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物聯網電控箱。
背景技術:
電控箱作為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應用于很多行業的各種控制系統中。進十年電控箱技術得到了飛速進展,正在向高效率、高可靠性、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是市場對電控箱更智能化的一個要求,目前剛剛起步。
而傳統的電控箱,使用者需在設備現場進行操作、管理設備,對于傳統電控箱,使用者需要在設備現場進行系統操作和維護,不在現場則無法及時獲取設備及系統的相關信息及處理系統告警狀態,設備及系統維護不方便,而且成本高,無法對記錄的系統歷史數據進行數據分析。
有鑒于上述的缺陷,本設計人,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物聯網電控箱,使其更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物聯網電控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物聯網電控箱,包括受控設備,所述受控設備內設置有若干個傳感器,所述傳感器的輸出端與主控制器的采集端相連,所述受控設備上還設置有若干個外部開關,所述外部開關與主控制器的監測端相連;
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端與運行開關的受控端相連,所述運行開關的運行端與受控設備的輸入端相連,所述運行開關的輸入端與運行電源的輸出端相連,所述運行電源的輸出端與主控制器的監測端相連,所述主控制器的監測端還與受控設備的運行電流相連;
還包括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與主控制器相交互連接,所述主控制器的輸入端與控制電源的輸出端相連;
還包括有通訊器,所述通訊器與主控制器相交互連接,所述通訊器與服務器的輸入端相交互連接,所述服務器與數據庫相交互連接,所述數據庫與客戶端相交互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物聯網電控箱,其中,所述主控制器、運行開關、操作面板、通訊器均裝設在電控箱內,且均通過接線端子板與主控制器相連。
再進一步的,所述的物聯網電控箱,其中,所述通訊器為無線通訊器。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物聯網電控箱,其中,所述客戶端可分為手機APP客戶端和電腦客戶端,兩者為相互獨立布置。
再更進一步的,所述的物聯網電控箱,其中,所述主控制器內包括有微處理器、無線通訊處理器、面板通訊接口電路、開關信號檢測電路、傳感器信號檢測電路、電流檢測電路及電壓檢測電路,所述開關信號檢測電路、傳感器信號檢測電路、電流檢測電路和電壓檢測電路的輸出端均與微處理器的監測端相連,所述微處理器與無線通訊處理器相交互連接,且還與面板通訊接口電路相交互連接。
再更進一步的,所述的物聯網電控箱,其中,所述主控制器內還包括有控制程序升級電路和實時時鐘電路,所述控制程序升級電路的輸出端與微處理器的輸入端相連,所述實時時鐘電路與微處理器相交互連接,且控制升級電路和實時時鐘電路為相互獨立布置。
再更進一步的,所述的物聯網電控箱,其中,所述主控制器上接有USB接口。
一種用于物聯網電控箱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受控設備上的數據實時被主控制器進行采集或監測;
步驟2:采集或監測后的數據通過主控制器將數據通過通訊器將數據傳輸至服務器中;
步驟3:服務器接收到實時傳輸來的數據,并將該傳輸來的數據依據設定的程序分類,并存儲在數據庫中;
步驟4:數據庫中的實時數據傳輸至遠程控制的客戶端中,實現遠程監控;
步驟5:依據實時傳輸來的數據,客戶端針對實時數據做相應的調整后,客戶端將調整后的數據反饋至數據庫中;
步驟6:數據庫在接收到反饋后的數據后,會將其原本的實時數據覆蓋,并將新的數據傳輸至服務器中;
步驟7:服務器接收到新的數據后通過通訊器反饋至主控器;
步驟8:主控制器接收到新的數據后,主控制器針對受控設備進行操作,實現遠程控制。
進一步的,所述的用于物聯網電控箱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步驟8中主控制器在接收到新的數據后,與原本的數據做比對,在出現差別后,主控制器對受控設備進行操作。
再進一步的,所述的用于物聯網電控箱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主控制器通過服務器,再通過通訊器接收待升級的程序文件,實現主控制器自動升級新程序功能。
借由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主控制器上外接通訊器,并通過服務器、數據庫連接至客戶端上,從而實現通過互聯網可以對受控設備實時監測和實時控制,并提供設備預警,報警,記錄等功能。定時記錄運行和操作參數,給維護和性能分析提供數據依據,讓任何問題都有證可循。且通過手機APP客戶端和電腦網客戶端兩種方式實時監控受控設備的運行情況,及時發送設備故障信息,極大降低人工運維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賠償,實現智慧冷庫、輕松管理。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主控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主控制器的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物聯網電控箱,包括受控設備12,所述受控設備12內設置有若干個傳感器15,所述傳感器15的輸出端與主控制器10的采集端相連,所述受控設備12上還設置有若干個外部開關14,所述外部開關14與主控制器10的監測端相連;所述主控制器10的控制端與運行開關16的受控端相連,所述運行開關16的運行端與受控設備12的輸入端相連,所述運行開關16的輸入端與運行電源19的輸出端相連,所述運行電源19的輸出端與主控制器10的監測端相連,所述主控制器10的監測端還與受控設備12的運行電流18相連;還包括有操作面板13,所述操作面板13與主控制器10相交互連接,所述主控制器10的輸入端與控制電源的輸出端相連;還包括有通訊器11,所述通訊器11與主控制器10相交互連接,所述通訊器11與服務器2相交互連接,所述服務器2與數據庫3相交互連接,所述數據庫3與客戶端4相交互連接。