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家電控制方法及裝置、無線路由裝置及家電。
背景技術:
現有的智能家電控制方法主要集中在電視、冰箱等大家電領域,其智能控制主要包括,通過獨立的控制主機或者接入網絡后通過云端服務器實現對家電的遠程控制,也包括對家電具體參數指標的自動化控制上,如電視畫面設置、音量增減,冰箱溫度等的自動調節,設備可以根據環境變化或用戶使用習慣自動配置相關參數,方便用戶的使用。即現有技術中實際上已經出現了各種智能家電的控制方法,多數基于網絡或云技術出現,可以實現遠程控制,電器參數智能調節等功能。但是目前整體產品應用并未普及,特別是一些小家電類產品,由于成本原因本機無接入網絡功能。
對大家電的這種控制,常常需要借助網絡或獨立的終端控制中心來實現,本身成本不菲;而一些家用小電器類產品,由于成本要求,往往沒有接入網絡的功能,無法通過網絡進行這種遠程控制,另外,小家電類產品一般也沒有復雜的參數控制需求,作為用戶來講,需要關心的就是如何方便的進行開關即可。比如加濕器這種小家電智能設備,作為一種靜音要求很高的小家電,無論在家中還是辦公室中,加濕器常常會面對人員離開時忘記關閉的問題,即關機基本靠缺水保護,造成的后果是加濕器常常在無人時工作,直到水箱見底,而每次需要開啟加濕器時,又總是面對沒水的情況。這對水電資源都造成了一定的浪費,而用戶也被迫需要頻繁給水箱加水,影響用戶體驗。
針對相關技術中,必須通過控制主機等大型設備控制家電而導致的資源浪費成本大的問題,尚未提出有效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家電控制方法及裝置、無線路由裝置及家電。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家電控制方法,包括:獲取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情況;根據所述終端接入情況對所述家電執行與該終端接入情況對應的控制操作。
優選地,根據所述終端接入情況對所述家電執行與該終端接入情況對應的控制操作,包括:當所述無線路由裝置有終端接入時,開啟所述家電;當所述無線路由裝置未有終端接入時,關閉所述家電或休眠所述家電。
優選地,根據所述終端接入情況對所述家電執行與該終端接入情況對應的控制操作,包括:根據所述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數量,控制所述家電按照與所述終端接入數量對應的預設模式工作。
優選地,所述獲取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情況包括:根據終端標識判斷該終端標識對應的終端是否接入所述無線路由裝置,其中,所述終端標識用于唯一標識所述終端;根據判斷情況獲取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情況。
優選地,所述無線路由裝置內置于所述家電,或所述無線路由裝置獨立于所述家電。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家電控制裝置,包括: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情況;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終端接入情況對家電執行與該終端接入情況對應的控制操作。
優選地,所述控制模塊,包括:開啟單元,用于當所述無線路由裝置有終端接入時,開啟所述家電;關閉單元,用于當所述無線路由裝置未有終端接入時,關閉所述家電;休眠單元,用于當所述無線路由裝置未有終端接入時,休眠所述家電。
優選地,所述控制模塊,包括:
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數量,控制所述家電按照與所述終端接入數量對應的預設模式工作。
優選地,所述獲取模塊,包括;
判斷單元,用于根據終端標識判斷該終端標識對應的終端是否接入所述無線路由裝置,其中,所述終端標識用于唯一標識所述終端;
獲取單元,用于根據判斷情況獲取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情況。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無線路由裝置,包括: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獲取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情況,并根據所述終端接入情況對所述家電執行與該終端接入情況對應的控制操作。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家電,其特征在于,包括:處理器,開關,其中,所述處理器,用于接收無線路由裝置根據該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情況下發的控制操作指令,并在所述操作指令的觸發下,控制所述開關執行與該終端接入情況對應的控制操作,其中,所述終端接入情況用于指示所述無線路由裝置是否有移動終端接入。
優選地,所述處理器包括:所述無線路由裝置。
優選地,所述家電還包括:所述家電的主體電路,其中,所述主體電路與所述開關串聯構成閉合電路,所述主體電路用于完成所述家電的產品功能。
