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基于plc帶隔離的數字信號采集板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自動化控制中的開關量輸入處理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基于PLC帶隔離的數字信號采集板卡。
背景技術:
現代科技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對設備的控制追求自動化、智能化,需要對被控設備采集大量的現場信號,常用的有各種壓力開關信號、行程開關信號、接近開關信號等數字量的采集。特別是在工業領域,模塊化、靈活性強的PLC被廣泛采用,需要采集現場大量的數字信號,配備多個多通道的數字信號采集模塊。目前廣泛采用的辦法是選用大量的接線端子、線槽、導軌實現接線安裝,硬件成本高,并且占用的安裝空間大,無形中增大了控制柜的體積、重量和占地面積,特別是針對海 洋平臺,寸土寸金,減小占地面積和重量是其追求的目標,同時由于信號通道多,布線復雜,不美觀,檢查維修不便,安裝調試維護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PLC帶隔離的數字信號采集板卡,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于信號采集通道多,接線復雜、安裝調試維護效率低、占用空間大、不美觀、檢查維修不便的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PLC帶隔離的數字信號采集板卡,包括隔離保護電路、PLC端輸入接口 J1、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和外部正信號端輸入接口 J3,隔離保護電路與PLC端輸入接口 J1、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對應連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采集板卡實現了現場與PLC控制器的電氣隔離,隔離電壓高達1000V,有效的保護PLC模塊,交流保護防止反向電流造成誤觸發;可以減小安裝空間,減輕安裝接線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安裝調試工作效率,減小控制箱的尺寸,降低了成產成本,通過多個本板卡可擴展,使用靈活。
圖I是本發明基于PLC帶隔離的數字信號采集板卡的整體電路框圖;圖2是本發明裝置中的隔離保護電路I的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裝置中的PLC端輸入接口 Jl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裝置中的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裝置中的外部正信號端輸入接口 J3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隔離保護電路,2. PLC數字量輸入模塊,另外,Jl是PLC端輸入接口,J2是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J3是外部正信號端輸入接口 ;RLY1、RLY2......RLY16分別表示16個通道的隔離繼電器;
24VSPDT表示繼電器為標準24V直流輸出型;D1、D2......D32 分別表示 32 個 IN4007 二極管;DIUDI2……DI16分別表示對應PLC的16路數字信號輸入信號;DIODE為二極管在元件庫中默認的名稱;signal I+、signal I-......signal 16+、signal 16-分別表示現場級開關量信號
或控制開關(或按鈕)的正負信號端。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圖1,本發明基于PLC帶隔離的數字信號采集板卡,其結構為標準方式的PCB板卡,如虛線框所示,包括隔離保護電路1、PLC端輸入接口 Jl、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和外部正信號端輸入接口 J3,隔離保護電路I與PLC端輸入接口 Jl、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J2對應連接。PLC端輸入接口 Jl用于與PLC數字量輸入模塊2連接;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用于同時與控制開關信號和現場級開關量信號連接;外部正信號端輸入接口 J3也用于同時與控制開關信號和現場級開關量信號連接。上述的PLC端輸入接口 Jl、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外部正信號端輸入接口 J3均選用PCB板用標準接線排,上述的三個接口和隔離保護電路I同時集成在標準的PCB板卡(接口卡)中。PLC端輸入接口 Jl是PCB板卡與PLC數字量輸入模塊2的連接接口 ;隔離保護電路I能夠實現現場級開關量信號和PLC數字量輸入模塊之間的電氣隔離,交流保護防止反向電流造成信號的誤觸發;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和外部正信號端輸入接口 J3分別是PCB板卡與控制開關信號和現場級開關量信號的連接接口。本發明以下結構的描述,是基于16通道實施例的數量進行設置,實際使用中,通過相應的擴展則能夠實現更多通道的采集。PLC數字量輸入模塊2可選用西門子標準24VDC輸入的SM321器件,或其他的PLC數字量輸入模塊;控制開關信號(或按鈕信號)包括各類開關、按鈕,現場級開關量信號包括各種壓力開關信號、行程開關信號、接近開關信號。參照圖2,隔離保護電路I中包括16個REL-MR-24DC/21繼電器及對應的32個
IN4007 二極管,即RLYl及其對應的Dl和D17、RLY2及其對應的D2和D18......RLY16及其
