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深水試驗水池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具有導向頂緊的深水試驗水池假底。
背景技術:
隨著對海洋工程的研究不斷增多,海洋實驗室水池的建設也不斷增多,深海工程的研究、設計及生產工作離不開深水試驗水池,其相關的技術信息、數據都來自深水試驗水池的試驗結果。深水試驗水池借大面積試驗升降平臺的升降,來實現對水深的模擬,其平臺上表面就是試驗水深,水池水深可在設計行程內,按試驗需要進行平臺的升降調整,假底是實驗水池的重要設備,起到模擬不同試驗水深的功能。在調節假底水深時,必須有導向裝置,防止假底發生卡死,同時水深調整好后需要頂緊裝置,防止假底的移動和轉動。
目前,大多數實驗室水池假底僅具有導向功能,不具有水平鎖緊功能,在模擬海洋環境時,假底會有移動和轉動的情況發生,影響試驗的準確性。部分實驗室假底,導向裝置與鎖緊裝置分開,鎖緊裝置采用抱箍方式,需要配套較多土建預埋裝置,結構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而設計的一種具有導向頂緊的深水試驗水池假底,采用導向和頂緊結構的水池假底,大大方便水池假底在深水試驗水池內升降的導向與定位,有效防止假底與水池發生卡死,同時水深調整好后可鎖緊定位,很好的避免了假底的移動和轉動,結構簡單,合理組合了水池假底的導向和定位功能,安裝方便,建造費用低,可根據試驗需要方便的進行水池深度的調節。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具有導向頂緊的深水試驗水池假底,包括設置在深水試驗水池內的水池假底,其特點是水池假底的兩側對稱設有與水池假底為固定連接的頂緊裝置,深水試驗水池兩側的池壁上設有與頂緊裝置對應設置的導向滑槽,導向滑槽為設置在深水試驗水池內壁上且與池底為垂直設置的凹槽,導向滑槽上設有固定在槽壁上的軌道組件,所述頂緊裝置由設置在座底上的氣缸、連接軸和設置在支架上的導向輪組成;所述連接軸設置在設有襯套的支承座上,連接軸一端由法蘭與支架為螺栓連接,另一端由花鍵與氣缸的活塞桿配合并由螺母鎖緊連接;所述水池假底在深水試驗水池內,其兩側的頂緊裝置設置在導向滑槽內,當水池假底調整水深時,氣缸縮回活塞桿,此時的導向輪與軌道組件為間隙配合,導向滑槽實現水池假底的升降導向;當水池假底調整到位后,氣缸伸出活塞桿,此時的導向輪與軌道組件為頂緊配合,導向滑槽與頂緊裝置實現水池假底在深水試驗水池內的定位及鎖緊。
所述連接軸上設有數個軸向對稱設置的滑槽。
所述支承座的襯套上設有與滑槽對應設置的螺釘,螺釘插入滑槽內且與滑槽為滑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升降導向的定位及鎖緊功能,有效防止水池假底與池壁發生卡死,同時調整好水池深度后水池假底可水平鎖緊定位,很好的避免了水池假底的移動和轉動,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建造費用低,可根據試驗需要方便的進行水池深度的調節和鎖緊定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頂緊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
圖4為水池假底被鎖緊定位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附圖1,本實用新型由設置在深水試驗水池1內的水池假底2組成,所述水池假底2的兩側對稱設有與水池假底2為固定連接的頂緊裝置4;所述深水試驗水池1兩側的池壁上設有與頂緊裝置4對應設置的導向滑槽3;所述導向滑槽3為設置在深水試驗水池1內壁上且與池底為垂直設置的凹槽;所述水池假底2設置在深水試驗水池1內,水池假底2兩側的頂緊裝置4設置在導向滑槽3內。
參閱附圖2~附圖3,所述導向滑槽3上設有固定在槽壁上的軌道組件6,軌道組件6的導軌面高度可通過螺母調整;所述頂緊裝置4由設置在座底15上的氣缸17、連接軸23和設置在支架13上的導向輪7組成,氣缸17由螺栓固定在座底15上,氣缸17安裝好后,在座底15上焊接定位檔剪塊18;所述連接軸23設置在設有襯套22的支承座20上,連接軸23穿過襯套22,其一端由法蘭14與支架13為螺栓連接,另一端由花鍵與氣缸17的活塞桿配合并由螺母24鎖緊連接;所述連接軸23上設有數個軸向對稱設置的滑槽25;所述支承座20的襯套22上設有與滑槽25對應設置的螺釘21,螺釘21通過支承座20和襯套22插入在滑槽25內,沿著滑槽25在一定行程內滑動,螺釘21與滑槽25配合可有效防止連接軸23的徑向轉動。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使用的:當水池假底2調整水深時,氣缸17縮回活塞桿,此時的導向輪7與軌道組件6為間隙配合,導向滑槽3實現水池假底2的升降導向。
參閱附圖4,當水池假底2調整到位后,氣缸17伸出活塞桿,此時的導向輪7頂緊在軌道組件6上,使水池假底2定位在調整后的水深位置,實現水池假底2在深水試驗水池1內的定位及鎖緊,防止水池假底2的移位和旋轉。
以上只是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專利,凡為本發明等效實施,均應包含于本專利的權利要求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