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恒溫器閥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312450閱讀:32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恒溫器閥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閥、尤其供暖或制冷閥的恒溫器閥蓋,包括一個外殼、一個恒溫器元件和一個可沿操縱方向移動的操縱面,其中,恒溫器元件設在外殼與操縱面之間的操縱鏈內。
背景技術
這種類型的恒溫器閥蓋用于在室內調整預定的額定溫度。若此溫度應借助加熱面達到,則恒溫器閥蓋作用在一個控制載熱介質通過加熱器流量的閥上。當它涉及制冷裝置時,恒溫器閥蓋作用在一個控制致冷劑通過換熱器流量的閥上。
恒溫器元件在許多情況下通過波紋體構成,它充填一種其體積隨溫度變化的填料。通常表現為長度改變的體積變化傳遞到操縱面上,操縱面又操縱閥的挺桿。通常例如挺桿推入越多,加熱器閥節流越強。
這種類型的恒溫器閥蓋的工作是十分令人滿意的。可以例如通過旋轉一個轉柄改變額定值。然而在有些情況下人們希望改變恒溫器元件與操縱元件之間預定的工作關系, 例如為了在夜間降低預定的額定值。在許多情況下室溫的額定值在夜間降低如4°C就足夠了,因為良好隔熱的房屋在夜間只損失大約2°C至3°C的溫度。當然也可能是另一些情況, 例如在休假期間的溫度下降或在冬季的晚上溫度升高到一個舒適的溫度。
因此在DE19909097C2中采用具有調整裝置的恒溫器閥蓋,為了改變工作關系,調整裝置改變恒溫器元件與操縱 面之間距離的有效長度。為此設一個減速器,它以一個齒輪從外殼伸出。因此可在外殼外部安裝一個與齒輪哨合的驅動器。所述齒輪在外殼內部作用在另一個齒輪上,后者則旋轉一個螺紋配合的一個元件,以改變在恒溫器元件與操縱面之間傳輸距離的有效長度。容納驅動器的驅動器殼體可以從外殼取出,以便為驅動器編程。
這種結構雖然同樣經過考驗。但顯然可從外部安裝的驅動器殼體需要較大的結構空間。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減少空間需求。
上述技術問題在本文開頭所述類型的恒溫器閥蓋中是這樣得以解決的,S卩,在所述操縱鏈內設長度可變的電動機,所述電動機帶有多個元件可決定該電動機的有效長度, 當所述電動機投入運行時,所述多個元件可相對彼此位移。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完全取消從外部安裝的驅動器。確切地說在外殼內部自主地實現改變恒溫器元件與操縱元件之間的工作關系。這種改變通過電動機當它投入運行時改變其沿操縱方向的有效長度造成。電動機構成操縱鏈的一部分。電動機的長度變化促使改變操縱鏈的長度。在這里術語電動機應廣泛地理解。所述電動機還包括操縱鏈的相鄰部分。 這種設計除了減小結構空間外還有另一些優點首先驅動器的功率需求降低。也就是說不 需要包括許多齒輪的減速器和沒有為了從電動機向驅動鏈傳輸造成的相應的傳輸損失。這 還影響到噪聲水平,由此可將其保持為低水平。例如在臥室使用此恒溫器閥蓋時較低的噪 聲水平是十分有利的。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可控性。在有許多齒輪的減速器中總會有某些必 須承受的扭矩。因為在這種恒溫器閥蓋中涉及一些大批生產的零件并因而希望盡可能采用 價廉物美的構件,所以在這里持續存在磨損的危險,磨損會降低恒溫器閥蓋的調整精度。若 現在使用在外殼內部的電動機,則所述的長度改變實際上只在驅動鏈內部進行,不必從外 部引入其些扭矩或力。也可以將間隙保持得很小,因為有少量傳輸元件便足夠了。但除此 之外不僅僅可以實施夜間降低等調整。確切地說可以在整個“正常”工作范圍實施調整。
優選地,電動機設計為步進電動機。步進電動機可以步進式控制。若人們得知已 實施步驟的數量,便也能知道電動機處于什么位置。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還得知操縱鏈有多 長。可以將這一長度直接與已有的開啟以及進而與預定的溫度掛鉤。
