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有交錯式感應器的掃描器及掃描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有交錯式感應器的掃描器及掃描方法。
隨著多媒體系統的蓬勃發展,使用者對于取得的影像細致程度的要求也隨之提升。因此,多媒體裝置在解析度上的要求也就有著急速的進展。然而,就掃描器而言,在解析度上的進展卻因為像素過高,而使得現行的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無法有效的支持。因此,掃描器在解析度上的進步就受到了限制。
由于一般掃描器掃描所得影像的每一個像素(pixel),都必須經過光度校正等影像補償程序,而這些影像補償程序所需使用的參數則會在要使用到的時候,先暫存在掃描器的影像補償緩沖區(shading buffer)中。因此,另外一個伴隨著掃描器解析度的增加而來的問題就是掃描器所使用的影像補償緩沖區的容量必須隨著解析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影像補償緩沖區的加大,也就意味著掃描器在制作成本上會逐步的增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交錯式感應器的掃描器,其與電腦連接,對掃描文件做間隔式掃描,間隔掃描影像被依次存放在一影像補償緩沖區中,部分影像補償參數被依次存放在一影像補償緩沖器中。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掃描器的掃描方法,其利用上述的一種帶有交錯式感應器的掃描器獲得間隔掃描影像及與之相對應的部分影像補償參數,通過校正和組合間隔掃描影像構成完整的掃描影像。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帶有交錯式感應器的掃描器,該掃描器連接到電腦主機上,適用于掃描一份掃描文件;該掃描器包括一個交錯式感應器及一個影像補償緩沖區。其中,交錯式感應器對掃描文件做數次間隔式掃描,依次得到相對應的多個間隔掃描影像;影像補償緩沖器則依次暫存與當時得到的間隔掃描影像相對應的部分影像補償參數。
一種掃描器的掃描方法,該掃描方法適用與帶有交錯式感應器的掃描器上,對掃描文件進行掃描。首先獲取由部分掃描文件形成的間隔掃描影像,及與此間隔掃描影像相對應的一個部分影像補償參數。接著,根據該部分影像補償參數校正相對應的間隔掃描影像,再儲存根據校正所得的部份校正影像。重復上述的掃描、校正及儲存影像的操作,直到取得掃描文件的全部掃描影像的后,再將這些部分校正影像組合,得到完整的掃描影像。
本發明通過間隔掃描文件的方法,使高解析度的影像可以由多個低解析度的影像組成,減少了必須研發新特殊應用積體電路的成本與時間。此外,使用分段讀取影像補償參數的方法,使影像補償緩沖區的需求量下降,降低了掃描器的制造成本。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系統方塊圖。
圖2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實施步驟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又一較佳實施例的實施步驟流程圖。
如圖1所示掃描器100與一臺電腦主機150相連接。在掃描器100中包括了一個交錯式感應器(stagger CCD)110,一個數字控制器120,一個影像補償緩沖區130及一個輸入/輸出界面140。其中,掃描器100在掃描之前會先對掃描文件進行預掃(prescan)操作,并借此得到進行影像補償時所需的影像補償參數,此影像補償參數儲存在電腦主機150的中。正式掃描時,交錯式感應器110以間隔式掃描方法來對掃描文件進行掃描。間隔式掃描是以至少一點或至少一線的間隔,分段對掃描文件進行的掃描。例如可在掃描一掃描文件的一條線之后,跳過第二條線再掃第三條線;也可在掃描一掃描文件的兩條線后,跳過四條線再掃兩條線。當然,每次掃描的線數或點數,及間隔的線數或點數,都可以視需要而設定為不同的值。
當交錯式感應器110要進行任何一部份掃描文件的掃描時,會先從電腦主機150之中,將對應于這部分掃描文件的一個部分影像補償參數,經過輸入/輸出界面140傳輸到影像補償緩沖區130的中。然后,由交錯式感應器110以間隔式掃描所得的間隔掃描影像,會根據由影像補償緩沖區130傳送來的部分影像補償參數,經數字控制器120進行影像校正工作。校正過后所得的校正影像,經過輸入/輸出界面140傳輸到電腦主機150中儲存。在交錯式感應器110以上述掃描方式對掃描文件做完整的掃描及校正后,就可以在電腦主機150中得到多個不同的校正影像。之后,這些校正影像在電腦主機150中進行組合,得到能夠代表掃描文件的掃描影像。
如圖2所示步驟S205將掃描掃描文件時所必須用到的影像補償參數儲存到電腦主機中;其后,步驟S210決定所要掃描的部分掃描文件,并從電腦主機中取得校正這部分掃描文件所需的部分影像補償參數。接下來,經掃描所得到的間隔掃描影像,在步驟S215中根據此一部分影像補償參數進行校正。由此間隔掃描影像經過校正所得的部分校正影像,在步驟S220中儲存起來。之后,步驟S225判斷所得到的所有部分校正影像是否己經含括整個掃描文件。尚未含括整個掃描文件,則回到步驟S210重復執行上述步驟;否則,在步驟S230的中組合全部的部分校正影像,得到整份掃描文件的掃描影像。
若要節省最多的掃描時間及儲存空間,則每次掃描的部分掃描文件應互不重疊;否則,每次掃描的部分掃描文件并不需有任何的特別限定。
