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用于紡織品液態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測試儀器及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2449786閱讀:775來源:國知局
一種用于紡織品液態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測試儀器及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用于紡織服裝、醫療衛生領域測試紡織品、紙張等對人體汗液、水分的吸收、傳導、擴散和蒸發能力的新裝置和方法。



背景技術:

在炎熱夏季或從事劇烈運動時,人體會排出大量汗液,借助與皮膚近距離接觸的紡織服裝,經過“吸汗-傳導-蒸發”過程,將體表的熱量和水分向外界傳送,人體將感覺舒適。因此,具備良好的吸水快干能力的功能性面料被廣泛地應用于運動及戶外服裝、炎熱環境下的涼爽舒適服裝。特殊的環境條件要求該功能面料具備以下性能:速干性、吸汗、導汗性(能迅速地導出皮膚上的汗液,保持皮膚的干爽)以及優良的透濕性能,該服裝可解決悶熱和出汗黏身的問題,保持皮膚干爽,使人體感覺舒適。為此,對面料吸水速干功能的客觀、真實、有效的測試與評價就顯得非常重要,面料吸水速干性測試技術的發展也將對該類產品的開發與應用起到促進作用。此外,醫療衛生用紡織品也要求對尿液等水分有良好的吸附、傳遞等功能。

面料吸水速干性的測試方法在我國有已經實施的國家標準GB/T 21655.1-2008紡織品吸濕速干性的評定第1部分:單項組合試驗法,該標準屬于單項測試指標組合的測試方法,評價指標包括吸水率、芯吸高度、滴水擴散時間、蒸發速率、蒸發時間和透濕量等指標。該方法測試煩瑣,實驗結果的不確定度較高,且標準中的吸濕速干技術要求未體現出具有不同特性的纖維材料對吸濕速干性的影響。面料吸水速干性的測試方法還有國家標準GB/T 21655.2-2009紡織品吸濕速干性的評定第2部分:動態水分傳遞法,該標準規定了液態水動態傳遞性能的試驗和評價方法。該標準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地對液態水在紡織品內三個方向的動態傳遞性能進行測試,操作簡單,動態過程連貫,初步模擬了面料對汗液的吸收和傳遞過程。與此同時,美國也推出了標準AATCC 195織物液態水分管理特性,可見動態液態水分管理性能(即動態傳遞性能)的測試方法受到全球行業內的認可。

液態水分管理性能的測試方法,為香港理工大學LIYI教授申請的美國專利USA2200102。其原理是:試樣水平放置,測試液(模擬人體汗液)與試樣浸水面(通常是與人體皮膚接觸的表面,即試樣反面)接觸后(測試液從上往下滴向試樣反面),會發生液態汗沿織物的浸水面擴散,并從織物的浸水面向滲透面傳遞,同時在試樣的滲透面(通常是試樣的正面)擴散,含水量的變化過程是時間的函數。當測試液滴入試樣浸水面后,利用與試樣正反兩面緊密接觸的一系列傳感器,測定液態水動態傳遞狀況,計算得到十項測試指標,包括:浸濕時間、吸水速率、最大擴散半徑、累積擴散速率、單向傳遞指數、液態水動態傳遞綜合指數等,以此評估紡織品的吸汗、導汗等性能。

盡管美國專利USA2200102提出的水分管理測試技術與設備MMT(Moisture Management Tester)已經在國內外得到應用,但是仍存在很大的問題。由于服裝面料不同于嬰幼兒使用的多層尿布,因此現有測試設備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是:沒有考慮測試液(汗液)的自重在測試過程中所帶來的影響,測試過程中,測試液由上向下滴向試樣浸水面,因為紡織品是網狀結構,水滴靠本身的自重亦可傳遞給試樣的滲透面。這就使得測試過程與實際真實情況不符,水滴的自重作用改變并誤導了織物液態水傳遞的能力,這使得MMT測試給出了對大多數織物錯誤的結論,即水分很容易從織物反面傳遞到正面,從而無法客觀、真實、有效的測試與評價液態水的傳導。同時,美國專利USA2200102提出的水分管理測試設備中位于同一個圓環上的傳感器并非獨立,這就造成水分在織物水平面上是同心圓環狀擴散的假象,事實上水分在織物水平面上向四周擴散時是非均勻的。此外,液態水接觸面料后,會發生汗液的吸收、傳導和擴散以及汗液揮發干燥的四個現象,美國專利(USA2200102)中提出的指標僅就測試過程中的吸收、傳導、擴散現象進行了測試與評價,只能間接地而非直接地對汗液蒸發干燥過程進行測試與評價,數據結果給出的信息量不完整,無法全面而準確地對面料完整的吸汗、排汗過程進行評價。

