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輛識別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領域,尤指一種將射頻識別天線埋設于路面上使用的車輛識別系統。
背景技術:
通常高速公路ETC收費通道或停車場自動收費系統利用車牌標簽進行遠距離通·訊時會將天線頂裝或側裝,由于天線的安裝高度、角度及技術性能等原因,其實際所產生的微波覆蓋區域較長,系統容易誤判前后車的所處位置,且由于車牌標簽與天線的通訊距離較遠,向標簽內讀寫信息時也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造成系統MTBF值下降,給管理帶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以增強系統可靠性,提高車道通行效率的車輛識別系統。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車輛識別系統,包括射頻識別天線,讀寫器,設置在車輛上的標簽,還包括車檢觸發裝置,所述車檢觸發裝置設置于車道路面上,所述車檢觸發裝置產生觸發信號,使射頻識別天線處于工作狀態,所述射頻識別天線埋設于車道的路面上,位于車檢觸發裝置前方1-2米,位于地面以下10-15厘米。所述射頻識別天線以環形線圈的形式埋設于路面。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車輛識別系統由于射頻天線與車輛上的車牌標簽相對距離在I米左右,這使得射頻天線所形成的微波覆蓋區能穩定讀寫車牌標簽中的數據,增強系統可靠性,使全系統的MTBF值得到了提升。同時,也保證了每次只有一輛車被識別處理,從而也就避免了前后車誤讀。
圖I :為本實用新型車輛識別系統使用狀態時車輛及車道的剖面圖。圖2 :為本實用新型車輛識別系統使用狀態時車輛及車道的正面圖。圖3 :本本實用新型車輛識別系統中射頻識別天線安裝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車輛識別系統,包括射頻識別天線1,讀寫器,設置在車輛上的標簽,還包括車檢觸發裝置2,所述車檢觸發裝置2設置于車道路面上,所述車檢觸發裝置2產生觸發信號,使射頻識別天線處于工作狀態,所述射頻識別天線埋設于車道的路面上,位于車檢觸發裝置前方1-2米,位于地面以下10-15厘米。所述射頻識別天線以環形線圈的形式埋設于路面。當配裝有車牌標簽的車輛4經過通道時,會使車檢觸發裝置2產生觸發信號,從而促使射頻識別天線I處于工作狀態,形成微波覆蓋區域3,這時,由于射頻識別天線I與車輛4上的車牌標簽相對距離在I米左右,這使得射頻識別天線I所形成的微波覆蓋區域3能穩定讀寫車牌標簽中的數據,并控制閘機6將其欄桿打開,極大的保障了系統對標簽的讀寫操作能力,也使全系統的MTBF值得到了提升。由于車體的金屬效應,車輛4通行時,車輛5上配裝的車牌標簽無法被識讀,這種天線部署方式保證了每次只有一輛車被識別處理,從而也就避免了前后車誤讀。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 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車輛識別系統,包括射頻識別天線,讀寫器,設置在車輛上的標簽,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車檢觸發裝置,所述車檢觸發裝置設置于車道路面上,所述車檢觸發裝置產生觸發信號,使射頻識別天線處于工作狀態,所述射頻識別天線埋設于車道的路面上,位于車檢觸發裝置前方1-2米,地面以下10-15厘米。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車輛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頻識別天線以環形線圈的形式埋設于路面。
專利摘要一種車輛識別系統,包括射頻識別天線,讀寫器,設置在車輛上的標簽,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車檢觸發裝置,所述車檢觸發裝置設置于車道路面上,所述車檢觸發裝置產生觸發信號,使射頻識別天線處于工作狀態,所述射頻識別天線埋設于車道的路面上,位于車檢觸發裝置前方1-2米,地面以下10-15厘米。本實用新型車輛識別系統由于射頻天線與車輛上的車牌標簽相對距離在1米左右,這使得射頻天線所形成的微波覆蓋區能穩定讀寫車牌標簽中的數據,增強系統可靠性,使全系統的MTBF值得到了提升。同時,也保證了每次只有一輛車被識別處理,從而也就避免了前后車誤讀。
文檔編號G06K17/00GK202650254SQ20122035079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9日
發明者譚龍, 劉守常, 阮智 申請人:譚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