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通過串行通信發送和接收數據的電子系統和通信控制方法

文檔序號:6508123閱讀:216來源:國知局
通過串行通信發送和接收數據的電子系統和通信控制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通過串行通信發送和接收數據的電子系統和通信控制方法。提供了能夠在串聯的多個電子設備之間動態地切換通信速度的電子系統。第一通信設備和第二通信設備串聯連接到主機控制器。在控制第二通信設備的通信速度為預先定義的通信速度之后,主機控制器控制第一通信設備的通信速度為與第二通信設備的通信速度相同的通信速度。
【專利說明】通過串行通信發送和接收數據的電子系統和通信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包括諸如多個微處理器、集成電路(IC)之類的電子設備或配備它們的電子裝置的電子系統。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系統,用于通過串行通信向與其串聯連接的另一電子設備發送數據/從該另一電子設備接收數據。
【背景技術】
[0002]通過將可以通過串行通信發送/接收數據的多個電子設備串聯連接到作為主機控制器的電子設備,來配置某些電子系統。在這樣的電子系統中,例如,作為通信對象的多個電子設備連接到一個通信信道的串行通信信號線,并且在切換作為通信對象的電子設備的同時執行通信。為了明確通信對象,可以與串行通信信號線分開地提供芯片選擇信號線(CS信號線)。然而,在此情況下,信號線的數量增大,電子系統的配置變得復雜。
[0003]因此,使用通過向數據中添加用于標識通信對象的標識信息來指定通信對象而獲得的分組的分組通信是有效的。在分組通信中,例如,在其中兩個電子設備串聯連接到主機控制器的電子系統中,為了向位于后續階段的電子設備發送分組,位于前面階段的電子設備中繼該分組。因此,可以構建將信號線的數量以及信號線長度抑制到最小的電子系統。
[0004]美國專利N0.6,349,389公開了通過用于接收串行通信信號的連接到主機控制器的從中繼站和進一步串聯連接到該從中繼站的另一個從中繼站配置的通信系統。在此系統中,主機控制器可以以透明方式往返于從中繼站中的每一個來進行通信。
[0005]美國專利N0.6,834,321公開了其中多個電子設備串聯連接到主機控制器的控制系統。當接收到不發往其本身的分組時,電子設備中的每一個都切換輸入信號,并將該分組中繼到連接到后續階段的另一個電子設備。
[0006]其中多個電子設備這樣串聯連接到主機控制器的電子系統可以配置有少量的信號線和短信號線長度。
[0007]在其中多個電子設備串聯連接到主機控制器的電子系統中,包括至少一個分組的幀按順序從靠近主機控制器的電子設備被中繼到作為通信對象的電子設備。從作為通信對象的電子設備發送到主機控制器的幀也由位于它們之間的電子設備中繼。
[0008]為了在相應的電子設備之間建立通信,需要以相同通信速度執行通信。因此,如果用于中繼幀的電子設備改變通信速度,則無法執行通信,因為通信速度在各電子設備之間不同。利用常規配置,通信速度無法動態地切換。

【發明內容】

[0009]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電子系統是包括通過通信線路串聯的第一設備、第二設備,以及第三設備的系統。該電子系統包括用于將第一設備連接到第二設備的第一通信線路和用于將第二設備連接到第三設備的第二通信線路。第一設備通過第二設備將用于將通信速度改變為第一速度的命令發送到第三設備。在第三設備的通信速度改變之后,第一設備將用于將通信速度改變為第一速度的命令發送到第二設備。在第二設備的通信速度改變之后,第一設備將第一設備的通信速度改變為第一速度。
[0010]通過下列參考附圖對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將變得明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示出了根據一實施例的電子系統的配置圖。
[0012]圖2是示范了分組的數據結構的圖示。
[0013]圖3是示范了發送目的地ID的圖示。
[0014]圖4是示范了命令ID的圖示。
[0015]圖5是用于由主機控制器執行的切換通信速度的處理的流程圖。
[0016]圖6是用于由第一通信設備執行的切換通信速度的處理的流程圖。
[0017]圖7是用于由第二通信設備執行的切換通信速度的處理的流程圖。
[0018]圖8是由主機控制器、第一通信設備,以及第二通信設備執行的處理,以及發送/接收分組的時序的說明性圖示。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在下文中,參考各個附圖來詳細描述實施例。