李金秀等在《印染》2011年15期發表的“吸濕速干紡織品的測試評價”一文中也指出:“(GB/T 21655.2-2009紡織品吸濕速干性的評定第2部分:動態水分傳遞法)以主要反映織物的吸濕性和導濕性的參數指標來表征其速干性,似缺少足夠的數據支撐,特別是對某些吸濕、導濕和保濕性都很好的纖維材料或織物而言,高的吸濕、導濕性是否一定意味著高的蒸發速率,即速干性,筆者尚有疑慮。”

另外,標準“GB/T 21655.2-2009紡織品吸濕速干性的評定第2部分:動態水分傳遞法”中給出的樣品測試指標分級的數據范圍很寬,性能差異較小的樣品無法區分開來。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出一種用于紡織品液態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測試儀器,利用其可以真實模擬服裝(用測試樣品材料所做)在人體上的穿著狀態,以提供對應的相關測試數值供計算機計算處理而最終給出有價值的測試指標數據。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紡織品液態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測試儀器,該測試儀器配有一控制箱;其還包括有:

一電阻式濕度傳感器單元,其部件采用一對可相互扣合的上、下方形蓋板,所述上、下方形蓋板上各自分布有N×M方形點陣式排列的針狀傳感器,各個傳感器通過數據線與所述控制箱輸入端相連接以實現各個傳感器數據的單獨傳輸,其中N和M的各自取值范圍為5~30中的自然數;

一導液系統單元,帶有一對通過擠壓泵供給測試液的導液管;下導液管位于下蓋板的下方,下導液管出口處設在下蓋板點陣式排列的針狀傳感器的中心區域,且其出液方向為自下往上;上導液管位于上蓋板的上方,上導液管出口處設在上蓋板點陣式排列的針狀傳感器的中心區域,且其出液方向為自上往下;

一可轉動的夾持裝置,該夾持裝置通過轉動可停留在0~90度區域范圍內的任意角度位置,該夾持裝置上配有可將紡織品試樣向四周外拉伸的試樣夾。

所述用于紡織品液態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測試儀器中,還配設一可采集測試液在紡織品試樣上瞬間變化圖像的CCD攝像系統,該CCD攝像系統單元的輸出數據傳輸給中央處理器以對圖像進行處理和分析。

所述用于紡織品液態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測試儀器中,該試樣夾具有拉伸試樣以使紡織品試樣處于若干伸長狀態的功能結構;且在試樣夾持器的夾持面貼有防滑膠皮。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紡織品液態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測試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紡織品液態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測試方法,包括上述任一種所述的測試儀器;其方法如下:利用測試儀器的試樣夾將試樣夾住并使試樣位于上、下蓋板的點陣式排列的針狀傳感器之間;通過導液系統上、下導液管的輸液方向和時間控制來模仿試樣對液態水分(由該紡織品試樣材料制成的服裝面料對皮膚表面汗液)的吸汗、導汗和蒸發過程;測試過程中,所述測試儀器點陣式排列的針狀傳感器單元實時輸出采集的測試數據,傳輸給終端計算機,由終端計算機分析處理后而最終得到性能指標的分析數據;或用CCD攝像機系統記錄測試液在紡織面料上實時變化的圖像,并將采集到的圖像信息傳輸給終端計算機以分析處理后最終得到性能的分析結果。

依據所述由終端計算機分析處理后而最終得到性能指標的分析數據和性能的分析結果可以直接由計算機軟件來實現以時間-吸水率曲線、測試指標列表、水分擴散形狀等方式來展示。

所述用于紡織品液態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測試方法中,具體方法如下:

1)預先制備測試液,將制備好的測試液置入所述測試儀器導液系統單元的儲水箱中待用;設定測試時長、導液速度和時長和上或下導水方向;