優選地,電動機設計為壓電電動機。也就是說,電動機有至少一個壓電元件,它在 施加電壓時膨脹,以及在負的或減小電壓時收縮。現在可以利用壓電元件的膨脹-收縮運 動驅動電動機。另一種表述是表面置于振動之中,從而形成一種類型的載波。借助此載波 可以通過計算振動數并因而計算步驟數來確定電動機的位置。
在這里特別優選地,電動機有第一電動機部分和第二電動機部分,在它們之間沿 操縱方向看設壓電元件裝置。此壓電元件裝置可以有一個或多個壓電元件。現在例如可以 通過對壓電元件裝置相應的加載造成期望的縱向膨脹。
在這里特別優選地,第一電動機部分和第二電動機部分各有一個直徑擴展段,壓 電元件裝置設在直徑擴展的區域內。通過直徑擴展段為壓電元件裝置提供更大的表面,壓 電元件裝置可以支承在此表面上。
按一項特別優選的設計規定,第一電動機部分構成轉子和第二電動機部分構成定 子,以及,這兩個電動機部分通過螺紋配合互相連接。所述的連接也可以間接進行,例如通 過與定子和/或轉子防旋轉地連接的中間段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壓電元件裝置不僅用于通 過膨脹或收縮造成操縱鏈有效長度的調整。此壓電元件裝置在例如正弦形激勵時用于使轉 子和定子彼此相對旋轉。這種旋轉運動可以通過相應的螺紋配合轉換為電動機的長度改 變。取決于對壓電元件裝置的控制,轉子可相對于定子沿一個方向,例如沿順時針方向,或 沿相反方向,亦即逆時針方向旋轉,從而既可以朝加長電動機有效長度的方向也可以朝縮 短電動機有效長度的方向相應地改變長度。
優選地,電動機設在恒溫器元件與操縱面之間。也就是說電動機構成在恒溫器元 件與操縱面之間的心軸的一部分。在這里轉子軸線優選地與恒溫器元件的軸線一致。定子 圍繞心軸或心軸的延伸段。這樣造成一種機械上極其穩定的結構,盡管如此仍能迅速和有 效地改變操縱鏈的長度。
優選地,操縱面設計在電動機上。可以相應地設計電動機,從而不再需要附加的構 件。
按另一項設計可以規定,電動機設在恒溫器元件與外殼之間,其中恒溫器元件可 以在外殼內沿操縱方向移動。在這里恒溫器元件恰當地直接或間接通過彈簧支承,所以始終保持支承在電動機上。恒溫器元件填料體積改變時淀積的溫度影響因而可以直接傳給 閥。
優選地,外殼具有轉柄,借助轉柄可沿操縱方向調節恒溫器元件的支承面,其中, 轉柄與轉角傳感器配合作用。可以借助轉柄傳感器確定,轉柄相對于一個基礎部分處于何 種角向位置。所述角向位置可以是有關支承面位置的唯一說明,亦即有關恒溫器元件或電 動機位置的說明。現在可以利用這些信息比較準確地調整為閥規定的額定值。
優選地,電動機可以無線控制。因此不需要通過導線控制電動機。確切地說,在這 里可以利用無線電波,例如按所謂“藍牙”技術。也可以是其他類型的傳輸,例如采用紅外 線或超聲波。
優選地,電動機的定子穩定地固定在外殼內。由此避免會對連接電線造成不利影 響的運動。從而顯著降低這種導線斷裂或損壞的危險。
也有利的是,電動機的轉子和定子以預定的軸向力夾緊在一起。這種設計尤其對 于壓電電動機有突出的優點。若轉子和定子將壓電元件裝置夾緊在它們之間,則電動機可 以最有效地工作。
在這方面優選地,一個彈簧裝置沿軸向作用在電動機上。采用彈簧裝置可以方便 地獲得預定的夾緊力。
在這方面優選地,彈簧裝置有一個作用在轉子上的彈簧盤。采用彈簧盤可以通過 比較短的行程產生必要的力。因此彈簧盤需要比較小的結構空間。此外它能比較方便地裝 配。可以在彈簧盤與電動機之間再設一個減小摩擦的例如由陶瓷或塑料、尤其由PTFE制成的層。
優選地,彈簧盤支承在一個固定在外殼內的固定環上。這是使彈簧盤固定在外殼 內的一種簡便的方法。
與之不同,彈簧盤可以支承在外殼內的凸臺上或卡入外殼槽內。在這種情況下需 要在外殼上有一個用于支承彈簧盤的構型。
也有利的是,電動機具有一個脫開裝置,它使轉子避開由恒溫器元件產生的軸向 力。如上面已詳細說明的那樣,有利的是對于壓電電動機將一定的力以這樣的方式作用在 電動機上,即將壓電元件裝置夾緊在轉子與定子之間。與此同時在這里重要的是,所述的力 不增大到超過預定的量。與之相應地也有利的是,由閥反作用的彈簧力不作用在電動機上。 要不然會導致電動機不再能如期望的那樣自由旋轉。由此造成更大的摩擦和更嚴重的磨 損。若現在注意到使轉子避開此軸向力,則在這方面獲得理想的工作條件,人們不必對功能 作其他削減。