[0020](總體配置)
[0021]圖1是根據本實施例的通過使用示范為電子設備的主機控制器配置的電子系統的配置圖示,其中,通過串行通信信道來發送/接收數據。
[0022]在該電子系統中,可以通過串行通信發送/接收數據的第一通信設備121和第二通信設備141串聯連接到主機控制器101。主機控制器101是向第一通信設備121和第二通信設備141發出各種指令的操作主體。第一通信設備121和第二通信設備141也是電子設備的示例。分組被用作在主機控制器101與第一通信設備121和第二通信設備141之間發送/接收的數據。應注意,至少三個通信設備可以串聯連接到主機控制器101。
[0023]主機控制器101包括用于控制其總體操作的中央處理單元(CPU) 102。CPU102從只讀存儲器(ROM) 103讀取命令,連續地執行命令,并將其執行結果保存到隨機存取存儲器(RAM) 104。進一步地,主機控制器101被允許通過主機串行接口 105來執行往返于第一通信設備121的串行通信。
[0024]主機串行接口 105是全雙工起止同步串行接口。主機串行接口 105通過內部移位寄存器逐比特地從發送端口 106發送由CPU102寫入的發送數據。在發送比特串之前和之后添加起始比特、奇偶校驗比特,以及停止比特。
[0025]在從第一通信設備121接收到數據的情況下,由接收端口 107逐比特地采樣接收到的數據。進一步地,通知CPU102,通過內部移位寄存器接收到一個字節的接收數據。通過讀取由主機串行接口 105接收到的數據,CPU102可以從第一通信設備121獲取數據。CPU102將讀取的數據保存到RAM104。
[0026]CPU102和主機串行接口 105響應于從鎖相環(PLL)電路108提供的時鐘信號而操作。具體而言,主機串行接口 105利用對應于時鐘信號的頻率的通信頻率往返于通信設備121進行通信。PLL電路108基于預先定義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利用從外部連接的晶體振蕩器109輸出的例如10[MHz]的輸出信號來生成時鐘信號。主機串行接口 105以對應于時鐘信號的頻率的通信速度往返于通信設備121進行通信。
[0027]第一通信設備121包括控制單元122、計時器123、上游串行接口 125、下游串行接口 128、緩沖器124、端口 131,以及PLL電路132。第一通信設備121在主機控制器101和第二通信設備141之間中繼通信。
[0028]PLL電路132基于預先定義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利用從外部連接的晶體振蕩器133輸出的例如10[MHz]的輸出信號來生成時鐘信號。時鐘信號被提供給上游串行接口 125和下游串行接口 128。進一步地,PLL電路132在第一通信設備121內生成內部時鐘信號,并將內部時鐘信號提供到控制單元122和計時器123。
[0029]上游串行接口 125包括上游發送端口 126和上游接收端口 127,并向主機控制器101發送數據/從主機控制器101接收數據。上游串行接口 125是與主機控制器101的主機串行接口 105采用相同方式的全雙工起止同步串行接口。上游串行接口 125以對應于從PLL電路132提供的時鐘信號的頻率的通信速度往返于主機控制器101進行通信。
[0030]下游串行接口 128通過雙線串行信號線路,連接到第二通信設備141,并往返于第二通信設備141執行全雙工串行通信。下游串行接口 128包括下游發送端口 129和下游接收端口 130。下游串行接口 128通過下游發送端口 129向第二通信設備141發送數據。進一步地,下游串行接口 128通過下游接收端口 130從第二通信設備141接收數據。下游串行接口 128以對應于從PLL電路132提供的時鐘信號的頻率的通信速度往返于第二通信設備141進行通信。
[0031]端口 131是能夠以二進制方式獲取到上游發送端口 126和下游發送端口 129的邏輯的輸出和電壓狀態的I/o端口。計時器123以預定時間間隔,例如,每隔2毫秒,向控制單元122發出發送請求。計時器123基于內部時鐘信號來進行操作。
[0032]控制單元122監測上游串行接口 125和下游串行接口 128的通信情況。控制單元122生成要被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的數據。因此,所生成的分組包括用于指定主機控制器101作為發送目的地的信息。控制單元122響應于從計時器123接收到的發送請求,通過上游串行接口 125將所生成的數據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控制單元122解碼由下游串行接口 128接收到的數據,并執行諸如返回來自端口 131的數據并將所需邏輯輸出到端口131之類的處理。