通過在主控制器上外接通訊器,并通過服務器、數據庫連接至客戶端上,從而實現通過互聯網可以對受控設備實時監測和實時控制,并提供設備預警,報警,記錄等功能,從而極大降低人工運維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賠償,實現智慧冷庫、輕松管理。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主控制器10、運行開關16、操作面板13、通訊器11均裝設在電控箱1內,使電控箱1能方便整體移動,而不需要再對其內部的器件進行重新組裝,所述操作面板13、運行開關16、通訊器11、外部開關14、傳感器15均通過接線端子板17與主控制器10相連,使其各個器件的連線整齊,便于觀察。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通訊器11為無線通訊器,采用無線通訊器能減少外接線,降低成本。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客戶端4可分為手機APP客戶端和電腦客戶端,兩者為相互獨立布置,通過手機APP客戶端能進行實時的監控,即便操作人員不在現場也能進行隨時的監測和操控,而電腦網客戶端與手機APP客戶端的功能相類似,但這主要還是以在辦公場地為主的實時進行監測和操控。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主控制器10內包括有微處理器101、無線通訊處理器108、面板通訊接口電路109、開關信號檢測電路103、傳感器信號檢測電路104、電流檢測電路105及電壓檢測電路106,所述開關信號檢測電路103、傳感器信號檢測電路104、電流檢測電路105和電壓檢測電路106的輸出端均與微處理器101的監測端相連,所述微處理器101與無線通訊處理器108相交互連接,且還與面板通訊接口電路109相交互連接,且所述主控制器10內還包括有控制程序升級電路102和實時時鐘電路107,所述控制程序升級電路102的輸出端與微處理器101的輸入端相連,所述實時時鐘電路107與微處理器101相交互連接,且控制程序升級電路102和實時時鐘電路107為相互獨立布置,針對受控設備12上需要采集或監控進行獨立的布置,保證對受控設備12的每一項數據都是獨立布置,從而保證數據的正確性,也能防止其中一項數據出現差錯后,不會影響到其他數據,影響整體的數據,從而防止操作人員的誤操作。
一種用于物聯網電控箱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受控設備上的數據實時被主控制器進行采集或監測;
步驟2:采集或監測后的數據通過主控制器將數據通過通訊器將數據傳輸至服務器中;
步驟3:服務器接收到實時傳輸來的數據,并將該傳輸來的數據依據設定的程序分類,并存儲在數據庫中;
步驟4:數據庫中的實時數據傳輸至遠程控制的客戶端中,實現遠程監控;
步驟5:依據實時傳輸來的數據,客戶端針對實時數據做相應的調整后,客戶端將調整后的數據反饋至數據庫中;
步驟6:數據庫在接收到反饋后的數據后,會將其原本的數據覆蓋,并將新的數據傳輸至服務器中;
步驟7:服務器接收到新的數據后通過通訊器反饋至主控器;
步驟8:主控制器接收到新的數據后,主控制器針對受控設備進行操作,實現遠程控制。
其中,所述步驟2中主控制器還會將采集或監測到的數據顯示在操作面板,實現實時現場監測,在現場的操作人員觀看到操作面板上的數據,同時依據操作面板的數據進行合理的操作。
所述步驟8中主控制器在接收到新的數據后,與原本的數據做比對,在出現差別后,主控制器對受控設備操作。
其中,步驟3中的設定的程序分類都為現有常規的分類,在這不作任何陳述。
而本實用新型中所述主控制器通過服務器,再通過通訊器接收待升級的程序文件,實現主控制器自動升級新程序功能,該升級程序可以通過遠程的方式進行操作,實現遠程升級控制,方便又快捷,可以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
而本實用新型中所述主控制器上接有USB接口,通過操作面板來對主控制器進行升級,這個是考慮到現場在操作時,需要升級程序時,可以立刻對其設備進行升級程序,方便快捷。
上述兩種升級程序均能滿足不同的要求,可以依據不用的需求進行不同方式的升級程序,兩種方式均方便且快捷,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本實用新型中操作面板還具備拉進來出的功能,現在操作人員操作時,可以將操作面板進行拉出進行操作,而在離開操作間時,可以將操作面板拉進收起,這樣可以保護操作面板的使用壽命。同時由于采用遠程的顯示現場操作相對也少了,所以將其操作面板收攏也能美化電控箱。
實施例一
如圖3所示,針對主控制器10的應用,其中,微處理器采用Cortex-M4核的ARM處理器,無線通訊采用GPRS模塊,操作面板的通訊采用RS485接口,主控制器輸出采用繼電器輸出,控制程序升級采用USB接口,外部開關為無源壓控開關和無源庫門行程開關信號,傳感器為溫度傳感器,運行電流和運行電源采樣電路均為基于全波采樣的運放調理電路,時鐘電路采用實時時鐘芯片,控制電源采用DC-DC(直流轉直流)降壓調理電路。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主控制器上外接通訊器,并通過服務器、數據庫連接至客戶端上,從而實現通過互聯網可以對受控設備實時監測和實時控制,并提供設備預警,報警,記錄等功能。定時記錄運行和操作參數,給維護和性能分析提供數據依據,讓任何問題都有證可循。且通過手機APP客戶端和電腦網客戶端兩種方式實時監控受控設備的運行情況,及時發送設備故障信息,極大降低人工運維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賠償,實現智慧冷庫、輕松管理。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