優選地,所述無線路由裝置,用于控制所述開關的閉合,在所述開關閉合時,所述 主體電路處于工作狀態。
通過本發明,通過根據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情況來對家電進行控制操作的技術手段,解決了相關技術中,必須通過控制主機等大型設備控制家電而導致的資源浪費成本大的問題,大大節約了成本,方便快捷的控制家電,還提高了用戶體驗度。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家電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家電控制裝置的結構框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家電控制裝置的控制模塊22的結構框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家電控制裝置的另一結構框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無線路由裝置的結構框圖;
圖6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家電的結構框圖;
圖7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家電的另一結構框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供電系統;
圖9為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家電的工作模式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中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發明而了解。本發明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所寫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的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家電控制方法,圖1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家電 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2,獲取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情況;
步驟S104,根據上述終端接入情況對上述家電執行與該終端接入情況對應的控制操作。
通過上述各個步驟,通過根據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情況,也可以理解是根據無線路由器中是否有移動終端接入的情況來對家電進行控制的技術手段,解決了相關技術中,必須通過控制主機等大型設備控制家電而導致的資源浪費成本大的問題,大大節約了成本,方便快捷的控制家電,提高了用戶體驗度。
實際上,無線局域網絡(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簡稱為WLAN)無線熱點設備在現在的家用和辦公環境都是非常常見的,無論是傳統的無線路由器,還是隨身的移動無線路由器(Mobile Wifi,簡稱為MIFI)等產品,都可以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建立無線熱點,供其他終端產品接入,進而連接互聯網。而手機和其他無線智能終端擁有自動連接之前保存的無線熱點的特點,用戶在進入每個空間后,隨身攜帶的終端設備會第一時間接入WLAN,因此通過WIFI熱點的接入狀態可以動態的標識空間內活動用戶的存在及數量變化,進而控制家電。
對于上述步驟S104的實現方式有多種,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1)當上述無線路由裝置有終端接入時,開啟上述家電;當上述無線路由裝置未有終端接入時,關閉上述家電或休眠上述家電,即當判斷出無線路由裝置有終端接入(用戶離無線路由裝置在指定范圍內時),表明用戶需要使用上述家電,則控制上述家電開啟,如果未接入移動終端,說明用戶現在不在無線路由裝置的指定范圍內,那么就可以關閉家電,或者休眠家電,使得移動終端再次接入無線路由裝置時,快速開啟家電,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終端包括用戶手持的移動終端,也包括固定終端(例如置于家中的臺式電腦等終端)。