2)將待測紡織品試樣面料分割為若干塊并進行預處理,待用;

3)取預處理后的一塊紡織品試樣并用測試儀器的試樣夾夾住,使被夾住的試樣處于0~45度的某一位置狀態;

4)進入如下操作之一:

a)如測試該紡織品試樣的吸汗、導汗性能,則開啟導液系統的上或下導水管向試樣導液,導液過程完成后,控制測試儀器的上下蓋板一起再旋轉0~90度中的任一角度后定位;在開啟向紡織品試樣導液的同時即開始啟動測試儀器的傳感器或CCD攝像系統工作,在規定的一個測試時長內,由測試儀器的傳感器實時輸出測試數據或由CCD攝像系統實時采集紡織品試樣吸液、導液的圖像信息給終端計算機;

b)如測試該紡織品試樣的蒸發汗液性能,則首先啟動導液系統上或下導水管向紡織品試樣導液,當紡織品試樣浸濕達到一設定的面積,然后開始自然蒸發且即時啟動測試儀器的傳感器工作或啟動CCD攝像系統,在此期間由測試儀器的傳感器實時輸出測試數據或由CCD攝像系統實時采集紡織品試樣吸液、導液的圖像信息給終端計算機;

5)由終端計算機將收集到的測試數據或圖像信息分析、計算,最終給出評測結果。

所述用于紡織品液態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測試方法中,所述方法4)的a)步驟中,具體測試所述紡織品試樣吸液、導液性能的操作方法是:首先啟動測試儀器并讓導液系統單元的上或下導液管出口以0.005g/s—0.02g/s的輸液速度出水,持續15~40s的時間,結束出水;然后使所述的測試儀器旋轉以使被夾住的試樣處于0~90度間的一個選中位置,在這個位置下保持至規定的測試時間結束。

所述用于紡織品液態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測試方法中,每一塊紡織品試樣只參與一次測試過程。

所述用于紡織品液態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測試方法中,終端計算機最終給出的評測結果為吸水速率、擴散面積、平均擴散速度、單向傳導指數、平均干燥速度、干爽值和吸水速干綜合值七項指標中的至少一項。

所述用于紡織品液態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測試方法中,所述步驟2)中試樣預處理后,再附加進行潤濕和/或拉伸處理,使紡織品模擬服裝的某一環境狀態和/或某種穿著狀態。

所述用于紡織品液態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測試方法中,所述步驟2)中試樣預處理后,再附加進行潤濕和/或拉伸處理,使紡織品模擬服裝的某一環境狀態和/或某種穿著狀態。

本發明的優點是:

1.真實地模擬出人體著裝時的各個部位和各種穿著狀態下的液態水分吸附傳導情況,從而能夠客觀、真實、準確地對紡織品的液態水分吸附傳導性能進行評價;

2.測試了人體出汗過程中,面料或服裝對汗液的吸附、傳導、擴散和干燥的全過程,是對全過程的測試與表征,測試、計算、圖片采集給出的信息量全面;

3.可以評價面料或服裝在人體不同部位(如:背部或袖部)、在不同的著裝狀態下(如:不同拉伸狀態)、在不同的環境狀態下(如:不同含濕量)對汗液的吸附、傳導、擴散與干燥能力;

4.測試結果可以使差異較小的樣品、具有較相似性能的樣品相互區分開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用于紡織品液態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測試儀器中的核心部位單元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立體圖)。

圖2為圖1所示的核心部位單元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側視)。

圖3為本發明軟件程序的流程方框圖。

圖4為測試純滌綸針織面料試樣得到的吸水曲線。

圖5為測試純苧麻針織面料試樣得到的吸水曲線。

圖6為測試亞麻/棉混紡針織面料試樣得到的吸水曲線。

圖7為測試棉/滌混紡針織面料試樣得到的吸水曲線。

圖8a為測試苧麻蓋滌針織物試樣得到的吸水曲線(織物反面吸水)。

圖8b為測試苧麻蓋滌針織物試樣得到的吸水曲線(織物正面吸水)。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參見圖1和圖2,本發明設計有一個用于紡織品液態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測試儀器,其由控制箱、電阻式濕度傳感器單元、導液系統單元和一可轉動的夾持裝置組成。

