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拉伸力檢測設備,尤其是一種簡易拉力測試儀。
背景技術:
目前檢測橡膠、塑料拉伸力的設備多種多樣,多采用電動及控制系統的結合。一方面這種檢測設備,機械控制,檢測過程不好掌控,產品易被過渡拉伸至變形或破損;另一方面這種設備體積大,成本高,設備維修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簡易拉力測試儀。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是現有的拉伸力測試設備雖然精度高,但是檢測強度弱,設備體積大,成本高,設備維修麻煩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底座、杠桿、千斤頂和顯示器;所述的千斤頂安裝于底座,所述的杠桿設于底座和千斤頂的上方;所述千斤頂的頂端與杠桿相接觸;所述底座的一端設有第一固定端,另一端設有第一連接座;所述杠桿的一端設有與底座上第一固定端相對應的第二固定端,另一端設有與底座上第一連接座位置相對應的第二連接座;所述的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之間固定安裝有拉力檢測模塊,所述拉力檢測模塊與顯示器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千斤頂的安裝位置靠近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的一側。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為鉤狀結構或夾板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的杠桿利用千斤頂的頂端以及第二連接座與拉力檢測模塊的接觸支撐于底座的上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拉力測試儀,體積小,結構簡單,組裝方便,測試強度大。利用千斤頂將杠桿頂起,產品的兩端在杠桿的上升過程中受到拉伸,直至拉伸至杠桿無法上升為止。此時,拉力檢測模塊感應到的拉力經過設備換算得出產品所受的拉力。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拉伸過程不會損傷產品,人為操作,控制性強,是用于檢測產品拉伸強度的優選工具之一。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底座1、杠桿4、千斤頂5和顯示器9。
千斤頂5安裝于底座1,杠桿4設于底座1和千斤頂5的上方,千斤頂5的頂端5-1與杠桿4相接觸。
底座1的一端設有第一固定端2,另一端設有第一連接座8。杠桿4的一端設有與底座1上第一固定端2相對應的第二固定端3,另一端設有與底座1上第一連接座8位置相對應的第二連接座6。
第一連接座8和第二連接座6之間固定安裝有拉力檢測模塊7,拉力檢測模塊7與顯示器9電連接。當第一固定端2和第二固定端3之間沒有產生拉伸力時,無論杠桿4的上移或下移,拉力檢測模塊7即無法感應到拉伸力,數顯為0。
千斤頂5的安裝位置靠近第一固定端2和第二固定端3的一側。
第一固定端2和第二固定端3為鉤狀結構或夾板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鉤狀結構或夾板結構用于固定被測件,保證在拉力檢測時不滑落或移位。
杠桿4利用千斤頂5的頂端5-1以及第二連接座6與拉力檢測模塊7的接觸支撐于底座1的上方。可見,本實用新型的體積小,結構簡單,組裝極其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將被測件固定于第一固定端2和第二固定端3之間,然后啟動千斤頂5,逐步將杠桿4上頂,直至杠桿4上移至極限,第一固定端2和第二固定端3之間的拉力被另一端的拉力檢測模塊7感應,經過電子設備的換算,最后在顯示器9上顯示被測件的拉伸力。千斤頂5施力的過程為準穩態,杠桿4上升過程受力平衡,以千斤頂5與杠桿4接觸點為支點,根據轉動平衡原理:Y×A=G×(B-A)/2+X×B,得出被測件受到的拉伸力:Y=G(B-A)/2A+BX/A。
檢測強度的大小可由杠桿4的強度大小決定,杠桿4的強度越大,可檢測強度較大、能承受一定拉伸的檢測件。
例如,針對拉緊絕緣子,其合格件的拉力數值應該在10000kg以上,一般測量值在11000kg-12000kg之間均為合格產品。因此,本實用新型是用于檢測產品是否達到規定拉伸強度的優選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