(2)根據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數量,控制所述家電按照與所述終端接入數量對應的預設模式工作,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預設模式主要包括三種模式:無線熱點模式、混合工作模式、家電模式,其中,在家電處于無線熱點模式時,家電僅作為無線熱點,在家電處于混合工作模式時,根據連接狀態對家電執行與該連接狀態對應的控制操作,在家電處于家電模式時,禁止無線熱點模塊的使用。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上述步驟S102可以通過以下步驟實現:根據移動終端標識判斷該移動終端是否接入上述無線路由裝置,其中,上述移動終端標識用于唯一標識上述移動終端,進而確定并獲取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情況,如果在無線路由器的設備列表中(包括了所有目前已經接入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沒有找到移動終端標識,那么表明移動終端沒有接入無線路由裝置,如果查找到了移動終端標識,那么表明移動終端接 入了無線路由裝置,進而執行后續處理。
上述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是有無線連接功能的家電,也可以是沒有無線連接功能的家電,對于沒有無線連接功能的家電,家電中可以設置有無線路由裝置,進而實現上述功能,實現流程類似,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再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本身要求接入網絡,以方便進行遠程控制的其它家電產品,也可以通過無線熱點用戶變化,進行簡單功能及開關機等輔助控制,而且這種控制不依賴于外部互聯網的接入。
以下結合一示例說明上述家電控制方法,但不用于限定本發明實施例的保護范圍。
本發明示例提供的是一種利用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簡稱為WIFI)接入狀況控制家電產品開關的方法,對于自身擁有無線熱點接入功能的電器,如電視、電腦等,可以分配固定IP接入無線路由器(相當于上述內置有無線熱點模塊的家電),當用戶攜帶的手機等終端接入或斷開同一個無線熱點時,該熱點的接入終端數量會發生變化,此時表示用戶存在或離開,無線路由器可以對指定IP接入的設備進行開機或待機操作;而對于本身無法接入無線局域網的小家電類產品,如加濕器、風扇等,將原來獨立的無線路由器以模塊化的方法安裝于小家電內部,通過原小家電的AC/DC供電電路來給無線熱點模塊供電,同時在家電各供電電路上設置開關,此時當無線熱點接入狀態發生變化,即用戶進入或離開時,內置的無線熱點模塊可以通過控制原小家電的供電開關來自動打開或關閉設備。
上述控制方法在作用時,需要用戶隨身攜帶的終端完成與指定WIFI熱點接入并保存,此終端可以是智能手機、平板、智能手表等,具體的使用過程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用戶在首次使用本系統時,使用終端WIFI搜索到無線路由裝置,連接并保存;
第二步:當無線熱點模塊有新用戶接入,即接入設備數量增加時,自動打開家電設備,當設備已打開時,忽略此操作;
第三步:當無線熱點模塊除固定IP設備外無其他設備接入一段時間后,自動關閉或使家電設備待機;
對有無線熱點接入功能的家電類產品,當用戶離開,無線路由器需要將家電設備至于待機模式,保持設備與無線熱點的接入,以便用戶回來時,無線路由器可以自動打開家電設備;而對本身無熱點接入功能的小家電類產品,均可采用內置無線熱點模塊的方法,通過直接控制設備供電來開關家電,這同時也給傳統的無線路由器設備提供了一種新的供電實現方法,在節約系統成本的同時,也能使設備更加美觀。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前述的各方法實施例,為了簡單描述,故將其都表述為一系列的動作組合,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悉,本發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動作順序的限制, 因為依據本發明,某些步驟可以采用其他順序或者同時進行。其次,本領域技術人員也應該知悉,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實施例均屬于優選實施例,所涉及的動作和模塊并不一定是本發明所必需的。
在本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家電控制裝置,用于實現上述實施例及優選實施方式,已經進行過說明的不再贅述,下面對該裝置中涉及到的模塊進行說明。如以下所使用的,術語“模塊”可以實現預定功能的軟件和/或硬件的組合。盡管以下實施例所描述的裝置較佳地以軟件來實現,但是硬件,或者軟件和硬件的組合的實現也是可能并被構想的。圖2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家電控制裝置的結構框圖。如圖2所示,該裝置包括:
獲取模塊20,用于獲取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情況;
控制模塊22,與獲取模塊20連接,用于根據上述終端接入情況對上述家電執行與該終端接入情況對應的控制操作。
通過上述各個模塊的綜合使用,通過根據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情況,也可以理解是根據無線路由器中是否有移動終端接入的情況來對家電進行控制的技術手段,解決了相關技術中,必須通過控制主機等大型設備控制家電而導致的資源浪費成本大的問題,大大節約了成本,方便快捷的控制家電,提高了用戶體驗度。