該測試儀器的輸出端可以通過USB接口連接一終端計算機,該終端計算機中裝有專用于本發明測試方法的軟件,以進行數據采集、計算和顯示等功能,該軟件程序的流程方框圖可參見圖3所示。

圖1和圖2中示出的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主功能部位結構,具體包括:一對(上、下)方形蓋板模塊:上、下方形蓋板1、2上分別分布有N×M方形點陣式排列的針狀傳感器3,N和M的各自取值范圍為5~30中的自然數,每個傳感器均獨立導出數據。它們初始處于水平狀態。上、下方形蓋板相扣成為一體,上、下方形蓋板上的點陣式排列的針狀傳感器位置一一對應,以便可以在測試時可互相抵住它們之間的測試面料,并且兩者可一起旋轉(0~90度)。在上、下方形蓋板之間設置試樣夾裝置,該試樣夾裝置由四圍方向設置的一組試樣夾4組成,試樣夾可通過組件固定在下蓋板上;試樣夾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滑動以實現對夾持的試樣布料進行拉伸不同程度的拉伸和松弛,使試樣處于不同的拉伸狀態。夾持器的夾持面應貼有防滑膠皮。

在上、下方形蓋板上均設有導水管,上、下導水管分別地位于上、下蓋板傳感器的中心區域。本測試儀器配設有導水系統(其為現有技術可實現,此處不贅述):可以利用導水系統中的擠壓泵輸水,通過下/上導水管以一定的速度擠壓出一定量的水分,供測試過程用水,導水管出口處的不銹鋼管內徑0.5~0.8mm較為合適,可以很好地滿足測試需要。

本發明測試方法中設定:由導水管從下往上和/或從上往下以0.005g/s~0.02g/s的輸水速度導出測試液,導水持續15~40s,輸水量在0.15~0.61g±0.01g,測試總時間為200~225s,其中吸水15~40s后,測試180~200s。

所述控制箱負責測試儀器工作過程的控制,其由現有技術可實現。

本發明的測試儀器可以是通過USB接口連接終端計算機:終端計算機可以動態記錄到上、下蓋板在任何一個角度狀態下傳感器上的電阻變化,實時將測試過程、測試結果展現出來。計算機軟件系統流程圖見圖1,測試結果以時間-吸水率曲線、測試指標列表、水分擴散形狀等方式展示。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模擬服裝或面料對汗液的吸收過程,導液系統將一定量的測試液(模擬汗液)以一定的速度從面料內層傳遞給面料,這其中汗液量可變(模擬小汗、中汗和大汗),利用面料自身的吸力吸附測試液向面料外層傳導,并在面料的內外層各自發生橫向擴散;面料處于上下兩個方形蓋板之間,上下兩個蓋板各自分布有相對應的N×M(N和M的各自取值范圍為5~30中的自然數)方形點陣式排列的針狀傳感器,可以感知到面料表層水分的變化,在導液過程完成后上下蓋板(面料夾在中間)可以一起發生0~90度任意角度的旋轉;同時有一個試樣夾,可以使面料發生100%~150%的拉伸,試樣夾固定在下蓋板上;測試過程中,每一個傳感器均獨立導出數據,計算機實時監測面料上的水分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并通過一系列的計算將吸水速率、擴散面積、平均擴散速度、單向傳導指數、平均干燥速度、干爽值、吸水速干綜合值等七項測試指標展示出來,USB接口將計算機與測試儀器連接起來。此外,還可用攝像系統采集到水滴在紡織面料上瞬間變化的圖像。

為了真實地模擬服裝對皮膚表面汗液的吸收過程,汗液由面料的內層靠面料自身的吸附能力傳導到面料外層,在此過程中,面料位于汗液的上方、下方、不同角度的側面,以模擬人體的肩部、背部、腋下及其他相似的部位。測試過程中,試樣紡織品利用其自身的吸附能力吸附并傳導汗液,盡可能消除水滴重量對水分傳導的影響。同時,要求在測試過程最初的輸送測試液(模擬出汗)時間(如:20s)結束后,試樣可以按一定角度旋轉(0~90度),以模擬人體后背、手臂等部位面料與人體之間的接觸狀態。