[0033]緩沖器124是其中臨時累積了由下游串行接口 128接收到的數據的線緩沖器。如果當下游串行接口 128從第二通信設備141接收發往主機控制器101的數據時上游串行接口 125正在向主機控制器101發送數據,則在緩沖器124中累積接收到的數據。另一方面,如果當下游串行接口 128從第二通信設備141接收發往主機控制器101的數據時上游串行接口 125沒在向主機控制器101發送數據,則接收到的數據照原樣從下游串行接口 128發送到上游串行接口 125,而不在緩沖器124中累積。進一步地,不使用緩沖器124來累積由上游串行接口 125接收到的數據。
[0034]第二通信設備141通過雙線串行信號線路連接到第一通信設備121。第二通信設備141包括控制單元142、計時器143、端口 151、第二串行接口 145,以及PLL電路148。第二通信設備141通過第一通信設備121與主機控制器101進行通信。
[0035]PLL電路148基于預先定義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利用從在外部連接的晶體振蕩器149輸出的例如10[MHz]的輸出信號來生成時鐘信號。時鐘信號被提供給第二串行接口145。進一步地,PLL電路148在第二通信設備141內生成內部時鐘信號,并將內部時鐘信號提供到控制單元142和計時器143。
[0036]端口 151是能夠以二進制方式獲取到第二串行接口 145的發送端口 146的邏輯的輸出和電壓狀態的I/O端口。計時器143以預定時間間隔,例如,每隔2毫秒,向控制單元142發出發送請求。計時器143基于內部時鐘信號來進行操作。
[0037]控制單元142根據從主機控制器101發送的數據來進行操作。進一步地,控制單元142生成要被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的數據。因此,所生成的分組包括用于指定主機控制器101作為發送目的地的信息。控制單元142響應于從計時器143接收到的發送請求,通過第二串行接口 145將所生成的數據發送到例如主機控制器101。進一步地,控制單元142解碼由第二串行接口 145接收到的數據,并執行諸如返回來自端口 151的數據并將所需邏輯輸出到端口 151之類的處理。
[0038]第二串行接口 145包括發送端口 146和接收端口 147,并可以往返于第一通信設備121發送/接收數據。第二串行接口 145是與主機控制器101的主機串行接口 105采用相同方式的全雙工起止同步串行接口。第二串行接口 145以對應于從PLL電路148提供的時鐘信號的頻率的通信速度往返于第一通信設備121進行通信。
[0039]圖2是示范了作為通過串行通信信道在主機控制器101、第一通信設備121,以及第二通信設備141之間發送/接收的數據的分組的數據結構的圖示。
[0040]該分組在其首部包括作為表示分組的目的地的值的發送目的地ID201。圖3是示范了發送目的地ID的圖示。在此示例中,在分組被分別發往主機控制器101、第一通信設備121,以及第二通信設備141的情況下,“00h”、“01h”,以及“02h”被設置為發送目的地ID201。發送目的地ID201后面是發送源ID202。發送源ID202是表示分組的發送源的值。與發送目的地ID201相同類型的值用于發送源ID202。
[0041]分組包括發送源ID202后面的分組ID203。分組ID203是指定給由主機控制器101和第一通信設備121和第二通信設備141中的每一個發送的每一個分組的序列號。每當主機控制器101和第一通信設備121和第二通信設備141中的每一個發送一個分組時,分組ID203的序列號遞增I。在接收端,可以基于分組ID203來檢測分組丟失。
[0042]分組包括分組ID203后面的命令ID204。命令ID204表示指令的內容。圖4示范了命令ID204的內容。例如,在主機控制器101分別指示第一通信設備121或第二通信設備141設置PLL電路132或148的情況下,命令ID204變為表示PLL設置請求的“10h”。“PLL設置請求”是用于將由PLL電路132或148所生成的時鐘信號的頻率設置為預定頻率的命令。在主機控制器101分別指示第一通信設備121或第二通信設備141切換PLL電路132或148的設置的情況下,命令ID204變為表示PLL切換請求的“20h”。響應于“PLL切換請求”,PLL電路132或148開始操作以輸出時鐘信號。在第一通信設備121或第二通信設備141向主機控制器101發送響應的情況下,命令ID204變為表示請求成功響應的“EOh”。“請求成功響應”是用于通知主機控制器101,從主機控制器101發送的分組已經由第一通信設備121或第二通信設備141沒有錯誤地接收到的響應命令。