如圖3所示步驟S305對掃描文件中的奇數線進行掃描,并取得對這些奇數線所組成的部分掃描文件掃描所得的第一掃描影像進行校正所需的第一影像補償參數。步驟S310根據此第一影像補償參數對第一掃描影像做校正,步驟S315將校正后所得的第一校正影像儲存起來。步驟S320,針對掃描文件中的偶數線所組成的部分掃描文件進行上述操作。即先對掃描文件中的偶數線進行掃描,并取得對這些偶數線所組成的部分掃描文件掃描所得的第二掃描影像進行校正所需的第二影像補償參數。步驟S325,根據此第二影像補償參數對第二掃描影像做校正。最后,在步驟S330中再將校正后所得的第二校正影像與先前所得的第一校正影像相組合,得到完整的掃描影像。
在本實施例中先對奇數線做掃描,再對偶數線做掃描,但在實際應用時,不限于此種順序及方式,即可以先對偶數線做掃描,再對奇數線做掃描。此外,也不限定必須以掃描一線,間隔一線的方式,而可以每掃描一點以上再間隔至少一點,或是每掃描一線以上再間隔數線的方式進行掃描。
權利要求
1.一種帶有交錯式感應器的掃描器,其與一電腦主機連接,其特征在于其設有一交錯式感應器,及一影像補償緩沖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交錯式感應器的掃描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該交錯式感應器獲取一掃描影像的間隔為不小于一線的距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交錯式感應器的掃描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該交錯式感應器獲取一掃描影像的間隔為不小于一點的距離。
4.一種掃描器的掃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帶有交錯式感應器的掃描器,并包括如下步驟a、取得由部分該掃描文件形成的一間隔掃描影像,及該間隔掃描影像所相對應的一部分影像補償參數;b、根據該部分影像補償參數校正該間隔掃描影像;c、儲存校正所得的一部份校正影像;d、重復步驟a-c,直到取得該掃描文件的全部掃描影像;以及e、組合該些部分校正影像。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掃描器的掃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間隔掃描影像的間隔為不小于一線的距離。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掃描器的掃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間隔掃描影像的間隔為不小于一點的距離。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掃描器的掃描方法,其特征在于間隔掃描影像彼此不互相重疊。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掃描器的掃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部分影像補償參數為該掃描文件所得的影像補償參數中對應于該間隔掃描影像的相關部分。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掃描器的掃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取得與該間隔掃描影像相對應的該部分影像補償參數的步驟包括a、決定所要掃描的部分該掃描文件;以及b、取得處理部分該掃描文件所需的該部分影像補償參數。
10.一種掃描器的掃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帶有交錯式感應器的掃描器,并包括如下步驟a、取得由該掃描文件的奇數線與偶數線之一的影像所形成的一第一掃描影像,并取得與該第一掃描影像所相對應的一第一影像補償參數;b、根據該第一影像補償參數校正該第一掃描影像;c、儲存校正所得的一第一校正影像;d、取得該掃描文件中,與該第一掃描影像所掃描的部分不重疊的部分所形成的一第二掃描影像,并取得與該第二掃描影像相對應的一第二影像補償參數;e、根據該第二影像補償參數校正該第二掃描影像,得到一第二校正影像;以及f、組合該第一校正影像與該第二校正影像。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一種掃描器的掃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部分影像補償參數為針對該掃描文件所得的影像補償參數中與該第一掃描影像相關的部分。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一種掃描器的掃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二部分影像補償參數為針對該掃描文件所得的影像補償參數中與該第二掃描影像相關的部分。
全文摘要
一種帶有交錯式感應器的掃描器及其掃描方法,該掃描器與一電腦主機連接,其有一交錯式感應器及一影像補償緩沖器。該掃描器取得由部分掃描文件形成的一間隔掃描影像,及該間隔掃描影像所相對應的一部分影像補償參數,據此校正該間隔掃描影像,儲存一部份校正影像,最后組合該部分校正影像。本發明使高解析度的影像可由多個低解析度的影像組成,減少了研發新電路的成本與時間。也使得影像補償緩沖區的需求量下降,降低了制造成本。
文檔編號G06K9/20GK1345009SQ0012980
公開日2002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00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00年9月29日
發明者王國任 申請人:力捷電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