在這方面優選地,轉子與一個可沿軸向相對于轉子移動的傳動件防旋轉地連接, 傳動件與操縱面嚙合以及與一個與恒溫器元件作用連接的圓錐體螺紋嚙合。因此所述傳動 件是電動機的組成部分,它促使長度改變。因為傳動件只沿旋轉方向與轉子嚙合,而沿軸向 是可以移動的,所以轉子可以避開這種軸向力。


下面結合附圖借助優選的實施例說明本發明。其中
圖1表示恒溫器閥蓋第一種設計;
圖2表示圖1中的一個局部的放大圖3表示恒溫器閥蓋第二種實施方式;
圖4表示圖3中的一個局部的放大圖;以及
圖5表示恒溫器閥蓋第三種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按圖1的恒溫器閥蓋I有一個外殼,它主要由支座2、轉柄3和基礎部分4構成,其 中轉柄3可以相對于基礎部分4旋轉。
在支座2內裝一個恒溫器元件5,它將其端側6貼靠在支座2的端壁7上。按這種 未詳細表不的方式可以保證,通過轉柄3相對于基礎部分4旋轉,改變恒溫器兀件5與基礎 部分4的距離。
恒溫器元件5在其內部按已知的方式有一個波紋管壁8,心軸9插入其中。心軸9 從恒溫器元件5朝基礎部分4的方向伸出。波紋管壁8彈性地構成內腔10的邊界,內腔中 充填一種可受熱膨脹的填料,例如一種其體積隨溫度改變的液體。取代液體也可以采用一 種固體,例如蠟,或氣體。溫度越高,填料膨脹越多以及心軸9從恒溫器元件5移出越遠。
通過恒溫器元件5相對于基礎部分4不同的位置,可以調整不同的額定值。在有 些情況下,恒溫器閥蓋I只針對一個規定的額定值設置。
除此之外還設有過熱彈簧11作為安全元件的心軸9作用在外罩12上,外罩12通 過彈簧13朝恒溫器兀件5的方向加壓。在外罩12內旋入帶一個圓錐體15的支座14,在傳 統的恒溫器閥蓋中圓錐體作用在圖中沒有表示的閥的一個同樣沒有詳細表示的挺桿上。圓 錐體15為了明顯起見所以畫成這樣。但它并不一定必須有圓錐體的幾何形狀。
在本實施例中圓錐體15與電動機16連接,如圖2的放大圖中所示。圖2表示圖1中的局部“X”。
電動機16有一個與圓錐體15防旋轉地連接的定子17。為此電動機16在一個制 齒部分24上有與圓錐體15連接的制齒18,定子17嚙合在制齒中。電動機16的制齒部分 24與圓錐體15連接。因此定子17與圓錐體15防旋轉地連接,但可相對于它軸向移動。
此外,電動機16有轉子19,它通過制齒部分24內的螺紋配合20與定子17連接。 在這里所述的連接通過圓錐體15和電動機的制齒18進行。轉子19在與螺紋配合20的相 對置側有操縱面21。
在定子17與轉子19之間設一個壓電元件22,亦即壓電陶瓷,它的膨脹率隨施加的 電壓改變。也可以使用多個壓電元件22。但為了簡化的原因下面用一個壓電元件22進行 說明。在這里壓電元件22膨脹率的改變有一個沿定子17周向的分量,所以通過壓電元件 22相應地施加電壓可以使轉子7相對于定子6旋轉。因為定子17通過制齒18防旋轉地固 定在圓錐體15上,所以促使轉子19相對于定子17旋轉,使轉子19進一步從圓錐體15中 旋出或進一步旋入圓錐體15內,并由此改變操縱面21離心軸9的距離。
壓電元件22脈沖式或節拍式地被施加電壓脈沖。因此在每次電壓脈沖時造成預 定的角增量,從而使轉子19相對于定子17旋轉。也就是說電動機16設計為步進電動機。 因此借助脈沖的數量(或其他供電數據)人們“知道”轉子19相對于定子17正處于何種 角向位置,以及與之相應地轉子19從圓錐體15或制齒部分24旋出多遠或在圓錐體15或制齒部分24內旋入多遠。與之相應地,對于預定的溫度,亦即對于恒溫器元件5預定的狀 態,可以以高的可靠度判斷,設計在端壁7與操縱面21之間的操縱鏈有多長。
若轉柄3促使改變恒溫器元件5離基礎部分4的距離,相宜地設一個角傳感器23, 它示意性表示在圖1中。借助角傳感器23可以確定轉柄3相對于基礎部分4的轉角,以及 相應地確定恒溫器元件5的“高度位置”,亦即恒溫器元件5離基礎部分4的距離。
當然也可以將這種恒溫器閥蓋設計為沒有轉柄,因為溫度的調整最終可以僅通過 電動機實現。更確切地說,由此取消直接手動干預恒溫器閥蓋的可能性。但這種恒溫器閥 蓋可以便宜地生產,并使從外部借助適用的控制裝置的調整更加簡單。
由圖2可以看出,定子17可沿操縱方向移動地在制齒18上導引。由此可以保證, 定子17、壓電元件22和轉子19彼此始終面接觸。通過相應地選擇大的直徑,壓電元件22 可以產生足夠大的力。
