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鏈輪室氣密檢測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檢測裝置領域,尤其是一種鏈輪室氣密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鏈輪室是機動車發動機等設備中常用的罩殼類零件,用于對發動機鏈輪、傳動鏈等裝置進行密封保護,以免外界雜物進入其中而造成鏈輪或傳動鏈卡住,因而其密封性要求非常高,因而在其加工完成后還需要對其氣密性進行檢測。現有的針對鏈輪室的氣密性檢測技術中一般通過檢測其接合面的精度,這種檢測結果一般具有一定偏差,導致產品氣密性優劣的可靠度難以保證。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鏈輪室氣密檢測裝置,其。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鏈輪室氣密檢測裝置,包括機架、固定工裝、頂部推動結構、頂部封堵結構、側面封堵結構和進氣結構,其中:
[0005 ]所述機架包括工作臺、支柱和頂板,所述頂板通過支柱設置在工作臺上方;
[0006]所述固定工裝安裝在工作臺上,所述固定工裝上表面設有若干用于固定工件的限位柱和若干用于密封工件接合面的第一密封圈;
[0007]所述頂部推動結構包括頂部推動缸、導柱和推動板,所述頂部推動缸固定在頂板上,所述導柱活動式設置在頂板上,所述推動板固定在導柱下端;
[0008]所述頂部封堵結構包括頂盤、壓桿和壓塊,所述頂盤連接在推動板下方,所述壓塊通過壓桿固定在頂盤下方,所述壓塊的下表面設有若干用于密封工件開孔的第二密封圈;
[0009]所述側面封堵結構包括安裝座、側部推動缸和封堵頭,其中所述側部推動缸通過安裝座設置在工作臺上,所述封堵頭設置在側部推動缸的伸縮桿前端;
[0010]所述進氣結構包括氣室、進氣管,所述氣室設置在工作臺上,所述進氣管的入口與氣室相連,所述氣室內部設有氣壓傳感器。
[0011]進一步地,所述工作臺上還設有用于調節固定工裝水平位置的調節裝置。
[0012]進一步地,所述頂盤上設置有若干用于安裝壓桿的螺孔。
[0013]本實用新型的檢測原理為:通過頂部封堵結構和側面封堵結構對工件(鏈輪室)上表面和側面的開孔進行封堵,通過固定工裝上的第一密封圈對工件的接合面進行封堵,使得工件內腔形成密閉空間,然后對工件內腔灌注一定氣體,同時通過氣壓傳感器對工件內腔的氣壓進行監測,即可根據所得氣壓變化情況分析出工件的密封性能結果。
[0014]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同時檢測結果真實可靠,保證了鏈輪室的氣密性能;本實用新型通過頂盤上的螺孔,可供壓桿可拆卸的安裝在頂盤上,方便根據工件的形狀不同更換不同的壓塊和壓桿。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視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固定工裝的結構視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視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又一視圖。
[0019]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再一視圖。
[0020]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頂部封堵結構的結構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0022]如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鏈輪室氣密檢測裝置,包括機架1、固定工裝2、頂部推動結構3、頂部封堵結構4、側面封堵結構5、進氣結構6和調節裝置7,其中:
[0023]如圖1、圖5所示,所述機架I包括工作臺11、支柱12和頂板13,所述頂板13通過支柱12設置在工作臺11上方;
[0024]如圖2所示,所述固定工裝2安裝在工作臺11上,所述固定工裝2上表面設有若干用于固定工件8的限位柱21和若干用于密封工件8接合面的第一密封圈22;
[0025]如圖1、圖5所示所述頂部推動結構3包括頂部推動缸31、導柱32和推動板33,所述頂部推動缸31固定在頂板13上,所述導柱32活動式設置在頂板13上,所述推動板33固定在導柱32下端,在使用時,頂部推動缸31的伸縮桿穿過頂板13并帶動推動板33上升或下降,導柱32用于對推動板33的位移進行導向;
