶標識與用戶信息關系表格,可以是存儲在脂肪秤設備端,也可以是存儲在云端,測量時候通過無線模塊獲取在脂肪秤設備端計算匹配用戶,或者是通過無線設備將脂肪秤設備采集到的人體體重、生物電阻抗信息發送到云端,在云端匹配計算。
更進一步,匹配規則是:先匹配用戶重量接近的用戶信息,之后再對這些用戶信息進行人體生物阻抗匹配,由于人體生物阻抗又分為三種頻段,需將三種頻段的生物阻抗加權擬合再匹配出人體生物阻抗最接近的用戶信息。
進一步地,人體重量、生物電阻抗信息不同時間段測量結果不完全一致,所以以人體重量、生物電阻抗進行搜索匹配用戶信息時候需要用事先擬合的匹配規格進行匹配。
本發明所實現的脂肪秤智能匹配用戶方法,滿足不同測量場景,可以避免由于用戶匹配不正確造成測量參數不正確的情況,提高了脂肪秤測量準確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實施的人體生物電阻抗構造圖。
圖2是本發明所實施的系統構造圖。
圖3是本發明所實施的控制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所實現的脂肪秤智能匹配用戶方法,首先需要先通過重量傳感器采集人體重量信息,再通過生物阻抗值采集電極采集人體生物阻抗值,采集重量信息通過常規的重量傳感器即可實現,重量傳感器通常設置于脂肪秤設備端。結合圖1所示,對人體生物阻抗值采集電極片需要八個,分別命名為A、B、C、D、E、F、G、H,分別位于四肢,其中左手為A、B,右手為C、D,左腿為E、F,右腿為G、H,各兩個。當測量人體驅干阻抗時,需要以B、G點設為電流點,D、E點設為電壓測試點,通過流過驅干電流與驅干兩端電壓既可以計算出人體軀干阻抗。
測量其他部位的方法類似,這里就不一一說明。另外不同電流頻率對人體細胞的穿透率也不一致,所以需要測量高、中、低三種頻段的人體生物阻抗。
再結合圖2、圖3所示,本發明脂肪秤設備先通過重量傳感器采集人體重量信息,重量傳感器獲取的重量信息傳輸給MCU,再通過生物阻抗值采集電極采集人體生物阻抗值,生物阻抗值采集電極采集的人體生物阻抗值也傳輸給MCU,由MCU通過無線模塊(通常是3G/4G無線模塊)最終將人體重量、生物阻抗值作為標識發送到云端,云端再將對應的用戶信息與標識一一對應建立用戶標識與用戶信息關系表格,這樣每個家庭成員的用戶信息就對應唯一的標識。另外一定云端的家庭成員用戶信息與家庭成員標識一一對應起來后,后續就可以通過家庭成員不斷測量,自動更新到建立的列表人體重量、生物阻抗值標識,而不需要類似第一次創建用戶成員時候需要手動錄入,避免用戶測量每次都需要錄入匹配用戶的繁瑣操作。
當用戶開始測量時候,脂肪秤設備先采集到人體重量和生物阻抗值,并以此作為匹配標識,通過無線模塊發送到云端。云端拿到匹配標識后,按照匹配規則與云端事先建立的用戶信息和用戶標識關系表匹配,最終篩選出對應用戶計算人體參數。
匹配規則是:先匹配用戶重量接近的用戶信息,之后再對這些用戶信息進行人體生物阻抗匹配,由于人體生物阻抗又分為三種頻段,需將三種頻段的生物阻抗加權擬合再匹配出人體生物阻抗最接近的用戶信息。
總之,本發明通過上述方法,將人體的重量信息和生物阻抗值建立用戶標識與用戶信息關系表格,通過該表格進行皮毛,以滿足不同測量場景,由此可以避免由于用戶匹配不正確造成測量參數不正確的情況,提高了脂肪秤測量準確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