電動機16可以通過沒有進一步表示的裝在恒溫器閥蓋I內的電池供電。因為電 動機16只須為了改變額定值偶然投入運行,所以電動機16的功率消耗比較少。這是因為 恒溫器元件如常見的那樣負責溫度調整。只是在調整額定值時電動機才必須運行,所以電 動機只為了這些過程消耗能量。
可以從外部實施控制,例如借助一個沒有詳細表示的中央處理機。
圖3表示恒溫器閥蓋第二種實施方式。相同和互相對應的功能元件采用同樣的附 圖標記。
與按圖1圖和2的實施方式不同,電動機16現在處于恒溫器元件5的端側6與外 殼的端壁7之間。圖4表示圖3中的局部Y。
操縱面21現在直接設在圓錐體15上。
電動機16的制齒部分24與恒溫器元件5的端側6防旋轉地連接。在按圖1和2 的設計中制齒部分24與圓錐體15連接或與圓錐體設計為一體。
在這里轉子19也通過螺紋配合20與制齒部分24連接,所以,當轉子相對于通過 制齒18防旋轉地固定在制齒部分24上的定子17旋轉時,它從制齒部分旋出或旋入制齒部 分24內。
此外,按此設計帶來的優點是,當基于溫度變化使波紋管8運動時,電動機16的設 有電導線的部分不必運動。
按圖3和圖4的電動機16,如已結合圖1和圖2闡述的那樣,可以借助一個外部 的中央處理機25遙控。中央處理機25若需要也可以控制多個閥蓋I。為此中央處理機25 有一個發送器26,以及恒溫器閥蓋I有一個接收器27,它們在這里只通過無線電波示意地 表示。若需要反饋,則接收器27也可以含有發送功能以及發送器26有接收功能。
在這兩種實施方式中,現在可以借助電動機16從事額定值調整,而不必操縱轉柄 3。
在按圖1和圖2的設計中,當電動機16投入運行時可以說造成心軸9加長。這種 加長必須不大。它通常只有幾個毫米,亦即O至5_,優選地I或2_。在按圖3和圖4的設 計中,通過操縱電動機16使恒溫器元件5在支座2內部沿軸向、亦即沿操縱方向移動。這 同樣導致改變額定值。
能在恒溫器閥蓋內使用的電動機16應當比較小。尤其是,它可以涉及圓柱形電動機,此時定子和轉子橫截面是圓形。直徑最大為30mm,優選地小于20mm。電動機的高度小 于IOmm,優選地小于5mm。
如結合圖3的實施方式說明的那樣,存在電動機控制裝置,它例如可以通過無線 電波或其他無線信號傳輸裝置控制。當然這里也可以采用導線傳輸控制指令。也可以在恒 溫器閥蓋內裝入全套控制裝置。當然裝入用于無線信號傳輸的接收器可顯著降低結構尺 寸,因此使恒溫器閥蓋的結構非常緊湊。也顯著降低對天線狀況的要求。
圖5表示恒溫器閥蓋第三種設計。相同的部分用與圖1至4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Jn ο
主要是電動機16作了改變。在這里電動機16也包括定子17和轉子19,在它們之 間設壓電元件22。此外,電動機16有一個傳動件33,它通過制齒18與轉子19防旋轉地連 接。但制齒18允許傳動件33相對于轉子19軸向移動。
最后,屬于電動機16的還有圓錐體15,它通過外罩14與心軸9有效連接。圓錐體 15通過螺紋配合20與傳動件33連接。
電動機16,更準確地說它的定子17,沿軸向支承在外殼的基礎部分4內以及沿徑 向固定。由此將電動機16固定在外殼內。
若現在轉子19旋轉,則傳動件33在螺紋配合20內相對于圓錐體15移動。由此 改變電動機16的軸向長度,從而即使除此之外溫度不改變以及恒溫器元件5的有效長度保 持不變,仍使操縱面21相對于僅示意表示的閥挺桿處于另一個不同位置。
若另一方面由閥反作用彈簧力以及這些彈簧力作用在傳動件33上,則使這些力 避開轉子19。所述的作用效果必要時可以通過傳動件33沿軸向相對于轉子19移動造成。
定子17和轉子19通過彈簧盤30壓緊。此彈簧盤30通過固定環31固定在基礎 部分4內(左邊)。
彈簧盤30也可以插入設計在外殼基礎部分4上的槽32內(右邊)。當然也可以 取代槽使用沿徑向向內伸出的凸臺。
作用在電動機16上的力僅由彈簧盤30決定。源自于閥的力只作用在傳動件33 上。這樣做的優點是,電動機16始終以準確規定的條件運行。因此每一次到達電動機16的 電脈沖導致轉子19調整一個預定的角增量。不用過大的力將難以起動電動機16。避免基 于過小的力使轉子19相對于壓電元件“滑轉”。轉子19與傳動件33沿軸向分離也是有優 點的,此時人們可以為轉子19和傳動件33使用不同的材料。轉子19可以設計為,它對于 壓電元件22有大的摩擦。這一摩擦越大,預緊力可以選擇得越小。另一方面傳動件33可 以設計為,它與外罩14低摩擦地配合作用。