圖3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家電控制裝置的控制模塊22的結構框圖,如圖3所示,控制模塊22,包括:開啟單元220,用于當上述無線路由裝置有終端接入時,開啟家電;關閉單元222,用于當上述無線路由裝置未有終端接入時,關閉家電;休眠單元224,用于上述無線路由裝置未有終端接入時,休眠家電。
圖4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家電控制裝置的控制模塊22的另一結構框圖,如圖4所示,控制模塊22,包括:控制單元220,用于根據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數量,控制家電按照與述終端接入數量對應的預設模式工作。
如圖4所示,為了完成上述獲取模塊20的功能,獲取模塊20包括:判斷單元200,用于根據終端標識判斷該終端標識對應的終端是否接入無線路由裝置,其中,該終端標識用于唯一標識終端;獲取單元202,與判斷單元200連接,用于根據判斷情況獲取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情況。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無線路由裝置,圖5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無線路由裝置的結構框圖,如圖5所示,上述無線路由裝置包括:控制器50,其中,控制器50,用于獲取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情況,并根據上述終端接入情況對上述家電執行與該終端接入情況對應的控制操作。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家電,包括處理器,圖6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家電的結構框圖,如圖6所示,家電,包括:處理器60,開關62,其中,處理器60,用于接收無線路由裝置根據該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情況下發的控制操作指令,并在 上述操作指令的觸發下,控制開關62執行與該終端接入情況對應的控制操作。
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無線路由裝置內置于上述家電時,上述無線路由裝置替代了上述處理器60的功能,如圖7所示,無線路由裝置64,用于接收無線路由裝置64根據該無線路由裝置的終端接入情況下發的控制操作指令,并在上述操作指令的觸發下,執行與該終端接入情況對應的控制操作,其中,上述終端接入情況用于指示上述無線路由裝置是否有移動終端接入。
其中,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家電包括三種工作模式:無線熱點模式、混合工作模式、家電模式,其中,在家電處于無線熱點模式時,家電僅作為無線熱點,在家電處于混合工作模式時,根據連接狀態對家電執行與該連接狀態對應的控制操作,在家電處于家電模式時,禁止無線熱點模塊的使用。
如圖7所示,家電還包括:主體電路66,其中,主體電路66與開關62串聯構成閉合電路,主體電路66用于完成家電的產品功能,無線路由裝置64,用于控制所述開關的閉合,在所述開關閉合時,主體電路處于工作狀態,無線路由裝置自身可以是類似于CPU的功能,在一個供電系統之下,可以自身實現關閉或者休眠。
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家電控制方法及裝置的控制流程以及家電,以下結合優選實施例說明上述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需要說明的是,以下優選實施例僅用于理解解釋和說明上述技術方案,并不用于限定上述技術方案。
優選實施例一
本發明優選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以根據是否存在用戶自動開關的加濕器。設備包括加濕器裝置和無線熱點裝置,其中無線熱點裝置為嵌入式模塊設計,包括控制系統、顯示系統及WIFI收發系統。其中控制系統除控制WIFI模塊的網絡參數選擇,還包括根據不同的模式及網絡接入狀況,對加濕器供電進行控制。
圖8為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供電系統,如圖8所示,220V交流電壓通過變壓器降壓為38V交流電,再通過整流和濾波電路提供穩定的38V直流電壓給加濕器主體80供電,這里的加濕器主體80包括振蕩器、缺水檢測、霧量調節等電路(圖中未示出);另一12V變壓器同樣在整流濾波電路后輸出12V穩壓電源供給加濕器的風扇82使用,同時12V直流電源通過一個開關電源二次降壓為3.6V供無線熱點模塊84(相當于上述實施例的無線路由裝置)使用(圖中未示出二次降壓為3.6V的電路圖),最后,在38V和12V直流電源通路上分別設有開關K2和K3,無線熱點模塊84內的控制系統可以通過控制K2和K3的通斷控制加濕器的開關。