[0043]分組包括命令ID204后面的數據部分205。例如在“10h”的命令ID204發送PLL設置請求的情況下,數據部分205包括PLL設置信息,PLL設置信息包括PLL電路132和148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的值。PLL設置信息是基于主機控制器101以及第一通信設備121和第二通信設備141之間的線路長度和發送/接收的內容,為了確定它們之間的通信頻率,在設計時預先確定的固定值。
[0044]分組包括數據部分205后面的校驗和206。校驗和206是用于分組錯誤檢測的值。
[0045](用于切換通信速度的處理)
[0046]在如上文所描述的電子系統中,在啟動時,主機控制器101與第一通信設備121和第二通信設備141以例如9600[bps]的通信速度執行通信。這是通過對來自晶體振蕩器109、133或149的10 [MHz]的輸出信號進行分頻所獲得的值,1/1,024是分頻比的默認值。此通信速度是在電子系統中通信被允許的最小通信速度。在以這樣的低速度建立通信之后,倍增因子和分頻比被分別設置為例如八倍和1/320,而通信速度被切換到250 [kbps],以便以更高速度來執行通信。切換的通信速度是基于在主機控制器101和作為如上文所描述的通信對象的第一通信設備121或第二通信設備141之間的線路長度和發送/接收的內容在設計時預先確定的固定值。此固定值存儲在主機控制器101的R0M103或RAM104中,并在需要時被讀取。下面將描述在以低速度建立通信之后執行的處理。
[0047](由主機控制器執行的處理)
[0048]圖5是由主機控制器101執行的用于通過分別切換第一通信設備121和第二通信設備141的PLL電路132和148的設置和操作來切換通信速度的處理的流程圖。在下面的描述中,“S”表示處理步驟。
[0049]在用于切換通信速度的控制中,主機控制器101首先執行用于切換第二通信設備141的PLL的處理。為此,主機控制器101的CPU102將表示PLL設置請求的分組發送到第二通信設備141 (S301)。在此表示PLL設置請求的分組中,發送目的地ID201被設置為“02h”,而命令ID204被設置為“10h”。進一步地,數據部分205包括PLL設置信息。此表示PLL設置請求的分組從主機串行接口 105發送到第一通信設備121。第一通信設備121將表示PLL設置請求的接收到的分組轉發到第二通信設備141。第二通信設備141響應于PLL設置請求,返回表示請求成功的分組。在此表示請求成功的分組中,發送目的地ID201被設置為“00h”,而命令ID204被設置為“EOh”。
[0050]主機控制器101待機,直到從第二通信設備141接收到表示請求成功的分組(S302)。當接收到表示請求成功的分組時(S302:Y),主機控制器101的CPU102將表示PLL切換的分組發送到第二通信設備141 (S303)。在此表示切換的分組中,發送目的地ID201被設置為“02h”,而命令ID204被設置為“20h”。此表示切換的分組也由第一通信設備121中繼以便發送到第二通信設備141。
[0051]在發送此表示切換的分組之后,主機控制器101待機,直到響應于PLL切換請求,從第二通信設備141接收到表示請求成功的分組(S304)。當主機控制器101接收到表示請求成功的分組時(S304:Y),為第二通信設備141執行的用于切換PLL的處理完成。
[0052]在為第二通信設備141執行的用于切換PLL的處理完成之后,主機控制器101為第一通信設備121執行用于切換PLL的處理。主機控制器101的CPU102將表示PLL設置請求的分組發送到第一通信設備121 (S305)。在此表示PLL設置請求的分組中,發送目的地ID201被設置為“Olh”,而命令ID204被設置為“ 10h”。進一步地,數據部分205包括PLL設置信息。PLL設置信息與那些發送到第二通信設備141的PLL設置信息具有相同內容。此表示PLL設置請求的分組從主機控制器101發送到第一通信設備121。第一通信設備121響應于PLL設置請求,返回表示請求成功的分組。在此表示請求成功的分組中,發送目的地ID201被設置為“00h”,而命令ID204被設置為“EOh”。
[0053]主機控制器101待機,直到從第一通信設備121接收到表示請求成功的分組(S306)。當接收到表示請求成功的分組時(S306:Y),主機控制器101的CPU102將表示PLL切換的分組發送到第一通信設備121 (S307)。在此表示PLL切換的分組中,發送目的地ID201被設置為“Olh”,而命令ID204被設置為“20h”。此分組也從主機串行接口 105發送到第一通信設備121。
