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齒輪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人字齒輪對稱度測量的裝置。
背景技術:
人字齒輪的使用工況為兩齒面間的逐漸的嚙合和從一個齒面倒另一個齒面載荷的平滑的傳遞,還能夠自動平衡傳動過程中產生的軸向力,這種特性賦予了人字齒輪在高速下承受重載的能力。若人字齒輪兩側螺旋齒對中誤差大裝配后將產生較大的軸向躥動,影響齒輪的承載能力和運動平穩性,甚至會發生干涉。
保證人字齒輪的對稱性顯得尤為重要,現有的對稱性保證措施為劃線加工、試裝配后配鍵、采用分體式齒輪等。現有檢測方法為加工完成后在平臺用百分表推表或用三座標測量儀,受場地和費用的制約操作起來很受限制,操作繁瑣,并且測量精度差,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人字齒輪對稱度測量的裝置,以達到測量簡便準確的目的。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用于人字齒輪對稱度測量的裝置,包括百分表,還包括導桿和套設在導桿上的定位板,所述導桿上并排設置兩個可與人字齒輪的齒槽相接觸的測頭,所述百分表通過表桿設在導桿上。
進一步的,所述測頭包括測頭Ⅰ和測頭Ⅱ,所述導桿上沿導桿徑向設有安裝孔,測頭Ⅰ一端設在安裝孔中,所述測頭Ⅱ通過導套設在導桿上。
所述定位板上設有孔,定位板的孔與導桿可滑動配合。
所述測頭Ⅰ和測頭Ⅱ相互平行設置。
所述導桿上設有用于鎖定測頭Ⅰ的鎖定螺釘Ⅰ。
所述測頭Ⅱ一端與導套固定相連,導套上設有用于鎖定的鎖定螺釘Ⅱ。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該裝置能快速直觀的測量出人字齒輪對稱度的誤差,測量結果直觀可靠,測量操作簡便,效率高;測量裝置結構簡單,設備成本低。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說明書各幅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導桿、2.鎖定螺釘Ⅰ、3.測頭Ⅰ、4.測頭Ⅱ、5.鎖定螺釘Ⅱ、6.導套、7.定位板、8.表桿、9.百分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該用于人字齒輪對稱度測量的裝置,包括百分表9、導桿1和套設在導桿上的定位板7,導桿1上并排設置兩個可與人字 齒輪的齒槽相接觸的測頭,百分表9通過表桿8設在導桿上。
測頭包括測頭Ⅰ3和測頭Ⅱ4,測頭Ⅰ3和測頭Ⅱ4相互平行設置。導桿1徑向有過導桿軸中心線且與中心線垂直的安裝孔,安裝孔垂直方向有鎖定螺釘孔,鎖定螺釘孔內設有用于鎖定測頭Ⅰ的鎖定螺釘Ⅰ2。測頭Ⅰ與安裝孔通過配合可上下滑動,鎖定螺釘Ⅰ緊固測頭Ⅰ3。
測頭Ⅱ4一端與導套6固定相連;測頭Ⅱ4軸線與導套軸線垂直且相交,導套套在導桿上,導套上設有用于鎖定的鎖定螺釘Ⅱ5。
工作原理是:
測量時根據齒輪寬度調節導套至合適位置并鎖緊鎖定螺釘Ⅱ;將測頭Ⅱ放入齒槽,測頭Ⅱ端部的球頭與齒槽接觸后移動定位板,定位板與齒輪一端面貼合嚴實后,移動導桿至對應齒槽位置后滑動測頭Ⅰ,測頭Ⅰ滑動與齒槽接觸過程中導桿還有移動,測頭Ⅰ與齒槽兩側接觸后導桿不再移動此時緊固鎖定螺釘Ⅰ,調節表桿使百分表表針與齒端面垂直且百分表針轉動一定角度后將百分表歸零。
將整個裝置旋轉180度,定位板與另一端齒面貼合,重復上述過程,對比兩次表針示數差值即為兩齒面關于中心的對稱度誤差。
由于測頭Ⅰ為可滑動結構,對于未完成加工的人字齒輪齒槽深度未到設計值或左右旋向齒厚有誤差也可進行測量,根據測量結果適當調整進刀即可得到較滿意的結果。齒輪對端面跳動有嚴格要求,依靠定位板與端面的貼合既可測量軸類齒輪也可測量盤形齒輪。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 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