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基探測基準標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于掃描鏡背部的陀螺,所述陀螺測量慣性坐標系下掃描鏡法線向量;安裝于相機光機主體靠近探測器位置的光纖陀螺;安裝于相機光機主體外靠近探測器基座上的星敏感器,星敏感器和光纖陀螺組合測量慣性坐標系下的探測器基準向量。
2.天基探測基準標定方法,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基探測基準標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一、陀螺測量慣性坐標系下掃描鏡法線向量;
步驟二、星敏感器和光纖陀螺組合測量慣性坐標系下的入射光線的向量;
步驟三、根據掃描鏡的空間指向和探測器中目標成像的位置向量,確定目標在慣性空間的指向。
3.依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基探測基準標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慣性坐標系下掃描鏡法線向量為:為掃描鏡法線在掃描鏡坐標系的向量,GA2為陀螺實時測量的姿態矩陣,AG2為陀螺的安裝矩陣。
4.依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基探測基準標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慣性坐標系下的入射光線的向量為:為探測器坐標系的光線向量,A1為探測器的安裝矩陣,GA1為光纖陀螺和星敏感器聯合實時測量的姿態矩陣,AG1為光纖陀螺的安裝矩陣。
5.依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基探測基準標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標反射光線在慣性系的向量為:為慣性坐標系下的入射光線的向量,R為掃描鏡的反射作用矩陣,
Nx,Ny,Nz為掃描鏡法線向量在慣性系的分量。
6.依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天基探測基準標定方法,其特征在于,R的標定方法包括:步驟3.1、T0時刻采用探測器觀恒星,得到恒星在慣性系的向量為恒星在探測器坐標系的位置為
姿態矩陣為GT0,探測器上成像的恒星在慣性系的向量為
步驟3.2、根據反射物象共軛原理建立觀測恒星在慣性系與實際恒星在慣性系的關系:Ro為T0時刻掃描鏡的反射作用矩陣,
Nox,Noy,Noz為T0時刻掃描鏡法線向量在慣性系的分量;
步驟3.3、第二次采用探測器觀恒星,第二次觀星時刻的反射作用矩陣為:
Δx,Δy,Δz為兩次觀星時間間隔內陀螺測量的掃描鏡法線向量角度增量在慣性系的分量;
步驟3.4、聯合兩次觀測恒星在慣性系與實際恒星在慣性系的關系,求解Ro。
7.依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天基探測基準標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陀螺安裝面的溫度控制變化為±0.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