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動車,尤其是一種電動車車把手成品檢具。
背景技術:
1、電動自行車以其綠色環保節能,而被大眾越來越多的使用。作為電動車的一個重要構件,車把手質量的好壞對騎行者的安全作用重大。
2、車把手為采用鋼管彎曲、焊接成型的管類部件,其中心對稱,中間彎曲段通過立管與車架固接,兩側水平段安裝把手。因此為確保安裝準確,需對制作好的車把手進行位置度檢測,主要檢測車把手兩側的水平段是否有變形、水平段的底面是否處于同一水平線,目前的檢測依靠人工方式在平臺進行,通過觀察、測量等操作完成,其效率一般,精確度也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之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方便快捷且可確保檢測精度要求的電動車車把手成品檢具。
2、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車車把手成品檢具,具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中心位置固定有定位柱,車把手中間的彎曲段底面固接有立管,所述立管間隙套于定位柱上,定位柱后側設有可移動的鎖緊桿,所述鎖緊桿從立管后側插入并通過定位柱后從立管前側穿出;底板的左右兩側分別固定有相對于定位柱對稱設置的工形支座,工形支座的前后側面分別固定有突出工形支座上端面的擋板,擋板外側的工形支座上固定有限位柱,車把手左右兩側的水平段置于工形支座上端面上且所述水平段的端面分別與對應的限位柱接觸,所述擋板上開設有用于觀察所述水平段底面與工形支座上端面是否貼合無縫隙的觀察窗口。
3、具體說,所述的底板上安裝有位于定位柱后側的鎖緊座,所述鎖緊座前端具有導向套,導向套內滑動設有連桿,鎖緊座后端鉸接有推桿,連桿前端與鎖緊桿固接,所述推桿與連桿后端之間鉸接有擺桿。
4、進一步地,所述的底板上安裝有分別貼合支撐于彎曲段兩側中部底面的第一支撐件,位于所述彎曲段與水平段相接處分別設有第二支撐件和限位頂尖,所述的第二支撐件與彎曲段上端后側面接觸貼合,所述的限位頂尖下端與水平段上端面接觸。
5、進一步說,所述的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和限位頂尖均可移動調節。
6、優選地,所述的觀察窗口為水平狀的長腰形孔。
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安裝方便,可快速完成對車把手的檢測過程,確保檢測精度符合產品要求。
1.一種電動車車把手成品檢具,具有底板(1),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1)中心位置固定有定位柱(2),車把手(3)中間的彎曲段(3-1)底面固接有立管(3-2),所述立管(3-2)間隙套于定位柱(2)上,定位柱(2)后側設有可移動的鎖緊桿(4),所述鎖緊桿(4)從立管(3-2)后側插入并通過定位柱(2)后從立管(3-2)前側穿出;底板(1)的左右兩側分別固定有相對于定位柱(2)對稱設置的工形支座(5),工形支座(5)的前后側面分別固定有突出工形支座(5)上端面的擋板(6),位于擋板(6)外側的工形支座(5)上固定有限位柱(7),車把手(3)左右兩側的水平段(3-3)置于工形支座(5)上端面上且所述水平段(3-3)的端面分別與對應的限位柱(7)接觸,所述擋板(6)上開設有用于觀察所述水平段(3-3)底面與工形支座(5)上端面是否貼合無縫隙的觀察窗口(6-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車把手成品檢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1)上安裝有位于定位柱(2)后側的鎖緊座(8),所述鎖緊座(8)前端具有導向套(9),導向套(9)內滑動設有連桿(10),鎖緊座(8)后端鉸接有推桿(11),連桿(10)前端與鎖緊桿(4)固接,所述推桿(11)與連桿(10)后端之間鉸接有擺桿(1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車把手成品檢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1)上安裝有分別貼合支撐于彎曲段(3-1)兩側中部底面的第一支撐件(13),位于所述彎曲段(3-1)與水平段(3-3)相接處分別設有第二支撐件(14)和限位頂尖(15),所述的第二支撐件(14)與彎曲段(3-1)上端后側面接觸貼合,所述的限位頂尖(15)下端與水平段(3-3)上端面接觸。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車車把手成品檢具,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支撐件(13)、第二支撐件(14)和限位頂尖(15)均可移動調節。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車把手成品檢具,其特征是:所述的觀察窗口(6-1)為水平狀的長腰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