[0054]在發送表示PLL切換的分組之后,主機控制器101待機,直到響應于PLL切換請求,從第一通信設備121接收到表示請求成功的分組(S308)。當主機控制器101接收到表示請求成功的分組時(S308: Y),為第一通信設備121執行的用于切換PLL的處理完成。PLL設置信息的內容是相同的,因此,第一通信設備121和第二通信設備141的通信速度相同。因此,在此時間點,第一通信設備121和第二通信設備141可以以切換之后獲得的通信速度彼此進行來回通信。
[0055]在為第一通信設備121執行的用于切換PLL的處理完成之后,主機控制器101為CPU102設置PLL (S309)。隨后,主機控制器101為CPU102切換PLL (S310)。主機控制器101的通信速度也被設置為與第一通信設備121和第二通信設備141相同。
[0056]PLL電路108、132,和148基于對應于PLL設置信息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來生成相應的時鐘信號。這允許整個電子系統的通信速度被改變。
[0057](由第一通信設備執行的處理)
[0058]圖6是響應于由主機控制器101執行的上文所提及的處理,由第一通信設備121執行的處理的流程圖。
[0059]第一通信設備121的控制單元122處于待機狀態,直到從主機控制器101接收到分組(S401)。當從主機控制器101接收到分組時,控制單元122首先基于分組的發送目的地ID201來檢查分組是否發往其本身(S402)。當分組不是發往其本身時,控制單元122將分組發送到第二通信設備141,并完成處理(S402:否和S403)。此處理是為在圖5的步驟S301和S303中從主機控制器101發送的分組執行的。
[0060]當分組發往其本身時,控制單元122基于命令ID204來檢查分組是否是PLL設置請求(S402:是和S404)。當分組是PLL設置請求時,控制單元122基于分組的數據部分205中所包括的PLL設置信息,來設置PLL電路132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S404:是,S405,以及S406)。在完成PLL電路132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的設置之后,控制單元122生成表示PLL設置請求成功的分組,將分組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并完成處理(S407)。此處理是為在圖5的步驟S305中從主機控制器101發送的分組執行的。在PLL電路132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的設置完成之后,表示PLL設置請求成功的分組被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利用此配置,可以積極地設置倍增因子和分頻比。
[0061]當分組不是PLL設置請求時,控制單元122檢查分組的命令ID204是否是PLL切換請求(S402:否和S408)。當分組是PLL切換請求時,控制單元122生成表示PLL切換請求成功的分組,并將分組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 (S408:是和S409)。在將表示PLL切換請求成功的分組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之后,控制單元122操作帶有在步驟S405和S406中設置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的PLL電路132,并完成處理(S410)。此處理是為在圖5的步驟S307中從主機控制器101發送的分組執行的。
[0062]通過上文所提及的處理,第一通信設備121被允許以對應于具有由主機控制器101指示的頻率的時鐘信號的通信速度進行通信。
[0063]當分組不是PLL切換請求時,控制單元122檢查分組的命令ID204是否是獲取端口信息的請求(S408:否和S411)。當分組是獲取端口信息的請求時,控制單元122獲取端口 131的寄存器值(S411:是和S412)。控制單元122生成表示包括獲取的寄存器值的端口信息的獲取成功響應的分組,將分組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并完成處理(S413)。
[0064]當分組不是獲取端口信息的請求時,控制單元122完成處理(S411:否)。
[0065](由第二通信設備執行的處理)
[0066]圖7是響應于由主機控制器101執行的上文所提及的處理,由第二通信設備141執行的處理的流程圖。
[0067]第二通信設備141的控制單元142處于待機狀態,直到通過第一通信設備121接收到從主機控制器101發送的分組(S601)。當接收到從主機控制器101發送的分組時,控制單元142首先基于分組的發送目的地ID201來檢查分組是否發往其本身(S602)。當分組不是發往其本身時,控制單元142完成處理(S602:否)。
