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基于紋理特征的數字圖像被動盲取證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信號與信息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對圖像偽造中復制-粘貼篡改基于紋理特征的被動盲取證方法。
背景技術:
數字時代的來臨在給人們帶來享受超前視覺效果的同時,也使一些不法分子可以通過網絡等媒體傳播一些偽造和篡改的圖像,對個人和社會造成負面影響。所以,數字時代在方便人們的同時也成為了一把“雙刃劍”。數字圖像復制-粘貼篡改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圖像偽造手段,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對同一幅圖像的復制-粘貼篡改偽造;另一類是對不同圖像間的復制-粘貼篡改偽造。現有針對同一幅圖像的復制-粘貼篡改取證的方法有在2004年美國達特茅茨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報告會議上提出的一種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數字圖像復制-粘貼被動盲取證方法,采用圖像變換域特征量來表示圖像內容,存在著魯棒性差的缺陷。2005年舉辦的電氣電子工程學會(IEEE)信息處理國際會議文集第五十三卷第二期第758-767頁提出的基于離散余弦變換(DCT)系數的復制-粘貼篡改被動盲取證方法, 雖然實現了對圖像復制-粘貼篡改的取證,但其存在著計算量大的缺陷。2007年舉辦的電氣電子工程學會(IEEE)多媒體信息與取證技術國際會議文集第三期第1750-1753頁提出的基于小波和奇異值分解的圖像復制偽造區域被動盲取證方法, 雖然進一步降低了取證方法的計算量,但是仍然無法針對實際中較大的圖像進行快速取證。2007年中國《計算機學報》第三十卷十一期第1998-2007頁提到的一種基于主轉移向量的數字圖像復制-粘貼篡改被動盲取證方法只能對單一格式的圖像篡改進行取證。2011年中國《計算機應用》第三十一卷第六期第1621-1630頁提出的一種基于灰度共生矩的圖像區域復制篡改取證方法,存在著計算量較大和魯棒性差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基于紋理特征的圖像被動盲取證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高對圖像篡改取證檢測率以及魯棒性,使該方法能夠應用于圖像的內容真實性的鑒別等領域。本發明基于紋理特征的數字圖像被動盲取證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進行紋理特征提取第一步、對待檢測的可疑圖像進行灰度判決,如果為非灰度圖像,則將其轉換為灰度圖像;第二步、將轉換為灰度圖像后的待檢測圖像的紋理部分剪裁出來;第三步、將剪裁得到的灰度圖像紋理部分進行重疊分塊;第四步、根據下列公式分別計算出每一個紋理子塊的紋理平均值、紋理標準差、紋理平滑度、三階矩、紋理一致性和紋理熵,作為每一個子塊的特征統計量,來代表每一個紋理子塊內容信息I)紋理平均值公式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紋理特征的數字圖像被動盲取證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進行紋理特征提取第一步、對待檢測的可疑圖像進行灰度判決,如果為非灰度圖像,則將其轉換為灰度圖第二步、將轉換為灰度圖像后的待檢測圖像的紋理部分剪裁出來;第三步、將剪裁得到的灰度圖像紋理部分進行重疊分塊;第四步、根據下列公式分別計算出每一個紋理子塊的紋理平均值、紋理標準差、紋理平滑度、三階矩、紋理一致性和紋理熵,作為每一個子塊的特征統計量,來代表每一個紋理子塊內容信息1)紋理平均值公式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紋理特征的圖像被動盲取證方法,特征是選用圖像紋理平均值、紋理標準差、紋理平滑度、紋理三階矩、紋理一致性和紋理熵這六個紋理特征量來表示圖像內容。相比現有選用圖像變換域的間接特征量來代表圖像內容信息的方法,本發明直接選取圖像紋理特征表示圖像信息,更能將圖像的信息充分地表示出來;本發明相對現有的方法降低了特征量的維數,本發明選取的紋理特征具有層次性、尺度性和平移不變性等特點,提高了圖像篡改取證檢測率以及魯棒性,可應用于圖像的內容真實性的鑒別等領域。
文檔編號G06T1/00GK102609891SQ201210007510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明者孫銳, 徐彩臣, 李濤, 閆曉星, 高雋 申請人:合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