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門庫型機庫門集中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工業特種門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無門庫型機庫門集中 控制器;該集中控制器用于與機庫門控制器配合使用。
技術背景目前,現有的無門庫型機庫門集中控制器大多采用PLC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存 在如下缺點(1)容易受干擾,且成本高;(2)對維修人員要求高,要求維修人員具備編程能 力;⑶若需要遠程通訊,不僅成本高,而且繁瑣,現場總線布線麻煩;(4)受距離限制,距離 過遠則無法實現,不具備遠程集中控制功能;(5)機庫門若是移動式的,則實現起來比較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可靠實現遠程通訊與監控的 無門庫型機庫門集中控制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無門庫型機庫門集中控 制器,包括中央處理器CPU、電源電路、通訊電路、開關量輸入電路、開關量輸出電路及上位 機;所述的電源電路與中央處理器CPU相連接,所述的開關量輸入電路的輸出端與中央處 理器CPU的輸入端口相連接,所述的中央處理器CPU的輸出端口與開關量輸出電路的輸入 端相連接;所述的中央處理器CPU通過通訊電路與上位機相連接。所述的電源電路包括整流電路、降壓電路和穩壓電路,直流電電源經整流電路整 流后,再經降壓電路降壓,然后與穩壓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穩壓電路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 器CPU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集中控制器通過通訊電路組成集中控制網絡。實現對遠距離無門庫 型機庫門進行開門、關門、停止、聯動開門和聯動關門等基本功能控制;并對機庫門控制器 進行狀態監視和故障報警提示等。另外,本實用新型成本低,抗干擾能力強,且維修方便,能 夠可靠實現遠程通訊與監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器的電路原理框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源電路的電路原理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通訊電路的電路原理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中央處理器CPU及其外圍電路的電路原理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開關量輸入電路的電路原理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開關量輸出電路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無門庫型機庫門集中控制器,包括中央處理器CPU、電源電路、通 訊電路、開關量輸入電路、開關量輸出電路及上位機;所述的電源電路與中央處理器CPU相 連接,所述的開關量輸入電路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器CPU的輸入端口相連接,所述的中央 處理器CPU的輸出端口與開關量輸出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的中央處理器CPU通過通 訊電路與上位機相連接。所述的電源電路包括整流電路、降壓電路和穩壓電路,直流電電源經整流電路整 流后,再經降壓電路降壓,然后與穩壓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穩壓電路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 器CPU相連接。如圖2所示,所述的整流電路包括整流橋,整流橋的輸入端與直流電電源相連接, 在整流橋的輸出端還并聯有第一電容Cl。所述的降壓電路包括DC/DC變換器控制電路芯片 U0, UO采用的型號為PS491 ;UO的第1引腳分別與UO的第7引腳、第8引腳相連接,UO的 第7引腳經第一電阻Rl與整流電路的輸出端+24V電源相連接,+24V電源與UO的第6引 腳相連接,在+24V電源與地之間串聯有第二電解電容EC2 ;UO的第5引腳一路經第二電阻 R2與地相連接,另一路經第三電阻R3與第三電容C3的正極相連接,C3的正極與第三電解 電容EC3的正極相連接,C3的負極和EC3的負極分別與地相連接;UO的第2引腳一路經二 極管DO與地相連接,另一路經第一電感Ll后,分別與EC3的正極、降壓電路的輸出端相連 接;UO的第3引腳經第二電容C2與地相連接;UO的第4引腳與地相連接。所述的穩壓電路 包括穩壓芯片VT2,VT2的第1引腳與第3引腳連接后,經第二電感L2與降壓電路的輸出端 +5V電源相連接,在VT2的第1引腳與地之間串聯有第四電解電容EC4 ;在+5V電源與地之 間串聯有第四電容C4,VT2的第2引腳與地相連接,VT2的第5引腳經熔斷器FL與穩壓電 路的輸出端VCC相連接;在VT2的第5引腳與地之間并聯有第五電解電容EC5,在穩壓電路 的輸出端VCC與地之間分別并聯有第五電容C5、第四電阻R4及第六電解電容EC6。