用戶在多人辦公環境或家中使用此裝置,使用設備無線熱點功能實現上網需求,各個終端分別連接熱點并保存,保持終端WLAN為自動打開連接狀態,當接入此熱點的終端數第一次增加時,加濕器自動開啟,而當熱點除固定IP接入終端外,一段時間再 無其他熱點接入時,加濕器供電自動斷開,此時對應環境沒有用戶,可以節約設備的水電消耗。
對于每個內置了無線熱點模塊的家電設備,根據設備特點,其工作模式在智能控制模式之外,也可以正常保留單獨設備功能,不會影響原家電簡單功能的實現。此實例中智能加濕器的工作模式可以參考圖9,下列舉幾種可能存在情況:(1)夏季陰雨天氣,空氣濕度足夠,不需要啟用加濕器,用戶只需要使用裝置的無線熱點功能,可以選擇單WIFI模式(即上述實施例的無線熱點模式);(2)冬季供暖環境,夜晚用戶需整晚開啟加濕器,而并不需要使用WIFI熱點,可以選擇睡眠模式(即上述實施例的家電模式);(3)大多天正常使用場景,用戶需要設備提供無線熱點,同時希望在有人時開啟加濕器,可以選擇智能模式(混合工作模式)。
優選實施例二
無線家用智能攝像頭應用
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二提供了一種可以根據用戶是否存在,輔助自動控制的智能監控攝像頭。此家用監控設備,常用控制通過手機App遠程操控,使用手機視頻實時監控,同時可以通過手機進行開關機、本地存儲、分辨率調整等操作。為實現遠程操控,攝像頭首先需要接入無線熱點實現互聯網訪問,這樣它實際與電視等電器一樣,接入了無線路由器下的局域網,可以通過無線路由器接入狀況,判斷用戶的存在狀態,對攝像頭進行輔助控制。
與其他家電產品不同,攝像頭一般要求在無人時開啟,或者長時間開啟,所以這里的輔助控制主要表現在對存儲方式的選擇。由于本地存儲的空間有限,用戶需要優先保存無人值守時的圖像。首先,用戶同樣需要使用隨身終端接入一次指定無線熱點并保存;然后,當無線熱點接入狀況反映用戶增加時,自動關閉攝像頭的本地存儲功能,而當無線熱點除固定IP接入終端外,一段時間再無其他熱點接入時,即判斷用戶離開時,自動打開攝像頭本地存儲功能,這種輔助控制即使在此無線熱點無法接入外網的情況下也可起效,即用戶無法通過手機App實時監控時,只依靠局域網控制,保證用戶不在時的圖像均能本地保存。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某些特殊電器,如燈具、風扇等,紅外距離檢測可以替換本方案,甚至更簡便經濟,但對大部分家電,使用無線熱點檢測對簡單功能的輔助控制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這種控制不依賴外部網絡接入,更加可靠。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達到了以下技術效果:解決了相關技術中,必須通過控制主機等大型設備控制家電而導致的資源浪費成本大的問題,大大節約了成本,方便快捷的控制家電,提高了用戶體驗度。
在另外一個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軟件,該軟件用于執行上述實施例及優選實施 方式中描述的技術方案。
在另外一個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存儲介質,該存儲介質中存儲有上述軟件,該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于:光盤、軟盤、硬盤、可擦寫存儲器等。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區別類似的對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順序或先后次序。應該理解這樣使用的對象在適當情況下可以互換,以便這里描述的本發明的實施例能夠以除了在這里圖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順序實施。此外,術語“包括”和“存儲有”以及他們的任何變形,意圖在于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產品或設備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驟或單元,而是可包括沒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對于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上述的本發明的各模塊或各步驟可以用通用的計算裝置來實現,它們可以集中在單個的計算裝置上,或者分布在多個計算裝置所組成的網絡上,可選地,它們可以用計算裝置可執行的程序代碼來實現,從而,可以將它們存儲在存儲裝置中由計算裝置來執行,并且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以不同于此處的順序執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驟,或者將它們分別制作成各個集成電路模塊,或者將它們中的多個模塊或步驟制作成單個集成電路模塊來實現。這樣,本發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軟件結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