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PCB設計領域,尤其涉及一種ARM的工件分揀控制器。
技術背景
傳統分揀領域使用大量人力進行分揀,不僅耗時耗力而且成本較高,在人力成本費用不斷提高的今天,國際競爭劇烈的情況下,傳統的分揀的方法面臨巨大的壓力,若能大量采用自動分揀控制器,同時配套與控制器相關的外設則意味著工廠能更高效的完成生產任務,省去大量的人力費用,而PCB板的設計直接關系的控制器的好壞,目前在工業控制領域里,國內市場大多是PLC型的工控板,而PLC的體系結構是封閉的,各PLC廠家的硬件體系互補兼容,編程語言及指令系統也各異,當用戶選擇了一種PLC產品后,必須選擇與其相對應的控制規程,導致PLC的發展空間較低,同時使用PLC的成本也要高于基于PCB的ARM控制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ARM的工件分揀控制器,該PCB控制器體系開放,硬件系統相互兼容,編程語言及指令系統相同,發展空間較高,成本低,節約人力,能降低生產成本,為整個控制系統提供最核心的控制器,成本低廉,發展空間較大,結構開發,硬件兼容。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ARM的工件分揀控制器,包括
處理部分和執行部分,
所述的處理部分包括ARM最小系統和處理串口電路,ARM最小系統與處理串口電路相連接,
所述的執行部分包括分揀控制電路、電平轉換電路、攝像頭觸發電路、執行串口電路、分揀電機、光電開關、視頻采集裝置和上位機;
所述的電平轉換電路與分揀控制電路、攝像頭觸發電路、光電開關連接,
所述的分揀控制電路與分揀電機相連接,
所述的視頻采集裝置與攝像頭觸發電路和上位機分別連接,
所述執行部分為至少1個;
所述的處理部分的ARM最小系統與執行部分的電平轉換電路相連接,
所述處理部分的處理串口電路與執行部分的執行串口電路相連接。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ARM的工件分揀控制器,該控制器系統開放,硬件系統相互兼容,編程語言及指令系統相同,發展空間較高,成本低,節約人力,能降低生產成本,為整個控制系統提供最核心的控制器,成本低廉,發展空間較大,結構開發,硬件兼容。
附圖說明
圖1是分揀控制器系統結構框圖
圖2是分揀控制器組成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內容做進一步的闡述,但不是對本實用新型是限定
實施例:
如圖1、圖2所示:
一種ARM的工件分揀控制器,包括
處理部分1和執行部分2,
所述的處理部分1包括ARM最小系統3和處理串口電路4,ARM最小系統3與處理串口電路4相連接,
所述的執行部分2包括分揀控制電路5、電平轉換電路6、攝像頭觸發電路7、執行串口電路8、分揀電機9、光電開關10、視頻采集裝置11和上位機12;
所述的電平轉換電路6與分揀控制電路5、攝像頭觸發電路7、光電開關10連接,
所述的分揀控制電路5與分揀電機9相連接,
所述的視頻采集裝置11與攝像頭觸發電路7和上位機12分別連接,
所述執行部分2為至少1個;
所述的處理部分1的ARM最小系統3與執行部分2的電平轉換電路6相連接,
所述處理部分1的處理串口電路4與執行部分2的執行串口電路8相連接。
電平轉換電路6,接收光電開關輸出的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并上傳給處理部分1的ARM最小系統3處理;
處理部分1的ARM最小系統3處理收到信號后,下發指令給攝像頭觸發電路7,視頻采集裝置11開啟的同時,視頻采集裝置11開始向上位機12上傳的圖像數據;
上位機12接收圖像數據并處理,將分類信號通過執行串口電路8,上傳給處理部分的處理串口電路4,處理串口電路4將分類信號上傳給處理部分的ARM最小系統3處理;
分揀控制電路5接收處理部分1的ARM最小系統3下發的控制指令,控制分揀電機9啟動或停止,將不合格的工件分揀出來。
待測工件通過光電開關10后,光信號通過電平轉換電路6,轉換成電信號,并傳送給攝像頭觸發電路7,攝像頭觸發電路7控制視頻采集裝置11開啟的同時視頻采集裝置11開始向上位機12上傳的圖像數據;
上位機12處理完圖像之后,經過執行串口電路8將分類別信號,上傳給處理部分1的ARM最小系統3;
當工件合格時,ARM最小系統3不下發控制指令給分揀控制電路7,分揀電機12不啟動,工件順序通過分揀器,
當ARM最小系統3在接收到的視頻數據中,發現不合格的工件時,ARM最小系統3下發控制指令給分揀控制電路7,分揀電機12啟動,將不合格的工件分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