如圖3所示,所述的通訊電路包括收發器U42,U42采用的型號是MAX487E,U42的 第1引腳與光電耦合器U40的第3引腳相連接,U40采用的型號是6N137,U42的第2引腳、 第3引腳相連后,與光電耦合器U41的第7引腳相連接,U41采用的型號是TLP2630,U42的 第4引腳與U41的第6引腳相連接;U41的第8引腳、第5引腳分別與三端穩壓器VT3的輸 出端相連接,VT3采用的型號是LM2930,U41的第2弓丨腳、第3弓丨腳分別與中央處理器CPU 的控制端口相連接;U41的第1引腳、第4引腳分別經第四十二電阻R42、第四十三電阻R43 與電源VCC相連接。U40的第2引腳經第四十一電阻R41與VT3的輸出端SVCC相連接,U40 的第5引腳與地相連接,U40的第6引腳與中央處理器CPU的控制端口相連接,U40的第7 引腳、第8引腳連接后,與電源VCC相連接,在電源VCC與U40的第6引腳之間串聯有第四十 電阻R40。U42的第5引腳、第8引腳分別與VT3的輸出端相連接,在U42的第5引腳、第8 引腳之間并聯有第四十電容C40,U42的第6引腳、第7引腳分別與RS485通訊模塊相連接; VT3的輸入端分別與+24V電源、地相連接。如圖4所示,在所述的中央處理器CPU及其外圍電路中,中央處理器CPU的數據存 儲器U2采用的型號為FM24C64。如圖5所示,所述的開關量輸入電路中的每個開關量輸入電路均包括光電耦合 器,光電耦合器中與紅外發光管的正極相連接的引腳經電阻與+24V電源相連接,光電耦合器中與紅外發光管的負極相連接的引腳為開關量輸入電路的信號輸入端;光電耦合器中與 紅外接收管的發射極相連接的引腳與地相連接,光電耦合器中與紅外接收管的集電極相連 接的引腳為開關量輸入電路的信號輸出端。所述的開關量輸入電路的輸入信號分別為前方 光電開關檢測的信號、后方光電開關檢測的信號、小門開信號、傳感器A、B檢測的信號以及 開門信號和關門信號等,所述的開關量輸入電路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中央處理器CPU的數 據端口相連接。 如圖6所示,所述的開關量輸出電路包括門體驅動機構的開關量輸出電路、關門 驅動機構的開關量輸出電路、模式控制跨越驅動機構的開關量輸出電路和低速控制驅動機 構的開關量輸出電路。所述的四個開關量輸出電路均包括光電耦合器、三極管和繼電器,光 電耦合器中與紅外發光管的正極相連接的引腳經電阻與電源VCC相連接,光電耦合器中與 紅外發光管的負極相連接的引腳與中央處理器CPU的控制端口相連接;光電耦合器中與紅 外接收管的集電極相連接的引腳一路經電阻與+24V電源相連接,另一路經電阻與三極管 的基極相連接,光電耦合器中與紅外接收管的發射極相連接的引腳與地相連接;在光電耦 合器的兩個輸出端之間并聯有按鍵,在三極管的發射極與+24V電源之間串聯有繼電器的 線圈,三極管的集電極與地相連接,四個繼電器的常開觸點分別與門體驅動機構、關門驅動 機構、模式控制跨越驅動機構及低速控制驅動機構相連接。
權利要求一種無門庫型機庫門集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處理器CPU、電源電路、通訊電路、開關量輸入電路、開關量輸出電路及上位機;所述的電源電路與中央處理器CPU相連接,所述的開關量輸入電路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器CPU的輸入端口相連接,所述的中央處理器CPU的輸出端口與開關量輸出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的中央處理器CPU通過通訊電路與上位機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門庫型機庫門集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源 電路包括整流電路、降壓電路和穩壓電路,直流電電源經整流電路整流后,再經降壓電路降 壓,然后與穩壓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穩壓電路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器CPU相連接。
專利摘要無門庫型機庫門集中控制器,屬于工業特種門加工技術領域;該集中控制器用于與機庫門控制器配合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可靠實現遠程通訊與監控的無門庫型機庫門集中控制器。本實用新型包括中央處理器CPU、電源電路、通訊電路、開關量輸入電路、開關量輸出電路及上位機;所述的電源電路與中央處理器CPU相連接,所述的開關量輸入電路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器CPU的輸入端口相連接,所述的中央處理器CPU的輸出端口與開關量輸出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的中央處理器CPU通過通訊電路與上位機相連接。
文檔編號G05B19/418GK201725209SQ20102019862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1日
發明者劉希濤, 姜繼紅, 孫紅印, 張培勇 申請人:沈陽寶通門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