對應的D16和D32,各組接線方式及原理一致,以下分別以RLYl及其Dl和D17和RLY2及其D2和D18為例加以說明RLYl選用的是帶一路常開和一路常閉的繼電器,二極管Dl的兩端與繼電器RLYl的兩端對應相連,與二極管Dl負端相連的繼電器RLYl的線圈端與二極管D17負端相連,二極管D17正端接至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的I號端(J2-1),與二極管Dl正端相連的繼電器RLYl的線圈端與另外15個繼電器RLY2、RLY3……RLY16的線圈的對應端依次互連,并一起接至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的17號端(J2-17);繼電器RLYl的開關側動觸點端與另外15個繼電器RLY2、RLY3……RLY16的開關側對應端依次互連,并一起接至PLC端輸入接口 Jl的I號端(Jl-I);繼電器RLYl的開關側常開觸點端接至PLC端輸入接口 Jl的17號端(J1-17);
RLY2選用的是帶一路常開和一路常閉的繼電器,二極管D2的兩端與繼電器RLY2的兩端對應相連,與二極管D2負端相連的繼電器RLY2的線圈端與二極管D18負端相連,二極管D18正端接至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的2號端(J2-2),與二極管D2正端相連的繼電器RLY2的線圈端與另外15個繼電器RLY1、RLY3……RLY16的線圈的對應端依次互連,并一起接至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的17號端(J2-17);繼電器RLY2的開關側動觸點端與另外15個繼電器RLY1、RLY3……RLY16的開關側對應端依次互連,并一起接至PLC端輸入接口 Jl的I號端(Jl-I);繼電器RLY2的開關側常開觸點端接至PLC端輸入接口 Jl的16號端(J1-16);RLY3分別與D3和D19接線、RLY4分別與D4和D20接線......RLY16分別與D16和
D32接線,分別與RLYl及其Dl和D17、RLY2及其D2和D18接線方式一致,依此類推。參照圖3,PLC端輸入接口 Jl的結構是,共有17個接口端,其中的I號端的一端接PLC直流供電電源的正極(24VDC),另一端接16個繼電器RLY1、RLY2……RLY16的開關側動 觸點端依次互連端(J1-1),其余的17、16……2號端接線方式一致,以下以17、16號端接線為例加以說明17號端的一端接PLC數字量輸入模塊2的第I路輸入(DI1),17號端的另一端接繼電器RLYl的開關側常開觸點端(J1-17);16號端的一端接PLC數字量輸入模塊2的第2路輸入(DI2), 16號端的另一端接繼電器RLY2的開關側常開觸點端(J1-16);依此類推。參照圖4,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的結構是,共有17個接口端,其中的17號端的一端接PLC直流供電電源的公共負極(0VDC),17號端的另一端接與二極管D16正端相連的RLY1、RLY2……RLY16繼電器的線圈端(J2-17),其余的1、2……16號端接線方式一致,以下以1、2號端接線為例加以說明;I號端的一端接第一路控制開關信號或現場級開關量信號的負信號端(signal1-),1號端的另一端接二極管D17正端(J2-1);2號端的一端接第二路控制開關信號或現場級開關量信號的負信號端(signal2_),2號端的另一端接二極管D18正端(J2-2);依此類推。參照圖5,外部正信號端輸入接口 J3的結構是,共有17個接口端,其中的17號端的一端接24V直流工業電源的24V端(24VDC),17號端的另一端與另外的1、2……16號對應端依次互連,其余的1、2……16號端接線方式一致,以下以1、2號端接線為例加以說明I號端的一端接第一路控制開關信號或現場級開關量信號的正信號端(signal1+),I號端的另一端與J3接口的2、3……17號對應端依次互連;2號端的一端接第二路控制開關信號或現場級開關量信號的正信號端(signal2+),2號端的另一端與J3接口的1、3……17號對應端依次互連;依此類推。本發明基于目前廣泛采用的PLC控制系統而設計,設計了一種基于PLC帶隔離的數字信號采集板卡,以解決采集大量數字量時,接線復雜,占用空間大,安裝調試效率低的問題,應用REL-MR-24DC/21實現了數字信號和PLC模塊之間的電氣隔離,保護PLC模塊;利用IN4007實現了現場傳感器信號采集的交流保護;通過制作PCB電路板減小了安裝空間,并省去了傳統過程中中間環節的復雜接線工作,只需要完成PCB板與現實級和PLC端接線即可實現通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決了采集大量數字量輸入時,接線復雜,占用空間大,安裝調試效率低的問 題。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PLC帶隔離的數字信號采集板卡,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離保護電路(1)、PLC端輸入接口 Jl、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和外部正信號端輸入接口 J3,隔離保護電路(I)與PLC端輸入接口 J1、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對應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PLC帶隔離的數字信號采集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離保護電路(I)中包括16個REL-MR-24DC/21型號的繼電器及對應的32個型號的IN4007二極管,即RLYl及其對應的Dl和D17、RLY2及其對應的D2和D18......RLY16及其對應的D16和D32,各組接線方式一致,以下以RLYl及其Dl和D17、RLY2及其D2和D18為例加以說明 