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工業特種門狀態監控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工業特種門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工業特種門狀態監控 器;該狀態監控器用于與工業特種門控制器配合使用,從而實現分布式集中控制。
技術背景目前,現有的工業特種門狀態監控器大多采用觸摸屏,采用觸摸屏存在如下缺點 (1)容易受干擾,且成本高;(2)對維修人員要求高,要求維修人員具備編程能力;(3)若需 要遠程通訊,不僅成本高,而且繁瑣,現場總線布線麻煩;(4)受距離限制,距離過遠則無法 實現,不具備遠程集中控制功能;(5)工業特種門是移動式的,則實現起來比較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采用數碼管顯示,且具有遠程通 訊功能的工業特種門狀態監控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工業特種門狀態監控器, 包括中央處理器CPU、電源電路、通訊電路、開關量輸入電路、開關量輸出電路、顯示電路及 上位機;所述的電源電路與中央處理器CPU相連接,所述的開關量輸入電路的輸出端與中 央處理器CPU的輸入端口相連接,所述的中央處理器CPU的輸出端口與開關量輸出電路的 輸入端相連接;所述的中央處理器CPU通過通訊電路與上位機相連接,中央處理器CPU與顯 示電路相連接。所述的電源電路包括降壓電路和穩壓電路,直流電電源經降壓電路降壓后與穩壓 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穩壓電路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器CPU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狀態監控器采用2段數碼管顯示,避免了現有狀態監控器采用觸摸 屏的缺點。其成本低,抗干擾能力強,且維修方便,能夠可靠實現遠程通訊與監控。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狀態監控器的電路原理框圖;[0009]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源電路中降壓電路的電路原理圖;[0010]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通訊電路的電路原理圖;[0011]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中央處理器CPU及其外圍電路的電路原理圖[0012]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源電路中穩壓電路的電路原理圖;[0013]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開關量輸入電路的電路原理圖;[0014]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開關量輸出電路的電路原理圖;[0015]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顯示電路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工業特種門狀態監控器,包括中央處理器CPU、電源電路、通訊電 路、開關量輸入電路、開關量輸出電路、顯示電路及上位機;所述的電源電路與中央處理器 CPU相連接,所述的開關量輸入電路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器CPU的輸入端口相連接,所述的 中央處理器CPU的輸出端口與開關量輸出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的中央處理器CPU通 過通訊電路與上位機相連接,中央處理器CPU與顯示電路相連接。所述的電源電路包括降壓電路和穩壓電路,直流電電源經降壓電路降壓后與穩壓 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穩壓電路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器CPU相連接。如圖2所示,所述的降壓電路包括DC/DC變換器控制電路芯片U10,UlO采用的型 號為MC34063。UlO的第1引腳分別與UlO的第7引腳、第8引腳相連接,UlO的第7引腳經 第十電阻RlO與第三二極管D3的負極相連接,D3的負極分別與UlO的第6引腳、第十電解 電容EClO的正極相連接,EClO的負極與地相連接,D3的正極與直流電電源相連接;UlO的 第5引腳一路經第十二電阻R12與地相連接,另一路經第十一電阻Rll與第十二電容C12的 正極相連接,C12的正極分別與第十二電解電容EC12的正極、第十一電解電容ECll的正極 相連接,C12的負極、EC12的負極和ECll的負極分別與地相連接;UlO的第2引腳一路經第 十二極管DlO與地相連接,另一路經第i^一電感Lll與ECll的正極相連接,ECll的正極經 第十二電感L12分別與第十三電解電容EC13的正極、第十四電解電容EC14的正極相連接, EC13、EC14的負極分別與地相連接;UlO的第3引腳經第i^一電容Cll與地相連接;EC14的 正極與降壓電路的輸出端相連接。如圖3所示,所述的通訊電路包括收發器Ull,Ull采用的型號是MAX487E,Ull的 第1引腳、第4引腳分別與中央處理器CPU的數據端口相連接;Ull的第2引腳、第3引腳 與光電耦合器U12的第3引腳相連接,光電耦合器U12的第1引腳經第十三電阻R13與電 源VCC相連接,光電耦合器U12的第2引腳與中央處理器CPU的數據端口相連接,光電耦合 器U12的第4引腳與+5V電源相連接,所述的光電耦合器U12采用的型號為521-1。