為了真實地模擬服裝在人體上的穿著狀態,測試過程中試樣可處于不同倍數的拉伸或自由狀態下;試樣亦可處于不同的潤濕狀態下。

在本發明中,根據需要可預處理一組試樣以用于多條件及多形式的測試。一份試樣僅限于一個測試過程。

本發明用于紡織品液態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測試方法的步驟如下:

1.試樣的預處理

每個試樣分為兩份,一份用于洗前試驗、一份用于洗后試驗。按照GB/T 8629-2001 5A程序洗滌試樣5次,或者按照有關各方商定的方法和次數進行洗滌,洗后試樣在不超過60℃的溫度下干燥或自然晾干。

2.試樣的準備及要求

試樣裁剪尺寸可以為(90±1)mm×(90±1)mm(方形布樣),取樣數量為5塊/每個試樣。裁樣時應距布邊150mm以上區域均勻排布,各試樣不要在相同的縱向和橫向位置上;試樣應平整,避開影響試驗結果的疵點和褶皺。預處理后試樣在自然狀態下平鋪晾干,在預處理的過程中不能對試樣結構造成任何損傷。紡織制品取樣至少取一個單元。

若試樣需要處于一定比例的拉伸狀態下,借助于液態水分吸水速干性能測試儀器附帶的試樣夾,用試樣夾將試樣在自由狀態下(無過度伸長或過度松弛)夾緊,轉動螺絲旋鈕,根據刻度計算伸長量或伸長率。

若試樣需要在不同濕度的狀態下測試其吸水速干性能,將試樣預先潤濕,使其均勻含水,控制含水量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測試。

試驗用標準大氣條件:20℃,RH65%,試樣按照GB/T 6529規定的方法和要求在一定的大氣條件下進行調濕。

測試液(模擬汗液)的配置:

L-組氨酸鹽酸鹽一水合物(C6H9O2N3·HCl·H2O)(分析純)0.5g/L;

氯化鈉(NaCl)(分析純)5g/L;

蒸餾水(三級)。

3.測試過程

測試開始,用鑷子輕輕夾持著待測試樣的角部,水平放置于測試儀器的上、下傳感器之間;測試過程中,下(或上)傳感器中心部位的輸水裝置以0.005g/s~0.02g/s的輸水速度出水,緩慢輸水15~40s,輸水量:0.15~0.61g±0.01g,測試總時間為200~225s,其中吸水15~40s后,測試180~200s。

輸水結束,測試儀器可以轉動0~90度的任意角度。

4.測試指標的生成

測試指標包括吸水速率、擴散面積、平均擴散速度、單向傳導指數、平均干燥速度、干爽值、吸水速干綜合值七項指標。

計算方法如下:

吸水速率:吸水曲線最初部分的斜率(%/sec)。

擴散面積:吸水曲線下所包含的面積(cm2)。

擴散速度(平均):平均擴散直徑/擴散時間(mm/sec)。

單向傳導指數:

(開始吸水的時間至擴散結束時間內的兩條曲線下所包含的面積之差)/該時間段內的測試時間

所述的干燥過程不包含在測試時間內。

干燥速度(平均):

(開始干燥時的吸水百分率-實驗結束時的吸水百分率)/干燥時間(%/sec)

注:開始干燥的時間為擴散傳導結束的時間。

干爽值:

(試樣正面吸水曲線下包含的面積-試樣反面吸水曲線下包含的面積)/試樣反面吸水曲線下包含的面積

干爽值的正值代表干爽感;越大越干爽;負值代表潮濕感,數字越小越潮濕。

吸水速干綜合值:先將吸水速率(滲水面)、單向傳導指數、干燥速度(滲水面)、擴散面積四項指標無量綱化處理,然后以權重系數分別為0.3、0.25、0.3、0.15分別與其相乘并相加。

表1液態水分吸水快干性能的指標定義

5.做出紡織品液態水分傳遞性能的評價

依照測試得到的各種性能指標,參見表2對所測的試樣的性能給出具體評價。

評價時,要求洗滌前、洗滌后均達到吸水速干性能各項指標要求者才能明示為吸水速干產品,也以此評價試樣吸水速干性能的持久性。對于汗液吸附過程中吸汗、導汗、蒸發干燥三個環節,吸汗、蒸發干燥過程可單獨考核。