[0068]當分組是發往其本身時,控制單元142基于命令ID204來檢查分組的命令ID204是否是PLL設置請求(S602:是和S603)。當分組是PLL設置請求時,控制單元142基于分組的數據部分205中所包括的PLL設置信息,來設置PLL電路148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S603:是,S604,以及S605)。在完成PLL電路148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的設置之后,控制單元142生成表示PLL設置請求成功的分組,將分組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并完成處理(S606)。此處理是為在圖5的步驟S301中從主機控制器101發送的分組執行的。
[0069]在PLL電路148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的設置完成之后,表示PLL設置請求成功的分組被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利用此配置,可以積極地設置倍增因子和分頻比。
[0070]當分組不是PLL設置請求時,控制單元142檢查分組的命令ID204是否是PLL切換請求(S603:否和S607)。當分組是PLL切換請求時,控制單元142生成表示PLL切換請求成功的分組,并將分組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 (S607:是和S608)。在將表示PLL切換請求成功的分組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之后,控制單元142操作帶有在步驟S604和S605中設置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的PLL電路148,并完成處理(S609)。此處理是為在圖5的步驟S303中從主機控制器101發送的分組執行的。
[0071]為了將表示PLL切換請求成功的分組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第一通信設備121和第二通信設備141需要以相同通信速度來進行操作。因此,在此實施例中,以此方式,在PLL電路148以控制單元142設置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操作之前,響應于PLL切換請求,表示PLL切換請求成功的分組被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
[0072]通過上文所提及的處理,第二通信設備141被允許以對應于具有由主機控制器101指示的頻率的時鐘信號的通信速度進行通信。
[0073]當分組不是PLL切換請求時,控制單元142檢查分組的命令ID204是否是獲取端口信息的請求(S607:否和S610)。當分組是獲取端口信息的請求時,控制單元142獲取端口 151的寄存器值(S610:是和S611)。控制單元142生成表示包括獲取的寄存器值的端口信息的獲取成功響應的分組,將分組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并完成處理(S612)。
[0074]當分組不是獲取端口信息的請求時,控制單元142完成處理(S610:否)。
[0075](在主機控制器、第一通信設備,以及第二通信設備之間發送/接收分組的時序)
[0076]圖8是示出了分別由主機控制器101、第一通信設備121,以及第二通信設備141執行的處理,以及發送/接收分組的時序的圖示。主機控制器101首先切換第二通信設備141的通信速度。然后,主機控制器101將第一通信設備121的通信速度切換到與第二通信設備141的通信速度相同的通信速度。
[0077]主機控制器101將發往第二通信設備141的表示PLL設置請求的分組發送到第一通信設備12KS701)。第一通信設備121接收此分組。由于接收到的分組不是發往其本身的,因此,第一通信設備121將接收到的分組中繼發送到第二通信設備14KS702)。第二通信設備141接收分組,并基于分組的內容來設置PLL電路148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S703)。在設置之后,第二通信設備141將表示響應于PLL設置請求的設置成功的分組發送到第一通信設備12KS704)。第一通信設備121接收此分組。由于接收到的分組不是發往其本身的,因此,第一通信設備121將接收到的分組中繼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 (S705)。