Ull的 第8引腳分別與第十九電阻R19的一端、第十三電容C13的正極、第十六電解電容EC16的 正極及+5V電源相連接;R19的另一端與Ull的第6引腳相連接,C13的負極、EC16的負極 及Ull的第5引腳分別與地相連接;Ull的第7引腳經電阻RRSl與RS485通訊模塊的第2 引腳相連接,Ull的第6引腳經電阻RRS2與RS485通訊模塊的第3引腳相連接;在Ull的 第6引腳和第7引腳之間串聯有穩壓二極管Z10,在Ull的第7引腳和第5引腳之間串聯有 第十八電阻R18。如圖5所示,所述的穩壓電路包括穩壓芯片VT,VT的第1引腳與第3引腳連接后 經電感FLO與降壓電路的輸出端+5V電源相連接,在VT的第1引腳與地之間串聯有第三電 解電容EC02 ;在+5V電源與地之間串聯有第一電容C01,VT的第2引腳與地相連接,VT的 第5引腳與穩壓電路的輸出端VCC相連接;在VT的第5引腳與地之間分別并聯有第一電解 電容EC1、第二電容C02及第二電解電容EC2。如圖6所示,所述的開關量輸入電路中的每個開關量輸入電路均包括光電耦合 器,光電耦合器的第1引腳為開關量輸入電路的信號輸入端,光電耦合器的第2引腳、第3 引腳分別與地相連接;在光電耦合器的第1引腳與第2引腳之間串聯有電容,光電耦合器的 第4引腳為開關量輸入電路的信號輸出端。所述的開關量輸入電路的輸入信號分別為前方
4光電開關檢測的信號、后方光電開關檢測的信號、小門開信號、傳感器A、B檢測的信號以及 開門信號和關門信號等,所述的開關量輸入電路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中央處理器CPU的數 據端口相連接。如圖7所示,所述的開關量輸出電路包括門體驅動機構的開關量輸出電路、關門 驅動機構的開關量輸出電路、模式控制跨越驅動機構的開關量輸出電路和低速控制驅動機 構的開關量輸出電路。所述的四個開關量輸出電路均包括光電耦合器、三極管和繼電器,光 電耦合器的第1引腳經電阻與+5V電源相連接,光電耦合器的第2引腳與中央處理器CPU 的控制端口相連接;光電耦合器的第4引腳分別與+24V電源、繼電器的線圈的一端相連接, 繼電器的線圈的另一端與三極管的集電極相連接,三極管的發射極與地相連接,三極管的 基極經電阻與光電耦合器的第3引腳相連接。所述的四個繼電器的觸點分別與門體驅動機 構、關門驅動機構、模式控制跨越驅動機構及低速控制驅動機構相連接。如圖8所示,所述的顯示電路包括第一數碼管LEDl和第二數碼管LED2,LED1的控 制端與第五十一三極管T51的集電極相連接,T51的發射極與+5V電源相連接,T51的基極 經第五十五電阻R55與中央處理器CPU的控制端口相連接,在T51的基極與發射極之間串 聯有第五十六電阻R56 ;LED2的控制端與第五十二三極管T52的集電極相連接,T52的發射 極與+5V電源相連接,T52的基極經第五十七電阻R57與中央處理器CPU的控制端口相連 接,在T52的基極與發射極之間串聯有第五十八電阻R58。移位寄存器TOl的控制端與中 央處理器CPU的控制端口相連接,U51的輸出端與LED1、LED2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的顯 示電路還包括數碼管通訊地址調整電路,該電路包括第一按鍵SKEY和第二按鍵UKEY,SKEY 的一端與地相連接,另一端一路與中央處理器CPU的控制端口相連接,另一路經第五十一 電阻R51與+5V電源相連接;UKEY的一端與地相連接,另一端一路與中央處理器CPU的控 制端口相連接,另一路經第五十二電阻R52與+5V電源相連接。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51選 擇的型號是74HC164,是8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
權利要求一種工業特種門狀態監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處理器CPU、電源電路、通訊電路、開關量輸入電路、開關量輸出電路、顯示電路及上位機;所述的電源電路與中央處理器CPU相連接,所述的開關量輸入電路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器CPU的輸入端口相連接,所述的中央處理器CPU的輸出端口與開關量輸出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的中央處理器CPU通過通訊電路與上位機相連接,中央處理器CPU與顯示電路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業特種門狀態監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源電路包 括降壓電路和穩壓電路,直流電電源經降壓電路降壓后與穩壓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穩壓 電路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器CPU相連接。
專利摘要工業特種門狀態監控器,屬于工業特種門加工技術領域;該狀態監控器用于與工業特種門控制器配合使用,從而實現分布式集中控制。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采用數碼管顯示,且具有遠程通訊功能的工業特種門狀態監控器。本實用新型包括中央處理器CPU、電源電路、通訊電路、開關量輸入電路、開關量輸出電路、顯示電路及上位機;所述的電源電路與中央處理器CPU相連接,所述的開關量輸入電路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器CPU的輸入端口相連接,所述的中央處理器CPU的輸出端口與開關量輸出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的中央處理器CPU通過通訊電路與上位機相連接,中央處理器CPU與顯示電路相連接。
文檔編號G05B19/418GK201689333SQ20102019863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1日
發明者劉希濤, 孫寶峰, 扈喆, 陸喜 申請人:沈陽寶通門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