[0026]如圖6所示所述頂部封堵結構4包括頂盤41、壓桿42和壓塊43,所述頂盤41連接在推動板33下方,所述壓塊43通過壓桿42固定在頂盤41下方,所述頂盤41上設置有若干用于安裝壓桿42的螺孔45,可針對不同形狀的工件8隨意更換壓桿42和壓塊43,使得產品適用范圍更廣;所述壓塊42的下表面設有若干用于密封工件8開孔的第二密封圈44;
[0027]所述側面封堵結構5包括安裝座51、側部推動缸52和封堵頭53,其中所述側部推動缸52通過安裝座51設置在工作臺11上,所述封堵頭53設置在側部推動缸52的伸縮桿前端;
[0028]所述進氣結構6包括氣室61、進氣管62,所述氣室61設置在工作臺11上,所述進氣管62的入口與氣室61相連,所述氣室61內部設有氣壓傳感器(未在圖中示出);
[0029]所述調節裝置7用于調節固定工裝2的水平位置并安裝在工作臺11上。
[0030]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首先將工件8的接合面朝下放置在固定工裝2上,然后啟動頂部推動結構3和側面封堵結構5,使得頂部推動缸31向下推動推動板33,推動板33再將頂部封堵結構4向下壓,使得壓塊43下表面接觸工件8的上表面,進而通過第二密封圈對工件上表面的開孔進行密封,同時側部推動缸52推動封堵頭53對工件側面的開孔進行密封,固定工裝2上的第一密封圈22對工件8下部的接合面進行密封,即可使得工件8內腔形成密閉空間,再啟動進氣結構6使得進氣管62與工件8側面的開孔連通,并通過氣室62對工件8內腔充入高壓氣體,然后通過設置在氣室61內的氣壓傳感器觀察氣壓變化,從而分析出工件的氣密性結果。
[0031]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鏈輪室氣密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固定工裝、頂部推動結構、頂部封堵結構、側面封堵結構和進氣結構,其中: 所述機架包括工作臺、支柱和頂板,所述頂板通過支柱設置在工作臺上方; 所述固定工裝安裝在工作臺上,所述固定工裝上表面設有若干用于固定工件的限位柱和若干用于密封工件接合面的第一密封圈; 所述頂部推動結構包括頂部推動缸、導柱和推動板,所述頂部推動缸固定在頂板上,所述導柱活動式設置在頂板上,所述推動板固定在導柱下端; 所述頂部封堵結構包括頂盤、壓桿和壓塊,所述頂盤連接在推動板下方,所述壓塊通過壓桿固定在頂盤下方,所述壓塊的下表面設有若干用于密封工件開孔的第二密封圈; 所述側面封堵結構包括安裝座、側部推動缸和封堵頭,其中所述側部推動缸通過安裝座設置在工作臺上,所述封堵頭設置在側部推動缸的伸縮桿前端; 所述進氣結構包括氣室、進氣管,所述氣室設置在工作臺上,所述進氣管的入口與氣室相連,所述氣室內部設有氣壓傳感器。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鏈輪室氣密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上還設有用于調節固定工裝水平位置的調節裝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鏈輪室氣密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盤上設置有若干用于安裝壓桿的螺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鏈輪室氣密檢測裝置,包括機架、固定工裝、頂部推動結構、頂部封堵結構、側面封堵結構和進氣結構,其中機架包括工作臺、支柱和頂板,頂板通過支柱設在工作臺上;固定工裝設于工作臺上,其上設有第一密封圈;頂部推動結構包括頂部推動缸、導柱和推動板;頂部封堵結構包括頂盤、壓桿和壓塊,壓塊通過壓桿設于頂盤下方,壓塊下表面設有第二密封圈;側面封堵結構包括安裝座、側部推動缸和封堵頭;進氣結構包括氣室、進氣管,進氣管的入口與氣室相連,氣室內部設有氣壓傳感器。本實用新型使工件內腔形成密閉空間并灌注氣體,通過對氣壓進行監測即可測出工件密封性,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同時檢測結果真實可靠。
【IPC分類】G01M3/26
【公開號】CN205384125
【申請號】CN201620163150
【發明人】戴建良, 張凌玲
【申請人】重慶市煒瀚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1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