在彈簧盤30與轉子19之間還可以按沒有進一步表示的方式設一個例如由陶瓷或 由塑料,尤其PTFE制成的減小摩擦的層。
彈簧力可以朝電動機16的有最佳工作特性的方向優化。由此可以節省能量。
可以看到在定子17下方的另一個彈簧35。該彈簧35主要用于預緊釋放環34,當 恒溫器元件I應安裝在配屬的加熱器閥上時它釋放卡扣連接。
供暖的調整在所有的實施方式中均例如借助一個可以裝在室內墻壁上的指示器 進行,人們希望調整房間的溫度。可以在指示器上調整為期望的室溫,指示器中當然也可以 包含一個測溫計。指示器知道當前的室溫。若希望提高一個預定的溫度差,則將它轉換為附屬的一臺或(在多個加熱器恒溫器的情況下)附屬的多臺電動機的步驟數,以及給各個 加熱器恒溫器元件發送運動信號。在指示器經過預定的時間后進行新的溫度測量并可能重 新修正各個恒溫器閥蓋。
可以將指示器設計為適應性裝置。當預定的溫度升高轉換為規定的步驟數,以及 在隨后的檢查測量時表明沒有達到期望的溫度,則指示器可以自動學會。若下一次期望相 同的溫度改變,則將此儲存在指示器內。
當然這同樣適用于溫度下降。指示器可以學會,它何時應關閉供暖設備,以便在規 定的時刻達到預定的降溫,或在規定的時刻(在夜間降溫后)達到期望的白天溫度。考慮 用于這種恒溫器閥蓋的電動機可以與在W003/01879A2、US6798118B1或US5402030中同樣 設計。
此外,與所介紹系統的控制相結合,還有下列優點可以采用目前已知的方案在加 熱器上或在其附近(在加熱器閥的恒溫器上)測量溫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用這里所說明 的方案在室內借助測溫計測量溫度,也就是在人們期望實際存在已調整溫度的地方測量溫 度。由此防止P帶誤差(額定溫度與在加熱器上測量的溫度不一致)和所謂的FTA誤差(FT A=Vorlauftemperatur-Abhaengigkeit :固有溫度相關性),因為它們可以通過電動機16修 正。幾乎總是有這種誤差,因為流過閥的介質熱量影響恒溫器元件5的溫度。
上面提及的測量/調整原理的意義還在于,采用這里介紹的結構原則上可以同樣 好地將恒溫器與相關的閥安裝在各加熱器的回流管內。
電動機16的供電也可以借助電源模件進行,它具有與太陽能電池連接的熱電元 件。在這種情況下與從外部的電能供給無關以及原則上也不需要任何電池。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閥、尤其供暖或制冷閥的恒溫器閥蓋,其包括外殼、恒溫器元件和可沿操縱方向移動的操縱面,其中,恒溫器元件設在外殼與操縱面之間的操縱鏈內,其特征為在所述操縱鏈(5、9、15、16)內設長度可變的電動機(16),所述電動機帶有多個元件(15,17)可決定該電動機的有效長度,當所述電動機投入運行時,所述多個元件(15,17)可相對彼此位移。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電動機(16)設計為步進電動機。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電動機(5)設計為壓電電動機。
4.按照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電動機(16)有第一電動機部分(19)和第二電動機部分(17),在它們之間沿操縱方向看設壓電元件裝置(22)。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第一電動機部分(19)和第二電動機部分(17)分別有一個直徑擴展段,壓電元件裝置(22)設在直徑擴展的區域內。
6.按照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第一電動機部分(19)構成轉子以及第二電動機部分(17)構成定子,以及,這兩個電動機部分(19、17)通過螺紋配合(20)互相連接。
7.按照權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電動機(16)設在恒溫器元件(5)與操縱面(21)之間。
