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冗余裝置,尤其涉及一種PLC(可編輯邏輯控制器)冗余組件,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具有上述PLC冗余組件的控制設備。
背景技術:
PLC冗余組件中至少包括兩個PLC。執行任務時,兩個PLC中的一個作為主PLC、一個作為輔助PLC,主PLC會時刻傳遞數據至輔助PLC,以在主PLC出現故障后,輔助PLC能夠繼續完成任務。
現有PLC冗余組件中,PLC相互間的數據輸送一般通過同一個背板,或通過數據線傳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且數據傳輸速度慢。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PLC冗余組件,其可避免外界因素影響數據傳輸,且數據傳輸速度快。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上述PLC冗余組件的控制設備。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PLC冗余組件,其包括一個第一PLC和一個第二PLC。第一PLC包括一個第一發光單元和一個第一光檢測單元。第一發光單元能夠將第一PLC中的數據轉換為第一光脈沖輸出信號,并以此輸出第一組光脈沖。第一光檢測單元能夠接收第二組光脈沖,以獲取第一光脈沖輸入信號,并能夠將該第一光脈沖輸入信號轉換為第一PLC能夠讀取的數據。第二PLC包括一個第二發光單元和一個第二光檢測單元。第二發光單元能夠將第二PLC中的數據轉換為第二光脈沖輸出信號,并以此輸出第二組光脈沖。第二光檢測單元能夠接收第一組光脈沖,以獲取第二光脈沖輸入信號,并能夠將該第二光脈沖輸入信號轉換為第二PLC能夠讀取的數據。第一PLC和一個第二PLC通過Li-Fi通信(可見光無線通信)可避免外界因素影響數據傳輸,且數據傳輸速度快。
在PLC冗余組件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第一發光單元和第一光檢測單元設置于第一PLC的一個外壁上,第二發光單元和第二光檢測單元設置于第二PLC的一個外壁上。上述設計有助于第一PLC和第二PLC的排布。
在PLC冗余組件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第一PLC和第二PLC在水平方向上相互抵靠。第一發光單元和第一光檢測單元設置于第一PLC抵靠第二PLC的側壁上。第二發 光單元和第二光檢測單元設置于第二PLC抵靠第一PLC的側壁上,且第二發光單元對應于第一光檢測單元設置,第二光檢測單元對應于第一發光單元設置。這樣的設計,有助于第一PLC和第二PLC的排布,數據傳輸效果好。
在PLC冗余組件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還包括一個支撐架,第一PLC和第二PLC安裝于所述支撐架。
在PLC冗余組件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第一PLC和第二PLC在豎直方向上疊落抵靠。第一發光單元和第一光檢測單元設置于第一PLC抵靠第二PLC的外壁上。第二發光單元和第二光檢測單元設置于第二PLC抵靠第一PLC的外壁上,且第二發光單元對應于第一光檢測單元設置,第二光檢測單元對應于第一發光單元設置。這樣的設計,有助于第一PLC和第二PLC的排布,數據傳輸效果好。
在PLC冗余組件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還包括一個第一支撐架和一個第二支撐架。第一PLC設置于第一支撐板。第二PLC設置于第二支撐板。
在PLC冗余組件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第一發光單元和第二發光單元分別包括一個能夠發出光脈沖的LED(發光二極管)。
在PLC冗余組件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第一光檢測單元和第二光檢測單元為光電二極管。
在PLC冗余組件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第一PLC還包括一個第一撥碼開關,第一撥碼開關能夠輸出一個第一模式控制信號,以控制第一發光單元和/或第一光檢測單元工作。第二PLC還包括一個第二撥碼開關,第二撥碼開關能夠輸出一個第二模式控制信號,以控制第二發光單元和/或第二光檢測單元工作。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控制設備,其包括一個上述PLC冗余組件。
下文將以明確易懂的方式,結合附圖說明優選實施例,對PLC冗余組件及具有其的控制設備上述特性、技術特征、優點及其實現方式予以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以下附圖僅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圖1用以說明PLC冗余組件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用以說明圖1所示的PLC冗余組件組合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用以說明PLC冗余組件的另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4用以說明圖3所示的PLC冗余組件組合后的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10第一PLC
11第一PLC的側壁
12第一發光單元
14第一光檢測單元
20第二PLC
21第二PLC的側壁
22第二發光單元
24第二光檢測單元
32支撐架
34第一支撐架
36第二支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在各圖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結構相同或結構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當實例、例子或說明”,不應將在本文中被描述為“示意性”的任何圖示、實施方式解釋為一種更優選的或更具優點的技術方案。
