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稱重傳感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橋式無線稱重傳感器。
背景技術:
所謂稱重傳感器衡器上使用的一種力傳感器。電阻應變式稱重傳感器原理,它能將作用在被測物體上的重力按一定比例轉換成可計量的輸出信號。不同使用地點的重力加速度和空氣浮力對轉換的影響,稱重傳感器的性能指標主要有線性誤差、滯后誤差、重復性誤差、蠕變、零點溫度特性和靈敏度溫度特性等。傳統概念上,負荷傳感器是稱重傳感器、測力傳感器的統稱,用單項參數評價它的計量特性。舊國標將應用對象和使用環境條件完全不同的“稱重”和“測力”兩種傳感器合二為一來考慮,對試驗和評價方法未給予區分。舊國標共有21項指標,均在常溫下進行試驗;并用非線性、滯后誤差、重復性誤差、蠕變、零點溫度附加誤差以及額定輸出溫度附加誤差6項指標中的最大誤差,來確定稱重傳感器準確度等級,分別用0.02、0.03、0.05表示。橋式稱重傳感器是用在汽車衡,軌道衡等裝置上的專用傳感器。采用橋式稱重傳感器的長承載器衡器,在使用過程中其球狀壓頭隨著承載器長度變化,壓頭也在彈性體的球窩內沿長度方向滾動,使作用力加載方向偏移,從而產生偏載,重力傳感器它采用彈性敏感元件制成懸臂式位移器,與采用彈性敏感元件制成的儲能彈簧來驅動電觸點,完成從重力變化到電信號的轉換。
現有的裝置承載重量不夠大,對于過重的物體稱重誤差也比較明顯,對于過輕的物體稱重反應不明顯,存在著一定的不足。
所以,如何設計一種橋式無線稱重傳感器,成為我們當前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橋式無線稱重傳感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橋式無線稱重傳感器,包括重力傳感器彈性體,所述重力傳感器彈性體的頂端安裝有電阻應變片貼孔、重力傳感器和護罩殼體,所述護罩殼體的頂端設有鋼珠,所述鋼珠的頂端設有壓力頭,所述重力傳感器與壓力頭電性連接,所述護罩殼體的底端設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側面設有對稱的應變計,所述重力傳感器彈性體的一側設有安裝塊,所述安裝塊與重力傳感器彈性體固定連接,所述安裝塊的內部設有若干個安裝孔,所述重力傳感器彈性體的側面設有蓄電池,所述重力傳感器彈性體的一側設有水平限位槽和連接組件,所述水平限位槽與連接組件通過卡套活動連接,所述連接組件的一側設有無線數傳DTU裝置,所述連接組件的側面設有承載墊片,所述承載墊片與連接組件焊接,所述承載墊片的頂端設有控制按鈕,所述控制按鈕與無線數傳DTU裝置電性連接,所述重力傳感器彈性體的底端安裝有防震橡膠墊。
進一步的,所述重力傳感器彈性體的頂端安裝有對稱的信號輸出通道,所述信號輸出通道與應變計信號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件與重力傳感器彈性體通過螺釘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蓄電池的側面設有充電接口,所述蓄電池與重力傳感器電性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承載墊片的頂端安裝有天線頭,所述天線頭與承載墊片固定連接,所述天線頭與無線數傳DTU裝置信號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無線數傳DTU裝置的側面設有信號燈,所述信號燈與重力傳感器彈性體電性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種橋式無線稱重傳感器中,通過多個電阻應變片貼孔使得更好的檢測到重力變化,通過無線數傳DTU裝置實現了使稱重數據以無線的方式輸出,避免了傳統稱重傳感器的電纜損壞,降低了工作難度和工作量,提高了稱重傳感器的性能,還能提高稱重的范圍,天線頭能夠實現無線信號的接收和傳遞,通過應變計實現了將被測試件的重力數據轉換成電阻變化量的敏感元件,能夠更加方便的表達出來,通過壓力頭實現了對重力變化的感知,通過信號輸出通道實現了對重力數據的傳輸,通過固定件和螺釘能夠將護罩殼體和重力傳感器彈性體固定的更加牢,通過蓄電池可以對設備提供穩定的電能,防震橡膠墊有一定的防震效果,對裝置