RLYl選用的是帶一路常開和一路常閉的繼電器,二極管Dl的兩端與繼電器RLYl的兩端對應相連,與二極管Dl負端相連的繼電器RLYl的線圈端與二極管D17負端相連,二極管D17正端接至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的I號端(J2-1),與二極管Dl正端相連的繼電器RLYl的線圈端與另外15個繼電器RLY2、RLY3……RLY16的線圈的對應端依次互連,并一起接至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的17號端(J2-17);繼電器RLYl的開關側動觸點端與另外15個繼電器RLY2、RLY3……RLY16的開關側對應端依次互連,并一起接至PLC端輸入接口Jl的I號端(Jl-I);繼電器RLYl的開關側常開觸點端接至PLC端輸入接口 Jl的17號端(J1-17); RLY2選用的是帶一路常開和一路常閉的繼電器,二極管D2的兩端與繼電器RLY2的兩端對應相連,與二極管D2負端相連的繼電器RLY2的線圈端與二極管D18負端相連,二極管D18正端接至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的2號端(J2-2),與二極管D2正端相連的繼電器RLY2的線圈端與另外15個繼電器RLY1、RLY3……RLY16的線圈的對應端依次互連,并一起接至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的17號端(J2-17);繼電器RLY2的開關側動觸點端與另外15個繼電器RLYl、RLY3……RLY16的開關側對應端依次互連,并一起接至PLC端輸入接口Jl的I號端(Jl-I);繼電器RLY2的開關側常開觸點端接至PLC端輸入接口 Jl的16號端(J1-16); RLY3分別與D3和D19接線、RLY4分別與D4和D20接線......RLY16分別與D16和D32接線,與RLYl及其Dl和D17、RLY2及其D2和D18,依此類推。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PLC帶隔離的數字信號采集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C端輸入接口 Jl用于與PLC數字量輸入模塊(2)連接, PLC端輸入接口 Jl的結構是,共有17個接口端,其中的I號端的一端接PLC直流供電電源的正極,即24VDC,I號端的另一端接16個繼電器RLY1、RLY2……RLY16的開關側動觸點端依次互連端(J1-1),其余的17、16……2號端接線方式一致,以下以17、16號端接線為例加以說明 17號端的一端接PLC數字量輸入模塊(2)的第I路輸入(DI1),17號端的另一端接繼電器RLYl的開關側常開觸點端(J1-17); 16號端的一端接PLC數字量輸入模塊(2)的第2路輸入(DI2),16號端的另一端接繼電器RLY2的開關側常開觸點端(J1-16); 其他各端依此類推。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PLC帶隔離的數字信號采集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用于同時與控制開關信號和現場級開關量信號連接,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 J2的結構是,共有17個接口端,其中的17號端的一端接PLC直流供電電源的公共負極(0VDC),17號端的另一端接與二極管D16正端相連的RLY1、RLY2……RLY16繼電器的線圈端(J2-17),其余的1、2……16號端接線方式一致,以下以I、2號端接線為例加以說明 I號端的一端接第一路控制開關信號或現場級開關量信號的負信號端(signal 1-),1號端的另一端接二極管D17正端(J2-1); 2號端的一端接第二路控制開關信號或現場級開關量信號的負信號端(signal 2-),2號端的另一端接二極管D18正端(J2-2); 其他各端依此類推。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PLC帶隔離的數字信號采集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正信號端輸入接口 J3用于同時與控制開關信號和現場級開關量信號連接, 外部正信號端輸入接口 J3的結構是,共有17個接口端,其中的17號端的一端接24V直流工業電源的24V端(24VDC),17號端的另一端與另外的1、2……16號對應端依次互連,其余的1、2……16號端接線方式一致,以下以1、2號端接線為例加以說明 I號端的一端接第一路控制開關信號或現場級開關量信號的正信號端(signal 1+),1號端的另一端與J3接口的2、3……17號對應端依次互連; 2號端的一端接第二路控制開關信號或現場級開關量信號的正信號端(signal 2+),2號端的另一端與J3接口的1、3……17號對應端依次互連; 其他各端依此類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PLC帶隔離的數字信號采集板卡,包括隔離保護電路、PLC端輸入接口J1、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J2和外部正信號端輸入接口J3,隔離保護電路與PLC端輸入接口J1、外部負信號端輸入接口J2對應連接。本發明制作,實現了數字信號和PLC模塊之間的電氣隔離,保護PLC模塊;利用IN4007實現了現場傳感器信號采集的交流保護;通過制作PCB電路板減小了安裝空間,并省去了傳統過程中中間環節的復雜接線工作,只需要完成PCB板與現實級和PLC端接線即可實現通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G05B19/05GK102854835SQ20121034190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4日
發明者張鵬飛, 于興軍, 劉啟蒙, 董興華, 郭振東 申請人: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