[0078]接收到表示響應于PLL設置請求的設置成功的分組的主機控制器101將發往第二通信設備141的表示PLL切換請求的分組發送到第一通信設備121 (S706)。第一通信設備121接收此分組。由于接收到的分組不是發往其本身的,因此,第一通信設備121將接收到的分組中繼發送到第二通信設備141 (S707)。第二通信設備141接收到分組,并將表示PLL切換請求成功的分組發送到第一通信設備12KS708)。在發送之后,第二通信設備141以在步驟S703中設置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操作PLL電路148 (S709)。第一通信設備121接收此分組。由于接收到的分組不是發往其本身的,因此,第一通信設備121將接收到的分組中繼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 (S710)。
[0079]通過上文所提及的處理,由第二通信設備141的PLL電路148所生成的時鐘信號的頻率改變,第二通信設備141的通信速度被切換。
[0080]從第二通信設備141接收到表示PLL切換請求成功的分組的主機控制器101然后切換第一通信設備121的通信速度。
[0081]主機控制器101將發往第一通信設備121的表示PLL設置請求的分組發送到第一通信設備121 (S711)。第一通信設備121接收此分組。由于接收到的分組是發往其本身的,因此,第一通信設備121基于此分組的內容來設置PLL電路132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S712)。在設置之后,第一通信設備121將表示響應于PLL設置請求的設置成功的分組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 (S713)。
[0082]接收到表示響應于PLL設置請求的設置成功的分組的主機控制器101將發往第一通信設備121的表示PLL切換請求的分組發送到第一通信設備12KS714)。第一通信設備121接收此分組。由于接收到的分組是發往其本身的,因此,第一通信設備121將表示PLL切換請求成功的分組發送到主機控制器101 (S715)。在發送之后,第一通信設備121以在步驟S712中設置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操作PLL電路132 (S716)。
[0083]通過上文所提及的處理,由第一通信設備121的PLL電路132所生成的時鐘信號的頻率改變,第一通信設備121的通信速度被切換。[0084]從第一通信設備121接收到表示PLL切換請求成功的分組的主機控制器101然后切換主機控制器101其本身的通信速度。主機控制器101的CPU102設置PLL電路108的倍增因子和分頻比,并以此來操作PLL電路108 (S717和S718)。通過此處理,由主機控制器101的PLL電路108所生成的時鐘信號的頻率改變,主機控制器101的通信速度被切換。
[0085]以此方式,主機控制器101、第一通信設備121,以及第二通信設備141的通信速度的動態切換完成。
[0086]如上文所描述的,通過從第二通信設備141按順序切換通信速度,可以甚至在啟動操作之后動態地切換通信速度。這允許可以被積極地建立并且在建立之后表現出高響應性的通信。
[0087]請注意,在上文所提及的實施例中,為了切換通信速度,執行使用PLL設置請求和PLL切換請求的兩個命令的通信,但是,可以只使用PLL設置請求。換言之,設置和切換兩者都可以響應于PLL設置請求來執行。
[0088]雖然是參考示例性實施例描述本發明的,但是應該理解,本發明不僅限于所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下列權利要求的范圍應該有最廣泛的解釋,以便包含所有這樣的修改以及等效結構和功能。
[0089]本申請要求2012年8月23日提交的2012-184481號日本專利申請的優先權,此處引用了此申請的全部內容作為參考。