表2對液態水分的吸液快干性能織物的分類

注:正反面考核時,以織物滲透面為準,或以兩者中最低值為準。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莫代爾織物吸水性的測試

(1)選擇一塊莫代爾織物,首先預處理。在洗衣機中加入5g/l皂液皂洗1~4次,如試樣過小,加入陪洗布陪洗;或在超聲波儀中加入2g/l皂液超聲6h/次。洗后試樣自然晾干。

(2)試樣裁剪成尺寸為(90±1)mm×(90±1)mm方形布樣,每個試樣取5塊。

(3)待測試樣在試樣夾中四個方向固定,試樣夾處于3~5mm的刻度內。此時試樣沒有發生伸長。

(4)測試液(模擬汗液)的配置:

L-組氨酸鹽酸鹽一水合物(C6H9O2N3.HCl.H2O)(分析純) 0.5g/L

氯化鈉(NaCl)(分析純) 5g/L

蒸餾水(三級)

(5)試樣的測試過程:

待測試樣水平放置于儀器的上下傳感器之間;測試過程中,下傳感器中心部位的輸水裝置以0.005g/s~0.02g/s的輸水速度出水,緩慢輸水20s,輸水量:(0.15~0.41)g±0.01g,測試總時間為200s,其中吸水20s后,測試180s。

輸水結束,儀器處于水平狀態進行數據采集。

測試結果如下:

表3莫代爾針織物多次洗滌后的吸水速率 單位:%/sec

實施例2:棉織物在上、下兩種注水方式下的吸水性測試

(1)預處理同實施例1。

(2)試樣的準備同實施例1。

(3)試樣的夾持同實施例1。

(4)測試液的配置同實施例1。

(5)試樣的測試過程

待測試樣水平放置于儀器的上下傳感器之間;測試過程中,首先下傳感器中心部位的輸水裝置以0.005g/s~0.02g/s的輸水速度出水,緩慢輸水20s,輸水量:(0.15~0.41)g±0.01g,測試總時間為200s,其中吸水20s后,測試180s。輸水結束,儀器處于水平狀態進行數據采集。

下注液方式測試結束后,更換同一測試對象的另一塊試樣,待測試樣水平放置于儀器的上下傳感器之間;測試過程中,上傳感器中心部位的輸水裝置以0.005g/s~0.02g/s的輸水速度出水,緩慢輸水20s,輸水量:0.15~0.41g±0.01g,測試總時間為200s,其中吸水20s后,測試180s。輸水結束,儀器處于水平狀態進行數據采集。

對比上、下兩種注液方式的數據結果,了解以該試樣做成的服裝的汗液傳導性能。

實施例3:滌綸織物在不同旋轉角度下的吸水性測試

(1)預處理同實施例1。

(2)試樣的準備同實施例1。

(3)試樣的夾持同實施例1。

(4)測試液的配置同實施例1。

(5)試樣的測試過程

待測試樣水平放置于儀器的上下傳感器之間;測試過程中,下傳感器中心部位的輸水裝置以0.005g/s~0.02g/s的輸水速度出水,緩慢輸水20s,輸水量:0.15~0.41g±0.01g,測試總時間為200s,其中吸水20s后,測試180s。

輸水結束,儀器上下蓋板整體旋轉30°進行數據采集。

同上,儀器上下蓋板整體旋轉45°進行數據采集。

同上,儀器上下蓋板整體旋轉60°進行數據采集。

同上,儀器上下蓋板整體旋轉90°進行數據采集。

實施例4:滌/氨織物在不同伸長狀態下的吸水性測試

(1)預處理同實施例1。

(2)試樣的準備同實施例1。

(3)試樣的夾持

借助該測試儀器附帶的試樣夾,將試樣夾緊,轉動螺絲旋鈕,根據刻度計算伸長量或伸長率。使試樣處于10%比例的拉伸狀態下。

同上,使試樣處于20%比例的拉伸狀態下。

同上,使試樣處于30%比例的拉伸狀態下。

(4)測試液的配置同實施例1。

(5)試樣的測試過程同實施例1。

實施例5:不吸不導不干型織物的測試與評價

(1)預處理同實施例1。

(2)試樣的準備同實施例1。

(3)試樣的夾持同實施例1。

(4)測試液的配置同實施例1。

(5)試樣的測試過程同實施例1。

(6)試樣測試結果的評判:

測試結果見圖4、表4。由圖4、表4可以看出,此類型的織物不吸水、不擴散、不傳導,沒有水分從試樣反面傳導到正面(織物反面直接接觸水,可使液態水發生鋪展作用),為此也無法進入干燥狀態。原因可能是材料本身完全不吸水,或者化纖仿絲過程中、織物后整理過程中殘留拒水的油劑造成。

表4滌綸織物的規格及吸水性測試結果

實施例6:慢吸慢導慢干型織物的測試與評價

(1)預處理同實施例1。

(2)試樣的準備同實施例1。

(3)試樣的夾持同實施例1。

(4)測試液的配置同實施例1。

(5)試樣的測試過程同實施例1。

(6)試樣測試結果的評判:

此類型的織物吸水、擴散緩慢,具有微弱的單向傳遞,在測試時間內大多還在吸水過程中,未進入干燥狀態,故干燥速度為零。如圖5、表5所示。原因可能與其織物稀、薄有關,吸水能力差。

表5純苧麻織物的規格及吸水性測試結果

實施例7:中等吸中等導慢干型織物的測試與評價

(1)預處理同實施例1。

(2)試樣的準備同實施例1。

(3)試樣的夾持同實施例1。

(4)測試液的配置同實施例1。

(5)試樣的測試過程同實施例1。

(6)試樣測試結果的評判:

此類織物表現出中等的吸水、擴散和傳導能力,性能介于快吸快干、慢吸慢干類面料之間,水分可以大部分傳導到織物外層,但或許因為材質成分的原因,面料干燥速度稍慢,如圖6、表6。

表6亞麻/棉混紡織物的規格及吸水性測試結果

實施例8:快吸慢導慢干型織物的測試與評價

(1)預處理同實施例1。

(2)試樣的準備同實施例1。

(3)試樣的夾持同實施例1。

(4)測試液的配置同實施例1。

(5)試樣的測試過程同實施例1。

(6)試樣測試結果的評判:

此類型織物吸水速度快、擴散速度及面積中等,但傳導能力差,水分無法從織物的反面(浸水面)傳導到織物的正面(滲水面),且干燥速度緩慢。如圖7、表7。圖、表中所用試樣屬于厚重型織物,吸水性好,但過于厚重導致傳導能力差,水分無法更多地從織物反面傳導到正面,雖含有一定比例的滌綸,但干燥速度慢。

表7棉/滌混紡織物的規格及吸水性測試結果

實施例9:快吸快導快干型織物的測試與評價

(1)預處理同實施例1。

(2)試樣的準備同實施例1。

(3)試樣的夾持同實施例1。

(4)測試液的配置同實施例1。

(5)試樣的測試過程同實施例1。

(6)試樣測試結果的評判:

表8苧麻蓋滌針織物的規格及吸水性測試結果

此類型織物吸水速度快、傳導能力強,并且快速擴散,擴散面積很大,可以將大部分水分傳導到織物外表層,內層干爽,這樣更加有力于干燥速度的提高,織物內外層干燥速度快,形成了一個吸水、導液、擴散、速干的良性循環。如圖8a、表8所示。這與其特殊的結構設計有關,內層超細滌綸吸附水傳導給外層親水性的麻纖維,利用兩種原料高吸附性及吸附性之差,使汗液順利地從織物內層傳導到外層,反之則無法傳導(見圖8b);同時內外層擴散面積大,使之干燥速度快。該服裝夏季穿著起來干爽舒適。

上述各實施例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下加以若干變化,故以上的說明所包含應視為例示性,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申請專利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城县| 安义县| 霞浦县| 资兴市| 嵊州市| 延庆县| 长宁县| 塔河县| 天津市| 余江县| 邮箱| 米易县| 忻州市| 眉山市| 灵寿县| 梨树县| 乐至县| 张家口市| 仁寿县| 东乡族自治县| 项城市| 越西县| 侯马市| 枣庄市| 西乡县| 开鲁县| 文成县| 永清县| 东乡县| 惠州市| 墨竹工卡县| 滦南县| 北辰区| 读书| 隆化县| 延吉市| 林口县| 十堰市| 京山县| 成武县| 盐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