為使圖面簡潔,各圖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它們并不代表其作為產品的實際結構。另外,為使圖面簡潔便于理解,在有些圖中具有相同結構或功能的部件,僅示意性地繪示了其中的一個,或僅標出了其中的一個。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彼此的區分,而非表示它們的重要程度及順序等。
圖1用以說明PLC冗余組件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用以說明圖1所示的PLC冗余組件組合后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PLC冗余組件包括一個第一PLC10和一個第二PLC20。
第一PLC10包括一個第一發光單元12和一個第一光檢測單元14。第一發光單元12能夠將第一PLC10中的數據如PLC參數、控制命令、心跳信號等轉換為第一光脈沖輸出信號,并以此輸出第一組光脈沖,第一發光單元12例如可以包括一個LED,通過LED發出光脈沖,當然根據設計需要的不同,第一發光單元12也可以采用其他設備發出光脈沖,例如激光發射器。第一光檢測單元14例如可以是光電二極管,其能夠接收第二組光脈沖,以獲取第一光脈沖輸入信號,并能夠將該第一光脈沖輸入信號轉換為第一PLC10能夠讀取 的數據。
第二PLC20包括一個第二發光單元22和一個第二光檢測單元24。第二發光單元22能夠將第二PLC20中的數據如PLC參數、控制命令、心跳信號等轉換為第二光脈沖輸出信號,并以此輸出第二組光脈沖,第二發光單元22例如也可以包括一個LED,通過LED發出光脈沖,當然根據設計需要的不同,第二發光單元22也可以采用其他設備發出光脈沖,例如激光發射器。第二光檢測單元24例如也可以是光電二極管,其能夠接收第一組光脈沖,以獲取第二光脈沖輸入信號,并能夠將該第二光脈沖輸入信號轉換為第二PLC20能夠讀取的數據。
在上述PLC冗余組件中,第一PLC10的第一發光單元12發出的第一組光脈沖可以由第二PLC的第二光檢測單元24獲取,使第二PLC能夠獲取第一PLC10的數據,實現Li-Fi通信。而第二PLC20的第二發光單元22發出的第二組光脈沖可以由第一PLC10的第一光檢測單元14獲取,使第一PLC10能夠獲取第二PLC20的數據,實現Li-Fi通信。這樣,在第一PLC10作為主PLC時,其數據可以及時輸送至第二PLC20。而當第二PLC20作為主PLC時,其數據可以及時輸送至第一PLC10。Li-Fi通信可避免外界因素影響數據傳輸,且數據傳輸速度快。
在圖1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第一發光單元12和第一光檢測單元14設置于第一PLC10的一個外壁上。第二發光單元22和第二光檢測單元24設置于第二PLC20的一個外壁上。上述設計有助于第一PLC和第二PLC的排布,其中外壁可以是第一PLC10和第二PLC20的任意一個外壁,例如側壁、頂壁、底壁。當然根據設計需要不同,第一發光單元12和第一光檢測單元14也可以設置于第一PLC10的不同外壁上。第二發光單元22和第二光檢測單元24也可以設置于第二PLC20的不同外壁上。
在圖1和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第一PLC10和第二PLC20在水平方向上相互抵靠。第一發光單元12和第一光檢測單元14設置于第一PLC10抵靠第二PLC20的側壁11上。第二發光單元22和第二光檢測單元24設置于第二PLC20抵靠第一PLC10的側壁21上,且第二發光單元22對應于第一光檢測單元14設置,第二光檢測單元24對應于第一發光單元12設置。這樣的設計,有助于第一PLC10和第二PLC20的排布,數據傳輸效果好。
在圖1和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中,還包括一個支撐架32,第一PLC10和第二PLC20安裝于支撐架32。
圖3和圖4用以說明PLC冗余組件的另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第一PLC10和第二PLC20在豎直方向上疊落抵靠。第一發光單元12和第一光檢測 單元14設置于第一PLC1010抵靠第二PLC1020的外壁13上。第二發光單元22和第二光檢測單元24設置于第二PLC20抵靠PLC10的外壁23上,且第二發光單元22對應于第一光檢測單元14設置,第二光檢測單元24對應于第一發光單元12設置。這樣的設計,有助于第一PLC10和第二PLC20的排布,數據傳輸效果好。
在圖3和圖4所示的實施方式中,還包括一個第一支撐架34和一個第二支撐架36,第一PLC10安裝于第一支撐架34,第二PLC20安裝于第二支撐架36。
在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第一PLC10還包括一個第一撥碼開關16,第一撥碼開關16能夠輸出一個第一模式控制信號,以控制第一發光單元12和/或第一光檢測單元14工作。其中切換的模式例如可以是下載更新模式、上傳數據模式、數據診斷模式等,根據不同的模式,控制發光第一單元12和/或第一光檢測單元14工作。第二PLC20還包括一個第二撥碼開關26,第二撥碼開關26能夠輸出一個第二模式控制信號,以控制第二發光單元22和/或第二光檢測單元24工作。同樣切換的模式例如可以是下載更新模式、上傳數據模式、數據診斷模式等,根據不同的模式,控制發光第二單元22和/或第二光檢測單元24工作。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控制設備,其包括一個上述PLC冗余組件。該控制設備例如是DCS系統等。
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是按照各個實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個實施例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可行性實施例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案或變更,如特征的組合、分割或重復,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