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病理制片實驗器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一種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包括L形的底座、前模和后模,在前模上設置有多個前灌注口,在后模上設置有多個后灌注口,各前灌注口和各后灌注口一一對應,各相互對應的前灌注口和后灌注口組成灌注槽,各灌注槽均包括長方體形的上腔體、長方體形的下腔體和倒四楞臺形的中腔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結構簡單、操作便捷、使用方便,包埋出的蠟塊一次成型不用修整即可進行切片,可以減少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事半功倍。
【專利說明】
一種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病理制片實驗器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
【背景技術】
[0002]石蠟切片是組織學常規制片技術中最為廣泛應用的方法。石蠟切片首要的是對采集的組織標本進行石蠟包埋。組織標本石蠟包埋處理技術是組織切片制片過程中的一個甚為關鍵環節。石蠟包埋技術不僅直接影響切片質量,而且對細胞形態結構亦有影響。組織包埋通常先將已熔化的石蠟注入組織包埋盒模具內,再將組織緩慢平展的放入石蠟中,但對于體積小、數量多的小標本,如肝、脾、卵巢、子宮等等活檢小標本,有時就不容易包埋在同一平面上,其原因是隨著包埋盒模具內熔化的石蠟不斷冷卻凝固,先放入的組織標本沉入包埋盒模具下部,后放入的則在淺層,甚至有的組織顯露于石蠟外。影響包埋質量和切片效果O
[0003]包埋盒模具是對組織標本進行石蠟包埋處理的主要工具。目前使用的石蠟包埋盒模具包埋出的蠟塊為正方體包埋完成后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將有組織的一面多余的石蠟修切掉修整成梯形便于切片節省刀片提高刀片的利用率,尤其是大批量包埋時修蠟塊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時間。而一次性塑料包埋框在使用中有時會出現組織脫落、蠟塊斷裂及蠟塊與包埋盒模具分離等問題,給切片的制作造成困難,并且一次性塑料包埋框材料不利于環保;因此需要研制一種簡便易行,不需要修整蠟塊減少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事半功倍的包埋模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
[0005]—種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包括L形的底座、前模和后模,在所述前模上設置有多個前灌注口,在所述后模上設置有多個后灌注口,各所述前灌注口和各所述后灌注口一一對應,各相互對應的所述前灌注口和所述后灌注口組成灌注槽,各所述灌注槽均包括長方體形的上腔體、長方體形的下腔體和倒四楞臺形的中腔體。
[0006]具體的,所述上腔體和所述下腔體的底面均為正方形,所述上腔體的底面邊長大于所述下腔體的底面邊長,所述上腔體的高大于所述下腔體的高。
[0007]具體的,所述中腔體的側面的水平角度為45°。
[0008]進一步的,所述前模的一側設置有定位缺口,所述后模設置有與所述定位缺口匹配的定位凸楞。
[0009]具體的,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的接觸面無縫貼合。
[0010]具體的,所述灌注槽的個數為五個。
[0011]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結構簡單、操作便捷、使用方便,可以減少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事半功倍。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的整體結構俯視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的裝配圖。
[0014]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的前模的主視圖。
[0015]附圖1、2、3中,各標號所代表的結構列表如下:
[0016]1、底座,2、前模,201、前灌注口,202、定位缺口,3、后模,301、后灌注口,302、定位凸楞,4、灌注槽,401、上腔體,402、中腔體,403、下腔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施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18]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如圖1所示,一種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包括L形的底座
1、前模2和后模3,前模2和后模3的接觸面無縫貼合。
[0019]如圖2所示,在前模2上設置有五個前灌注口201,在后模3上設置有五個后灌注口301,各前灌注口 201和各后灌注口 301——對應。如圖1所示,各相互對應的前灌注口 201和后灌注口 301組成灌注槽4。前模2的一側設置有定位缺口 202,后模3設置有與定位缺口 202匹配的定位凸楞302。
[0020]如圖3所示,各灌注槽4均包括長方體形的上腔體401、長方體形的下腔體403和倒四楞臺形的中腔體402。上腔體401的規格為1.8cmX 1.8cmX 1.3cm,下腔體403的規格為IcmX IcmX0.5cm。中腔體402的側面的水平角度為45°。
[0021]在使用過程中,組織樣本放在下面小的長方體內并將融化的液體石蠟灌注進此模具,待石蠟冷卻凝固后取出蠟塊。蠟塊為上小下大的結構,組織在小面內,蠟塊不經修整即可直接進行切片。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具有包埋方便,包埋出的蠟塊不需修塊等特點。
[002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的底座(I)、前模(2)和后模(3),在所述前模(2)上設置有多個前灌注口(201),在所述后模(3)上設置有多個后灌注口(301),各所述前灌注口(201)和各所述后灌注口(301)—一對應,各相互對應的所述前灌注口(201)和所述后灌注口(301)組成灌注槽(4),各所述灌注槽(4)均包括長方體形的上腔體(401)、長方體形的下腔體(403)和倒四楞臺形的中腔體(40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體(401)和所述下腔體(403)的底面均為正方形,所述上腔體(401)的底面邊長大于所述下腔體(403)的底面邊長,所述上腔體(401)的高大于所述下腔體(403)的高。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腔體(402)的側面的水平角度為45°。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2)的一側設置有定位缺口(202),所述后模(3)設置有與所述定位缺口(202)匹配的定位凸楞(302)。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2)和所述后模(3)的接觸面無縫貼合。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組織石蠟包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槽(4)的個數為五個。
【文檔編號】G01N1/36GK205719722SQ20162061579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1日
【發明人】趙紅洲, 張高英
【申請人】武漢賽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