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另外信號燈也能夠對過載有警示的作用,同時保護裝置,本設備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精度高和易安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中:1-壓力頭;2-鋼珠;3-信號輸出通道;4-電阻應變片貼孔;5-應變計;6-重力傳感器彈性體;7-螺釘;8-安裝塊;9-安裝孔;10-護罩殼體;11-防震橡膠墊;12-重力傳感器;13-連接組件;14-水平限位槽;15-天線頭;16-承載墊片;17-控制按鈕;18-蓄電池;19-充電接口;20-無線數傳DTU裝置;21-信號燈;22-卡套;23-固定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橋式無線稱重傳感器,包括重力傳感器彈性體6,所述重力傳感器彈性體6的頂端安裝有電阻應變片貼孔4、重力傳感器12和護罩殼體10,所述護罩殼體10的頂端設有鋼珠2,所述鋼珠2的頂端設有壓力頭1,所述重力傳感器12與壓力頭1電性連接,所述護罩殼體10的底端設有固定件23,所述固定件23的側面設有對稱的應變計5,所述重力傳感器彈性體6的一側設有安裝塊8,所述安裝塊8與重力傳感器彈性體6固定連接,所述安裝塊8的內部設有若干個安裝孔9,所述重力傳感器彈性體6的側面設有蓄電池18,所述重力傳感器彈性體6的一側設有水平限位槽14和連接組件13,所述水平限位槽14與連接組件13通過卡套22活動連接,所述連接組件13的一側設有無線數傳DTU裝置20,所述連接組件13的側面設有承載墊片16,所述承載墊片16與連接組件13焊接,所述承載墊片16的頂端設有控制按鈕17,所述控制按鈕17與無線數傳DTU裝置20電性連接,所述重力傳感器彈性體6的底端安裝有防震橡膠墊11,所述防震橡膠墊11能夠有一定的防震效果,提高的了稱重的精度。
進一步的,所述重力傳感器彈性體6的頂端安裝有對稱的信號輸出通道3,所述信號輸出通道3與應變計5信號連接,所述信號輸出通道3將重力信號傳輸給無線數傳DTU裝置20。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件23與重力傳感器彈性體6通過螺釘7固定連接,能夠將護罩殼體10與重力傳感器彈性體6更好的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蓄電池18的側面設有充電接口19,所述蓄電池18與重力傳感器12電性連接,通過充電接口19對蓄電池18充電。
進一步的,所述承載墊片16的頂端安裝有天線頭15,所述天線頭15與承載墊片16固定連接,所述天線頭15與無線數傳DTU裝置20信號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無線數傳DTU裝置20的側面設有信號燈21,所述信號燈21與重力傳感器彈性體6電性連接,所述信號燈21能夠反映出重力的變化。
本實用新型提到的無線數傳DTU裝置20采用ARM9高性能工業級嵌入式處理器,以實時操作系統為軟件支撐平臺,超大內存,內嵌自主知識產權的TCP/IP協議棧。為稱重傳感器提供高速,穩定可靠,數據終端永遠在線,多種協議轉換的虛擬專用網絡。針對網絡流量控制的用戶,產品支持語音,短信,數據觸發上線以及超時自動斷線的功能,同時也支持雙數據中心備份,以及多數據中心同步接收數據等功能。
工作原理:首先,當有測試件時,壓力頭1最先感受到重力,并且通過鋼珠2將重力信號傳遞給重力傳感器12,重力傳感器12能夠測量出重力數據,在多個電阻應變片貼孔4的幫助下,對測試件進行重力測量,并且通過應變計5將被測試件的重力數據轉換成電阻變化量的敏感元件,從而能夠更加方便的表達出重力,打開控制按鈕17,無線數傳DTU裝置20能夠使稱重數據以無線的方式輸出,承載墊片16在水平限位槽14上通過卡套22水平移動,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天線頭15將無線數傳DTU裝置20中的稱重數據進行無線傳遞,信號燈21能夠反映出稱重數據的變化,以及對于過載的警示,能夠對裝置有一個很好的保護效果,另外防震橡膠墊11也是具有防震的效果,蓄電池18對裝置提供足夠的電能,而隔一段時間,充電接口19也對蓄電池18進行充電。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