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子系統,包括: 通過通信線路串聯的第一設備、第二設備,以及第三設備; 用于將所述第一設備連接到所述第二設備的第一通信線路;以及 用于將所述第二設備連接到所述第三設備的第二通信線路, 其中,所述第一設備被配置成: 通過所述第二設備,將用于將通信速度改變為第一速度的命令發送到所述第三設備;在所述第三設備的所述通信速度改變之后,將用于將所述通信速度改變為所述第一速度的所述命令發送到所述第二設備;以及 在所述第二設備的所述通信速度改變之后,將所述第一設備的所述通信速度改變為所述第一速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系統,其中,所述第三設備被配置成: 將基于所述用于將所述通信速度改變為所述第一速度的命令已經被接收到這一事實的響應通過所述第二設備發送到所述第一設備;以及 在將所述響應發送到所述第一設備之后,將所述通信速度切換到所述第一速度,其中所述第一設備被配置成,在接收到所述響應之后,將用于將所述通信速度改變為所述第一速度的所述命令發送到所述第二設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系統,其中所述第一設備、所述第二設備,以及所述第三設備被配置成,在啟動時將所述通信速度設置為低于所述第一速度的第二速度;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設備被配置成在以所述第二速度建立的通信中,將用于將所述通信速度改變為所述第一速度的所述命令發送到所述第三設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系統,其中,所述第一設備、所述第二設備,以及所述第三設備中每一個都包括時鐘信號生成單元, 其中所述時鐘信號生成單元被配置成通過對具有預定的頻率的信號進行倍增和分頻來生成對應于所述通信速度的時鐘信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線路和所述第二通信線路中每一個都包括用于執行串行通信的線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系統,其中,所述用于將所述通信速度改變為所述第一速度的命令包括表示發送目的地的發送目的地標識信息、發送源標識信息、用于指示改變速度的命令、以及表示所述第一速度的數據。
7.一種由包括通過通信線路串聯的第一設備、 第二設備,以及第三設備的系統執行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第一設備通過使用第一通信線路連接到所述第二設備,并且所述第二設備通過使用第二通信線路連接到所述第三設備,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由所述第一設備通過所述第二設備將用于將通信速度改變為第一速度的命令發送到所述第三設備; 由所述第一設備在所述第三設備的所述通信速度改變之后,將用于將所述通信速度改變為所述第一速度的所述命令發送到所述第二設備;以及 由所述第一設備在所述第二設備的所述通信速度改變之后,將所述第一設備的所述通信速度改變為所述第一速度。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進一步包括:由所述第三設備將基于所述用于將所述通信速度改變為所述第一速度的命令已經被接收到這一事實的響應通過所述第二設備發送到所述第一設備; 由所述第三設備在將所述響應發送到所述第一設備之后,將所述通信速度切換為所述第一速度;以及 由所述第一設備在接收到所述響應之后,將用于將所述通信速度改變為所述第一速度的所述命令發送到所述第二設備。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進一步包括: 由所述第一設備、所述第二設備以及所述第三設備在啟動時將所述通信速度設置為低于所述第一速度的第二速度;以及 由所述第一設備在以所述第二速度建立的通信中,將用于將所述通信速度改變為所述第一速度的所述命令發送到所述第三設備。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進一步包括,由所述第一設備將用于通過對具有預定頻率的信號進 行倍增和分頻來生成對應于所述通信速度的時鐘信號的命令發送到所述第二設備和所述第三設備中的每一個。
【文檔編號】G06F13/38GK103631743SQ201310363079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3日
【發明者】黒木謙治, 高橋圭太, 山本悟, 早川琢哉, 木村邦恭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山县| 阳城县| 大冶市| 宽甸| 赤峰市| 乌拉特前旗| 类乌齐县| 舟曲县| 卓尼县| 沈丘县| 社会| 南投市| 临桂县| 徐州市| 五常市| 昆明市| 临邑县| 灌云县| 仁寿县| 海安县| 公安县| 丽江市| 克东县| 广安市| 馆陶县| 蓬溪县| 霍林郭勒市| 梁平县| 上林县| 伽师县| 扬州市| 安西县| 蛟河市| 永登县| 宜春市| 衡阳市| 玉屏| 通榆县| 淮滨县| 茶陵县| 沙湾县|