8.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操縱面(21)設計在電動機(16)上。
9.按照權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電動機(16)設在恒溫器元件(5)與外殼(2、7)之間,其中恒溫器元件可以在外殼(2、7)內沿操縱方向移動。
10.按照權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外殼(2、7)具有轉柄(3),借助轉柄可沿操縱方向調節恒溫器元件(5)的支承面(7),其中,轉柄(3)與轉角傳感器(23)配合作用。
11.按照權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電動機(16)可以無線控制。
12.按照權利要求11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電動機(16)的定子(17)穩定地固定在外殼(4)內。
13.按照權利要求11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電動機(16)的轉子(19)和定子(17)以預定的軸向力夾緊在一起。
14.按照權利要求13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彈簧裝置(30)沿軸向作用在電動機(16)上。
15.按照權利要求14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彈簧裝置具有作用在轉子(19)上的彈簧盤(30)。
16.按照權利要求15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彈簧盤(30)支承在一個固定在外殼⑷內的固定環(31)上。
17.按照權利要求15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彈簧盤(30)支承在外殼(4)的凸臺上或卡入外殼槽(32)內。
18.按照權利要求1至17之一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電動機(16)具有脫開裝置,它使由恒溫器元件(5)產生的軸向力避開轉子(7)。
19.按照權利要求18所述的恒溫器閥蓋,其特征為,轉子(19)與可沿軸向相對于轉子(19)移動的傳動件(33)防旋轉地連接,該傳動件(33)與操縱面(21)嚙合以及與一個與恒溫器元件(5)作用連接 的圓錐體(15)螺紋嚙合。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閥、尤其供暖或制冷閥的恒溫器閥蓋(1),其包括外殼(2-4、7)、恒溫器元件(5)和可沿操縱方向移動的操縱面(21),其中,恒溫器元件(5)設在外殼(2-4、7)與操縱面(21)之間的操縱鏈(5、9、15)內。希望減少空間需求。為此規定,在操縱鏈(5、9、15、16)內設電動機(16),它的有效長度可以通過其投入運行改變。
文檔編號G05D23/275GK102999067SQ20121044295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10日
發明者布賈尼.弗雷德里克森, 阿恩.馬克瓦特, 湯姆.B.雅各布森, 尼爾斯.格雷格森, 阿恩.B.拉森, 莫滕.H.克里斯滕森 申請人:丹佛斯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冈县| 赤城县| 天水市| 望谟县| 诸城市| 黄浦区| 上思县| 吉林市| 西平县| 三河市| 黄山市| 上林县| 兴海县| 曲阳县| 南京市| 偃师市| 贞丰县| 安顺市| 通城县| 仁布县| 顺义区| 凤城市| 长丰县| 安义县| 大田县| 洪洞县| 江都市| 福安市| 诸暨市| 七台河市| 泗阳县| 肃宁县| 曲靖市| 玛曲县| 余姚市| 三都| 西乌珠穆沁旗| 芦山县| 中山市| 禹城市|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